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建设

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建设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崔诣晨 杨振华[1]摘 要:高校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南京林业大学结合多年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出一套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南京林业大学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改革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发掘辅导员的工作潜能,尝试建立一套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实训技术体系。
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建设_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_思想文化新论

崔诣晨 杨振华[1]

摘 要:高校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建设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南京林业大学结合多年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出一套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从指导思想与原则、制度建设、培训方案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实施过程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为原则,通过夯实基础、系统强化、技能认证、技能操作等递进式培训手段,建立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开发与培养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直接。在传统教育体制下,高校辅导员大多承担学生事务管理等日常工作,与高校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等职业相比,其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有待提高[1]。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提上议事日程,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师资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瓶颈。因此,通过开发与培养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进一步发掘其工作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缓解师资匮乏的现状。

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步伐来看,加强这支队伍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体系建设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学校心理辅导来帮助大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促进自身人格塑造和完善,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和疾患,促进自我成长。从已有的研究来看,随着高校心理辅导活动专业化程度和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心理辅导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事实,从某种意义上它也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2]。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心理辅导能力的制约。

南京林业大学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改革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发掘辅导员的工作潜能,尝试建立一套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实训技术体系。笔者通过系统阐述具体实施情况,以期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一、培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心理辅导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培养对象的特点、培养规律等因素,制定培养目标与方案,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对此,学校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稳步实施了教育—指导—咨询—预防—干预“五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工作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工作体制和创新方法手段。

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通过夯实基础、系统强化、技能认证、技能操作等手段,做到环环相扣,形成一套递进式培训体系,全面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3]

二、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过程管理

学校充分利用已经构建起的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心理保健网”和测评—筛查—干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在二级学院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选配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辅导员,在学生班级设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实施各学院学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评估权重系数体现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全体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为开展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例如,学校在二级学院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辅导员,其工作职责如下:

(1)在学校和学院党委领导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工作。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每学期初制定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策划本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报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备案。

(2)依托本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在全校学生班级中设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3)建立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值班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辅导员每周至少值班一次,每次至少半天,接待学生来访及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他事务。《××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值班安排表》每学期初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备案,并公布给本院学生。

(4)建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定期汇报制度。为及时了解、准确识别、有效应对学生心理危机,每月月末定期汇总各班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所反映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向学院分管领导及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报送《特殊群体(心理障碍疑似)学生档案表》和《特殊群体(心理障碍疑似)学生汇总表》,并协助学校做好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5)组织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是每年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6)协助做好每年新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工作,并依据测验筛选结果,联系负责本学院的心理咨询老师设计方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和研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8)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学校每学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辅导员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并择优推荐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

(二)制订培训计划,实施递进式培训

一方面,将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训计划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使他们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积累教育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培训,发挥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积极作用,指导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协会、自强社等学生团体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培训方案如下:

(1)一阶——夯实基础。建立岗前培训制度,除组织每位新上岗的专职辅导员参加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与考试(包括“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等专业课程)外,学校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会、主题例会等途径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使他们初步接触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为日后开展学生工作打下良好的铺垫。同时,学校鼓励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科研,划拨专门经费,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金,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践开展专题研究。不少专职辅导员还承担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2)二阶——系统强化。利用每学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的契机,开办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就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识别及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及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与成长等主题进行讲解。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初步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应对及辅导策略,增强在日常学生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法的自觉性。

(3)三阶——技能认证。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虽然能使辅导员尽快进入角色,初步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但绝大部分辅导员由于专业背景局限,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化出现“瓶颈”效应。对此,学校组织辅导员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以及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心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初步了解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组织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四阶——技能操作。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鉴于此,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举办辅导员论坛、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通过分组讨论、情景剧表演(或观摩)等形式,对日常学生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经验交流,增强辅导员的自主研究意识,促进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规律性的探索与研究。对于参加过前三轮培训的辅导员,可以安排其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协助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档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为来访学生提供心理援助,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心理辅导技能的提高。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培训效果

实践证明,经过多轮专业培训,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显著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得到彰显。

一方面,专业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辅导员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心理规律,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人格特征[4]。例如,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盲目说教、不搞“一刀切”,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再如,看待学生违纪行为、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困难、环境适应、就业压力等问题时,不再采取单纯的说教,而是从实际情境、当事人的心理、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倾听、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方式,适时地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心理卫生保健者”。又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发展性咨询以及选拔学生干部时,可以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发掘学生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

另一方面,辅导员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增强自身人格魅力,为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学生工作团队提供人才保障。

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系统培训,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姚建涛.论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理念的确立与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5(7):123-124.

[2]吴增强,沈之菲.学校心理辅导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5.

[3]薛继红.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展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42-43.

[4]张学俊,王争印.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初探[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33-35.

【注释】

[1]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课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效研究”,项目编号:09SJB880101;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GSY2009YBO42。
崔诣晨(1979—),女,山西临猗人,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注册心理师,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杨振华(1955—),男,河北怀安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