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哲学的时代性看科学和哲学的动态关系

从哲学的时代性看科学和哲学的动态关系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哲学的时代性看科学和哲学的动态关系张志宏摘 要 科学和哲学可谓同源于古希腊思想,二者自产生之日起就发生着微妙的关系。至近代,科学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开始成为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纠缠不清”的问题。其中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哲学的定义不清和二者关系本身是动态的。本文将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分成四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讨论。
哲学的时代性看科学和哲学的动态关系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从哲学的时代性看科学和哲学的动态关系

张志宏

(浙江工业大学 政管学院 杭州 310014)

摘 要 科学和哲学可谓同源于古希腊思想,二者自产生之日起就发生着微妙的关系。至近代,科学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开始成为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纠缠不清”的问题。而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科学和哲学又出现综合和互动的现象,令二者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其中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哲学的定义不清和二者关系本身是动态的。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每一个历史阶段哲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分析,考察科学和哲学相应的关系。

关键词 科学 哲学 动态

前 言

自从近代以来,科学的独立和迅速发展不仅彻底改变了物质世界,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由于哲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源头,而科学也曾深刻影响过哲学,于是,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变成了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纠缠不清”的问题。二者的关系之所以成为一个悬而未绝的问题,一方面是哲学的定义一直颇有争议,到目前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另一方面,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本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从纵向的历史角度看,哲学作为时代的精华必然具有其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突显它不同方面的内容及其作用,横向地和科学发生着相应的关系。本文将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分成四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讨论。

一、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和哲学是一种共生态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的意思是“爱智慧”,从中不难看出科学和哲学关系的一点端倪。science一词来自于拉丁文scientia,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知识,因而科学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就包含知识的内涵。因此可以说,科学就是知识,就是智慧。那么,如果没有“智慧”,又何来“爱智慧”呢?所以,总的来说,在原初的时候,科学和哲学处在一种共生态。

首先,古希腊先哲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提出或研究的问题及其解答,同时带有科学属性和哲学属性。比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等人提出的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及其带有明显猜测和直观性质的理论。他们提的问题本身是一般性的、整体性的和根本性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思考,所以带有哲学性质的,但是回答的内容却是具体的、单一的和现实的,像水、火、气等等物理意义的实物,所以又带有科学性质。

另外,众多古希腊先哲的思辨性的理论和现代科学的理论虽然在方法及其实用程度上不同,但是从模式上或内容来看,都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如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虽然从理论的科学性来说,日心说被证明是更科学的,但是从理论的内容上来看,二者都是回答地球和太阳等天体的运行规律的理论。又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虽然完全是假说性质的,但是它们同现代的原子理论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就同样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并且这种见解愈来愈为自己开辟道路。”

二、在近代前期,科学和哲学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

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对自然的研究不管从理念还是方法上都逐渐摆脱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束缚,并出现了一些富有革命精神和敢于捍卫真理的被后来的我们称为科学家的人。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哥白尼。他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被公认为自然科学争取自身生存的独立宣言,是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中独立解放出来的起点。从此,自然科学“便大踏步地前进”。15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努力,以力学为中心的实验科学的兴起和成熟,标志着自然科学能够且已经从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中独立解放出来,也标志着科学和哲学的二元关系真正建立起来。

在近代前期,也就是16世纪至18世纪,哲学研究的主流问题从本体论逐渐转向认识论的研究。特别是英国的经验论者把哲学研究的对象从上帝转向了自然,并强调方法论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的研究,也相应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始祖、经验论者弗朗西斯·培根的认识论首先把外部自然界确定为认识的对象,认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的认识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认识脱离了自然。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其归纳法和实验法等方法论对当时以及后来的英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对培根的评价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自此之后,霍布斯、洛克、休谟等经验论者对当时的人们思想解放起到了更进一步的作用。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后,当时的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大发展,与当时的“时代精华”——哲学的发展毋庸置疑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关度。

另外,近代科学的大爆发,不仅改变了当时的生产方式,也彻底改变了知识的结构和内容,甚至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可以说,其作用是无所不在,空前强大。这也必将深刻影响当时的哲学。换个说法,就是科学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哲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8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由于当时科学的空前繁荣,特别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的成就,使当时绝大多数人对力学的解释力达到了崇拜的地步。在西方哲学史上很有特色的机械唯物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如笛卡儿写了一本书叫《动物就是机器》,里面提出了“生命是机器”的机械论生命观。用力学原理解释生命现象,认为肺是风箱,牙齿和胃是磨房,骨骼关节是杠杆。拉美特利进一步写了《人是机器》,宣称“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极其巧妙的钟表”。又如受到生物学家布丰的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狄德罗提出了自然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观点。这些都是科学对哲学发生作用的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三、在近代后期,科学与哲学相互渗透

到了近代后期,也就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已由原来“搜集材料科学”的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科学”阶段。许多以研究客观物质世界发展过程为特征的科学,如有机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生理学、胚胎学等等已纷纷建立起来。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已经不能适应潮流。于是,哲学从纯粹的形而上学中走出来,产生了与科学密切相关的哲学流派,即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坚持把知识局限在经验范围内,不讨论经验之外是否有事物存在的原则,而这正好是科学研究的范围,于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有了沟通的可能。

19世纪末,物理学正处在从古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过度的时期。许多物理学新实验表明了牛顿力学真理的相对性。它不能解释许多有关光、电、磁等新发现的物理现象。但是,受到形而上学世界观严重束缚的许多自然科学家把牛顿力学看成是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以至因为无法解释上述现象而陷入极度的思想混乱中。这时,作为第二代实证主义的马赫主义为彷徨中的物理学家提供了思想工具。特别是马赫在认识论上的“思维经济性原则”,对爱因斯坦等当时的很多自然科学家产生了极大影响。爱因斯坦以此提出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的方法论思想。由此可见,哲学在当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批判和指导作用。

20世纪初,自然科学各学科也进一步发展起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地质学等学科在这一时期都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自然科学不仅要对事物进行单纯的现象描述,而且要从本质上对其理论综合,不仅研究当前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仅仅依靠学科本身是很难做到的。于是,哲学慢慢渗透到科学中来了。科学史的研究就是科学和哲学相互结合的很好的例子。科学史以自然科学各学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科学发生发展并揭示其规律,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这段时间,自然科学空前发展,取得了众多成就,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事实、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如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哲学的发展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根据。不仅如此,科学的很多理论发现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让人们明白了人类的起源并非是上帝之手,让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一样平等,而不再是高高在上了;弗洛伊德,“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视人类心灵问题的人”,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崭新领域。

四、在现代,科学和哲学错综复杂

20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使哲学进一步脱离了形而上学,抛弃了传统哲学对于本体论和世界是否可知等问题的争论,将哲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以科学为中心的一些问题。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人文哲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科学的影响。而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越来越错综复杂。

就科学本身而言,一方面,具体学科发展至今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已经达到了相当复杂的程度,而且是越来越复杂,如现代天文学中的宇宙起源问题、星系起源问题等,现代物理学中的质能转换问题、比夸克更小的基本粒子的问题等,现代生物学中的从原子水平和分子层面对生命的认识问题、基因图谱问题等。不仅如此,各门学科还出现了交叉和综合,产生了很多的边缘学科。这一系列问题仅靠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方法是难以解答的,它必须借助于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来求解。因此,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众多著名的科学家大都重视运用哲学来分析研究科学问题,出现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等现代思维方式。这些理论都是各学科中的科学家在研究具体领域时提出的理论,然后通过哲学思维使之上升为一般的方法论思想,使之具有普遍性,成为现代所有科学领域中都可以应用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其中哲学起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作用,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哲学思维的重要性。

而就哲学本身而言,20世纪初以来,有很大一部分哲学家越来越倾向把哲学和科学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最新成果或研究方法来解释哲学问题,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者罗素力图把哲学还原为逻辑;历史主义的最重要代表库恩则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而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称之为“范式”。另外还有卡尔纳普、拉卡托斯、维特根斯坦等等大师也为哲学的科学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当然,如上所述,科学导致的很多问题以及科学主义的盛行,也引起了很多人文主义哲学家的反对声音。他们反对把哲学研究的对象归结为自然界的科学主义,坚持哲学的对象是人自身;反对把哲学的方法归结为观察、实验、逻辑分析等自然科学方法,而是主张通过内心体验或现象学直观,以洞察、把握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的非理性主义方法。胡塞尔认为:“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

总之,科学发展到现代,其对人类以及全世界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而越是宏观的问题越是需要整体性、根本性、一般性的哲学思考。所以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复杂。

总 结

哲学被誉为时代的精华。而时代发展的内在规律就是不断变化更替。所以哲学的内容和定义也处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当中。而科学,作为近代以来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成果,给世界以及人类本身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且继续更彻底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但是,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价值问题,并不是科学本身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哲学的指引。因此,如果要把握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就要从哲学的时代性出发,理解哲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定的含义和哲学作为时代精华所起到的作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和哲学动态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丹皮尔著. 李珩译.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夏基松著.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全增嘏著. 西方哲学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4] 鲍健强著.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年

[5] 刘冠军.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新论——科学与哲学关系的一种历史的唯象考察[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8月第四期

[6] 肖显静. 概论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J]. 科技导报,2002年0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