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髦芜的意义

髦芜的意义

时间:2023-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髦芜的意义——络腮胡、村支书,显赫的身世、坎坷的人生,可20年的权力掌管,便成就了一个现代族长。这里所提的髦芜,是谷村一个人的外号,大名李泉水。髦芜接手的老屋村,是谷村六个行政村中最乱的一个,前一届的乡党委、政府都感到头痛。髦芜接手后,首要的是在村上树立威信,打开局面。对此,髦芜心知肚明,于是他要寻找一个契机,一个令众人信服的契机。

髦芜的意义

——络腮胡、村支书,显赫的身世、坎坷的人生,可20年的权力掌管,便成就了一个现代族长。

髦芜,是个称呼,是个外号。长着满脸络腮胡子、又很久不刮的人,通常会落得这么一个外号。这里所提的髦芜,是谷村一个人的外号,大名李泉水。

李泉水,长着一部浓密的络腮胡,刮过之后使脸色显得青黑,这就是他外号得名的依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人员都不称呼他的名字,也不称呼他的职务,甚至也不称呼他“髦芜”,而是以“老髦”称呼他。今年65岁的髦芜李泉水,看上去瘦削,却显得精干,眼睛澄亮有神,一看便知是个精明的人。

他担任了20年党支部书记,在谷村乃至整个盘谷,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与敬畏,也赢得了许多人的肯定与赞誉。(www.guayunfan.com)从其家族史看,李泉水出身于名门望族。据《谷村李氏元潭四房三德堂支族》记载,李泉水系出李元鼎、李振裕血脉,李元鼎、李振裕分别系其32世祖、33世祖,往下都是有功名的祖先:李景迪,进士、监察御史;李日璋,国学通判;李铨,国学生;李廷熙,邑庠生;李思信,过继李城烛,世袭云骑尉;其祖父李嘉勋,38世,清末世袭云骑尉,大学生,民国辛酉年(1921年)由大总统徐世昌授予“敬宗睦祖”匾额、紫绶奖章。其祖父四兄弟,都有名望:二祖父李嘉林,清末被授登仕郎;三祖父李嘉德,民国时大学生;四祖父李嘉璜,清末邑庠生、优附生,民国时曾任吉水县财政局课员、同水区保卫团团总、亦园国民学校校长,被当时江西省戚省长(戚扬,山阴安昌才子)授予查禁烟苗银质奖章、江西省教育厅许厅长(许寿裳,绍兴人,民国教育家)授予一等二级褒奖。其父李霓虹,民国北京警官学校毕业,曾任阜田国立小学校长,吉水县民国政府想请他担任阜田警察所所长,他不干。

从髦芜李泉水的家世,可看出其家族在历史上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看出他个人威势的背景、富贵的身份与优裕的地位。然而,也是这份家世,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沉浮,饱受了痛苦折磨:家庭成分为“地主”,一出生就成了“地主崽子”;童年上学,经常遭受欺侮、殴打。12岁弃学回家,一年后下田劳作,随着壮劳力们,走东奔西地参与各大工程的修建。22岁被抽调到吉水县螺滩电站(现已划归吉安市供电局)从事专业队劳动整整一年,经常赤裸上身跳入寒冷刺骨的江水中施工,多次荣立一等功,深受当时电站建设总指挥刘家照的喜爱与嘉许。尽管这么能干,表现突出,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婚姻问题难以解决,于是背井离乡,外出做零工、打短工。这样的人生经历,养成了他为人卑微低调却豪爽仗义的性格,结交了许多朋友、同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家“摘了帽”,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生存环境有所改善,32岁时结了婚。

党和国家政策的改变,给李泉水的人生带来了转机,乡党委在1987年提议他担任老屋村委会副主任,1992年被提拔担任支部书记。他是放弃在外打工的丰厚收入回村任职的。当时,他经常领着四五百民工,为江西省送变电公司深入深山老林、险沟悬崖架设电线,每月收入都在一千元以上。因为村里工作需要,乡党委拍电报,把他从赣州兴国的作业现场请回村担任支部书记。

对于自己突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髦芜很有顾虑,一来自己读书很少,字也不认识几个,二来毕竟过去头上有着“地主”成分,长期被别人看低看贬,如今要带领一个村的党员、群众,说话有作用吗?决定有人执行吗?他提出来担任二把手,即村主任,但乡党委不同意:谷村老屋村支部书记非他莫属!有乡党委的支持,他才卸下思想包袱,坚定了担任支部书记的信心,从而正式成了谷村李氏的领头人,甚至成了掌门人。

1992年到2012年,20年,髦芜成了谷村的标志性人物。

髦芜接手的老屋村,是谷村六个行政村中最乱的一个,前一届的乡党委、政府都感到头痛。髦芜接手后,首要的是在村上树立威信,打开局面。对他担任支部书记,村里的党员和群众很不服气,思想感情上转不过弯:一个过去经常受人欺负的“地主崽子”,现在竟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于是,拖后腿的、讲怪话的、放乜手的、看热闹的、等笑话的、桌上喝酒桌下伸手的、煽阴风点鬼火的,都有。对此,髦芜心知肚明,于是他要寻找一个契机,一个令众人信服的契机。

不久,这个契机来了:当时的老屋村,由于人丁繁衍,年轻人结婚成家后与父母分家另过,很多家庭需要宅基地建新房子。但村里一些人口多、势力大的人家,却凭空占着宅基地,又不建房,一些急需建房的村民却没有宅基地。这造成了村庄管理的混乱,也造成了宗族内部矛盾重重。针对这一情况,髦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整治:先从自己所在的三德堂开始,以身作则,按需供地;然后召集党员会、长辈会,进行充分讨论,统一思想。针对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凭空占有宅基地的思想,他在会上说:

“我家过去是地主。你们都说这块地基是你的,那块地基是你的,大家都晓得,村上那些16个垛子的房屋,都是我家里的!现在不都是你们在里面住吗?现在一块空地,你都有权利霸?如今的政策你们都不懂得?土改土改,改什么东西?专门改地主家里?你们如今凭空占有的空地,就不可以改你的?”

众人无话可说,拖了好几年的乱占宅基地的问题迅速解决,一气审批了几百栋宅基地。村民拥护了,党员、干部服气了,他的威信树起来了。时任盘谷乡党委书记的焦贱阳十分感叹地说:“髦芜确实是个人才!”时任盘谷镇乡长的周喜生说:“髦芜这个人有点本事。”

突破口打开了,工作局面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往后的工作顺畅得很。用髦芜自己的话说:“这下我就知道了,这个支部书记好当。批了几百栋房屋的地基,村上有钱了,几十万,怎么不好当呢?”于是,他用这些钱做村庄的公益事业,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整理田块、清理水圳、购置抽水机等灌溉设备,规范村规民约。于是,威信进一步加强、提高,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灰姑娘成了白雪公主。髦芜完成了一次童话般的华丽转身:这个昔日的“地主崽子”,竟然成了村庄的领袖、宗族的“王者”。

此后,他还有几件“得意之作”。一是兴建老屋村委会大楼。建设于2009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共三层。按照当时造价,一般都要三十万元以上,最后花费二十四万元左右,加上购置家具、办公用品等,才花费三十万元左右。二是翻印《谷村李氏族谱》。利用大祠下一座荒山,审批了六家砖厂,每家砖厂每年上缴管理费七八千或上万元,解决了翻印族谱所需的费用,翻印结束后,还有十多万元资金的节余,顺便把大祠下的经济也搞活了。三是造林。在“消灭荒山,积极造林”的政策引导下,带领谷村群众将所有荒山与适宜林地都造了林,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这些“得意之作”进一步提高并巩固了髦芜在谷村的威信与地位。作为老屋村的支部书记,不仅领导着老屋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也领导着谷村全体党员和群众,成了谷村六个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总牵头人。当时,几个村的支部书记、主任和党员们开会,共同推举他为整个谷村的“总”支部书记。髦芜,成了整个谷村的首领!谷村的现代族长!

2012年,髦芜从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县人事劳动部门给他颁发了《光荣退休证书》。如今的髦芜在家颐养天年,没事打打牌,喝喝茶,四处走动走动,散散心,访访友,日子过得自有其乐。

髦芜退下来之后,上万人口的谷村,目前让人感觉竟是一盘散沙。镇党委、政府需要一个能够“镇得住”的人,来带领这个村庄、这个宗族,正确地走在健康发展、顺利前进的道路上,然而、现有的支部书记、村主任,竟然无人能够担当起这个角色。

对于髦芜,村民存在两种评价:有人说他过得硬,有人说他“吃冤枉”。所谓“吃冤枉”,是对干部不廉洁的一种方言性说法,意思是比较贪。镇政府一位领导说:那些过去说髦芜“吃冤枉”的人,现在又说,髦芜虽然“吃冤枉”,但人家做了那么多事。这话其实代表了一种矛盾的观点:心里认定髦芜“吃冤枉”,但没有证据,凭空乱叫而已;可这个被自己认定为“吃冤枉”的人,却是个有作为的人,在村庄上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只有他镇得住全村,内心对他又是一种敬佩与服气。

镇里领导与干部的评价是:髦芜这个人还是过得硬。

在现代多元社会里,那么大的村庄,一个人能够坐镇20年,如果不是自身正,怎么可能拥有那么高的威信与地位呢?古语说:己不正焉能正人?如果真是“吃冤枉”的人,20年,恐怕早就身败名裂了。至于“吃冤枉”一说,有着村民思想意识深处的劣根性,是劣根性的直接反映。农村常有的一种现象是:一个村民,今天在台下,嘴里不干不净地骂村干部“吃冤枉”,明天他一上台担任村干部,马上就被其他村民骂“吃冤枉”了;一个村干部,今天在台上被骂“吃冤枉”,明天一下台成为村民,他就开始骂别人“吃冤枉”了。这是典型的“仇官”心理。髦芜所遭遇的辱骂,不过是村民内心一种恐慌的发泄,一种莫名的不满,一种无特定对象的不满的转嫁。

髦芜,不容易!

髦芜之后,谁是谷村的“族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