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9年韩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则达到了前所未见的14.48万亿韩元[3]。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金融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对这次金融危机进行反思,金融体制脆弱是韩国经济系统中最大的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_转型中的亚洲文化社会

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横扫东南亚地区之后,又使韩国变成了重灾区。大型工业企业接二连三地破产,韩宝钢铁集团、三美集团、韩太集团、韩国新核心集团等,以至于韩国民族工业的象征——起亚集团也宣布破产,由此使韩国的金融系统遭受沉重打击,韩国各大银行背负着巨大的呆账、坏账艰难地运行。进入该年11月,韩元兑换美元汇价持续下挫,不断创出历史新低。11月19日,韩国总统金泳三接受韩国财经院长姜庆植及其高级助理的辞职,韩国金融市场顿然失控。“当天韩国金融外汇市场开盘后,再度下挫23韩元,跌幅达2.27%,跌破韩元每天浮动幅度不超过2.25%的限制。与此同时,汉城综合股价指数也大幅下跌11.65点,跌幅达2.36%,报收483.01点。到12月28日,韩国的外汇储备降到不足100亿美元,韩国经济离破产大约还有10天。”[2]至此,韩国不得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苛刻调解条件,以获取它所提供的200亿美元的贷款

在危机爆发之前,韩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虽然在地理概念上只能算作东亚小国,但实际上已经被公认为重要经济体。根据1997年联合国的经济统计,韩国已是世界上排名第11位的经济强国,1996年人均国民收入首次超过1万美元,并成功申请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即所谓的“富国俱乐部”,韩国国民沉浸在实现富庶后的欢乐之中。然而才几个月之后,韩国的经济便滑向崩溃的边缘。根据危机爆发后的相关统计,1998年韩国经济增长率是-5.8%,为此前45年来最大幅度经济衰退。1999年韩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则达到了前所未见的14.48万亿韩元[3]。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金融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对这次金融危机进行反思,金融体制脆弱是韩国经济系统中最大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推行以增长为主的经济政策,并迫使金融业适应这一政策目标,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然而这种金融体制必然是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金融监管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竞争力,而是力图通过政府提供无限担保对国内金融机构实行过度保护。进入80年代,韩国政府意识到过度干预金融市场必然会带来较多弊端,因而着手调整金融政策,向金融制度的自由化与国际化转变。

所谓金融自由化,并不是绝对自由化,而是指金融经营管理由集权走向分权,由对金融进行严格管制逐渐走向放宽管制的一种相对趋势。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过分的行政干预,放开对利率汇率的控制,让其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供求状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金融自由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金融机构自律化。韩国修订或废除了有关“官办”金融的法律,1982年修订了《银行法》,删去了有关银行监督院院长对金融机构经营具有指示命令权的条款,取消了韩国银行有权提拔或撤换其他商业银行高级官员的“银行监督人”的权利;废除了1961年6月颁布实施的《关于金融的临时措施法》。(2)实行银行民营化。政府通过出售所持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股权,使韩一银行于1981年6月,第一银行、汉城银行于1982年9月,朝兴银行于1983年3月,先后实现了“民营化”。1989年国民银行、外换银行也相继转制为民营。到1992年末,全国性商业银行共有14家都实现了非国有化或民营化。政府还规定了单个股东持股不得超过总股权的8%(合资银行和地方银行除外),以防止银行从国家的集中走向某些个人的集中,使银行经营者能在权力相对分散制衡、民主协商的前提下作出经营决策。另外,金融自由化还包括银行利率自主化、金融商品多样化等。

与此同时,韩国金融的国际化也不断发展。自1967年开始,外国银行获准在韩国开设分行,韩国的银行也可以在国外设立分行。到1990年代初,韩国已在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机构,1991年除支付保证外,其资产规模达到331.8亿美元[4]。在实现金融国际化初期,由于韩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及金融部门的不完善,政府对外汇业务和资本流动实行了严格管制。1986年,韩国经常项目转为顺差,政府由此加快了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如取消外资银行部分特权的同时,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经营活动的限制,韩国本国的银行也拥有了更多的经营涉外业务权力。1990年代,迫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的压力,韩国加快了金融业开放的步伐。1993年,韩币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同时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对外资银行在韩国国内的分支机构实行国民待遇,并加大对证券、保险和投资信托行业的开放力度。

韩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时期的金融自由化、银行民营化和放宽金融管制的实施都还是比较缓慢而且不彻底的,同时因为缺乏改革与开放的经验,没有做好因开放可能带来更大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应对之策,为金融危机的爆发预埋了祸种。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采取开放金融市场政策,大量引进外资,而国内金融体系仍然是“官治金融”,没有改变以往韩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韩国金融监管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为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服务,不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特别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并没有强化对金融机构经营健全性的监管。与此同时,韩国重点扶持大财团、大企业,使银行贷款方向和风险都过分集中,一旦外部环境发生突变,金融危机来袭时,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都难免遭受到全方位打击。因而,在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实行金融业开放政策,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并健全金融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金融环境中生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