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文化事业的变革

我国文化事业的变革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的逻辑起点是我国文化事业缺少的不是公平,而是效率,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正是为了提高文化事业的效率,所谓的“事业单位运作机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与“计划经济、低效率、反市场”画上了等号。但其实事业单位和计划经济并不是一回事,只是计划经济放大了在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弊端。同时,以农村为代表的地区文化事业供给经费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日渐衰微。
我国文化事业的变革_文化研究概论

第八节 我国文化事业的变革

我国文化发展从建国后一直定位为事业型发展模式,由政府全额投资提供文化服务,并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相应的文化管理部门。目前,我国文化事业的管理主要由文化部负责,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分头管理相关各类细分内容。自1978年以来,为解决文化事业经费困难的问题,经财政部批准,以《人民日报》等报刊为代表,我国文化事业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政策,允许开展经营性活动。正是这一变化,改变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轨迹。改革的逻辑起点是我国文化事业缺少的不是公平,而是效率,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正是为了提高文化事业的效率,所谓的“事业单位运作机制”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与“计划经济、低效率、反市场”画上了等号。

但其实事业单位和计划经济并不是一回事,只是计划经济放大了在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弊端。但改革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追求产业化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文化事业单位成为当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而导致进一步改革的动力不足。其既得利益表现在:当事业性质能够带来经济补贴和税务减免的时候,文化单位就强调自身的事业属性;而当产业市场机会来到的时候,却又摇身一变,以自身经营特性驰骋市场,并凭借事业身份获取资源,转换为市场优势,造成了非公平性市场竞争秩序。所以有人评价说,“我们既苦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政府该放手的还没放手;又苦于市场经济恶性膨胀,许多本该政府承担的却推给了市场。我们选择的是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社会,更不是市场政府”(80)。这种事业改革路径,客观上造成行政与市场相互对峙又相互渗透、双重体制胶着并存的局面,文化业内部,也面临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冲突与合谋。2005年报刊业遭遇经营困境,被认为正是市场和政府角色错位而功能双重失灵的结果。同时,以农村为代表的地区文化事业供给经费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日渐衰微。在文化资金偏少的情况下,投入农村文化事业所占的比例更低。在2003年文化事业经费中,城市占71.9%,而占据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只有28.1%,农村人均文化事业经费仅为2元(81)。据文化部2003年统计,全国县级剧团中有408个剧团没有房屋,占剧团总数的25.9%;232个县级剧场、影剧院无坐席,占县级剧场、影剧院总数的21.5%;254个县级图书馆的房屋面积为零,占县级图书馆总数的11.3%;1130个文化馆无业务用房,21%的文化馆无办公用房。2004年,全国近4000个乡镇没有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约有5000多万农民由于缺少设备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全国文化系统深入农村演出的艺术表演也呈大幅下降趋势,1964年为82万场,到2004年仅23.4万场,仅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的四分之一(82)。表2为我国1995年到2003年间群众性文化事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增减统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事业无论是机构数,还是从业人数基本处于负增长状态,这和这一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快速增长以及文化产业的高速成长形成鲜明对比。

表2:我国1995-2003年间群众性文化事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增减情况表(83)

img73

在此背景下,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分类管理,重新确认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各自所属的职责、任务和功能。文化事业被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新名称来指代,强化并突出了它与文化产业的本质区别。在这一阶段,对文化业的研究也开始出现了转向,由原来集中于产业效率的研究、忽视事业属性,转向两者的兼顾。这一转变在“十六大”报告和2006年首次颁布的文化发展纲要中也集中表现出来,并带动了文化事业的新一轮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84)。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和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其中,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国家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由政府来完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据统计,当前我国正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约29万个,其中文化类的仅3000多个(85)

当前由国家和公共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86):(1)公共财政直接投资。由公共文化机构生产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2)产业政策扶持。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在政府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社会资本投资生产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3)政府采购。政府委托专业化的公共机构,面向社会公开发布采购标书,采购在质量和数量方面符合政府要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4)委托生产。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根据公众需求,通过制定行业和产品标准规范,委托有资质、有信誉的社会机构生产和提供政府规划指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5)特许经营。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在严格审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资质、信誉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市场监管,对某些需要实行特殊监管的准公共文化行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特许经营,促使其向社会提供合格、健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6)公共文化项目外包。少数缺乏管理和运营能力的准公共文化机构,可以采取政府或公共文化机构提出运营目标,并给予相应的财政或经费补贴,把公共文化项目整体对外承包,以及从市场招聘项目负责人等多种市场化的方式来搞活经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2006年9月,我国首次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以六项举措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这包括:(1)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吸引力。(2)完善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等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制度,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共文化设施可向社会免费开放。(3)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4)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5)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数字广播电视信息平台、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6)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经过这一轮的建设,我国文化事业供给短缺的局面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

【注释】

(1)市场失灵往往被用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市场体系因为没有约束的供需力量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一种是指市场不能实现效率以外的其他对社会有利的目标,如维护民主和社会凝聚力等。参见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李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2)说明:具体的案例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的铺设来解释。有线电视网的铺设如果在人口密集地区,将节省较多的成本。因此,如果有线电视网的经营者按照投资效率的逻辑,将不会对边远山区的住户提供这一服务,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在这一区域也就失灵了。而这对于边远山区的居民来说是不公平的,损失了他们接收信息的传播福利。因此,这一区域的有线电视网服务必须由市场机制外的力量来提供,即作为文化事业来运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发展为目的。而如果政府无法在市场之外提供这一机制,又称之为“政府失灵”。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发展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3)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81页。

(4)转引自孙剑峰:《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5)转引自孙剑峰:《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6)转引自蔡尚伟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7)转引自蔡尚伟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8)同上书,第6页。

(9)花建:《创新·融合·集聚——论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城市空间三者间的互动趋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0)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1)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统计的界定》,《中国统计》,2004年,第1期。

(12)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统计的界定》,《中国统计》,2004年,第1期。

(13)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4)蔡尚伟等:《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15)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16)Rosemary Scanlon,Supporting the Artsin New York City,http://www.allianceforarts.org/who-pays-report/whopays-discusspap.pdf.

(17)彭南林、刘琳:《关于传媒集团经营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南方论丛》,2004年,第2期。

(18)李普京:《韩国:保持文化独立性》,《人民日报》,2005年4月1日。

(19)徐迅:《创意产业理论和观点综述》,http://tech.sina.com.cn/it/2006- 06- 21/17471001780.shtml。

(20)转引自欧阳坚、丁伟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页。

(21)转引自欧阳坚、丁伟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0—63页。

(22)同上书,第61页。

(23)同上书,第47页。

(24)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4-2005,U.S.Census Bureau,U.S.Department of Commerce,pp.711- 721.

(25)转引自欧阳坚、丁伟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1页。

(26)同上书,第63页。

(27)同上书,第47页。

(28)转引自欧阳坚、丁伟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页。

(29)李普京:《韩国:保持文化独立性》,《人民日报》,2005年4月1日。

(30)泷泽意伲:《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国际贸易》,2006年,第10期。

(31)曾红颖:《重视发展信息内容产业》,《信息与研究》,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2005年,第24期。

(32)转引自姚林青:《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http://www.mediachina.net。

(33)转引自姚林青:《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http://www.mediachina.net。

(34)转引自姚林青:《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http://www.mediachina.net。

(35)泷泽意伲:《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国际贸易》,2006年,第10期。

(36)陈中原:《世界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双增长,中国是世界最大报业市场》,http://media.people.com.cn。

(37)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5中国报业发展年度报告》,http://media.people.com.cn。

(38)徐迅:《创意产业理论和观点综述》,http://tech.sina.com.cn/it/2006-06- 21/17471001780.shtml。

(39)参见《伦敦经验:如何建设全球创意中心》,《文化创意产业通讯》,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管理处主办。

(40)转引自深圳科技情报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科技情报信息》,2005年3月28日。

(41)Moon Haeng LEE,Strong Presence of Korean Dramain Asia Oriental Television Forum:Media New Economy A Convers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Thesis Album,2005.

(42)参见《韩国文化产业统计》,韩国文化观光部网站:http://www.mct.go.kr。

(43)张国涛:《本土生产与国际传播:试析韩剧的生产机制与传播策略》,《南方电视学刊》,2005年,第5期。

(44)孟静:《来势汹汹的韩剧》,《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1期。

(45)《韩国文化产业探微》,《中国文化报》,2005年1月14日。

(46)《每周韩国》,韩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出版主办,2005年,第25、19期。

(47)李普京:《韩国:保持文化独立性》,《人民日报》,2005年4月1日。

(48)转引自李京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走势及政策选择》,《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10期。

(49)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50)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页。

(51)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7—130页。

(52)张乐:《我国成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投资创作繁荣》,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6年5月30日)。

(53)勾晓峰:《国产电视剧海外市场愈走愈窄,尽显“文化逆差”》,《经济参考报》,2005年12月21日。

(54)转引自黄升民:《2004—2005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网站(http://philosophy.cass.cn/org/zxin/whzxin/lbs/06/06ml.htm)。

(55)考林·霍斯金斯等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56)周婷玉、周玮:《我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观念滞后是主因》,《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4月19日。

(57)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58)参见闫冰:《国际风险投资理论综述》,《经济纵横》,2006年,第2期。

(59)见周正兵:《我国文化产业的风险投资研究》,《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年,第2期。

(60)周正兵、李娟:《韩国电影业的风险投资》,《银行家》,2006年,第3期。

(61)见周笑:《中国文化产业与风险投资问题研究》,《视听界》,2006年,第5期。

(62)傅璇:《风险投资为何关注中国传媒业》,《国际融资》,2005年,第2期。

(6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页。

(64)同上书,第139页。

(65)见林广:《上海与纽约文化形态比较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6期;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2期。

(66)Rosemary Scanlon,Supporting the Arts in New York City,http://www.allianceforarts.org/who-pays-report/whopays-discusspap.pdf.

(67)见欧阳坚、丁伟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页。

(68)见解小娟:《北京CBD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69)转引贺寿昌:《创意产业观察上海的新视角》,《解放日报》,2005年12月15日。

(70)欧阳坚、丁伟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9页。

(71)李宁:《“自由市场”还是“文化例外”——美国与法—加文化产业政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

(72)考林·霍斯金斯等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张慧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73)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李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74)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

(75)李宁:《“自由市场”还是“文化例外”——美国与法—加文化产业政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

(76)单万里:《法国“文化例外”主张的衰亡》,《读书》,2004年,第7期。

(77)A.Marvasti,“Motion Picture Industry:Economics of Scale and Trade”,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Feb.,2000.

(78)胡熠:《欧美国家文化管理的经验与借鉴》,《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79)马湘临:《扶持还是放任:欧美公共文化政策比较》,《社会观察》,2004年,第7期。

(80)见诸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让每个公民尽享公共文化》,《解放日报》,2003年10月21日。

(81)转引杜宇:《文化沙漠何时变绿洲》,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5年3月4日。

(82)转引周和平:《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四大问题》,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6年1月10日。

(83)转引万林艳:《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84)深圳市文化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组:《北京调研情况综述》,http://www.szwen.gov.cn。

(85)转引蒋晓丽、石磊:《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卷,第8期。

(86)参见齐勇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国家发改委网站(http://www.sdpc.gov.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