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洪水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发展趋势是建立宁夏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在系统内包括灾情综合评估子系统,该子系统总体功能需求是:在综合数据库和实时灾情信息的支持下,建立一个覆盖全区,并能快速评估各行洪、蓄洪、滞洪工程内洪水灾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_宁夏自然灾害防灾

三、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洪水

水旱灾害综合评估技术发展趋势是建立宁夏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在系统内包括灾情综合评估子系统,该子系统总体功能需求是:在综合数据库和实时灾情信息的支持下,建立一个覆盖全区,并能快速评估各行洪、蓄洪、滞洪工程内洪水灾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该子系统灾前根据各种防洪工程调度预案,预测估算各行洪、蓄洪、滞洪工程内的洪水灾害,包括可能的洪水淹没范围和各类财产淹没损失,并提供人口迁出安置意见;灾中根据预报和调度修正方案及气象卫星数据、航天雷达数据和陆地影像数据,判断洪水的影响范围,受灾人口、人口迁移和淹没损失等;灾后核实,上报实际发生的灾情。

决策系统根据子系统总体功能要求,按功能调用,有以下模块组成:(1)洪水淹没范围和水位估算模块;(2)洪灾损失评估模块;(3)灾情评估会商模块;(4)灾情信息查询模块;(5)评估成果管理模块;(6)信息查询模块。

水旱灾害评估技术发展趋势还应采用地理信息、遥测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用灾情定位定量的基础数据,在数字地图上进行灾情模拟、演示,使评估工作更准确、及时,为合理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支持。

·旱情

旱情评估与洪水评估相似,需在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内建立旱情评估子系统,由于旱情发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直至降雨后旱象解除,其受灾面积也随灾情的发展在变化。对其评估主要用气象、农业、林业、水利部门的前期降水、蒸发、土壤含水量、干土层厚、地表径流、水库蓄水量、地下水位、农作物缺水状态等灾时监测数据,并利用NOAA卫星地面站提供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NOAA影响进行解释处理,或用航测图评估旱情面积,评估旱灾损失。

1.灾前预评估

·洪水

灾前评估可在灾前提出防范措施,采取各种抗灾减灾对策,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和防洪调度方案、进入子系统的洪水淹没范围和水位估算模块,模拟各处洪水水位和淹没范围;用灾情信息咨询模块,确定居住地洪水淹没范围、洪水位与安全避水高台;用洪水到达时间与人口迁移时间相比较,提供人口迁安咨询信息;用预报的最高洪水位与工程顶高程比较,提供防洪工程险情咨询;利用洪灾损失评估模块,预测洪水淹没范围内的各类财产损失;用灾情评估会商模块,分析灾前评估成果,修正评估成果,发布灾前预评估成果。

·旱情

旱前收集易旱区前期的降雨量、连旱日数、土壤含水量、水库蓄水量、地下水位等资料与历史同期相比,并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前期降水、蒸发等气象要素预报值输入子系统与历史资料拟合,经旱情评估会商,输出预估灾害趋势旱灾面积、旱灾损失和抗旱对策。

2.灾时跟踪评估

灾时洪灾评估涉及不确定因素太多,难度较大。灾时跟踪评估,可以为指挥调度抗灾减灾决策提供实时信息,灾时根据实时雨水情和调度修正方案及气象卫星数据、航天雷达数据和陆地影响数据判断洪水影响范围、受灾人口、人口迁移和淹没损失等。利用各子系统的模块功能,依据修正后的防洪调度方案和各地实测的水文资料,推求各区洪水淹没范围及洪水位;确定发生的洪水位与安全避水台高差,洪水到达时间,提供人口迁安咨询,确定洪水位与工程顶高的高差;用基本数据库内的各类财产的灾前总价值和各类财产的淹没损失率,确定淹没范围内的财产损失预估;灾时灾情评估会商,分析、修正、发布灾时评估成果,评估应考虑到灾时的灾情还会变化,所以,灾时灾情评估应是连续性的。

·旱情

旱时旱灾已发生,继续收集监测资料,输入子系统,并用卫星遥感技术校正灾情面积和作物受灾程度,输出已发生的受灾面积、旱灾损失、抗旱对策,并根据预报对旱情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估。

3.灾后效益评估

·洪水

灾后评估时许多不确定因素已确定,属于核实上报实际发生的灾情,根据评估,调动人力物力,筹集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和救助。用子系统的各个模块,根据各地灾时测报和采集的洪水信息,提供各地洪水淹没范围及各地最高水位,推求各类财产的损失值,并用“3S”技术,定位定量地确定灾害的基础数据,并对灾害造成的生态、社会影响作出评估。

·旱情

旱后旱情由于降雨而解除。通过旱情解除前实时的监测资料和旱情解除前卫星遥测数据,输入并统计因旱情而致灾的面积、作物减产数量、作物减产百分比,并对造成的经济损失、人畜因干旱造成的损失,以及抗旱救旱的后续工作等作出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