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广泛的背景支持。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最终要落实到产业结构提升这个最终落脚点上,产业结构提升又依赖于企业竞争力增强这个微观机制,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持力量,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_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6.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于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广泛的背景支持。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转型国家,面对全球经济竞争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大环境,面对国内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强国富民的可行战略必须兼顾各种复杂因素。一方面是农业产业化与经济工业化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是信息化的机遇与数字鸿沟的挑战,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第一,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迎头赶上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第二,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工农业及第三产业等各行各业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最终要落实到产业结构提升这个最终落脚点上,产业结构提升又依赖于企业竞争力增强这个微观机制,这是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持力量,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这样,信息化对企业来说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全球要素资源,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

6.2.1 循序渐进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原则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手段是“带"字,即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战略的供给方面,以“动"字为传导,即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信息化战略的需求方面,最终目标是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信息化战略的供给方面,近10年中,中国的信息产业年产值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3倍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1999年起,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的4%,对GDP的直接贡献率超过10%;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22%,已成为外贸出口额最大的产业。“十五"期间,信息产业的年增长速度将超过20%,2005年市场总规模将比2000年翻一番,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7%以上,基本上具备了“带"的条件。以“动"字而言,即信息化战略的需求方面,要求企业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动力,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尚不容乐观。在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有些企业由于在方案选择、产品购置或服务厂商的使用方面选择不当,或有人、才、物盲目投入却没有相应的产出,使得企业苦不堪言。分析信息化战略的制约因素发现,发达国家投资于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正相关只是在最近才得到证实,背后的原因也许是数字网络的正向效应需要时间积累,这意味着我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网络技术及电子商务投资的有益成果。尽管在微观层面上有迹象表明,更能接近先进通讯技术的企业能够从中获益,要做到这点,要求企业的吸收能力必须提高,而这通常涉及长期的学习和适应阶段。尽管基于互联网上建立开放性生产贸易系统壁垒较低,交易成本下降,管理和生产效率提高,但企业其他方面的成本比,如发展维护网络、人员培训、组织变迁的成本可能会提高。更为困难的是,打破现有的集聚经济非常困难。全球化条件下的赶超战略不能离开与世界经济活力中心的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活跃表明信息技术革命的总效应是强化现有的贸易引力效果与经济行为集聚态势,尽管信息技术具有使常规性生产与智力劳动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再定位趋势,但这种趋势只有在克服发达国家现有定位系统建立起来的优势惯性才是有影响的,这个优势惯性——包括既有的物理设施,组织良好的关系网络与外部经济非常难以打破。即使是静态比较优势表明经济行为在发展中国家定位更有效率,但因为新的定位必须从较小规模开始,静态效率优势不能抵补规模效率损失,要打破现有定位就很困难。因为新交易技术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它是否能创造出足够的优势以克服现有的集聚外部经济,这预示了赶超战略面临的挑战。

基于上述制约因素,我们认为,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根据自身特点,兼顾需要与可能自主选择,呈现非均衡性特征。随着企业要素禀赋的提升及其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高级阶段逐步发展演进。从信息化发展的长远来看,关键是抓好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企业信息化。美国制造业全国协会和专业咨询机构在2001年完成的“电子商务发展五阶段"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由信息化到实现电子商务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企业内部电子化数据库,面向客户、员工和供应商提供单向信息资料。第二阶段是制造商之间电子信息共享与互动。第三阶段是电子交易、买卖和支付等活动全程与电子化手段和互联网整合。第四阶段是转型为电子化企业,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服务均建立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整合的基础上。第五阶段是电子化经济,企业作为一个微观经济单位,通过计算机网络参与市场运营,各环节以网络化形式连接共享数据与服务。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应根据发展要求与实际需要选择最优的发展目标与途径。从最终目标来看,要在网络建设不断发展、金融电子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逐步推广电子商务在广大中小企业的应用,实现信息采集、交换和发布网络化,并逐步实现由网页发布向电子商务专业网站过渡,形成虚拟和现实并举的市场新格局。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与虚拟的电子商务空间联系起来,能够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业务,最终通过网络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生意洽谈及签署订单,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逐步实现国内外采购和分销。

6.2.2 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逐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过程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与信息技术运用存在“路径依赖",企业可以一开始就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赶超。但如果忽视比较优势问题,为追求竞争优势而盲目采用最先进技术,并不能得到预期效果。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根据价值链的不同环节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在当前的信息技术建设中,为摆脱技术进步中的“路径依赖",企业直接研究与利用最先进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与贸易转型,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使得传统的比较优势得到放大,经济得以实现赶超。仔细分析后发优势的理由又可以发现:最先进技术其实也在不断变化中,技术运用上的后发优势总是相对的,因为新的更先进的技术会不断涌现,摩尔定律显示技术进步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如果仅从技术的先进性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那么很多情况下企业将无所适从。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企业并不存在大规模普遍利用最发达信息技术的比较优势。知识经济时代并没有改变信息技术运用成本效益的基本经济学原则,企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表明企业应该根据要素禀赋结构采纳合适的信息技术水平。一种新的技术在现有产业中的使用带来的效益大于采用这种新技术的成本,包括购买、学习这种新技术的支出和放弃、拆除旧技术的费用,企业才会有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而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变量,是一个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我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是资本严重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利用行政手段着意发展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具备内生能力;我国具有更多应用前景的也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而非资本有机构成高对劳动力吸纳少的信息密集型技术。尽管信息技术成本在逐渐下降,但如果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价格弹性不高,能够得到大规模利用的将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因此存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需求障碍

从信息技术的经济特征来看:信息网络投入呈现高固定成本与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特征,平均成本开始时会很高但会逐渐降低,为弥补信息化建设的固定支出(网络建设、人员培训与组织变迁),要求企业具有信息传递的规模经济;而信息的语义特征表明,不同种类的信息传递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可编码信息的传播能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实现机械化操作,形成对人力资本传递信息的极好替代;而对于不可被编码信息,得到信号系统与物理设施不足以成功传递信号,成功的信息传递限于特定基于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发送/接收双方,只具有有限的网络外部性。如果企业的价值依赖于使产品顺利运转的相关信息,更进一步,建立体验品交易关系所需的合同编制与执行依赖于一种交互式情境与关系性契约所建立起的隐含承诺与遵守合同的共同利益,此时只有人力资本的培育才可能传递复杂的不可编码信息载体,这将限制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前景。

以交易成本理论做深入分析发现,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是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合作、达成目标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信息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网络培育都是节约交易成本的方式。在一定规模下,人力网络对交易成本的节约是有效的,但若超过一定的规模就无效了。主要原因是人力网络有它的边界,一旦超出这个边界就需要扩展新的网络,引起新的费用,且其费用将随着网络规模扩大而增加。要使总的交易费用最小,必须使信息技术革新对交易费用的节约与人力网络对交易费用的节约相等,由此可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节约交易成本的动力,在不同行业因其规模效益的不同而不同。一是规模效益不变,生产者将把企业规模保持在交易成本的最低点上,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二是规模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边际成本递减。这时生产者将会扩大生产规模,以至于扩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企业有充分的技术创新动力。三是规模效益在某一临界点前递增之后递减。这时,企业生产在超过一定临界点之前有技术创新动力,而在临界点之后创新动力不足。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是规模效益不够的中小型企业,这决定了大规模推广最先进信息技术的前景。

戈列尔斯与萨则兰德于1991年提出企业信息技术运用的“新阶段增长模型",用清晰的结构表明了企业信息技术开发与管理过程进展的连续性。企业信息化建设各阶段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位于模型后续阶段诸要素的成功,只能在前一阶段相关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之后。例如,没有建立正确的基本操作系统与数据库,想实现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或业务信息系统绝对是不可能的。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极不平衡,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管理中的运用反差过大,很多要素停留在初级阶段,想一举改变信息技术的落后局面,其愿望无疑是积极的,然而不能忽视一些由此产生的消极后果。前国家经济委员会在1986年曾提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计划,要求一些大中型企业于1990年前实现计算机管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在当前的信息化建设的热潮中,有些企业由于在方案选择、产品购置或服务厂商的使用方面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造成只有人、财、物盲目投入却没有相应的产出。据前国家经贸委2001年三季度对国家重点企业进行的“企业信息化水平问卷调查"统计,2000年信息化投入最大的100家企业,只有16%认为通过信息化扩大了销售

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商业发展模式,对传统企业产生挑战,为应对电子商务的挑战,一些激进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进行全面的改组,通过信息化重组来构建企业新的商务流程,使得自身也成为一个在线企业,事实表明,这种观点过于简单了;我国信息化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企业进行ERP或BRP改组失败案例不在少数,正如业内一位人士所说:“企业不进行信息化是等死,企业进行信息化是找死。”究其原因,传统行业内的领先者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他们采用竞争对手的策略,全面改组其商业模式,他们将面临损害现有核心能力的危险;如果他们对新的商业模式置之不理,他们又会失去其市场份额。

总结起来,面对传统企业信息化与开展电子商务的两难选择,企业首先要测算出新商业模式与原有商业模式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可表现在消费者选择、产品差异化程度、制造系统(批量生产或柔性生产)、组织结构(功能层级制或扁平式)、物流配送方式等方面,并将有关对比数量化,以测度新商业模式与原有商业模式相冲突的程度。比如分销与配送方式、文化与消费者冲突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商业模式对原有商业模式的威胁力有多大,再来分析企业进行自身调整的能力有多大,以电子商务模式的挑战以及自身调整能力来做选择。一般的原则是:如果新商业模式所需的核心技能与原有商业模式所赖以建立的核心技能相同,他们可选择采用新商业模式,建立分部;或采用原有商业模式并进行全面业务重组;或吸收新产品的若干性质,并把顾客从电子商务模式中争夺过来。如果新的商业模式对他们的威胁不大,他们也可对其置之不理,并专注于现有的商业模式。如果新的商业模式与旧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他们感觉受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威胁又大,这时他们尽管采用新模式风险巨大,也别无选择,只好吸纳创新、重组流程并将新业务商业化,或者只好在新商业模式还未形成气候时对其进行反击,使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胎死腹中。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这样的战略也面临较大的风险。

6.2.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地区经济间协调发展

以工业化任务而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最为迫切,而理论界对“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存在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竞争相关,一国或一地区的投资是有上限的,如果一味地投资兴建大型信息工程和大办信息产业基地,投向传统产业的资源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欠发达地区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加工工业,加快小城镇建设,而发展信息技术过于奢侈。更多的观点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发展又可支撑信息产业的壮大。这些分歧表明:对中西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分析必须在一个更广的视角进行。将欠发达地区工业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路上,工业化并不是由国家大量投资建设项目的过程,欠发达地区要走出一条具有自生发展能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专业农业生产,提高资源加工水平,增加附加值,通过发展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渐增加资本积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在这种市场导向的工业化过程中,信息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专业农业与规模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要求,是欠发达地区企业为获取发达地区外部信息提高竞争力的要求,而地方政府适应当地农户与地方中小企业的这一需要,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增进当地的发展效益,也适合于“以应用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原则。

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工业化的效率。灵敏迅达的通信设施是市场有效运作的一个基础构件,落后通信设施构成中西部地区获取外部知识与信息的严重障碍,增加了全社会发展的交易成本。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信息交流水平可以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

②方便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先进的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手段,通过电子网络企业可以很方便地将产业价值链分拆,一些劳动密集型工厂就可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享受人力资源便宜的优势,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制造业中心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结合形成一种无国界、无疆域的世界性商业活动,这就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手段,减少其谈判、签约与实施交易的壁垒。互联网通信技术正外溢性大,有利于在试错中逐步学习和适应,尤其是通讯技术的某些要素,如软件很容易调整以适应欠发达地区的特殊环境,这就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转型提供了基础。

④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市场为驱动力量的经济增长会极大地增进人们的知识,一旦人们尝到信息技术的甜头,为着增进自己的利益,人们就会在信息与知识的获取上投入更大的资本,从而改进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与教育水平,知识经济的外溢效应将使得不仅本企业产量得到提高,其他企业的产量也因此而得到额外的增加,由此使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提供给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但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不能走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即不能由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国有企业项目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我国现有的财力以及市场取向型改革也不支持国家主导型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的实践也表明: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偏离应用主导的原则的信息建设,只能浪费掉发展的宝贵资金,反而拖了当地经济的后腿,对工业化进程有害无益。充分估计中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所要克服的困难,可考虑通过以下对策推进中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通信基础设施投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外溢性强,覆盖范围广,是经济发展的公共品,应当由政府负投资的主要责任。要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事权与财权,以法制的形式保证通信基础设施的投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必须加快实施村村通工程的进度,逐渐实现通路、通电、通邮、通网。又要认识到欠发达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内部发展情况也是不均衡的,在局部地区也可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这就要及时发现和选定条件好、发展快的信息化先行区域,加以支持和扶持,发挥其示范发展带动作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扩展、不断提高(郭萍,2002年)。要进一步搞好功能性开发,提高网络的普遍服务能力和应用普及程度。尤其要建立完善的光缆网、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多媒体网、计算机局域网、电信网、广播网等,并相互联通,形成灵敏、快捷和高效的信息系统快车道,构筑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目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已制定了支持西部通信发展的相关倾斜政策,确定了对西部电信加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提出实施“四大工程",加快西部信息化发展步伐。一是实施“西部通信走廊工程",构建快捷高效的西部“信息高速公路";二是实施“西部数字化城市工程",重点加快西部各省会城市、部分发达地市的互联网、宽带多媒体网和宽带城域网建设;三是实施“西部宽带接入工程";四是实施“西部农村电话工程"。这些宏观产业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②以应用为主导,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一方面要分流出相当部分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另一方面要实现农业产业化。这就要稳定农村土地制度,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合理流动,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增进农村市场效率,提高农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要逐渐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通讯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的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我国正在构筑以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为龙头、连接各个省(区、市)农口部门的信息平台,实现全国农村信息网站联网运行和信息联网发布。欠发达地区要抓住机遇,推进市县的信息平台和乡镇信息站的建设,使中国农业信息体系真正成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要培训乡镇、村的信息站与信息员,利用信息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带动农民上网,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中介组织按商业原则,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通过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为涉农企业提供商业服务。同时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使之形成合力,全方位为农业服务。

③办好招商网,增大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力度。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传递快、传播范围广、形式多样化、交互性能好、内容更新及时、信息回溯性好、相互关联性强、资料检索容易、发布费用低廉等,特别适合各种信息的发布,为西部招商信息的发布提供了全新的手段。通过招商网的建设,可以扩大宣传,让外界了解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与发展前景;可以架设桥梁让欠发达地区与投资者之间有一条新通道;可以提供平台,为投资者释疑解惑,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网上服务;寻找与发达地区或国外公司的合作途径,把他们对本地市场的知识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声誉、资本有效地结合起来,尽快打开市场销售渠道。

招商网站要逐步建立招商信息的网上发布机制、招商引资信息的收集机制和招商引资信息的反应机制,网站建设可以采取政府主办,部门合作,各方广泛参与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行业协会主导、政府提供支持的形式,必须齐心协力。信息发布要认真分析投资者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什么内容能打动他。招商项目要上精品、上特色,拿出一些充分体现当地投资比较优势的项目放在网上,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市场分析报告、有成本分析报告、有效益分析报告。加大网站宣传力度,可以采取与国际、国内知名商务网站进行链接,在国内一些主要门户网站进行注册,加强与省内外同类网站的配合与交流,在全国媒体和省内媒体进行宣传。负责招商的领导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名片要印上招商网网址,使网站广为人知,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窗口。

④以城市化为载体,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三种战略统一为一个整体,必须重视小城镇在信息化都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小城镇在跨越式发展中对农业产业化的连带作用。具体来说,农村产业化必须以小城镇为载体,小城镇的发展依托大城市,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与全球市场联系在一起。近些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市场需要,各地推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须继续实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突破口,使第一、二、三产业紧密地衔接起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建设小城镇通过信息网络和大都市群联结起来,形成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信息化都市群—世界经济中心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