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中心科研成果还获得包括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图书荣誉奖和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部、省级奖励共20多项,整体研究水平在全国相关领域居领先地位。此外,闽台中心在闽台农业经济合作研究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1999年10月成立,经教育部专家组评审,2001年4月成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下设经济研究所、政治研究所、文化研究所、闽台文化遗产研究所、金门研究所、台湾教育研究所和文献信息中心,是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此中心科研工作一直以来注重历史,面向未来,以闽台历史文化研究为根本、以台湾政治研究为重点,以闽台经济研究为支柱,为早日实现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和最终统一大业服务。此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以招标方式聘用专、兼职研究人员,现有在编人员7人,专、兼职研究人员共27人,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4名,助理研究员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0人。首届中心主任由著名民族音乐理论家王耀华教授担任,现任中心主任是历史学专家谢必震教授。

二、主要成绩

此中心成立以来,在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学术交流及标志性成果理论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此中心成立以来,一直把科研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立足实际,紧抓不懈,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体系。此中心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研究项目66项,共出版有关闽台区域研究的专著、资料集等140余部;在《经济研究》、《台湾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等权威报刊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刊物转载。此中心科研成果还获得包括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图书荣誉奖和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部、省级奖励共20多项,整体研究水平在全国相关领域居领先地位。

(2)在服务国家对台策略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所提交的咨询报告受到相关部、省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绩显著。此中心主任谢必震教授提交的《关于在福州建立中国钓鱼岛资料展馆的建议》入选教育部组织专家评选的“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咨询报告”,该报告得到福建省相关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谢必震教授还被聘请成为中宣部关于钓鱼岛问题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林国平教授、颜纯钧教授接受国台办委托,提交《对台宣传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报告,得到国台办领导的高度肯定,相关意见被摘入中央内参。杜力夫教授向国台办领导提交了《评析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法律措施》和《关于“宪法一中”主张研究》2份咨询报告,受到充分肯定,被收入「秘密」级文件。此外,闽台中心在闽台农业经济合作研究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和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都受到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农业厅和科技厅采纳引用。

(3)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此中心积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台湾学术机构和祖国大陆相关台湾研究机构的联系,邀请多名台湾和国内外专家来参加研究中心举办的会议,并到中心讲学或做短期学术研究。此中心已成功举办了11场高水平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出访的研究员达700多人次,参加300多场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接待来访学者1600多人次。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专家互访、讲学等方式,科研队伍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实,对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逐步起到发挥全国专业研究学术交流中心的作用。

三、主要经验

1.领导的重视与关怀

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省教育厅领导就给予高度重视,在全省文科科研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每年都要拨出30万元作为中心的建设经费。学校领导大力支持,除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每年配套30万元建设经费之外,还经常莅临中心了解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并为中心举办的重大学术活动出人出力。另外,国台办领导和福建省政府的领导也多次莅临中心视察和指导工作。

2.长远规划与重点攻关有机结合

基地成立伊始,就科学地制订了中长期计划、“十五”规划及“十一五”规划,根据规划认真开展各项科研攻关。在此基础上,确立“集中有限财力和人力,实施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的科研发展战略。投入巨资100万元精心组织省内一批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重大历史文献资料《台湾文献汇刊》(100册)。该项目不仅是中心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基地的国家级科研成果。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中心下属中琉关系研究所有着深厚的研究传统、宽阔的学术平台以及独特的地域与文献优势,在几十年科学研究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围绕着中日双方争议由来已久的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研究。2010年,谢必震教授申报的“钓鱼岛问题与中日争端对策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2011年,谢必震教授向福建省人民政府提交的《关于加强和保护、充分展示和利用福建省中琉友好关系历史遗址的报告》,得到了福建省省长、副省长批示,相关职能部门对此进行认真的调研和落实。此外,结合近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此中心在闽台农业经济合作研究及海峡两岸“小三通”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时地为省委政策研究室、农业厅、科技厅和交通厅所采纳、引用。通过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服务于社会实践,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而且在两岸学术界的知名度也大幅度提高。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此中心投资100万元,精心组织多位研究员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等一批省内著名专家学者,历时多年编撰出版的重大历史文献资料《台湾文献汇刊》,2005年经九州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该汇刊全集共分7辑100册,收入许多珍本古籍和许多民间文件、契约文书等史料。该科研项目先后被列为中央对台宣传重点项目、国家“十五”图书出版重点规划项目、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和全国高等院校估计整理研究项目,被评为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该项目不仅是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标志性成果,也是福建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和科研精品建设的模范性成果,是国家级的科研成果。这一重大成果受到教育部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台湾文献汇刊》还成为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访美时向耶鲁大学惠赠礼物的一部分。该成果还分别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入选“辉煌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第四单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和第十一单元“香港、澳门和两岸关系发展”专题展。

五、“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将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秉持以闽台历史文化研究为龙头,以台湾政治研究为突破口,以闽台经济研究为核心,以现有省、校、中心三级科研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建设优秀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为目标,突出重点,显示特色;以服务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文化大发展为目标,在现有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科研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研究员队伍配置和知识创新体系。

此中心将努力达到以下目标:

(1)在人才培养方面,力争每年稳定培养10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研究生。近期培养重点放在福建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的调查研究(中心与福建省文化厅横向合作项目)、闽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以及对台研究的咨询服务方面。

(2)在科研成果方面,力争平均每年获得2~3项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平均每年发表10篇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即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获得收录与转载等;力争平均每年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3篇;力争平均每年出版专著5部,出版闽台问题大型论丛2套(20册)。

(3)在学术交流方面,力争平均每2个月开展1次基地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内容有明确的主题,有明确的主讲人;平均每2个月至少聘请一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大型讲座;每年举办1次国际学术会议,以扩大本中心的社会影响。每年组织中心研究人员10人次以上赴台湾地区考察调研。

(4)在中心信息库和资料建设方面,继续依托校图书馆采购台版社科图书及报刊,结合中心近期文史研究规划的需要,重点添加台湾研究所需大型档案文献资料。

(5)组织专职研究员和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适时跟踪台湾重大政经动向和海内外交往动向,开展咨询性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