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价值观性别差异调查及其原因探析

价值观性别差异调查及其原因探析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表6 大学生事业发展主要依据调查情况男女对比%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根据本次调查,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理性、现实,重家庭、重发展,追求个人生活质量,“官本位”意识淡化等特征,但性别间的差异仍然明显。
价值观性别差异调查及其原因探析&;;&;;&;;&;;_思想文化新论

谌红桃 高晓琴

摘 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文选取南京市5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展开调查与分析,并从男女生理差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原因

近年来,性别差异问题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早在19世纪末,西方学者就已注意到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明显差异。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男女两性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空间知觉、推理分析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事实。[1]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研究与调查也很多,但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却很少。关注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状况方面的差异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9年5月,我们选取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人口学院等5所高校,随机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83份,回收率达98.9%。其中男生671名,占42%;女生912名,占58%。此外,我们选取了20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与专业的大学生和5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5名辅导员进行了个别访谈。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人生观性别差异(见表1)

表1 大学生人生目的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对于大学生人生目的男女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引入了卡方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P= 0.000<0.01差异很显著,见表2。0.05>P>0.01差异显著,P<0.01差异很显著。

表2 Chi-Square Tests

我们运用同样的方法,对表3~表9均做了差异性检验,所有结果显示,P=0.000<0.01,差异很显著,Chi-Square Tests结果表(略)。

表3 大学生上大学主要目的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表4 大学生入党最重要动机的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表5 大学生参加社团的主要目的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大学生人生观呈现出重个人利益、个人发展,并重金钱和享乐,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意识淡化等特征。总体看来,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总体特征具有共同倾向性,但如果我们引入性别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着明显差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女生对理想追求和个人价值体现的意愿更强烈,且更具奉献精神

表1、表3显示,当今大学生人生目的、上大学主要目的均存在着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的特点。但从男女对比来看,女生更具奉献精神。女生选择“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作贡献”比男生分别高出2.1%和1.1%。此外,从表4来看,对“入党最重要动机”,25.1%的女生表示“为理想和信念”,比男生高出2.6个百分点。表3显示,对于“上大学的主要目的”,选择“证明自己”的女生比男生高出5.5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女生对理想追求和个人价值体现的意愿更强烈。

2.男生行事比女生更重个人利益,功利性更强

从表4来看,对于“入党最重要动机”,选择“为了找工作”的男生比女生多2.1%;对于“参加社团的主要目的”,选择“有利于评优评奖”的男生尽管比重不高,却是女生的近2倍,选择“结交朋友”的比女生2倍还多,同时,表示“锻炼能力”的男生却比女生少整整5个百分点。上述结果显示,男生做事功利性更强,比女生更重个人利益。

3.男生获得权力和他人认可的愿望更强,且更追求物质

一般来说,男生更重权力和地位,确实如此,表1鲜明地反映了这点。对于“人生目的”,24.4%的男生表示“为了权力和地位”,这一比重比女生高出4.2个百分点。“女人爱钱”,生活中常听到的判断,可事实并非如此。表1显示“人生目的”选择“为了金钱”的女生却比男生少3.1%。从表3“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来看,选择“获得他人满意或认可”的男生比女生多2.7%,体现出男生获得他人认可的欲望更强。

4.女生比男生重享乐,并更崇尚个性

传统文化里,赋予男生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女生往往活得更潇洒。根据我们本次的调查,事实确实如此。如表1所示,“人生目的”表示“为了享乐”的女生比男生高出5.1个百分点。女生不但活得更潇洒,且更崇尚个性,如表5,“参加社团的主要目的”,表示出于“爱好和兴趣”的女生比男生高出8.1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女生做事更遵循自我个性,功利性更弱。

(二)大学生价值观性别差异

表6 大学生事业发展主要依据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表7 大学生幸福主要依据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表8 大学生好职业评价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表9 大学生最敬佩的人物调查情况男女对比%

注:Chi-Square Tests P=0.000<0.01,差异很显著。

根据本次调查,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理性、现实,重家庭、重发展,追求个人生活质量,“官本位”意识淡化等特征,但性别间的差异仍然明显。同样,我们从男女不同的价值取向来看,概括出男女价值观差异存在以下四点:

1.女生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认可度更高,并更信奉公平竞争

从表6来看,对于事业发展主要依据,总体看来,当今大学生绝大多数信奉公平竞争,认为社会是公平、公正的。但从男女对比来看,女生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认可度明显更高。如表6所示,选择“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女生比男生多4%,而选择“个人拥有金钱多少”和“运气”等非竞争因素的男生却比女生高1.6%和2.6%。

2.男生对事业成功的愿望更强烈,女生更追求个人生活质量

总体看来,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都很重视个人幸福,追求个人生活质量,如表7所示,对于“幸福的主要依据”,选择“家庭美满”的大学生最多。但从男女对比来看,男生对事业成功的愿望明显更强,女生却更注重家庭及健康。选择“事业成功或大量财富”的男生比女生高出的比重达10.6%,而选择“家庭美满”的女生比男生高达11.3%。此外,选择“健康”的女生占15.9%,比男生高1.5个百分点,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女生选择“事业成功或大量财富”的比重,充分体现了女生更追求个人生活质量的价值观。

3.对于职业发展,男生对权力和物质的愿望更强,女生更重视个性与稳定

当今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大多追求个性与个人价值,也重收入回报,但“官本位”意识明显淡化。同样,我们通过男女对比,显示女生比男生更重视个性与价值体现,并更喜欢稳定轻闲的职业。从表8来看,选择“适合自己”的女生比男生高出8.7个百分点,选择“稳定轻闲”的女生也比男生多2.2%。而男生选择“有权力地位”的比女生多4.4%,选择“薪水高”的比女生高出4.6个百分点。

4.女生更崇尚知识与文化,男生比女生更重视个人知名度

总体看来,当代大学生崇尚拥有能力、金钱、知识、知名度高的人士。他们更敬佩在市场经济中能运筹帷幄的企业家,如表9所示,对于“最敬佩的人物”选择“企业家”的人数最多。但从男女对比来看,选择“学者和教师”的女生比男生高出5.8个百分点,明显体现出女生比男生更崇尚有知识与文化的人,而选择“明星”和“英雄模范”的男生比女生却更多,显示出男生比女生更重视明星等个人知名度比较高的人士。

二、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别差异的原因探析

“性别”(sex)则是指男女由最初遗传而形成的生理形态,也即“生理性别”。“性别”(gender)是指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男女差别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及行为方式,也即“社会性别”。[1]要探析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差异的原因,必须结合男女“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来谈。

(一)“生理性别”是形成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差异的最初原因

男女最初因遗传而形成的生理特征,是形成男女个性差异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差异的奠基石。我国心理学者对大学生进行了各项测试,结果显示,两性的平均智力水平不分高低,但男女的特殊能力各有千秋。一般来说,在语言、计数、审美、手的技巧方面女优于男,而在空间能力、运动速度、数学推理、机械操作方面则男胜于女。[2]男女在这种特殊能力上的差异,对男女未来人生目标选择、个人价值倾向产生重要影响,也就导致了男女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心理学研究也已充分证实,男女大学生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男生在气质上(纯生理性的),倾向于外倾型,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上为主动性、独立性强,情绪稳定、理性、意志力强,其成就动机高于女生,所以他们往往对事业成功、财富、地位、知名度表现出更强烈的欲望。而女生多属内向型,因而更易受暗示,依赖性较强,且他们情绪稳定性弱,更感性,富有激情和幻想,其成就动机也明显弱于男生。

(二)“社会性别”是“生理性别”的助推器,是形成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差异的主要原因

“社会性别”形成是“生理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也即个体“生理性别”在来自家庭、学校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要求与期望影响而最终形成个体“社会性别”。男女对“社会性别”角色认同使其产生了男女个性特征的传统刻板印象,而这种“社会性别”角色认同是形成男女人生观、价值观差异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父母是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教化者。在家庭中,男孩与女孩受到不同的训练,如父母更多地要求女孩“做家务”,女孩一般更能赢得父母的认可,因此更趋依附,更坚决地与权威人物认同。[4]女孩表现出温柔、顺从、依附等个性特征的便会得到父母的认可。而男孩的境遇就大不一样了,男孩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勇敢、大胆、坚强、独立,男孩表现出胆小便会得到父母的否定甚至他人的耻笑。男孩的父母更多对“事业成功”、“责任”等方面有要求和期待,女孩父母更多对“生存”、“健康”、“为人处世”等方面有更多的要求和期望,这都是形成男女人生观、价值观差异的重要原因。

2.学校教育

学校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的重要途径。教材与教师的期待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社会性别观给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打下深深的烙印。戴克劳(K.Decrow,1972)分析了幼儿园三年中的书籍后发现,许多教科书对于女性,除了描写护士或教师之外,不去或极少描写走出家庭的其他妇女,而且常常把女孩子描写得胆小怕事和依赖性强,相反对于男孩子则总是描写得有创造性和果敢。同样教师的期待在无形中也强化了这种传统性别观,教师总是选择男孩担当他的得力助手,通常一些疑难问题教师总是选择男孩来解决。此外,小学教师大多是女性,而校长却大部分是男性。显然,这些早期的学校教育和现象都会成为未来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最终确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3.文化影响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文化总是煞费苦心地,千方百计地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使一个新生儿按既定的文化影像(Cultural image)成长”。[5]可见,文化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里,“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为大家熟知的性别观以及男性刚强、独立、有主见、有雄心、主动和女性温柔、细腻、被动、依赖、善感等性别刻板印象都为男女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差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现代社会文化系统中,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有着巨大影响。有些新闻媒体在不经意间传播着传统的性别观念。在不少电视广告中,女性不是英雄背后的贤妻良母,就是依赖男性、超前消费的现代花瓶。[6]众所周知,媒体具有导向性、渗透性,它的影响是潜在而深刻的,人具有趋同性。由此,男女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现代传媒文化中矫正、强化自我的性别个性及价值选择,以免偏离传统文化轨道。

男女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忽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就很难提高其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男女差异,根据男女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别差异教育。

参考文献

[1]万琼华.论高校女教师的进取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2(3).

[2][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98-369.

[3]傅安球.青年性别差异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7-84.

[5]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268.

[6]李秋芳.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520-528.

【注释】

[1]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度规划课题“校企构建特困生学业—就业资助体系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ZKT09289)。
谌红桃(1974—),江西宜丰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高晓琴(1970—),四川南充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