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海洋博物馆业的发展

浙江省海洋博物馆业的发展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61 浙江东部沿海部分百年历史灯塔资料(四)中国盐业博物馆岱山是浙江的第一产盐大县,该县以盐场为依托,在岱西养殖休闲园区内建起了反映海盐文化的中国盐业博物馆。
浙江省海洋博物馆业的发展_浙江海洋文化产业

第二节 浙江省海洋博物馆业的发展

海洋博物馆可以使全社会了解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造福人类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使市民形成更为完整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海陆一体的现代发展观和生活观,促进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更可以普及海洋知识,向社会大众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海洋、热爱海洋,为滨海城市带来更多的城市魅力。

一、浙江省海洋主题类博物馆建设的意义

2001年12月23日,浙江省文化厅印发《关于文化产业“十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在主要行业发展目标和思路中提出:“在做好文物保护、文物抢救工作的前提下,建立以文物复制品生产销售、文物展览和文物景点旅游开发为主体的文博产业体系。至‘十五’末,以各个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充分展示我省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在2010年前,建成中国丝绸文化中心(公园)。”并指出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文物藏品,组织文博单位生产、销售文物复制品,加强文物复制产权的保护。利用现有场馆设备,在做好我省藏品的巡展外,广泛引进国内外珍贵文物、艺术品展览,丰富我省的文物展览内容。重点开发以文保单位与景点相结合的旅游业”。

2002年6月28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多功能文化设施”。“‘十五’期间,有条件的市县要建设博物馆等其他文化设施,支持民间、民俗艺术馆、博物馆建设”。

中国的博物馆非常多,据有关数据统计,省级以上的博物馆数量近千家。尤其是那些研究“黄土文化”的博物馆,如出土文物、皇陵之类的特别多,反映了中国人对黄土文明的重视和对蓝色文明的忽视。但华夏文明也包含着蓝色文明,众多考古遗迹和文献记载,都深深镌刻着中国海洋文明,所以,配合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思路,一些沿海地区政府或公众已经开始认识到海洋博物馆的作用及其意义。而对于浙江省来说,一个集科技纵览、国际交往、海洋政策和海洋对国家影响的各类海洋博物馆变得很有意义,这些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以海洋“文化”作载体、以“蓝色”为基调、以科技作切入点的综合性或专题性博物馆。其既可以是一个海洋文化研究基地,集合国内外专家进行浙江海洋文化讨论和研究的好地方,也可以是一个海洋文化教育园地,对民众进行海洋科普和海洋战略意识的再教育。

二、浙江省专题性博物馆的建设

在浙江省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一批涉及海洋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也建立起来。如建于2004年的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就是在岱山渔民赵行法先生近30年精心收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舟山市岱山本岛面积不过126平方公里,人口几十万,但它却有五千年文明史,在相关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近些年来先后建有6个国家博物馆,即: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岛礁博物馆及中国海防博物馆,形成海洋系列博物馆。

(一)中国台风博物馆

2003年建成的中国台风博物馆,坐落在东沙燕窝景区拷门大坝北端,外形飘洒宛如风浪波纹,馆外的观浪台让你经历台风来临时,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博物馆里除了已陈列的650余幅图片资料和57件实物外,还配置了一套先进的全自动海洋环境远程观测传输系统,为全省有效指挥防台抗台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博物馆展示台风的各种名称、检测仪器、仿真模拟系统、危害性及各国台风资源等。这个博物馆把台风———自然灾害之一,作为经济增长资源,使内陆来的旅游者,一睹台风的真面目,切身体验人类与台风抗争、减轻危害的各种手段,感到新鲜,富有观赏性和参与性。规划经过3~5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灾难体验性海洋文化休闲旅游胜地,建设以“台风”为核心的风文化乐园,凸现风科学、风文化、风娱乐、风景观,形成风休闲,发展风经济,这也是岱山县开全国灾难旅游之先河的一个创新之举。

(二)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

岱山是我国生产大黄鱼的故乡,水产丰富,历史悠久。2004年的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主要以东海地区的藏品为主,集中反映了海洋渔业生产这一主题。博物馆内设渔史室、船模室、网具室、鱼类标本室及渔俗风情室等,融历史、渔业、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透着浓浓的原汁原味的渔家风俗。博物馆以实物、图表,从古至今、全面展出渔民的捕鱼工具、船只及生活用品,还有日本赠与的海产品标本,布满楼上楼下2200平方米的5大系列、14个展室、300种海洋生物和动物。整个博物馆既是一部海洋文化的演变史,又是一部鲜活生动的近现代渔业发展史,更是岱山乃至舟山渔民生活的变化史。

(三)中国灯塔博物馆

灯塔博物馆建于2005年,以世界著名古灯塔为依据,规划建成体现不同建筑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并具有不同旅游商业服务功能的著名灯塔30余座,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造型的灯塔和各种反映海洋与灯塔的历史图片资料,世界各地的灯塔汇集一堂,浓厚的异国情调,古今灯塔的发展历程,在这里可以阅读一座座著名灯塔的逸闻趣事,了解近代我国灯塔的发展演变史,算得上是“万国灯塔博览园”(如表6‐1)。

表6‐1 浙江东部沿海部分百年历史灯塔资料

img35

(四)中国盐业博物馆

岱山是浙江的第一产盐大县,该县以盐场为依托,在岱西养殖休闲园区内建起了反映海盐文化的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盐业博物馆2005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1762平方米,分实物展览厅、盐雕展览厅、工艺展览厅及临时展览厅等。整个展厅用400余件图片、实物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我国4000多年的制盐史。海盐生产工艺厅展示了盐史中最有代表性的快速制盐场景,让游客亲身参与15分钟快速制盐的过程。盐业博物馆里不仅可以观看盐雕工艺,参观海盐历史的同时,还能亲自体验到海盐的生产过程及其从“煎煮”“板晒”“滩晒”的工艺演变过程。

(五)中国岛礁博物馆

岱山共有404个岛屿和126个海礁,是全国岛礁最多、最集中的海岛县。岛礁博物馆是一个开放式的、露天的、未经人工装缀的天然博物馆。它就是岱山东南部岛礁,面积大约500平方米,大小岛屿134个(最高达20米),海礁69个,相距不到100米,总面积约420平方千米,荒无人烟、高低曲线不一、海洋资源丰富的原生态海岛。为保护无居民海岛及其海洋生态系统,重点保护原生态岛礁、经济价值较大的海洋渔业资源、海滩岩、野生河麂、野生柃木、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等,将整个海洋特别保护区广阔海域作为中国岛礁博物馆的天然舞台,建成一个开放式、露天式的岛礁自然博物馆。利用岱山东部岛礁区内类型各异的海岛、海礁以及丰富多彩的各种海岛、海洋资源,进行适当分类和整合,开发游艇观光、海上垂钓、荒岛探险、海上娱乐等项目,将海上观光、海岛保护与海洋科普有机结合起来,由此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中国海防博物馆

浙江海岸线漫长,从秦始皇派徐福在岱山起航求仙采药开始,至明朝戚继光在岱山岛抗倭寇侵袭;从孙中山亲临岱山视察车港,到国民党在岱山建立机场(1950年2月6日,敌机就是从岱山机场起飞,到上海实施“二·六”轰炸);自从舟山群岛解放以后,驻岱解放军也有几万人之多;可见作为我国海防重镇的岱山岛,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海防博物馆就坐落在舟山市岱山岛黄嘴头东南面沿海地带,依山沿海的整个园区建设有中心展览区、边缘展览区、隧道展览区、休闲旅游区等四大区域。中心展览区主馆门口有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的“中国海防博物馆”馆名。600余幅图片和模型,展示从春秋、战国到近现代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海防史。可以见识到郑成功的战船、参加甲午战争的定远舰和致远舰以及中山舰、重庆舰等著名军舰模型,可以亲手触摸来自这些战舰上的古老的天文钟、船灯、船钟……博物馆的副馆复原了原驻岛官兵用房的设施和场景,用实物真实再现海军生活。中国海防博物馆是集军事、历史、文化、游乐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文化场所,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功能的基地。

而更多的涉及海洋文化的博物馆,由政府支持,或者是民间举办,甚至是民营资金入股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岱山县深入挖掘与开发本县的海洋文化资源,兴起海洋博物馆产业,如岛礁博物馆、徐福博物馆、渔村博物馆、海防博物馆、海洋生命博物馆、海鲜博物馆等或已成立、兴建,或即将兴建,这些都将使岱山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岛。

三、浙江海洋文化博物馆

(一)“宁波帮”博物馆

宁波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是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海雨腥风中浸润的宁波人,似乎血脉中天生就涌动着蓝色激情,涌动着“涉狂澜若通衢”的特质。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上说: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到1191年(南宋光宗绍熙二年)的400多年间,中国商队从明州起程,往来于日本达100多次,平均每三年往返一次。[6]悠久的经商传统,以及近代宁波商人饱受浙东“工商皆本”的经商氛围的熏陶,从而形成了近现代我国商贸史上著名的“宁波帮”。影响深远的一批“宁波帮”企业家如严信厚、朱葆三、虞洽卿、董浩云、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董建华等无不是在深厚的商业历史浸染下而扬名于海内外。在世界七大船王中,宁波人董浩云和包玉刚就占了两位,在中国乃至世界航运业中都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海洋性格兼具的人文地理特征,造就了“宁波帮”这个秉承传统而又开拓创新的群体。“宁波帮”反映了宁波人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宁波帮”精神是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历经艰辛,在风雨坎坷中共同孕育的风骨和品格,具有勇于冒险、善于冒险、开拓进取、海纳百川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

“宁波帮”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毗邻宁波大学,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24000平方米,主要由博物馆和会馆两部分构成。博物馆陈列设一个综合陈列、六个专题陈列(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国近代商业、中国近代实业、中国近现代航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当代“宁波帮”专区),2009年10月22日,“宁波帮”博物馆举行了开馆典礼。“宁波帮”博物馆汇集整合“宁波帮”的历史人文资源,成为“宁波帮”代表人物资料集大成之地,也成为众多博物馆中别具特色、中国仅有的一座具有商贸文化特质的海洋文化博物馆。

(二)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桥村,距余姚河姆渡遗址约25公里,是为研究和保存河姆渡遗址文化而于1993年5月建成开放的遗址性博物馆。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1973年,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该遗址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已经开始栽培水稻,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活动;为适应潮湿环境,防止野兽侵扰,住房采用木结构干栏式,并运用榫卯木作技术;驾驭舟楫、活动范围从陆上拓展至水上等。

博物馆内设3个基本陈列厅和1个临时展厅,共展出文物400余件。第一展厅为序厅,以序言、照片、图表、模型、文物,概括地介绍了河姆渡文化的基本情况。其展出的7000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的模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第二展厅“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从这里陈列的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以及酸枣、橡子、芡实、菱角等丰富的果实来看,渔猎和采集仍是河姆渡人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第三展厅反映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陈列着被称为是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利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展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遗址共出土了8支木桨,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驾驭舟楫,开展水上活动,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和江河湖泊,甚至是与海洋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遗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中以水生动植物为多,特别是鲨、鲸、裸顶鲷等海生鱼类骨骸的发现,证明河姆渡先民已经凭借舟楫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区,这对河姆渡先民的生活与经济活动和外界交往中有着重要的海洋文化意义。

(三)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

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江东区江东北路、庆安会馆内。该馆2001年12月对外开放,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安会馆为依托,辟有《明州与妈祖》大幅连环画、《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图片展》、《千年海外寻珍图片展》以及妈祖祭祀实景、《妈祖与中国红》等陈列。位于宁波市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又名天后宫,为我国八大天后宫和七大会馆之一。庆安会馆坐西朝东,规模可观,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沿中轴线布置宫门、仪门、前戏台、正殿、后戏台、后殿、左右厢房、耳房及附属用房。保存有1000余件朱金木雕,200多件砖雕石雕工艺品,体现了清代浙东地区“三雕”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

img36

图6‐2 浙江海事民俗博物馆(宁波天后宫)

庆安会馆,即天后宫,因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东岸,故又名“甬东天后宫”(见图6‐2)。1853年(清咸丰三年),由甬埠北洋船商(“北号”)捐资创建,既是祭祀天后妈祖的殿堂,又是行业聚会的场所。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姓林,相传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兴化莆田县湄洲屿。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成年后不思婚嫁、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渔民摆脱困境,深受渔民爱戴。年28岁逝世。后人敬仰她,便在湄洲岛上建祠立庙加以纪念。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钦赐妈祖庙“顺济”庙额,从此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传播各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航海保护神。宁波首个妈祖庙就是福建商人建造的,又名灵慈庙,是我国第一座由福建舶商从莆田祖庙分灵(分炉香)在福建省外建造的妈祖庙。至清代中晚期,妈祖信俗已深入浙江宁波、舟山等沿海地区的乡村、海岛,浙江各地纷纷立庙祭祀,天后宫几乎遍布浙江沿海。妈祖信仰在浙东海岛地区广为传播,与当地的原始海洋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以妈祖崇拜为主体的民间海洋祭祀习俗。[7]

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安会馆(包括安澜会馆),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遗存,也是近代第一代宁波商帮的发祥地,代表着城市的重要人文精神,成为宁波古代海上交通贸易史的历史见证。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参照天一阁保护发展的模式,将庆安会馆保护发展为中国大运河出海口与“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博物馆,也是提升宁波三江口城市景观和旅游品牌建设的决策之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