首页 百科知识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孙雄勇 申 艳作者简介:孙雄勇,同方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摘 要:从国内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国内外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各项措施,引伸介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特点及应用情况。2 国内外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各项措施现今社会,学术不端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

孙雄勇 申 艳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92)

作者简介:孙雄勇,同方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摘 要:从国内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国内外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各项措施,引伸介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学道德;文献检测系统;推广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不端现象、学术剽窃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例如2008年,浙江大学贺海波事件曝光;2010年,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爆出“医学论文遭遇16个单位25人6轮连环抄袭”等学术不端丑闻。而在国外,学术不端更加造成了包括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政坛地震,德国国防部长和教育部长、匈牙利总统、罗马尼亚教育部长等多位高官因为论文剽窃而纷纷下台。

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诚信社会建设,学术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基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刘延东同志在科研诚信与学术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学术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作为学术的最重要载体,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期刊文献中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当下期刊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1 国内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期刊出版文献质量整体水平还不高,稿件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优秀文献大都发表在国外刊物上。期刊出版行业还不是太规范,靠人际关系进行出版的现象时常出现。抄袭、一稿多投、伪造、不当署名、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等不端行为大量存在。同方知网对近几年科技期刊学术论文的抄袭剽窃情况做了一个抽样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发现,论文中大段重复他人内容的文献比例占到了10%以上。这样粗略估算,一年约有20多万篇发表在各类科技期刊上的论文的文字重复比例超过了30%,相当惊人。另外,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973”、“863”)支持的学术文献亦不能幸免,抄袭、一稿多发同样时常发生。这些重大课题计划是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支持的学术成果也应该是代表国内顶尖的科研质量和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令人震惊的学术不端行为。

长久以来,学术期刊出版中对于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手段主要依靠举报、审稿人员自身知识面等传统手段。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大量学术不端行为情况查不出来,被隐藏在冰山之下,成为“定时炸弹”。这一现象在最近几年随着同方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期刊编辑部中的广泛推广应用已有所好转,但情况仍不容乐观。根据同方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数据统计,近4年来,5000多家期刊编辑部利用AMLC系统共检测了1200万篇稿件,其中超过30%的稿件查重率达到了34%。由此可见,在期刊审稿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已刻不容缓。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工作水平,帮助科技期刊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2 国内外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各项措施

现今社会,学术不端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前面提到过,很多国家都爆出过学术剽窃等行为的新闻。为了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继续蔓延,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措施,运用多种手段规范和控制学术不端行为。除了在道德层面上引导和呼吁之外,很多国家还具体采取了许多用以预防、规范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手段和措施,其中包括非技术性的手段,如立法规范等,也包括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运用抄袭剽窃检测技术预防、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最近几年已经成为了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取的加强期刊学术道德规范的举措之一。抄袭检测技术的开端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关于软件剽窃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然语言的重复检测技术不断发展。1991年第一个自然语言文本抄袭识别软件WordCheck诞生。到现在,在欧美等国的顶尖期刊界,一款名为CrossCheck的反剽窃软件大受欢迎,如《柳叶刀》等著名期刊早已将其应用于期刊审稿环节。

在我国,2006年11月,科技部以第11号令颁发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成立了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负责科研诚信建设的日常工作。

教育部在大学广泛开展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并成立了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对大学科研道德建设予以指导和推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基金项目申请和执行中的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查处。2005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发布了《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而在期刊界,2008年,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上,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联合江汉论坛杂志社等全国50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共同发表了《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2012年,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千余种科技期刊发布了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及宣言外,2008年年底,同方知网联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拥有我国90%以上学术文献资源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基础上,整合Springer、ray1or-Francis等国际著名科技学术文献资源,利用自主开发的国际领先技术,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海量全文文献为比对资源的,大规模实际应用于科研、出版、教学管理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并在随后的4年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多年的经验证明,在推进学术道德、科研诚信建设的过程中,单纯依靠道德上的呼吁和约束是不够的,需要管理部门、期刊编辑部、科研单位等共同采取适当的措施,结合有效的技术手段,设计合理的制度,才能全方位地促进科研诚信建设。而这其中,信息技术手段是使用最简便、效果也较明显的方式。运用好技术手段,将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从2008年起,同方知网陆续发布了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以及“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向期刊编辑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开放使用。

同时,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影响,便于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监督,上述系统对使用单位进行严格审查和限制,同方知网与每一使用单位签署使用协议,严格规范其使用。并在系统中设置了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保证了系统在安全稳妥的条件下发挥其最大作用。

3.1 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

(1)丰富的全文比对资源。系统的比对资源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包括我国1915年以来产出的学术期刊、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专业辞典、百科全书、专著、报纸、专利、标准、科技成果、古籍等,总文献量达8200多万篇,内容涉及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政策理论研究、行业发展研究、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研究、职业指导、科普文献等,且每天出版2万多篇新文献。另外系统还包括了Springer、ray1or-Francis等国际著名科技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外文互联网学术文献资源。目前总文献量约30亿篇。

(2)迅捷的文献检测速度。本系统以同方知网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多阶指纹技术(AMLFP)”为核心支撑技术,在海量全文比对数据中,检测一篇学术文献只需要1秒钟。不仅支持对文献改写、组合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还支持对学位论文、图书专著等超长文献检测。

(3)支持多语言/跨语言检测。本系统不仅可全面检测中文文献,还支持英、日、俄等30种语种文献检测;还支持跨语种的文献检测,即在英文数据库中自动检测中文文献,帮助发现不同语种文献之间的不端行为。

(4)支持表格检测。实现了“以表搜表”功能,支持表格数据内容自动检测,对于表格内的数据进行行列转换、部分数据篡改、行列数据删减或增加,均能有效检测。

(5)依据《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实现观点剽窃检测技术。同方知网在2012年底,组织国内科研诚信领域的顶尖专家,编制完成了《学术期刊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而在2013年初,同方知网依据标准,又完成了观点剽窃检测技术,实现了对学术论文中观点的自动识别、提取和比对检测,明确提示期刊编辑部该学术论文是否存在观点抄袭。

3.2 应用推广情况及效果

自该系统正式推出以来,受到了出版、教育、科研等社会各界的好评和重视。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媒体的持续追踪报道。系统已经在清华大学学报、遗传学报、岩土力学、农业工程学报、中华烧伤杂志等全国5000多家期刊的审稿流程中广泛应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浪网易等都对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相关情况进行了持续追踪报道,并给予了积极评价。美国卫生部科研诚信办公室顾问斯丹尼克(首届世界科协诚信大会主席之一)2008年10月访问同方知网时,称赞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独一无二的系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系统”。

该系统实际用户已达7000家单位,其中期刊编辑部5000多家,研究生院(部)500多家,高等院校教务处600多家,还包括一大批科研人事单位。截至目前,AMLC系统已累计检测各类文献1600余万篇,发现了一大批学术不端问题。

4 如何有效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科学道德规范

作为一项技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已经体现了快速、可靠、客观的特点,在期刊编辑部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科技期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工具、预防和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服务,以切实加强科学道德规范,促进科研诚信建设,还有待探讨。笔者认为,应该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发挥技术手段优势,人机结合预防学术不端行为

经过考察国外相关学术剽窃检测软件,笔者发现,国外在运用此类检测系统的时候,都会依据完整的报告(包括检测结果、比对重复结果以及其他各类指标)来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人机结合,将机器的客观结果提供给审稿人,审稿人根据机器的检测报告作出最终的认定。学术不端的界定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依靠机器客观的检测结果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专家的最终确定。无论设备如何先进,“病情”还需要“医生”来确诊。

4.2 将技术手段真正融入到期刊的采编流程

不少期刊编辑部在工作中会遇到诸如人情稿、关系稿等情况,而这些稿件往往存在质量低下、甚至抄袭剽窃的情况,发表在期刊上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也严重影响了期刊的质量和形象。将技术手段与编辑的采编流程结合起来,在整个采编的流程中对学术文献进行全程监测,便于杜绝各种类型的人情稿、关系稿,从而真正起到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规范出版秩序的作用。

4.3 重视和其他措施的结合

任何一种技术手段的实施,都离不开相应的配套措施的配合,纯粹的技术措施在促进学术诚信的过程中似乎显得有些单薄。借鉴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在采用技术手段的同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措施。

(1)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现代法治社会,法是调控社会关系的最好手段,在学术诚信的建设上也不例外。国家应该从全局出发,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法律规范,使得学术不端的控制有法可依,同时也为技术手段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隐私等相关问题,处理得不好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从法律法规范角度对技术手段的使用进行一定的规制,也是可考虑的。

(2)完善的程序设计。技术检测的结果具有客观性,不能绝对地证明存在学术不端。而要认定是否构成了学术不端,需要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设计必要的程序。一般来讲,国外在认定学术不端之前,都会经过审核-调查-申诉-裁决的程序,并由专门的机构处理。同时,作者对学术不端的认定具有参与的权利。另外,光是部分期刊行动起来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是不完善的。我们在实际情况中发现,一些被启用AMLC系统的期刊编辑部发现存在抄袭剽窃问题的稿件却被一些还没有启用AMLC系统的期刊发表出来了,令人遗憾。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全体期刊编辑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让学术不端无处藏身,还学术期刊一方净土

诚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则应该在学术研究方面注重诚信,这样不仅能够“以技服人”,更能够“以德服人”。而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则需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学术道德规范。在加强各种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应该适时地引入有效、可靠的技术工具,为打造精品期刊、高质量期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德教育部长涉嫌抄袭博士论文:大打折扣的“德国博士”[N].光明网—《光明日报》,2013-3-3.

[2]德国教育部长沙范被剥夺博士头衔[N].新华网,2013-2-6.

[3]罗马尼亚教育部长因剽窃丑闻辞职[N].新华网,2012-5-16.

[4]匈牙利总统因博士论文抄袭“丢官”[N].新京报,2012-4-3.

[5]高雪山,钟紫红.学术剽窃现象剖析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52-255.

[6]靖华.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中的体会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1(7):60-61.

[7]王巍,于海,王志飞.计算机技术在反学术论文抄袭中的应用概述[J].辽宁师专学报,2010,12(3):106-108.

[8]赵春燕,李峣.论文抄袭检测技术研究[J].科教导刊,2010(22):223-224.

[9]王凌峰.学术规范中反剽窃的信息技术视角[J].图书与情报,2006(4):53-56.

[10]鲍军鹏,沈钧毅,刘晓东,宋擒豹.自然语言文档复制检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3(10):1753-1760.

[11]国内外学校的学生手册等,如香港理工大学预防学术抄袭的措施、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学生手册(2011—2012)、诺瓦东南大学学生手册(2011—2012)、巴尔的摩郡公立学校学生手册(2011—2012)、安妮阿伦德尔公立大学学生手册(2011—2012)、雪城大学学生手册(2011—2012)、伊拉斯莫世界之窗计划(欧盟)学生手册(2008年)、哈町大学学生手册(2011—2012)等.

[12]Suther1and-Smith W,Carr R.Turnitin.com:reachers’Perspectives of Anti-P1agiarism Software in Raising Issues of Educationa1 Integrity[J].Journal of University reaching & Learning Practice,2005,2(3):91-101.

[13]Harris R.Anti-P1agiarism Strategies for Research Paper[EB/OL].http://www.virtua1sa1t.com/antip1ag.htm.

[14]Nabi S.7 anti-p1agiarism services for stopping cheaters[EB/OL].http://www.educationdive.com/news/7-on1ine-anti-p1agiarism-services/482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