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胜门关厢地区京商老字号的兴衰

德胜门关厢地区京商老字号的兴衰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厢”与“乡镇”的解释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共有城门多座。城门周边地区被称为“关厢”。在城外附近聚于关厢及在四郊集中之地被称为“乡镇”。规范化后以“厢”为正体。“关厢”就像城和城外之间的“隔间”地。镇的本义是对物体施加压力。北京关厢地区工商业繁荣的原因北京关厢地区的工商业之所以繁荣,有其重要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这些工匠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后的临时居住地就是德胜门关厢大街一带。
德胜门关厢地区京商老字号的兴衰_感悟于北京老字号语言文化之间: 北京老字号语言文化研究

“关厢”与“乡镇”的解释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共有城门多座。外城门有七座,内城门有九座。城门周边地区被称为“关厢”。在城外附近聚于关厢及在四郊集中之地被称为“乡镇”。

“关厢”一词,对于60后的人来说比较陌生,对于80后、90后、10后的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完全陌生。过去老百姓管城门不叫城门而叫“城关”。“关厢”与“城关”在地理上有联系,人们就顺着叫“关厢”。

“厢”字从小篆字形看,从广,相声。隶变楷书写成的“广”字头,里面一个“厢”字。规范化后以“厢”为正体。在《说文·广部》里的解释是:“广字头,里面一个厢字,廊也。从广,相声。”“厢”的本义是东西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1374页)的解释,①表示厢房,即正房前面两侧的房屋。相关的词语有“厢房”(东厢房、西厢房,正两厢);②类似房子隔间的地方,如“车厢儿”、“包厢”;③靠近城的地区,如“关厢”又叫“城厢”;④边、亭的意思,如“这厢”、“那厢”等。根据《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在地曰坊,近城曰厢。”“关厢”就像城和城外之间的“隔间”地。

“镇”字是形声字,《说文·金部》的解释:“镇,博压也。从金,真声。”镇的本义是对物体施加压力。①抑制、压制、震慑。最让我们有联想的是冬季感冒咳嗽吃的“止咳镇痛”药了;②安定、安抚,有关词语有“镇定”、“镇心安神”;③用武力镇守不安定地区,使之稳定,如“镇守边关”;④指集镇或者市镇。《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1370页)解释说:“乡镇”泛指比较小的市镇。

北京“关厢”商业的起源

自古以来,城门附近的地区就是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按照当今人们的理解,这种地区也叫“城乡接合部”或者“城乡接合地区”。这种地区由于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大家都是想进城做生意,或是想进城投奔亲戚朋友,因为种种原因,所以在进城之前,先在靠近城里不远的地区落下脚、喘口气,找个临时住的地方,好做些进城的准备。他们每天要吃要喝怎么办,生活所用如何解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存在,因此一些本想进城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们,伺机寻个活儿计,先就地做些小买卖,好养家糊口,同时也好让周围人都有口饭吃,有衣裹体。逐渐的,出进城的商人们也开始眼热起来,看准关厢是做生意的好地盘儿,踅摸着生意不能全让外地人给抢了去。就这样,一些早年开始的生意日久年长,逐渐形成老字号并兴盛起来。

老北京关厢地区主要的分布是北郊的德胜门关厢和安定门关厢;东郊的东直门关厢、朝阳门关厢、东便门关厢和广渠门关厢;南郊的左安门关厢、永定门关厢、右安门关厢;西郊的广安门关厢、西便门关厢、阜成门关厢、西直门关厢。

北京当年“前三门”——宣武门、崇文门、前门关厢是生意最热火的地区,店铺子多种多样;除此之外,还有朝阳门关厢,是连接北京与通州大运河的交通必经之道。通州在朝阳门正东40里地之外,北京下江南的官员们、商人们必须要先出朝阳门,然后去通州登船;而南来的官员与商人也是经过通州登陆,换乘车马途经朝阳门关厢进入北京城里。因此朝阳门关厢周边就开始聚集着各行各业的店铺,商人们争相经营着各类商品。有吃的用的、有穿的戴的、有生活中所需要的,在关厢或者乡镇都应有尽有,工商业开始繁荣昌盛。

明清时期,关厢以外的乡镇主要遍布于北京四郊,这些乡镇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地貌有关,有的正好是河流码头,或者是官道大路旁,还有的是人们拜佛烧香的必经之路等。这些地区是人流经过之地,一路上需要生活补给,也就促进商业逐渐发展起来。老北京乡镇的分布比较广泛,北郊有清河镇、沙河镇、小汤山镇、南口镇等;东郊有通惠河、东坝、张家湾、通州等;南边有南苑、黄村、庞各庄、采育、礼贤、草桥、花乡等;西边有卢沟桥、长辛店、北辛安镇、古城村、门头沟、三家店、蓝靛厂镇、海淀镇等。

地处旧鼓楼大街上的烩面王店

京城关厢地区商铺的类型

正是由于人们日常活动需要衣食住行,所以,凡交通要道的车站码头、进城出城的道路两旁,一定是商人们落脚之地,也是商铺林立之地、商品交换之地,更是商人们交流沟通的竞争之地。商人们究竟设立了哪些商铺,又经营哪些种类的商品呢?归结起来,有如下几大类商铺:

一是日常用具类:铜佛铺、铜器铺、首饰楼、鼻烟铺、眼镜铺、玉器铺、皮货铺、钟表店等;

二是服饰衣装类:毡鞋帽铺、地毯厂、制呢厂、染坊、靴鞋铺、布铺、洗衣铺;

三是粮油类:粮店、饽饽铺、包子铺、粮油盐店、豆腐房、烧饼铺、酱园等;

四是屠宰类:羊肉铺、马羊市等;

四是医药类:药酒铺、药铺等;

五是杂货类:杂货铺(行)、当铺、盒子铺、木桶铺、席铺、烘笼铺、麻绳铺等;

六是茶类:茶叶铺、茶馆等;

七是交通工具类:大车店、马掌铺等;

八是食品饮料类:南果铺、啤酒汽水厂等;

九是蔬菜肉食类:菜行、羊肉铺等;

十是工业类:煤铺(栈)、灰铺、烟铺、煤窑、玻璃、烧锅等。

北京关厢地区工商业繁荣的原因

北京关厢地区的工商业之所以繁荣,有其重要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就北郊德胜门关厢而言,直接原因是德胜门关厢是北京城通往长城口外漠北各地的主要交通要道,尤其是明朝永乐年间以后,此地是各个帝王前往十三陵祭祖途径的地区。十三陵作为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城50公里左右。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修建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为止,经历了230多年,先后修建了13座皇帝陵墓、7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在修建每一座皇陵时,政府要从全国各地征集大批各个专业的工匠。这些工匠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后的临时居住地就是德胜门关厢大街一带。政府供应工匠们的伙食,除此之外的其他生活日用品如衣物、靴帽、茶叶、零食等都另外购买。这就带动了当地生意的兴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谁都要抓住的。

间接原因是周围的百姓都知道,自从十三陵陆续修建后,每年明朝的当政皇帝都是亲自祭拜亡灵的,清朝皇帝有亲自祭拜也有代替祭拜的,无论如何,都要经过德胜门关厢地区。因此,这条“皇道”的吸引力增强了,商人们也借着这一主题不断发挥,创造着商机,商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大。著名的老字号有顺兴号铜佛铺、杨记羊肉床子、合盛麻绳铺、振兴烘笼铺、大顺煤铺、天成盒子铺、延秀斋钟表店、马甸马羊市等。

地处旧鼓楼大街上的老北京涮肉店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老字号为了招揽生意,认真对待每一道工序,做到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例如大约在同治九年(1869—1870年)开业的“顺兴号铜佛铺”,掌柜姓李,他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做出的各式佛像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材料真实,做工精细,满足了寺庙和百姓家佛龛的需求。由于他做出的铜南海观音大士、大肚弥勒佛和关圣帝君与众不同,因此人称“三佛李”。顺兴号铜佛铺做出来的铜佛要经过严格检查,凡有瑕疵的一律返工,不得卖出。正是因为商家诚信待客,所以他们的产品做一个卖一个,十分抢手。

京商老字号在对待学徒和伙计的培养上也有高招,一要培养做人做事的能力,二要培养过人的技能和本领;做到有功则赏,犯规则罚,决不姑息,树立良好的店堂风气。例如大约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开办的“合盛麻绳铺”,掌柜是山西人赵山,他的伙计虽然都是山西老乡,但是在用人上,赵山任人唯贤,秉公行事。凡是违反店规的伙计,如果知错故犯的一律辞退,决不手软。赵掌柜采用“平时生意好‘犒劳’就多、年终生意好‘馈赠’就多”的鼓励政策,激励伙计们多出力、出好力,把店铺的生意与个人利益挂钩、对号,调动了大家为店铺出谋划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盛麻绳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像上述两家老字号一样,还有不少老字号是没有休息日的,对看家的“品牌”做工质量高,要求严格,尊重消费者心愿,因此活儿都做得好,费用还不高,创出了自己的声誉和“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很遗憾的是,北京关厢地区的老字号至今已经基本消亡了,主要原因是掌柜们生老病死,手艺没有传给后继之人;加上社会动荡变迁,战乱及日伪匪特大肆盘剥;还有就是经营思想老化落后,商人地位低下等。终于到了20世纪20~30年代,这些老字号逐渐走向衰亡。

地处德胜门外大街东面的法源清真寺

走在当年皇帝出城祭祀必经的“皇道”上,四处寻觅德胜门“关厢”的痕迹已经很难了。当年皇家车队途径德胜门城楼,往西北十三陵祭拜的嘈杂声,皇帝大驾路过时,御林军卫士站岗“净街”(戒严)的场景,店铺商人隔窗相望的眼神儿,好像历历在目。我终于拍摄到了“法源清真寺”现代版的大楼、路边房角上的兽型雕塑和雕花、写有“德外关厢”字样儿的公交车站牌儿,再有就是路西侧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但愿城市的发展不要将过去全都抛弃,留点儿宝贵的记忆,让古老的京商文化增添些历史的魅力和永不再有的色彩。也愿北京“关厢”和“乡镇”地区的京商老字号的传统商业文化精神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新的时代充满朝气与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