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空间分析的三种维度

空间分析的三种维度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认为,空间分析包括三种维度:时间、事件和空间对象。⑤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地图的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动力学分析和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或称空间信息分析。GIS空间是属性与位置信息一体化的过程。景观空间分析是指以反应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相互关系为基本目的,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本手段,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向导,在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景观要素进行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的三种维度_新文化地理学

本书认为,空间分析包括三种维度:时间、事件和空间对象。

(J)长期以来,空间这一概念在地理学研究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可以从各种定义看出:如哈特向(Richard Hartshome)提出:地理学的任务是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空间的变化特征(Haggett P.The geographer’s art[M].Oxford:Blackwell,1990:19-20.);哈格特(Peter Haggett)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人类生活空间的学科;(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11(3):1-6.)吴传钧先生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Haining R.GIS and Spatial Analysis[M].Beijing:Lecture serie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9.)。换句话说,地理学科的基本特质是空间,其研究的第一要务是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空间的分布、特征以及演变规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地理系统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是空间过程,对地理事件的一系列技术进行分析就是空间分析,且其分析结果以事件的空间分布为依赖。(劲峰,李连发,葛咏,时陪中,关元秀,柏延臣,王智勇,Haining Robert.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探讨[J].地理学报,2000,55(1):92-101.)

空间分析的主要目的有如下四方面:①有效获取、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比如绘制地图。②理解生成观察地理图案的背景过程。③预报,比如预测传染病的爆发。④调控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比如合理分配资源。⑤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地图的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动力学分析和基于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或称空间信息分析。分析空间的对象涵盖了空间轴的若干过程。空间分析的时间是某特定时刻下对空间对象或事件进行分析。时间、事件和空间分析的对象就如同立体的坐标轴。空间分析一般将地表自然或人为要素抽象为点、线、面、曲等空间要素,并利用几何计算、统计学等数理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格局解释和预测、管理对象。

(2)对地理信息空间分析。众所周知,任何信息,都具有空间、时间、属性的特征。GIS空间是属性与位置信息一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说,空间过程以其主体的空间形态为点、线、面的过程,命名或类型、间隔、比例信息等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空间过程的主体表现出来。空间信息具有特殊类型的信息,主要包括定位信息和具有空间定位的属性信息(GIS数据):①定位信息比如采样点、交通线、人口统计单元等点、线、多边形空间的位置信息。②有空间定位的社会经济特征值等标量信息和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空间矢量流信息。空间信息之间可以是空间自相关,也可是空间单元之间的联通性。可以采取点格局分析、定位——属性分析和相互关系分析等处理技术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

(3)景观空间分析。景观空间分析是指以反应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相互关系为基本目的,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基本手段,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向导,在景观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景观要素进行空间分析。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景观的空间格局过程和机理分析。景观的空间分析主要包括景观要素的空间形态分析、空间关系分析和空间构型分析三方面的内容。(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J].生态学报,2002,22(7):1135-1142.)生态学家美国的Forman和法国的Godron指出斑块、廊道和基质是组成景观的三种结构单元。(Forman R T T,Godron.landscape Ecology.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6.)实际上,可以将斑块与斑块、斑块与廊道、廊道与廊道之间的空间关系抽象为一般点、线、面之间的空间关系。首先,对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景观生态分析对与之相联系的生态过程进行探讨。景观空间分析的“空间语言”就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通过空间语言使得对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表达更为具体、形象。景观要素可以抽象为一般的点或面(斑块和基质)、线(廊道)空间要素进行研究。由于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景观异质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景观异质性的核心也就是分析景观要素的水平分布(Xiao D N(肖笃宁).The indica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spatial structure.In:Xiao D N(肖笃宁)ed.The Theory,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in Chinese).Forestry Press of Chi-na,1991.92-98.)。对景观空间分布可以用各种景观要素的分布参数定量化描述,确立景观空间格局之间相似与相关关系。相似与相关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空间物体在形态上的相似与相关;二是空间物体在结构上的相似与相关。(Guo R Z(郭仁忠).Spatial Analysis(in Chinese).Wuhan:Wuhan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oi-versity Press,2000.)景观空间分析源于一般空间分析,是一般空间理论在景观生态学上的应用;但景观空间分析只涉及到一般空间分析理论中那些具有景观生态学意义的、其结果可以景观格局与过程相关性进行解释的方法,体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与尺度、格局、过程之间的相关性是景观空间分析研究的核心。景观研究在吸收其它学科为己用的同时,丰富并发展了一般空间分析的内容。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于19世纪末由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开启的,一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要注重对空间和地方的解释。(R.J.约翰斯顿(著).蔡运龙,江涛(译).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同时,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三次主要的空间研究范式的变革:即“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HL Gauthier,E J Taffy.Three20 the century“Revolutions”in American geography[J].Urban geography,2000,23(6):503-527.)后现代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更趋于多元化的发展,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交织。(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54(4):365-372.)自康德将地理学看作关于空间的知识领域以来,(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多数学者就将地理学看作是一门空间的科学,主要研究空间各要素的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和区域差异。在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更加偏向于以区域为尺度的人地关系研究,更加突出区域性。但只是把空间看作真实世界的外部坐标,而更强调其内部的地域差异。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逐渐从“区域差异”向“空间分析”转移。(HLGauthier,E JTaaffe.Three20 the century“Revolutions”in American geography[J].Urban geography,2000,23(6):503-527.)舍费尔认为地理学家研究的对象应该是现象的空间分布,而不是现象本身,从此便开始了空间分析的转向,这也为地理学家提供了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和理论。([1][美]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R Abler J S,Adams P Gould.Space organization:the geographersˊview of the world [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1,1971.[3]AHolt-Jensen.translated by Brien Fullerton.Geography:history and concepts[ M].Frome:Paul Chapman,1988.)空间分析学派对空间关系的理解主要界定在对象和事件之间,而不是坐标系的固定点之间,更多地考虑社会的空间差异,空间布局及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而对空间的表述又与特定方法测度的距离有关。(R Abler J S,Adams P Gould.Space organization:the geographersˊview of the world[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1,1971.A Holt-Jensen.translated by Brian Fullerton.Geography:history and concepts[M].Frome:Paul Chapman,1988.)空间分析主要涉及一个将物理空间抽象为数学空间的过程,几何学成为其应用的基本工具,因此,哈维将几何学称为空间形式的语言。([美]大卫·哈维著.高泳源,刘立华,蔡运龙(译).地理学中的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与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土地利用、驱动机制和综合调控等已经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急剧膨胀造成了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快速扩张后,城市化进程进入转轨期,二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空间。对城市土地进行立体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通过立体空间开发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节约型土地利用模式。不但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而且在保护有限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地方发展和科学发展。目前,城市土地立体空间开发在配合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等方面均有成功实践,城市规划与国土部门在积极探索和应用中。(刘咏梅,李谦,江南.三维地籍与城市立体空间开发的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2(3):392-198。)

(1)空间对象讲究的尺度

尺度是指观察或研究对象即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单位,是对研究对象了解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对全球、区域、地方各种空间度进行研究,并对每个层次突出的科学问题设计研究思路,深入展开围绕解释不同层次地球表层过程发生的机理和过程进行研究。二是对层次间关联与综合的方法论展开深入研究,并着重突出系统的整体性。三是从物质尺度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对尺度进行扩展研究。

第一,尺度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尺度的选择包括个体、街区、社区、功能区、城市、区域、国家、国际等等。尺度的转换是指将以尺度的研究结论应用于另一个尺度,小尺度到大尺度,或大尺度到小尺度。地理学中的“尺度”有3种含义包括:①地图学尺度,即比例尺,代表对研究事物的抽象程度。②方法论尺度,即指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空间维度,如宏观、中观、微观等。③地理尺度,即景观的尺度,指城市、流域、全球等具体的景观范围。第二,入们对尺度的既有认知。研究认为尺度是真实存在的,对于尺度的理解是客观的。尺度问题的科学思维的认识,尺度是地理现象的固有性质对科学思维下的尺度分析,在尺度属性上还原地理对象,关注表达事物尺度的准确性,寻找最优尺度和变化合理范围。第三,尺度性质。①尺度具有可变性。但是尺度也与人的经验有关:居住尺度—工作尺度—非日常活动的尺度。②尺度具有相对性,根据一个人的视角,空间感的不同,关键在于选取何种尺度。尺度的结构和阶层属性使得每个事物都处于一个等级序列尺度之中,事物不是一个单一尺度,因此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最优尺度。尺度特性并非现实世界固有的,它是为了将世界条理化而人为创造出来的“概念化”工具。第四,尺度的三种分法。尺度包括三种分法,即现实尺度、分析尺度和实践尺度。这类似于李双成等(李双成,王羊,蔡运龙.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型[J].地理学报,20120,65(11):1244-1324.)提出自然地理中的本征尺度表征尺度和功能尺度的本体论含义,是客观存在的地理现象固有的性质,是实体单元空间格局和地理过程的真实尺度,如城市流域地区全球等;而分析尺度剖析尺度的认识论含义,受到研究者视角的影响,容易产生对现实尺度的等级化建构主义的理解,如三维尺度和全球地方的两级尺度,身体家社区地方区域国家全球的七级尺度等;实践尺度则是基于对尺度效用的主观运用。同时,也应该明确对尺度的等级划分并非绝对,而是建构的结果(图1-1)。

(2)空间对象的尺度转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地理学界发生的“尺度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着重对尺度的过程、演化、动态和社会政治竞争等性质进行强调,并认为地理尺度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且它自身也构成了参与社会建构的基本力量;第二,由于激烈的社会政治斗争产生了地理尺度的重组和一定的尺度构造;第三,“空间”不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容器”,且这个容器是不变的、有界的、自我封闭的和事先给定的。“空间”更是社会空间实践的竟技场、脚手架和层级组织。(Brenner N.The limits to scale?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on scalar structuration[J].Progess of Human Ge-ogaphy,2001,25(4):591—614.)微观地理学把传统地理学研究的区域空间尺度具体到相对较小的、与人类日常活动紧密相关的空间范围之内,主要研究空间的形成原理变化特点、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作用等,从而为空间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服务。微观地理学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学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微观极”方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微小空间领域,比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已经从微位的视角城市体系结构、城市总体布局、功能分区等传统的单一领域扩展到城市社区、居住的小区及街坊邻居等更微小的空间。

(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阐释了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贯穿始终的研究思路是“格局—结构—过程—机理”。传统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主要侧重于描述性研究及文化经验性研究。人文地理学主要注重空间人流和物流的调查分析。对格局与过程关系研究的基本认识是:发生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的区域中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各个维度发展的进程。由此产生了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1]冷疏影,宋长青.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学报,2005,60(4):553-558.[2]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595-599.)当前地理学注重研究的一个内容就是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Krugman和Fujita等专家倡导的新经济地理学利用垄断竟争框架、冰山运输成本、计算机模拟以及一般均衡分析技术等来处理规模报酬递增,开发出具有微观机理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模型。([1]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2]Fujita,M.:Krugman,P.;Venables,A.J.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Massachusens:The MIT Press,1999.)自此,新经济地理学在均衡模型框架下,清楚地展现了集聚区位决定的微观机制,精巧地解释了各个层次地理空间上的经济集聚现象及其集聚力的来源。城市化及其区域效应也就成了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新经济地理中试图把新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结合起来,研究以解释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双向促进规律,并且城市体系与经济发展的绩效密切相关,所以将城市化与经济结合起来研究的确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1]Knaap,T.A Survey of Complementarities in Growth and Location Theories.NAKE day workshop paper[M].Groningen:Groningen University,1998:1-32.[2]谭成文.基于人口移动和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与集聚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城市化发展的格局、过程和机理。在廖什(August Losch)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必须以一定的非农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为支撑才会有城镇的存在。([德]奥古斯丁·勒施著.王守礼译.经济空间秩序(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97-304.)企业集聚式发展不但改变了企业自身组织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加强有助于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恰好是城镇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带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构成城镇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企业的不断发育和发展——更进一步吸引着更多的要素向城镇集聚,而且对区域城镇发展的动力基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组织程度较高和企业集聚发展的区域共同促使新进入企业在原有城镇中和已有企业形成更为密集的网络以及更为发达的城镇经济,最终导致区域发展城镇化、企业发展网络化和城镇发展区域化的现象。这也正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在一定条件下的城镇的性质及其发展机理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对城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完成交易的所有费用的节约,第二是发挥城镇经营者和各子系统经营者的能力或利用管理而进行协调的优势。另一种空间层次的表现是城镇,向心力与离心力之间的平衡作用促进城镇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城镇系统促使城镇治理或管理理念自发地向城镇经营理念转变,从而城镇系统与其演进便从无序走向有序。(李泉.城镇发展机理的反思与检讨——来自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解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1):23-27.)我国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诸多,但对城市化发展机理的研究缺乏深层次的定量分析,主要集中于:实际经验的总结、以定性分析为主以及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在提出较为严格的假设基础上,用静态或比较静态的一般均衡对其理论演义进行的分析,通常也只适用于时间跨度相对短期的城市化进程,且对城市化定量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水平测度、评价、趋势的预测及发展轨迹拟合的视角进行的研究,但不重视从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系统多主体、多区域、多尺度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规律及其宏观突现的视角进行综合研究,对于区域城市化的机理分析和动态演化研究缺乏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创新。相反,国外的理论是以多数量分析为主,但由于在历史条件、资源禀赋国情制度和现实约束等方面,国外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大多基于国外情况的理论模型缺乏强有力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来解释当代我国的发展现实。要在在方法论上对城市化机理研究进行创新,未来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是从经济学演绎模型与推导到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再到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因为经济学的演绎模型有助于城市化问题的复杂性的降低,并且ABM不但可以提供演绎理论难以表达和处理的情景,还将城市化系统各种参数的变化特征“动态地”反映出来。(薛领,武倩倩,李玉成.当代城市化机理模型研究的比较与融合[J].城市发展研究,2009(9):48-53+60.)

在全球空间一体化和区域主义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空间也加速了重构的步伐,并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布局形态的演变。(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8-40.)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城镇区域空间不断进行整合、地区城乡发展战略不断调整,未来我国新型城市化如何推进、城镇包容性增长如何加强以及城乡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如何形成,将是我国经济体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与难点问题。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诸多制约因素阻碍着我国的长期发展,在道路的选择上可以是不同的。但是,我国新时期城镇发展和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的主旋律仍是加快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及城市化空间布局的完善、城镇化管理,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国土资源高效利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区域新格局。(李泉.城镇发展机理的反思与检讨——来自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解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1):23-27.)

(1)宏观区位论和微观区位论。19世纪初,产生了区位理论,也称区位经济学、地理区位论,它是关于人类活动在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关于工程布点的合理区位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优化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研究的科学。西方学术界已经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跨度来研究区位论,其中前一个世纪是在经济学内,后大半个世纪逐渐向地理学渗透,并发展成为现代理论地理学和工业地理学的核心。目前,区位论不但已经发展成为诸多产业部门的共同理论,如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以及商业等产业部门,也发展成为城镇分布规划与区域空间组织优化的共同理论。对区位的研究涉及主要影响区位的六个因子:第一,自然因子,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第二,运输因子,即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延续;第三,劳动力因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劳动力的地理分布;第四,市场因子,也就是市场的位置、规模和结构;第五,集聚因子,即产业空间布置的聚集与分散;第六,社会制度因子,就是对超经济的社会环境、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要求。

在经历了从局部均衡、静态分析到一般均衡、动态分析的过程基础上,以研究范围和假设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区位论分为古典区位论和新古典区位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学说、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古典区位论逐渐发展起来,它的假设条件是市场完全竞争,分析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主要对单个企业的最优区位决策进行研究。古典区位论的主要选址对象是微观主体,以运输费用、劳动费用以及收入等作为变量,对企业生产地的布局、空间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其微观区位布局呈一条直线。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新古典区位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均衡价格理论,以产品的市场运输成本、价格、供求以及竞争作为经济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着重强调市场区位和利润最大化的作用。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出现使区位理论的研究逐渐从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转变,从局部均衡分析向一般均衡分析扩展。新古典区位论分为新古典微观区位论和新古典宏观区位论。新古典微观区位论主要分析对象是企业等微观主体,其以价格、费用等为主要变量,主要是个体最优化和选址的一般均衡分析,在新的环境背景下进行微观主体的空间选择和布局的研究。新古典宏观区位论的研究是多个市场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地理学中的宏观微观是规模相对差别,经济学中的宏观微观则是研究对象的绝对差别,且区位现象只能是具体的实体,而不是抽象的关系。宏观区位论与微观区位论的区别是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并且新古典微观区位论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宏观区位论是由静态分析向动态经济分析转变。(崔敬.新视角下宏观区位论的发展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242-244.)宏观区位论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作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协调地区间、部门间以及部门和个人间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区域规划理论由区域发展(开发)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规划调控理论共同构成。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来源于地理学、土地利用学、生态学,以区域土地类型的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与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客观的区域发展景观的分析。区位论是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

(2)宏观地理与微观地理的辩证关系。微观和宏观是衡量物质世界规模大小的相对标志。不同的学科领域,所涉及事物的规模不同,进而有了各自的宏观标准。50,000光年对于经济地理而言,常用面积、人口和经济实力综合地区分研究对象的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如全国和大区可算作宏观,省区市为中观,县以下为微观。个别的企业和村乡属于微观,集聚的产业带、城镇群和大城市本身属于中观,较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城镇体系、经济开发属于宏观。(杨吾扬.区位论中的宏观和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地理,1989(3):161-165.)现代地理学在研究空间尺度上,主要向两个发展方向发展,即宏观和微观的“两极”方向。20世纪50年代,在斯蒂恩索、索默、菲斯丁哥、斯特劳拜克等人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观地理学。微观地理学主要研究固定空间与半固定空间对人类社会活动行为的影响以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各种边界物及其它物体所设计布局的固定空间和半固定空间直接影响和控制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空间环境等相互作用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度和质量。传统人文地理学更多的是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地理问题进行研究,而缺乏对微观空间的深入研究。虽然社会事象空间分异的总体格局和规律可以获得较好的展示,但是忽略了空间内部的深层次规律。如对空间问题的研究,传统人文地理学重视探寻地理事象的空间规律,却较少探寻空间本身机制、空间生产系统规律、空间意义以及空间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因此,不但要从宏观和中观层面进行研究,而且要高度重视微观层面的细化和文化驱动研究。要从存在主义的视角看待空间,不仅探寻和揭示传统地理学的事象空间规律,还要探究空间本身旧的生产和再生产逻辑,如探究空间产生的原因、背景、空间的使用者和被排斥者以及空间使用过程中的权力关系等问题,从而才能真正解析空间的本质。

经济地理用经济规模对来区别微观和宏观,而对经济规模进行考量的因素包括人口、面积资源供给及经济实力等。以这种衡量方法为依照,对全国大区域的区位进行的研究,包括全国或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城镇空间体系及经济空间梯度开发等都属于宏观区位论层面,而对诸如县等小区域的区位研究就属于微观。因此,宏观区位论可以为界定为是用来分析大区域区位布局,指导大区域生产力布局和调控的理论;西方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产量、成本、供求、市场消费等要素分析来解答经济空间问题。

新文化地理学经历了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的转变,是从文化的超级机制开始研究新文化地理学对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批评。([英]阿尔弗雷·诺思·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传统人文地理学以“超级机制”理论的态度看待文化,地理学界便将这样的以索尔为代表的人文地理学称为传统人文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对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批评并不是彻底否定其“文化超级机制论”,而是强调文化虽然作为一个整体,但其在小区域的表现上同样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新文化地理学强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尺度上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在宏观区域层面和历史层面上,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仍然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在其它尺度上,空间成为文化,文化不是解释和决定变量而是研究对象。新文化地理学采纳了威廉姆斯(R·Williams)的文化是“普通”的观点,这传达了文化在微观层面、日常的和当下的层面是具体的和现实的观点。克朗(Mike Crang)的《文化地理学》(Crang M.Cultural Geography:London and New York:Rut edge,1999:1-2.)对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观进行批评,认为在传统人文地理学对文化地理学的实例分析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甚少,并不是现实的文化地理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