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

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七)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在罪犯人格世界所形成的三条最为主要的人格缺陷轴线中,情感缺陷轴线仅次于认知缺陷轴线,同样处于人格改造“金字塔”的上层。对罪犯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就是对人格改造中情感教育的评价。根据上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同样可以对罪犯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情况进行评价,我们同样以伦理学视角的人格改造为例:第一层次是“开”,即感受。
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七)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

在罪犯人格世界所形成的三条最为主要的人格缺陷轴线中,情感缺陷轴线仅次于认知缺陷轴线,同样处于人格改造“金字塔”的上层。对罪犯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评价,就是对人格改造中情感教育的评价。

我国教育教育学界有学者把情感教育水平分为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四级:

第一层次:感受。这是指思想上受到感染的情感活动,产生于认知过程的感性认识阶段。

第二层次:共鸣。这是指感性认识阶段向理性认识阶段过渡时,所产生的情感活动,即由感染上升到共鸣。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产生了联想和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教育者沟通,形成情感上的融合与共鸣。

第三层次:领悟。这是指理智的情感,产生于认知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在掌握对事物的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本质区别之后所形成的情感活动。

第四层次:个性倾向。这是指对情感教育的内容,不仅在理智上领悟,而且在情理的统一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见解,并能够对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52)

在日本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的“开”、“示”、“悟”和“入”这四个层次评价,同样适用于情感教育评价。

第一层次是“开”,即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情感目标:(1)尽可能地去感知;(2)要有实感和体验。

第二层次是“示”,即掌握要点,基本会做。情感目标:了解优点和特长。

第三层次是“悟”,即能够自己理解。情感目标:(1)尽可能加深对优点等的理解;(2)将自己的领悟体现到行动中去。

第四层次是“入”,即把知识转化为生活和人格。情感目标:用深刻体验到的优点构成日常生活。(53)

根据上述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同样可以对罪犯情感缺陷轴线改造的情况进行评价,我们同样以伦理学视角的人格改造为例:

第一层次是“开”,即感受。罪犯在道德情感教育中,如果能够受到感染,形成了自己的深切体验,那么,就达到了“开”的层次。例如,中国许多监狱所创造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是邀请被害人到狱内,面对对罪犯群体控诉犯罪带给自己的各种不幸和痛苦。面对被害人的控诉,如果罪犯不仅关注,而且能够体验被害人的痛苦,深受感染,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达到了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是“示”,即共鸣。如果罪犯在道德情感教育中,不仅能够深受感染,而且能够产生共鸣,即与教育者的观点和情感融合、相通、呼应。那么,就达到了“示”的层次。例如,在被害人控诉犯罪为自己带来的不幸和痛苦时,罪犯不仅深受感染,而且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重现犯罪情形,也对犯罪怀有与被害人同样的看法与情感,从而产生共鸣。这就达到了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是“悟”,即领悟。如果罪犯在道德情感教育中,不仅深受感染,产生共鸣,而且形成了与理性认识融为一体的道德情感,能够鉴别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高尚与卑鄙、应当与不应当等等,并由此形成自己的爱憎情感。那么,就达到了“悟”的层次。例如,对于被害人对犯罪的控诉,罪犯不仅深受感染、产生共鸣,而且形成了对犯罪本质的理性认识,掌握了犯罪的本质,形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高尚与卑鄙、应当与不应当等等的鉴别能力,由此形成了爱憎情感,特别对犯罪形成了内疚、忏悔、厌恶等否定性情感。这就达到了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是“入”,即个性倾向。如果罪犯在道德情感教育中,不仅能够深受感染、产生共鸣、并形成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掌握了善恶等道德概念的本质,而且把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人格世界,形成了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符合道德的人和事物怀有爱、赞美、崇尚、尊敬等肯定性情感体验,而对于违背道德的人和事物怀有恨、厌恶、鄙视等否定性情感体验。那么,就达到了“入”的层次。例如,被害人对犯罪的控诉,不仅使罪犯深受感染,产生共鸣,形成了对犯罪本质的理性认识,而且从这一具体的道德教育,上升为人格变化,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前途和人生,改恶从善,远离犯罪,作一个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以帮助他人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就达到了最高的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