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培养的作用

浅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培养的作用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与大学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相吻合。1.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探索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这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责任。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表现得更为激进。3.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和作用影响人成才的内外因素主要有四个:先天素质、环境、教育与实践活动。
浅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培养的作用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浅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才培养的作用

孙 航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摘 要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亚文化和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之一,凭借其在高校教育中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成才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亚文化之一,它是各种学术思想交流的园地,也常常是各种文化汇总、碰撞、融合的中心。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校园文化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因为校园文化不仅适应了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紧扣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为大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实现大学教育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与大学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相吻合。

1.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探索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为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提出了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才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而且要求能够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寄希望他们参与推动科技文化的变革和长足进步。这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者的责任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在新时期、新条件下应不断探索与尝试校园文化建设新的模式和途径。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学者威廉·费尔丁·奥格本在其《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在变迁社会中,人们的态度都是追求进步,那里总存在更好的方法,他们喜欢新的,进步构成社会观念的特征。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变迁社会中人们行为的基本特点是追求进步,接受新事物迅速。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表现得更为激进。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探索与尝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校园文化活动能否顺利正常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

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2.校园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校园文化在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极其重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水平,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能够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由其自身的功能所决定的。校园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控制功能、同化功能、辐射功能等等,现就其中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能够把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来,保证学校发展方向,体现学校精神,并逐渐形成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起着主要导向作用。无论是学校精神的提倡,还是校园氛围的形成,都需要强有力的德育工作去贯彻、去疏导,以起到保证作用。

其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凝聚功能。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是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可以看出,德育工作理应参与到这一整体的建设中去,对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自然性的文化因素应诱导和扬弃;对尚未形成的新的文化因素,则应灌输和引导,这些都对德育工作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其效果的实现。

第三,校园文化具有显著的协调功能。校园文化所包含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共同的行为准则,把教师、管理干部、服务人员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易于互相沟通,并能协调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使整个学校和谐协调地运转。高校德育工作就是用德育目标和社会思想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有一个协调观念,统一思想,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时间阶段。

第四,校园文化具有内在的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强调对师生员工的尊重、关心、培养和提高,注意满足师生员工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积极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高校德育工作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师生员工奋发努力,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3.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和作用

影响人成才的内外因素主要有四个:先天素质、环境、教育与实践活动。人成才,就是这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先天素质是成才过程的起点。所谓成才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成才者的内在素质在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诸因素的影响下,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其达到优化状态,并由此引起成才者外在的劳动方式发生质变,从而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得到社会承认的必然过程。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在于营造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提出:“要使人以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以往的教育理论都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非主体人格的展现,表现为大学生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自我完善和追求。如果在校园中形成了由一定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等凝聚而成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那么对校园中的每个个体将产生难以抗拒的影响力,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在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趋向。

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正是培养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认识问题能力、团结协调能力等的最好方式和实验途径,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内容;课堂教学又为校园文化活动注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功底进而形成课内课外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循环。

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的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在配合学校教育,振奋学生精神,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群体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文化表现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学生,组织者往往也是学生,这就决定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锻炼自己的过程。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展学生的社会活动面。社会知识面和社会交际面,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内容与形式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能创造出严肃紧张与生动活泼相统一的教学环境,热气腾腾的文化氛围,为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课余文化生活创造了万利的条件,反过来,这又给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注入了勃勃生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高校要真正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环境,成为培养人、教育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张书明.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济南),2002年第11期

[2] 李士群.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教育报,1999.6.9

[3] 林章义,罗邻球.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成才. 高等农业教育,2004-2,2:31-32

[4] 罗洪铁. 试论成才过程的基本规律. 人才学论坛. 中国人才,总98期

[5] 陈业平.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 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一期 第8卷:86-89

[6] 张国安. 文化与人的互动:大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4期

[7] 杨杏芳. 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江苏高教,2000 (5):76-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