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

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理论研究的这种状况令人不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任务是确立新闻理论研究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再去寻找和建立起新的理论范式。这是对新闻理论研究的最高要求,也是终极目标。
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_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的转型与超越

一、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

目前新闻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很多,包括缺乏逻辑、观点冲突、统摄面不足、价值判断过多、低层次徘徊等。理论研究的这种状况令人不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任务是确立新闻理论研究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再去寻找和建立起新的理论范式。

索绪尔在建构语言学体系时,所面临的情形与我们比较类似,他将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为三点:“(a)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它们的历史;(b)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普遍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确定自己的界限的定义。”[1]

那么,新闻理论的研究任务和理想目标应该如何确定呢?作为学科基础理论,新闻理论首先应该像索绪尔给自己所确定的任务那样,达到理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新的研究还应该针对原来理论中显而易见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将新研究的理想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第一,克服原来理论统摄面不足的问题,超越目前仅仅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或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有限范围,建立起能够统摄古今中外乃至未来的一切新闻事业的理论模式。这是对新闻理论研究的最高要求,也是终极目标

第二,剔除原来理论中的价值判断和说教成分,增强理论的理性色彩,以对新闻实践活动客观、科学的分析为始终不移的操守。这也是对各种社会科学研究共同的规范和要求。

第三,解决原来理论散点透视、观点冲突的问题,建立理论的演绎模型,使新闻理论具有清晰的逻辑起点、严谨的推理脉络和无可辩驳的结论,必须能够保证理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是对理论在重构客体过程中保证自身逻辑说服力的必然要求。

第四,克服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相互脱节的问题,新理论要经得起新闻实践的检验,能够做到理论与历史的统一。这是理论从抽象的逻辑演绎到能够得到实践证明的必然选择,也是检验理论是否科学的最重要标志。

第五,克服原来理论各种范畴、概念缺乏关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在新的理论体系中,原先的各种研究范畴能够找到定位,并能够清晰地看到新闻理论的全貌和各种具体概念所形成的内在结构。这是新理论对原有理论继承和发展的表现,它体现出新理论的优越性。

确立理想目标对新闻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今后研究工作的指南,更将为在研究中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始终如一的目标提供动力支持。如果真能完成这一任务,不仅会使目前的研究状况得到很大改观,更对推进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对观察、分析和指导新闻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在设定这一目标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新闻理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它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大胆设想。在这里,有一种疑问油然而生,我们究竟能不能研究出这样一种理论?这种理想的理论目标是不是研究者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关心另一个更具哲学意味的问题,即什么是理论?理论的本质是什么?

从理论的本质及其进化历程来看,理论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创造性解释。理论不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对客观事物某种规律的一种合理解释,通过这种解释,一切在现象界杂乱无章的事物变得可以被理解。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观察、思考之后得出的合乎逻辑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大多是从有限的经验而来,凭借理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普遍性认识。“苹果落地”是一个许多人都经验到的事实,但只有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这一理论解释,并将这一理论用于解释其他现象,指导其他社会实践。“苹果落地”可以用“万有引力”来解释,但是这一现象不等于“万有引力”,如果等于的话,普通人早就发现了,就不需要超常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了,就不需要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了。但是,毋庸置疑,“万有引力”这一创造性的解释是有局限、有条件的,随着经验的拓展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理论也要发生改变。当人们用“万有引力”理论解释超出其产生的经验基础,企图达到这一理论有效范围以外的事物时,“万有引力”理论就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悖论。而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则更为先进和有效,它不仅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运动,预言了引力场中的光线弯曲和谱线红移,还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的时空结构,开创了现代宇宙学。

从哲学上说,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解释的,衡量理论先进程度的标志是看其解释范围的大小、内部逻辑的严谨程度;在此基础上,还要看用它指导解决难点问题的有效性。所以,理论的本质就是对经验进行合理的解释,理论的进步就是人们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从这种意义来看,与其说理论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有关,倒不如说它更与人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有关。

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对我们思考理论的本质有很大启示。在枟纯粹理性批判枠这部哲学巨著中,康德首先阐述了人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能动性,然后系统分析了先验感性、先验知性、先验理性在人类形成知识、获取知识乃至导致步入形而上学误区的途径。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主观的感性形式,人的直观能力先于直观对象,并且决定着他所能直观到的内容。不仅如此,人将知性范畴运用于对象便形成了知识,使认识主体在自然客体面前居于主导地位。他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不能运用于物自体,只能运用于经验,人们所能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范畴的综合作用,人们习惯于把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称为法则。但是康德认为,这些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不见得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人类知性范畴所具有的。所以,人的知性和理性能力在形成知识方面居于能动地位,是“理性为自然立法”。

实际上,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一直也在研究理论的本质和知识的进步问题。它们通过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的考察,提供了关于科学认识及其发展的逻辑模型。对科学发现、科学进步、科学理论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涌现出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论等诸多流派。卡尔纳普、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夏佩尔、劳丹等都是这一领域里的著名哲学家。科学哲学深入到科学形成的前提和方法中去考察,尽管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分歧很多,比如,有人认为科学理论应该被证实,有人认为科学理论应该被证伪,有人认为科学理论始于经验,有人认为科学理论始于问题。但是这些科学哲学家们都认为科学理论首先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就是一种创造性解释。

波普尔在枟客观知识枠中提出了著名的理论成长公式:P1→TT→EE→P2。公式中的P1代表“问题”,TT代表“假设”或“试探性理论”,EE代表“证伪”或“排除错误”,P2代表“排除谬误后的理论”或“新问题”。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从问题P1到问题P2(或Pn)是衡量理论成长的标尺。[2]

在枟猜想与反驳枠中,波普尔认为一切知识都只能由于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而增长,并提出了科学发现包括猜想和反驳两大环节。他认为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问题就是矛盾或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包括新观察与旧理论的不一致、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不一致、理论内部的不一致。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提出试探性理论,即大胆假设或猜想。猜想应该满足简单性、可独立检验性和不会很快被证伪这三项要求。反驳就是从证伪度最高的理论中推导出预见,再同实验观察作比较,力求证伪它、反驳它。

托马斯·库恩在枟科学革命的结构枠中用“范式”一词来描述支配特定时代、特定科学家群体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假设。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标志并不在于各种科学知识的日积月累,而在于科学范式的发展变化。科学发展的模式是:在科学的常规时期,科学在范式的支配下为解决一定范式内的各种“疑点”进行高度定向研究;当已有范式不足以应付新问题的挑战时,常规的发展暂时中断,科学陷入危机,最后导致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使科学发生了革命。

劳丹在枟进步及其问题枠中认为,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科学的主旨在于解决问题。他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具有高度解决问题效力的理论,科学的进步表现为后继理论比以前理论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

总体上看,现代科学哲学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只从存在论意义上探讨科学理论的真伪问题,消解了科学理论的绝对真实性问题,而主要是从科学发展的观点去思考理论的本质。即理论的进步主要是来自对原有理论漏洞的发现和改进,科学的进步就是解释的进步。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对新闻理论研究来说,要实现给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主要是对研究者理解能力、创造性解释能力的考验。它需要我们对现有的理论范式进行彻底超越,而这种超越是通过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型来完成的。所以,从科学的进化和发展来看,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实现上述理论理想目标是有可能的。

既然这种理想目标是可能实现的,那么,实现它的条件是什么呢?除了刚才所说的研究者自身因素以外,具体到研究过程中,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问题就上升到了首要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