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是在原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基础上,于1999年改制建立的新型科研机构,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研究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完成项目,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并取得重要成果。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是在原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基础上,于1999年改制建立的新型科研机构,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作为本专业领域内唯一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开放研究、创新服务”为理念,积极探索科学研究发展新模式,于2004年和2008年接受教育部组织的严格评估,均被评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水平正稳步推进。

一、总体情况

此中心现设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室、信息经济研究室、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室、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研究室,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0余人。

此中心的宗旨是聚集国内外社会资源,创新学术研究机制,通过承担重大科研课题,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使本机构成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信息资源研究基地。

此中心以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始终瞄准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咨询、培训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9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项、教育部其他项目10余项、省市级及校级项目2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

此中心通过主动承揽来自企业和政府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了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此中心学术交流频繁,召开了多场次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已连续主办了三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三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定期召开的“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全国性学术会议已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坛和品牌学术会议。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此中心以承担重大项目,取得重要成果为立所之本,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需求与理论问题,取得了系列具有原创价值的成果,其中,2项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获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成果获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中心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为重点基地活力之源。在承担科研项目、强化科学研究基础上,特别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在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高级人才培养中心。已有1名博士生的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名博士生的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3名博士生的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此中心毕业的博士生正在成为高校本专业领域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此中心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申报,得到美国基督教亚洲高等教育基金会和中国教育部资助,连续3个年度举办面向中国西部高级图书馆员的培训和国际会议,受到了学员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此中心将“创造条件,促进队伍建设,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作为长盛之举。此中心通过承担重点基地重大课题和其他课题,锻炼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使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具有明显优势。此中心研究人员中,1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名研究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被聘为珞珈特聘教授,1个团队入选国家教学团队。所有研究人员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和团体任职。

此中心以稳定活跃的国际合作作为走向世界之路。此中心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图书情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与亚洲基督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和国际图联(IFLA)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派遣2~4名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留学、访问,并接受部分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每年邀请2~8名外国专家来院授课或主办学术讲座。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数字环境下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体系构成的实证研究

这是马费成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研究”产出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该项目向有关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3份、研制信息政策法规专题数据库1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8篇、出版专著1部。在该项目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产生了很好的后续效应。该项目成果产生的咨询研究报告被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法规组、文化部社图司等相关部委采用,也被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信息管理系指定为研究生的重要阅读文献。博士生杜佳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体系构成研究——基于‘国家信息政策法规数据库’的实证分析”,荣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研究

由胡昌平教授带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研究团队,通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产出了反映学术前沿和面向重大社会发展问题的成果。其系列成果包括专著3部、论文40余篇、研究报告3份、面向用户的信息整合与集成服务平台系统软件1套,论文被引200余次。这些成果已得到多方面应用,获省部级奖2项。此研究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完成项目,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并取得重要成果。

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知识产权理论及在数字图书馆工程中的应用

针对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国际知识产权发展动向,在长时间调研与实验论证的基础上,陈传夫教授等提出了知识产权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协调的数字资源知识产权理论,凝练信息资源管理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出了适应我国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案。在权威期刊及重要媒体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出版专著1部。其中,“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文,被全国社科规划办作为“成果要报”(2003年12月18日)报送党和国家领导人内部参阅。该成果在科技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等重要工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获教育部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四、“十二五”的发展思路

此中心继续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五项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突出本基地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形成的学术特色和专业品牌,保持目前基地在国内信息资源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不断创新,产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的标志性成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更好的学术支撑。打造国际化品牌,使此中心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

此中心将瞄准本学科领域在新信息环境下的前沿课题,密切关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的获取、组织、存储、检索、传递和利用中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进一步研究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信息化建设中的制度设计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