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涮肉鲜嫩东来顺

涮肉鲜嫩东来顺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东来顺的涮肉我却有所顾虑,因为要吃羊肉、牛肉什么的,感觉有些障碍。“东来顺”字号的来源在北京清真饮食业老字号中,东来顺饭庄可是享有盛誉的一家历史名店。古老的北京城曾流传着“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的歇后语。1914年,新开张的东来顺增添了当时北京城时兴的“爆、烤、涮”羊肉,正式更名“东来顺羊肉馆”。东来顺涮肉语言文化1.优雅舒适的环境语言符号。
涮肉鲜嫩东来顺_东来顺涮羊肉语言文化_感悟于北京老字号语言文化之间: 北京老字号语言文化研究

我与东来顺

因为吃素的原因,我对清真食品一直感兴趣。刚上班时,经常路过清真食品小吃店,一是为了解馋,二是为了满足肚子,总是少不了买了吃。可以说,所有的品种都吃遍了。然而东来顺的涮肉我却有所顾虑,因为要吃羊肉、牛肉什么的,感觉有些障碍。后来,东来顺饭店的职工曾经成为我的成人学生,平日聊话题少不了说到本行。作为涮肉文化,我能够接受,我想可以从宽泛的角度研究东来顺,让百年老字号传承下去。当朋友送我《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一书时,我还是认真拜读了。从中,有许多的感悟。

在杨柳主编、马云福主审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里讲到:穆斯林商家做事勤勉,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口碑极佳,无论是历史上穆斯林占垄断地位的珠宝业、香药业,还是当今的清真餐饮业,都是如此。以北京清真小吃的精华聚集地牛街地区为例,自明清代以来,独占鳌头几百年,被民俗专家称为“北京民俗历史的活化石”。历史上的牛街,春夏秋冬四季飘香,著名小吃的商家有“切糕张”、“豆汁张”、“烤肉刘”、“爆肚石”、“焦圈俊王”、“馅饼周”、“羊头马”、“奶酪魏”、“豆腐脑白”……群星荟萃,各显益彰。一些家族几代人都只苦心经营一种食品。他们诚信为本、童叟无欺、从不懈怠。绝对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多年来形成了家族品牌,建立起良好的商德口碑。

“东来顺”字号的来源

在北京清真饮食业老字号中,东来顺饭庄可是享有盛誉的一家历史名店。古老的北京城曾流传着“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的歇后语。东来顺的创始人名叫丁德山,是河北沧县的回族人,在家中是老大。据说,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时,丁德山向本家丁记鸭房借钱,还向亲友借了一辆手推车、一条大板凳和一张案板,跑到北京城给人打工。全家人就住在东直门外二里庄的破寒窑里,丁德山和两个弟弟靠给人挖黄土为生,日子过得很是艰难。然而,倔强的丁德山不甘心整天卖力气挣不了几个钱的生活,他走街串巷,被王府井一带的商业气息所吸引,来到刚刚开业的东安市场练摊儿。在东安市场里,他叫卖清真小吃、豆汁儿、扒糕,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做起小买卖。

东来顺东四店店堂摆设的火锅

作为有心之人,他随时观察顾客们的各种需求,不断增添了卖力气人爱吃的棒子面贴饼子、热腾腾的粳米粥等。逐渐地,他的粥摊儿有了更多回头客。他给摊位盖了个棚儿,成了粥棚儿。为了给自己的粥棚儿取个像样的名字,丁德山左思右想:东安市场在东华门外,属内城的东城,他住在东直门外二里庄,每天从家出来,径直往东行走,身披朝霞,脚踏晨光,和初升的朝阳为伍,迎着东升的旭日,分享着东来的“紫气”,他认为有了这一连串儿的“东”字,买卖才能够“顺”,必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他感恩不尽上天对他的厚爱,他认定这就是他立业的根基,是买卖一切顺利的源泉,是自己一辈子信奉和追求的目标。1906年,他在粥棚儿上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迈出了艰苦创业的第一步。1914年,新开张的东来顺增添了当时北京城时兴的“爆、烤、涮”羊肉,正式更名“东来顺羊肉馆”。

作为百年名店,东来顺经过粥摊儿、粥棚儿,进场子进座,这才建成了清真饭馆。东来顺始终致力于维护清真餐饮风俗习惯,传播伊斯兰饮食文化,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出了“涮、炒、爆、烤”四大系列、多个品种的美味佳肴。尤其是以“一菜成席”而驰名中外的东来顺涮羊肉,更是将美食、美味、美器和美好服务聚合一体,集中展示了中华美食文化典雅精美的独特风格和民族风情。

东来顺涮肉语言文化

1.优雅舒适的环境语言符号。2014年6月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北京少有的蓝天白云呈现在北京的上空。这天也是北京入小暑以来一段美好的天气。暑气的炎热加上往来的车辆,让地面带有蒸腾之感。为了进一步体验东来顺文化,探访一下在暑天,人们如何走进东来顺,享用它的美味,我驱车来到位于东四十条环岛西边的“东来顺东四店”。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凉了半截:饭庄所处的大厦正在进行装修,外墙上横竖搭着铁架,虽然红色的“东来顺饭庄”字样儿还清晰可见,但从外表上看去,还是让人心中犯疑:本来就是暑天,人们自然不吃什么火锅,再有这“铁卫士”的“保护”,谁还敢靠近呀?

我大着胆儿经过门前的“铁卫士”,掀开塑料门帘,一股清凉小风迎面扑来。好眼熟的环境布置:门厅的墙上有高高在上的木质屏风,屏风下的案子上摆着左右两个兰花瓷瓶,预示着商家做生意要平平(瓶)安安。案子前有一套仿古实木太师椅子和茶几,那时迎接来客,让客人稍息的地方。特别能够吸引眼球的是窗台下有硕大号鱼缸,里面那火红的鱼儿的曼妙舞姿,让人心情顷刻间爽朗起来。这叫“招财鱼”,是老北京买卖人常用的经营习俗。它们很有灵性:当你用手轻轻指向它们时,鱼儿们一下子热情友好地汇集到你的手指前,好像在跟你动情地打着招呼。虽然我听不到鱼儿们的欢声笑语声儿,但是它们那股子好客劲儿,着实惹人怜爱,火热的、灵动的、富有爱心的表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登上楼梯,你会被墙上所帖的古香古色的大幅字画儿所吸引,就餐大厅是长方形的,环境优雅舒适,通透温馨。南面是豁然的玻璃窗,正对着大街。其他三面墙上有长方形或圆形的“亚字回纹福字木拼花窗”还有两组四幅的长方型荷花图案木质画儿。和王府井大街上东来顺饭庄相比,少了些许的热闹。年轻的前厅经理迎面走上前来,必恭必敬,面带微笑,将我引到一餐桌前,示意我坐下。坐位靠近隔断玻璃,玻璃上面贴有一张字条,字像成人拳头一般大小,颇引人注目:“火锅温度高,小心烫伤。”看起来很平常的语句,但是就算你还没置身在火锅旁,也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每隔几张桌子就会出现同样的字条。再看隔断玻璃,更是让人耳目清新:这是一种优雅美观的雕塑玻璃,上面雕塑着老北京商业市井街景,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譬如,有在桥头上用劲儿推车的车夫们,有挑着担子卖货的小商贩,还有为茶棚支撑帐篷的伙计和坐在茶桌旁喝茶闲谈的路人,还有抬轿的、甚至还有伏在船帮上盼着尽快靠岸的商贩们……嘿呦,长长的隔断玻璃,不就是一幅长长的老北京商业街景图吗?!置身在此,让你联翩浮想,许多相类似的老北京经商故事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就会闪现在你的脑海,让你的内心有滋有味儿地寻味这逐渐远离你的生活记忆……

2.以养为本,以活为要,以德为先。清真饮食文化精髓常在。前厅经理叫李晓征,是河北衡水人。他是个清癯、精干的小伙子。眼睛很大,带着温情,牙齿洁白,个头不高。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帮助种地的父母做饭,因此,对厨房之事情有独衷,梦想着当一名厨师!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甘愿吃苦,不怕艰难,终于在一年前,经朋友介绍,他挑战了自己,壮着胆儿,来到东来顺东四分店,成为前厅部经理。我仔细打量这个像邻家大男孩儿般的年轻经理,望着他真诚且期待的目光,你会有一种愿意和他聊聊的冲动。我简短地说明来意,特别强调:想了解我自己看到的北京老字号,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都喜欢老字号,关注老字号,信任老字号,支持老字号,与老字号交朋友。他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老字号的确值得我们不断重新认识!我自己也是逐渐认识和理解老字号的,比较了许多餐饮店家,到这来有一年多了,感觉就是不一样。”我问“什么地方不一样?”“管理上、服务上、环境上。”他简洁明快地说,“您也知道,我们饭庄是清真特色的,清真饮食文化具有特别独到之处。它讲究营养、卫生,讲究诚实可信。在《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上面就说,纵观1300多年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贯穿整个清真饮食文化的主线,那就是‘以养为本,以洁为要,以德为先’的思想与践行。”他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刮目相看:这个年轻人一定是认真读过《中国清真饮食文化》这本书。虽然我不是回民,但是因为常年吃素,曾交往过一些穆斯林朋友,对清真饮食文化饶有兴趣。

“以养为本”,是说中国清真饮食除注重色、香、味以外,还尤为重视“养”,就是以营养保健为核心,注重饮食对于人们的营养保健和身心健康的影响。“饮食,所以养性情也”、“饮食惟良,必慎必择”、“凡禽之食谷者,兽之食刍者,性皆良,可食”、“惟驼、牛、羊具纯性,补益诚多,可以供食”。这是清代著名回族伊斯兰学者刘智著的《天方典礼择要解》里的论述。伊斯兰教认为,饮食无小事,它不仅维持人们的生命,更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使其养成良好性情。由此只选择那些对人们身心健康最为有益的、性情良善、食谷类的禽鸟和反刍类的畜类食用,例如牛、羊等;而豺狼虎豹狮鼠蛇驴、鹰枭鹫乌鸦等性情凶、行为怪、样子奇的雄禽猛兽,均应禁食。

“以洁为要”,是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又一精髓。这种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来源于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的教规教义,例如“一口不洁,坏四十日之功修”等。清真饮食卫生观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洁之物严禁食用,洁净加工制作食品过程。严禁食用不洁且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的食品,譬如死物、血液、猪肉等一些怪异、凶猛、不反刍、食肉的禽畜。穆斯林在清洗、加工、制作食品时都一丝不苟,在可食的牛、羊、鸡、鸭等食物中,有穆斯林不吃的部位,如牛羊的脑、生殖器、淋巴肾上腺、鼻须、膀胱等,都属于不洁部位,加工时必须切除掉。那些牛羊的头、蹄、肠、胃等,经一他们加工,就会变成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二是生活环境、吃饭场所及桌椅、餐具等要洁净卫生。餐具、厨具要放在干净的布袋中保管好。厨房容器中不能有剩水。禁止随意乱扔骨头、果壳等在地上等。这种良好的卫生传统习惯促进了生活环境的净化,减少和预防了疾病的传播与蔓延。三是讲究个人卫生。个人要常剪指甲、常理发,礼拜前必须要净衣、净身,饭前便后必须洗手。无论是洗手、洗脸还是做大小净,不用“回头水”,不用盆洗,均用流动水等。洗手后不能甩手,以防将手上的水珠弄到别人身上或食品上。四是注重食源卫生。注意食源洁净、加工洁净、运输过程洁净、进餐方式洁净,并要戴上白帽或头巾,防止头发或头皮屑不慎落入食物中。宴请客人时,主人用备好的水壶和节水盆,一人拿水壶给客人冲洗三次,另一人用水盆接住洗手水不使剩水洒到地上。这叫做“饭前三把水”,既节水又卫生,是穆斯林的优良卫生传统习惯。这些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也带到清真餐饮服务中来了,使得清真餐饮服务有了卫生的保障。

“以德为先”,反映出诚实守信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商业美德。宋代田锡云:“君子所懋者德,所贵者名。名高由乎德厚,誉美由乎艺成。”用现代的话说,君子所勤勉的是道德,所看重的是名声。名声高是因为道德好,有美誉是因为技艺高。中国穆斯林是个善于经商的民族群体,素以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精明强干著称,在经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以德为先,诚实守信”的商业美德。人人公平、行善、施济亲友、守约,严禁作恶、霸道、背约。认为买卖公平交易,谨守称量合理,合法经营,反对重利盘剥。提倡施舍,反对吝啬。崇尚节俭,反对奢靡与挥霍,提倡节约。例如,“茶汤冲出来讲究把碗倒放着都不能洒,那焦圈炸出来讲究掉地上一碎八瓣,那烧饼烙出来讲究一切二十多层……在用料上,该用芝麻酱的,绝不用花生酱代替;该用羊肉后腿的,绝不用腰窝;该用菜心的,绝不用菜帮;该用1斤的,绝不用9.9两代替……”在这个诚信的商业群体里,一旦出现商业丑闻,一辈子就都抬不起头来,和当今一些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由于这些良好的道德观念在清真饮食经营中的践行,从而造就出了“积极向上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深受群众信赖与欢迎的名家、名店、名点、名菜,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与广泛赞誉。

3.选料精致,加工细腻,佐料香齐,火力旺盛。百年来,东来顺饭庄以经营涮羊肉而久负盛名,一直传承着“选料精致、加工细腻、佐料香齐、火力旺盛”的特点。“选料精致”:从羊的产地、种类、羊龄到用肉的部位都有严格规定。用于涮羊肉的羊,是产自内蒙锡林郭勒盟的东乌旗、西乌旗的黑头白羊,这种羊的肉质细腻,没有腥膻异味。选羊肉的师傅专门到定点采肉基地挑选产羊区所产的经过阉割的优质小尾绵羊的上脑、大三岔、小三岔、磨档、黄瓜条等五个细嫩可口、切出肉片色彩鲜艳的部位,一般的出肉率约为一只羊净肉的40%。

东来顺品牌菜——涮羊肉

“加工细腻”:东来顺的羊肉好,刀功更好,半公斤羊肉可切20厘米长、8厘米宽的肉片80至100片,每片仅重4.5克,且片片对折,纹理清晰,薄厚均匀、排列整齐,切出的羊肉片舒展开来,放在青花磁盘上,透过肉片,青花花纹清晰可见,并且符合“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的饮食审美标准,使得涮出来的羊肉吃起来不膻不腻、味道鲜美。这种对于食材的细腻完美的加工,与穆斯林做事一丝不苟、讲求完美不无关系,是一种行动的理念。

“佐料香齐”东来顺的涮肉佐料,精细考究,独特的烹调方法及合理的食物搭配,使得涮羊肉既味美又科学。例如,在火锅汤中用海米、口蘑等是增鲜;用芝麻酱、花生酱的甘,酱油、酱豆腐及虾油的咸,米醋及自制糖蒜的酸甜,韭菜花、料酒的苦,与葱花、辣椒油的辛,香菜的香,白菜头、粉丝、冻豆腐等的爽口清心等调制而成的涮肉佐料,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涮羊肉吃的就是“佐料”。因为它集合了咸、辣、卤、糟、鲜等多种口味为一体。吃起来醇香味厚,口感独特。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东来顺秘制腌就的“桂花糖蒜”,选用河北霸州市大清河的优良品种大六瓣蒜,产地、个头、瓣数起蒜时间都有严格要求,经过去皮、盐卤水泡、装坛倒坛、放气等工序,需要三个月精制而成。它无异味,酸甜适口,口感清脆、开胃解腻。据说早年,东来顺所用的油盐酱醋和涮肉的佐料大都是从百年老店“天义成酱园”进货。传说慈禧就特别爱吃天义成做的桂花甜熟疙瘩。与六必居、天源齐名,被誉为京城三大酱园。

“火力旺盛”:东来顺涮羊肉的食具精良,食具选配是东来顺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结晶,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它选用的火锅都是特制的,锅身高,炭膛大,容炭多而不飞灰,底部的铁箅子粗而疏,易于通风供氧,保证炭火始终处于兴旺势头,使火锅中的汤总是沸腾不已,羊肉片稍涮片刻即熟,嫩鲜可口。2013年11月在南京“江苏古代文明馆”的汉代馆中,一些在江苏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汉代王陵中的文物首次集中亮相。有三个大块头的青铜器,分别是铜钫、扁壶等,这些青铜器都出自徐州狮子山汉墓。第一次和观众见面。“而青铜钫的上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分格鼎,这是汉代的火锅,出自江都王刘非墓中。专家说,刘非是一位十足的吃货。这个分格鼎,就是古代版的鸳鸯火锅。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放置不同肉品,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可见火锅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东来顺景泰蓝火锅

东来顺著名的招牌菜“景泰蓝锅底”,采用蓝色调底的、带粉色牡丹花的铜火锅,很有传统的艺术品位。还有紫铜火锅等,各具特色,不仅是供美食,还蕴涵着饮食文化。人们与这些独具艺术风格的火锅进行情感交流,进行传统民族饮食文化的体验,在冬季,尽管天寒地冻,但是当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在火锅旁,边吃边聊叙家事时,气氛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在谈笑风中吃着热呼呼的火锅,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东来顺的涮肉文化为京城百姓带来的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4.需客人所需,急客人所急。我们的话题转到了暑天东来顺如何“吃”上。我的问题直截了当:“酷热暑天的,你们采取什么招儿赢得客人就餐?”“其实,我们的客人多数都是老顾客,他们一如既往地信任我们,凡聚餐请客什么的,都要上这儿来,说这儿熟悉、亲切,像在家里一样;说这儿环境好、有品位,给主人长脸、让客人舒心。更重要的是比家里做的好,品种又多,性价比很高。”“你们向暑天来的客人推荐买什么吃什么吗?”我的问题提出得直截了当,小李面不改色地回答我的话,还特别正式地说出了提高暑天餐饮工作的独家秘籍:“我们从客人的角度出发,劝他们少吃油腻的,比如,我们引导客人用‘清汤锅底’,少吃全是肥肉的‘羊尾’等,多涮各种菌类、蔬菜、豆制品等;还有,多喝无害饮料,如我们常年为客人提供‘九龙斋酸梅汤’。据说,根据光绪三十二年所刊《燕京岁时记》的记载:‘酸梅汤以酸梅和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犀冰水,其凉振齿。以前门九龙斋为京都第一。’而道光进士方浚颐也在其《春明杂忆》中写道:‘止渴梅汤冰镇久,驰名无过九条龙。’我们还提供”牛栏山二锅头白酒。我们宁可精选不可滥用,要为客人的身体健康着想,为下一代孩子们考虑,不能只图一时赚钱。”我们的服务语就是:“我们需客人所需,急客人所急。”用餐饮业的一句行话说:“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让客人们愉快地来,满意地走。”

我本想,这小伙儿在东来顺只干了一年多,能有什么深刻体会?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问他工作体会。他若有所思,目光坚定,十分肯定地回答道:“到目前为止,我的主要感受归结为三点。一是菜品好;二是服务好;三是有创新。”东来顺的菜品有上百年历史,经久不衰。让回头客人一百个放心地享用,就像在自家的餐桌上饮食一样,自在、舒适、愉快。在服务上更是细致入微,周到地道,东来顺总是把客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有什么要求只要合情合理,都尽量满足。提起创新,我认为百年老店不可能说改就改,说变就变吧。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必须有个前提,这就是老字号的精髓不能变。变得太快了,老顾客就该犯嘀咕了,为什么总变?为什么变得让我们都不认识了?所以,像东来顺这样的京商老字号,最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让新老顾客不仅吃着放心、吃着养生、吃着宽心、吃着科学、吃着环保、吃着爱吃,而且在吃的附加值上绞尽脑汁想办法。小李说起遇到的一件事情:一位顾客从菜里吃出一根头发,找到服务员,服务员又找到小李。他说自己面对这种问题,一定是耐下心来进行果断处理:要么再重新上一道同样的菜;要么退掉这道菜。总之,尽量既照顾到企业利益又不使客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5.“百年堂训”。东来顺前门店的墙上挂着“百年堂训”:“能来咱铺子里站一站的人,那是缘分人;能到咱铺子里坐一坐的人,那是瞧得起咱的人;能到咱铺子里吃饭的人,那是照顾咱的人;甭管哪方来的人,都是衣食父母人。”我站在这条“百年堂训”前许久,深深感触到它所包含的哲学道理,这算是把生意经琢麽透了:你把客人当成什么,客人就会把你当成什么;你真心诚意,客人就将心比心。东来顺一直坚守着“百年堂训”,始终如一保持着与八方客人们的良好关系。前门店等大店就不用说了,就拿开店9年的东四店来说吧,周围的一些白领阶层的人工作忙碌起来都不用开火,只要一来店吃饭,服务员们就能知道他想吃什么、喝什么。常吃的老北京豆汁、焦圈、火烧等或者炒饭,加一个汤,一顿早饭或者一顿午饭就在东来顺解决了,既快又准时还干净,何乐而不为呢?

东来顺前门店墙上悬挂的“百年堂训”

当我问起做广告宣传时,小李不假思索地侃侃而谈:“我们争取做好每一次服务,就是为了宣传企业的整体餐饮文化,让企业精神与服务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化在餐饮的过程中。”“这样做你们会不会很累?”我追问他一句。“我热爱餐饮,从我第一天在餐馆里洗碗开始,我就把累的想法变成了自在的信条,这样一来,累也不觉着累了。”小李平静而自然的话语,促发着我的感叹:难怪小李不断地提到东四店的经理,说他一开始就十分信任自己,让自己放开手去做,总是默默支持着自己,很少责怪小李什么,总是给自己创造机会锻炼,因此,一年来的进步不小。工作有了起色,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从18岁想去保定一个厨师学校上学,父母出不起高昂的学费,又怕他受骗,没有同意,他顺从了父母的意愿,去一家餐馆当了洗碗工。就是这个从上午10点洗到晚上12点,一天洗16个小时的餐厅最底层的服务员,在我问他“这么干起来,你收获到什么了?”时,他脸上露出的是经历过的平静,甚至是一种庆幸的神态:“因为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得到了许多我想知道的东西,我感觉累是一种磨练,值得!”从洗碗工、送货员、传菜工、前厅主管到前厅经理,这一路走来,他庆幸自己干得越来越全面了,逐渐找到了一种干餐饮业的感觉。小李充满信心地告诉我,等我们店重新装修后,我就向经理提出我的想法,采用“网上订购”方式,方便就餐客人,节省他们的时间。但我们不准备采用“团购”形式,毕竟我们周边不是著名的游览之地,我们的就餐面积也不算大,因此,我们想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细中求稳,在稳中求升,让回头客人把这儿当成家,想来随时就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给热爱它的人一个优雅、舒适、安静、惬意且提供免费WiFi的休闲、舒心的场所。小李说他很幸运,能够如愿以偿地带领十几个从祖国各地来京务工人员。为了汇集人心,小李真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注意在原则问题上公正、公平,奖惩分明,很快赢得了员工们的信任,工作做起来顺利多了。他面带笑容地感染着你的情绪,让你相信有这样的前厅经理坐镇,这的服务质量是让人放心的。在我们的交谈中,他不时谈起自己的父母,说在自己的记忆中,没有看到父母们在家吵过架,更没有见他们和邻居们闹过矛盾。他们总是和蔼、诚实,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父亲曾不断告诫他: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儿;做事情要有是非原则,要公平要得理。父母的教诲,让小李成了心理比实际年龄成熟的男人。这位东来顺精神的传播者,这位涉世不长且有思想的年轻人,这位不断传承东来顺餐饮文化精髓的后来者告诉我们:“百年诚信东来顺,清真一品冠京城”,这是东来顺人在上一个世纪赢得的光荣与商誉。“承续百年炉火,再创二度辉煌”,这是年轻一代东来顺人肩负的责任。他们面临机遇,面临挑战,没有退缩,而是一如既往,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