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五篇校友风采踏遍琦山人歧老师葛肖虹

第五篇校友风采踏遍琦山人歧老师葛肖虹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年逾古稀的葛肖虹校友常常满怀深情地对他的弟子们说。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43年的葛肖虹校友,一直主讲《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通过上述研究,葛肖虹校友和挚友段吉业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对阿尔金断裂
校友风采_地大人

第五篇 校友风采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1961届毕业生、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葛肖虹校友

葛肖虹,男,1938年10月生于昆明,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特聘专家,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专家组成员。

难忘母校培养恩

“回顾我50多年地质生涯的时候,我无法忘怀我的母校——北京地质学院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更忘不了恩师们对我的启迪与教诲。”年逾古稀的葛肖虹校友常常满怀深情地对他的弟子们说。

img162

葛肖虹校友

每每回忆起50年前在北京地质学院求学时的情境,葛肖虹校友就会情不自禁地滔滔不绝地说:“一年级教我们普通地质学的是马万钧教授,他虽然曾是俄文翻译,却精彩地讲授了巴甫林诺夫的普通地质学教程,是他把我引入了浩瀚无边的地质学殿堂;教我们古生物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的是风趣的杨遵义教授和精细严谨的郝诒纯教授;王鸿祯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月精彩的地史学课程;杨森楠教授给我们讲授了中国区域地质学。正是在大学期间亲耳聆听了这些大师们精彩的讲学,才使我对地质学,尤其是中国区域构造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我几乎一生都从事了中国区域构造学的教学和研究。”

葛肖虹校友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时,正值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建设的蓬勃时期,受到李若冰所著的《勘探者的足迹》、《在柴达木盆地》和李季所著的《生活之歌》等描写20世纪50年代初在祁连山、柴达木艰苦工作的地质勘探队员生活的散文、诗歌的影响,高中时就参加了地质兴趣小组,对豪迈的地质事业充满了幻想与憧憬。1956年他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在石油地质专业学习。当时国家极度缺乏地质专业人才,他以极高的热忱投入学习,门门功课优秀;1958年在鄂西山区填图时,他第一次体会了每天要翻越千米高差山路的艰辛,懂得了一个地质工作者找矿的辛苦与光荣;1959年在玉门油矿王进喜的井队实习,使他懂得了如何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在劳动中学习工人的优秀品德;1960年参加潘钟祥教授陆相生油项目,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进行了一年毕业实习,依据野外实测的剖面,编制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准噶尔盆地的第一套中—新生代岩相古地理与油气预测图。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为他毕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兢兢业业育人才

1961年,葛肖虹校友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任教,按照当时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喻德渊的指示,所有新任教的年轻教师不论专业一律要带1~2次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实习,这一规定让葛肖虹校友受益匪浅。他回忆说:“我连续带了3年教学实习,为野外地质填图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锻炼了我野外教学的组织能力。实习期间,我和长春地质学院的老教师李志超、王麟祥、丘元禧、张保民、兰玉琦、门凤歧等教授朝夕相处,他们教会了我野外识别构造现象和辨认岩浆岩、变质岩、古生物标本的各种技能。从1962年我就开始承担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教学,先后给李志超、崔盛芹、丁原章、杨振陞、施慧玲等老师助课,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教诲与鼓励,他们之中已有3位先后作古,我从内心深深地怀念和感激他们。”

他还说:“承师之志,在我40余年教学生涯中也是一直用心去教学、育人的,以致凡我亲自带过实习或教过的学生,多少年后他们还都能记得住我,他们之中许多已是我国现今地质学界的精英。”

在长春地质学院(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任教43年的葛肖虹校友,一直主讲《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他对教学非常认真,他的讲稿年年更新,总是把最新的观点和资料教给学生,正是这种常年的积累,才使他有能力和马文璞教授一起编著了我校“十一五”的精品教材《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教程》。他在教学中非常注意教学法,深入浅出,他的讲课历来受到各届学生的欢迎,许多学生说:“听葛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2004年他最后一次告别讲课,慕名而来听课的学生有150多名,当时听过课的校友蔡宏明说:“葛老师的讲课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爱岗敬业结硕果

他长期从事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也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撰写了大量论文

2008年10月,葛肖虹校友的学生为庆贺他70寿辰,出版了《中国区域构造研究文集》,汇聚了他1984年以来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有影响的论文,展示了他科学研究的足迹。他被称为“作为后人继续前行的一块砖石”。

其中,《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是他20世纪60—80年代在华北地区教学、科研工作了近20年,包括在内蒙中部和甘肃北山无人区培训国家水文基建工程兵、在北京密云部分地区进行地震地质研究等野外工作的一篇总结性论文,也是迄今引用率最高的一篇;《川西盐源推覆构造初探》、《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特征与形成》、《吉林省东部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是他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西部、江苏宁镇山脉参加国家级科学攻关项目以及东北地区科研的论文。他说:“1991—1994年我曾任长春地质学院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项目地质技术负责人。当我在西部研究了20年之后,返回头来重新审视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时,又有了新的顿悟,即2007年撰写并发表的论文《东北亚南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轮廓》。”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5年相继20余年他在我国西部主持承担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对青海柴达木盆地第二、第三次资源评价中的区域构造研究项目“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阿尔金断裂、昆仑山前推覆体对柴达木盆地构造形成的控制及柴西地区有利Ⅱ级油气聚集带的预测”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吐鲁番-哈密石油会战项目“吐鲁番-哈密盆地构造复位研究”,以及有关阿尔金(山)断裂的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7—2000年的“阿尔金断裂运动学特征及其对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的影响”(科学部编号49772157)和2003—2005年的“阿尔金山构造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沉降的时代耦合研究”(科学部编号:40272099)。其中6项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通过上述研究,葛肖虹校友和挚友段吉业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对阿尔金断裂、柴达木盆地、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和找油、找矿战略的新认识,以及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与治理中国西部荒漠化的新认识。在中、外学者中,他们首次(2000年)通过对断裂带同变形期新生矿物云母、钾长石激光微区和常规40 Ar/39 Ar测年查明了阿尔金走滑断裂起始于137.5~89Ma,即早—晚白垩世,它同步错移了两侧晚中生代以前的构造带与盆地,因而提出了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新认识;首次(1999年)提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累积错距350~400千米左右,古北祁连山构造带向西延伸到塔里木盆地中部满加尔坳陷的新认识,解决了困扰中国地质学界近半个世纪“祁连山西延何去”的问题;首次(2006年)通过36Cl测年获得了影响中国西部盆——山结构和构造形成的构造运动发生的同位素年龄在1.53Ma(早更新世)和0.28Ma(中更新世)之间,提出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对形成我国构造-地貌与现今大地构造格架的意义;并于1991年提出在中国西北大陆构造组成中,存在被中—新生代构造肢解的古生代非稳定克拉通——“西域板块”的新观点。课题组在和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地质—古生物系Franz Neubauer教授合作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山区岩石露头与盆地内新生代沉积(钻孔岩芯)40 Ar/39 Ar测年,获得了柴达木盆地沉降与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隆升时代耦合关系的良好成果。

在葛肖虹校友70岁寿辰之前,他的学生和助手刘永江、刘俊来教授、任收麦、吴光大博士资助编辑出版了这本记录了他50多年地质生涯和在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科研工作成果的论文集,献给关心国家区域构造的同行与继续前行研究的后人。对此,葛肖虹校友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退休以后他仍然笔耕不辍,编写教材、发表论文,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淡泊名利养心志 勉力勤事忙耕耘

——记1984届毕业生、浙江省特级专家杜时贵校友

他,一个从大山走出的孩子,大山给予了他淳朴而坚强的性格,有着大山一样的气魄和胸襟。

他,勇攀科研高峰,以非凡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探寻科学奥秘的道路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结出累累硕果。

他,倾情教育事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竭尽全力、恪尽职守、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谱就华彩篇章。

他,就是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内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杜时贵教授。

坎坷少年路 玉汝成大器

杜时贵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40年前,村里只有四五十户人家,人均不足三分地,贫瘠的沙质土壤只能种植一些红薯和土豆。由于家中有6个兄弟姊妹,父母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20世纪50年代末,担任村干部的父亲因直率敢言被错划成右派。从此,整个家庭更是陷入了困境。由于家人在村里备受冷落和歧视,幼小的杜时贵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培养了他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1976年,初中毕业的杜时贵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没能被推荐进入高中学习。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经同学介绍,他跟邻村一位补锅手艺人当学徒,唯一要求就是解决个人的吃饭问题。此后,年仅14岁的杜时贵承担着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艰辛。两年时间里,一个瘦小的身子挑着沉重的担子穿梭在一个个村子之间,顶风冒雨,四处漂泊,柴禾间、稻草堆常成为他夜晚栖息之所,而这段经历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不怕苦难、不畏艰险的坚韧意志。

img163

杜时贵校友(右2)在野外工作

1977年,高考恢复,渴望学习、不甘平庸的杜时贵看到了希望。1978年,已辍学两年的他终于重返久违的课堂。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倍加珍惜。由于两年未碰过书本,他以文化成绩倒数第二名考入南马一中,但一个学期后他上升至全班第二名。至今,他发奋学习、刻苦努力的事迹和精神还被该校师生传扬。这段时间,由于父亲被查出肝癌晚期,家庭情况更为窘困。两分钱一碗的青菜都成了他为之垂涎而不可得的美味,一日三餐里,除了红薯、土豆、糙米,碗里永远只有一撮没有一丁点油水的霉干菜。他利用一切时间勤奋苦学,以做学徒时磨炼出来的坚韧意志奋发求进。1979年暑假的某一天,村里终于通了电,一盏盏明亮的电灯替代了昏暗的煤油灯。而这天,父亲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他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

1980年,杜时贵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刚上大学时,普通话只能听懂一半的他,每天早上边吃早饭边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学习普通话。第二学期,同学们推选他担任班长,他以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以身作则影响他人,11801班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他本人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毕业时,学业优秀的他本有机会继续深造,但举步维艰的家庭经济条件使他不得不放弃读研而留校任教。当时,综合地质教研室的老师要面向全校非地质类专业学生上地质专业课,也是学校少数几个没有学位点的教研室。没有导师的引领,专业发展成为摆在年轻的杜时贵面前的一道难题。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8年摸索,1992年杜时贵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这让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导师的引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日后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持续发展、为他们打造良好成才环境的最初动机。

而后,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专业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教学上不断推出成绩和成果。进入浙江工业大学后,杜时贵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破格晋升的副教授、十佳杰出青年教师和浙江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993年至1999年,他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成为全国第10 000名进站博士后。1999年,37岁的他成为一名青年教授。

淡泊轻名利 创新结硕果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杜时贵人生的座右铭。地质专业出身的杜时贵,毕业后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积极投身地质科学研究。30多年来,为攀登地质科学的高峰,他放弃无数个节假日,熬了无数个通宵,头顶烈日、脚踩泥泞赴野外勘察,采集现场原始数据,搜集相关资料。正是他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成就了他突出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50多项,研制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测量系列仪器,创建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野外快速测量方法,开发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技术,编制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和工程应用范例,并在小浪底水库、国家地质处置库、甬台温高速公路等1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工程中应用。他实现了从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源头创新,到开发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技术,再到编制工程标准,建立工程应用范例,进行工程应用推广的系统研究方法创新,完成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跨越。他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出版专著7部、标准1册,主编教材1部、文集2册,著作及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668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科技奖励20项,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发明创业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建设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金华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他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1门。

杜时贵在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同时,2006年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浙江省百名科技创新青年,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博士后,2008年被推举为全国政协委员,2011年被授予“浙江省特级专家”称号。

也许是少年求学过程的坎坷与磨砺,他对每一项成绩和荣誉的到来都怀有一份感恩之心。他说:“一路走来,我总觉得自己收获得多,付出得少,所以,总想再多做些什么,这样才能心理平衡。”也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甘于付出的精神成就了杜时贵在科学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倾心为教育 改革铸辉煌

为理想而拼搏的人永远充满激情,不知疲倦。杜时贵倾心教育事业,他常说:“做学术取得再多成绩只是个人的,如果能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得益的将是一大批人和一个单位。”因此,他在勇攀科学高峰的同时,一直勉力勤事于教育领域,先后任职浙江工业大学职教学院院长、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倾注心血。

担任浙江工业大学职教学院院长期间,他主持浙江省建材工业学校的并入工作,仅半年时间就实行了平稳过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了发展思路,任期两年内成功申报省内首个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争取到中职硕士举办权,实现了学院跨越式发展。

img164

杜时贵校友的荣誉证书

2003年,已成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的杜时贵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本科院校优厚的个人发展条件,投身高职教育事业,来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他很快发现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师资队伍培养欠缺一套完善的机制、教师自我发展欲望不强烈,由于没有人才培养平台和导师引领,教师自信心不足、缺乏上进心,专业上提高不快。很多硕士毕业的青年教师到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成才环境而难以提升自我,因而苦闷彷徨。在多方调研和反复考证的基础上,杜时贵牵头制订了一套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并修订科研规章,改革科研制度,推出扶持机制,打造青年教师成才环境。短短两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育人才,使学院的科研水平一跃而居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名列全省28所本科院校第16位。

2005年,杜时贵调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在前两年的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上,他以“打造高职科研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进而探索一条“科研兴师、科研兴院、科研兴教”的道路。他积极奔走,靠着学院配给他的10万元配套科研资金,建立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成为学院学科建设基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安安心心搞科研、踏踏实实做学问,双休日每周一次的学术活动制度风雨无阻,甚至连春节也不例外。多种形式学术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研究所也成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师采集最新科研信息、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教师与科研结合、研究与教学结合、教学与课题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建设的良好态势。短短一年时间,岩土工程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解决了高等院校教师的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同时,研究所还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在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修养、成为知行统一的创造型人才的道路上作出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探索。通过两年时间,研究所的大部分青年教师都已经成长为各学科专业的佼佼者,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

2007年,杜时贵教授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这时的他,对如何培养高职教育教学人才、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而促进学院内涵建设和纵深发展有了更为清晰和成熟的理念。因此,他开始超前谋划学校发展,即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达到高职本科的办学标准。他积极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岗位设置与聘任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学校真正实现了从一级管理到二级管理的转变。他重视政校合作共建,使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步入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行列。他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个职业培训联盟——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他始终把教学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走内涵建设之路,全面推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硕果累累。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建立“高层次人才梯队工程”培养平台和“双师素质工程”培养平台,每年用于两大平台建设的经费达500多万元,对全院教师进行分层次、滚动式培养,持续提升人才水平,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杜时贵教授调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多年来在教育工作及领导岗位上积累的丰富的教育领导经验,他必定能为浙江理工大学的发展锦上添花。

“我是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每一份收获都是社会的给予。”杜时贵教授这样说,“如果说,我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那将是我的最大幸福。”

[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黄曼 撰稿]

热爱地学 享受成功

——记1985届毕业生、加拿大矿物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获得者潘元明校友

1981年夏天,潘元明入围浙江省的重点大学分数线,兴奋之余,怎么填报志愿却成了难题。选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潘元明想了好久也不知道怎么办。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刚好同学中的老大哥周乐尧选报了国家重点大学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给了他一个启示。虽说地质院校在20世纪80年代是冷门中的冷门,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也很艰苦,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陶冶性情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别人见不到的美景,并能够探查地下的宝藏,总比成天坐办公室好。结果,潘元明和3个高中同学一起,以第一志愿被武汉地质学院顺利录取,分别在岩矿专业、地化专业、物探专业和煤田专业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如此美好

潘元明说,若有人问我,人生岁月哪一段最美好,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武汉地质学院那4年大学生活令我终身难忘。

大学时代没有了高中期间的升学压力,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也没有学费、生活费以及毕业找工作的后顾之忧。潘元明在中国地质界的最高学府——武汉地质学院,与同学们享受着无可置疑的、全国最强的地质师资力量的教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野外实践经验的教授们主讲专业课,周口店、北戴河野外实习站提供了良好的实习认知条件。这些优越的条件加上学校良好的学风,武汉地质学院的这4年学习为潘元明打下了坚实的地学基础。

img165

潘元明(左)获奖照片

班上的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大家白天一起上课、打球,晚上吹牛、卧谈,周末甚至通宵打牌、下棋。大学4年同吃同住,同学的情谊,赤子般的情怀,难以用文字表达。潘元明来自浙江,冬天也睡凉席。内蒙古来的张洪涛同学把他最宝贵的羊毛毡借给潘元明用,而且一借就是4年。每每回忆起这些,潘元明总是感慨万分!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地勘楼,还有喻家山、东湖边都留下了他和同学们青春的脚步、辛勤的汗水和欢乐的笑声。忘不了野外实习时曾被地质系辅导员公开点名批评;忘不了在北戴河实习向打鱼归来的渔民买螃蟹;忘不了在秦皇岛煤校的食堂第一次吃窝窝头和东北大米;忘不了在周口店就着水煮花生米,整个下午喝啤酒、高谈阔论;忘不了在合肥邮寄毕业实习标本,因找不到旅馆床位而在包公公园露宿一个晚上。潘元明还坦言,在母校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得到了一生的真爱——与同窗4年的陈素华结秦晋之好,从武汉走到加拿大,30年来相爱如初。

国家教育部从1981年起实行了研究生免试推荐政策。但当年的推荐标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要考虑政治面貌。作为一名非团员,还有他自己也不否认的我行我素的性格,潘元明自知推荐无望,决定凭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再次深造的机会。但也正因为这个决定,潘元明努力考上了教育部的公费出国研究生,并且师从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教授,这令潘元明异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当年陈教授百忙中还亲自给远在四川外语学院培训的潘元明去信,要求他努力学好外语,并在春节期间回北京讨论研究方向和国外指导教授,这令潘元明感动万分。正是根据陈教授的意见,潘元明申请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质系的Michael E.Fleet教授,并请求做当时最热门的Hemlo金矿矿床学的研究。

留学生活那样难忘

1986年9月,潘元明来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质系,师从Michael E.Fleet教授。时间过了20多年,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潘元明都深有感触地说:“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段非常美妙的时光,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去野外考察或参加研究生同学组织的聚会。实际上,我参加了两个周末的实地考察(一个到了班科罗夫特,另一个到了Hemlo),在多伦多出席了1986年黄金国际会议。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我去西安大略大学的第一个月内参加的。”

Michael E.Fleet教授是国际著名矿物学家。尽管Michael E.Fleet教授对他所有的研究生要求都异常严格,但他也会视情况,完全放手让有能力的研究生自己探索。他的指导方法非常适合潘元明的个性,因为向来特立独行的潘元明喜欢自己动脑筋,不愿意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唯唯诺诺。因此,在西安大略大学,潘元明从一开始就有机会独立思考,自己立题,并摸索方法和分析结果。针对Hemlo金矿所处的Hemlo-Heron Bay绿岩带的太古代演化,变质作用和成矿模式的综合研究,潘元明硕博连读,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于1990年初获得博士学位。“我能在加拿大享受这些年人生最美好的回忆,要感谢许多人。这其中,最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他让我懂得科学研究的真谛,并鼓励我开展多学科的研究,使我受益颇多。除了我的论文,他还鼓励我研究不同的课题项目。事实上,在做博士论文的最后一年,我就开始了5个不同研究项目。”潘元明对导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博士毕业初期,潘元明有机会去国际著名矿山公司工作,并且该公司提供的薪水是加拿大大学助理教授的3倍。但潘元明更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深入下去,而这种愿望只有在学校才能实现。然而在当时,加拿大几所大学的地质系都没有教职空位,暂无法入职。好在潘元明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数家矿山公司和安大略省地调局看好,他们决定共同出资资助潘元明的Hemlo金矿矿床学研究。因此潘元明决定继续跟随Michael E.Fleet教授作博士后研究,并开始结合矿物学、实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

潘元明的博士后研究一直进行到1993年。经过激烈的竞争,潘元明终于获得萨斯喀切温大学地质系讲师(lecturer)资格。1994年,潘元明再获该校地质系助理教授(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资格。仅仅过了2年,潘元明就于1996年被提升为副教授和终身职称(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到2002年,潘元明已升到正教授(full professor)。

尽管加拿大的教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但自由的学术环境让潘元明的科学研究工作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兴趣决定。正是因为有这样宽松的环境,潘元明的研究方向不仅包括矿床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而且涉及到物理、化学和材料学领域。潘元明所带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也是来源于不同的学科,不仅有地质专业的,还有物理、化学和材料专业的。“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科研厚积薄发 育人孜孜不倦

在萨斯喀切温大学工作期间,潘元明争取到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委资助,独立建立了一个人工合成实验室和一个电子顺磁共振光谱(EPR)实验室,并且和学校同事共同建立了萨斯喀切温物质结构实验室。潘元明的研究不仅获得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委长期资助,而且受益于多家矿山公司和政府地调局的大力支持和经济资助。潘元明的科学研究工作在1998年获得了加拿大石油公司杰出青年创新奖(Petro-Canada Young Innovative Researcher Award),2004年获得加拿大矿物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Award of the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005年获得加拿大地质学会矿床学部格罗斯奖(Williams Harvey Gross Medal,Mineral Deposit Division of the 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008年获得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会的加速创新奖(NSERC Discovery Accelerator Supplement Award),并于同年当选为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基金会地学部评审委员会委员。

每当谈到自己取得的成就,潘元明都一再强调:“我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在包括访问科学家、博士后研究员和学生们的共同合作下完成的。他们中有许多人有物理和化学的博士或硕士学位,从他们这些人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我非常感谢所有朋友、合作者和学生们给我提供了继续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

虽然科学研究令潘元明心旷神怡,但他却说,自己最引以自豪的则是多次被他的学生们评为“年度最佳教授”(Professor of the Year Award),这是对教授称号的最高肯定。潘元明的学生们公认他教学严格认真,但是不失公平公正。他鼓励他的学生们独立思考,广泛阅读学术文章,参加多学科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并和国际同行进行多方位交流合作。

从1996年起,潘元明曾多次回国访问和参观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并和当年留校的同班同学郑建平教授、朱云海教授和郑曙教授开展合作研究。每次回到母校,潘元明不仅仅是为了重温当年老师同学的情谊,流连熟悉的小路、楼道和寝室,更是为了感受母校的飞速发展和提升。他对母校的培养和教育一往情深。在参加加拿大矿物学会2004年青年科学家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时,他曾深情地说:“我的地质生涯始于武汉地质学院(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院有着全中国最好的地学教授,除了最为核心的地学人才培养,地大也非常重视诸如数学、化学等基础科学。所以,我认为,在武汉地质学院,我接受了一个全方位最完整的教育。”他表示,作为母校的兼职教授,今后要找机会多回母校,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整理]

持之以恒做学问

——记1985届毕业生、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郑建平教授

“我从来没有想过结果是什么,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励着我,使我沿着科学的道路愉快地走下去,并取得今天的成绩。”在2004年,谈起获得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感受时,我校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建平曾经如是说。

郑建平于2008年入选了教育部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计划。时隔3年,2010年,当他获得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的消息传到学校时,学生和同事都为此欢欣鼓舞,而这位朴实的教授仍在平静执著地埋头在他的研究和教学里。

刚从新疆出差回来的郑建平一洗旅途劳顿,看上去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回忆起自己从事地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原因,这位年轻教授的“话匣子”打开了……

“一块乌黑的石头勾起我对地学的兴趣”

1964年5月,郑建平出生于福建龙岩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以开采钨矿闻名。十四五岁的时候,郑建平就和同伴一起上山拣黑钨矿石,赚取一点零用钱。小小乌黑发亮的石头勾起了他对地学最初的兴趣,不禁思索着:它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用,深藏在大地深处的奥妙又是什么。郑建平立下了一定要考取地质类院校的宏愿。1981年,他以第一志愿考取了我校岩石矿物学专业,从此开始了在地学道路上的漫漫求索。

img166

郑建平教授

“地学是我一生的兴趣所在,这么多年来,即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想过放弃。”从1988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郑建平一直从事深源岩石与壳—幔动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年少时培养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提出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巨厚减薄的地幔置换作用模型,并在华北南缘元古代地质体下发现了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36亿年)下地壳捕虏体,Hf同位素表明其初始物质来自40亿年前近原始地幔,这一成果对克拉通形成改造等地球演化问题研究及近年热烈讨论的华北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及其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研究有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他还担任全国火山及地球内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兼)、澳大利亚大陆岩石圈地球化学与成矿中心(GEMOC)荣誉职员、学校“211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学科建设执行负责人等职务,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科研项目。2007年至今,他先后担任了《Open Mineralogy Journal》编委、《科学通报》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编委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编委等职务。郑建平表示,他会一直坚持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要脚踏实地做事,总能有所收获”

“我不见得有比别人聪明的地方,是那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帮助我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并最终有所收获。”依靠这种信念,年轻的郑建平开始在岩石学界崭露头角。他1999年独立撰写的科研著作《中国东部地幔置换作用与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不仅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新华研究员“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公开评价,也被著名大地构造学家任纪舜院士在《新世纪中国大地构造学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引用,并获得200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郑建平的“岩石圈演化中的深部过程与浅部响应”研究获得了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且排名第一。1996年4月至7月,首次在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访问期间,他卖命的工作态度得到“老板”O.Reilly教授的高度评价。至今为止,他先后9次到Macquarie大学、香港大学和Stanford大学访问。通过与国外的交流合作,科研能力不仅得到极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科学视野和思路,科学的道路越走越宽。

凭着这种做事的“狠劲”,郑建平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先后发表包括Geology、GCA、EPSL、J.Petrol等论著141篇(章),其中SCI收录论文59篇,被包括《Nature》在内的SCI论文引用805次(单篇SCI论文最高引用113次);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湖北省第二届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一等奖;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003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近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又传来喜讯,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成为我校获得此项资助的5人之一。

img167

郑建平校友的获奖证书

在这次的评选中,专家认可的郑建平所取得的突出贡献包括:在华北南缘发现了目前所知世上最古老(≥36亿年)的大陆下地壳麻粒岩包体;论证了扬子大陆元古代地质体下广泛受改造的太古代基底存在事实;提供了扬子深俯冲地壳物质对华北岩石圈地幔强烈相互作用的实证;提出了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蘑菇云状地幔置换作用模型;开展了西部天山深部岩石圈和准噶尔盆地基底属性研究。这其中的研究成果以文章的形式发表后,已经成相关刊物几年来引用最高的研究成果。

郑建平常说:“多一些沉稳、少一些浮躁,到了秋天就能品尝到甜美的果实。”短短的一段话,却掷地有声,这是郑建平教授兢兢业业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最耀眼的路标。

“教学相长是我最大的收获”

和多数同龄人相比,郑建平看起来要年轻得多。当记者问他其中的诀窍时,他说:“我喜欢和学生接触,和年轻的思想碰撞,使我时刻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与学生相处,使得郑建平由内到外散发着一种活力。自1988年任教以来,他先后承担了“晶体光学”、“岩浆岩石学”等4门课程近2 000学时的本科教学任务,每门课程都需要室内或野外实习。在实习中,他多次与学生交流,不仅使教学思想更直观可信,而且使师生关系更亲密无间。只要在学校,郑建平总是主动承担指导学生的任务,他从不强迫学生去做事,而是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迄今为止,他先后指导了12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这些学生多数是非地学出身,专业基础也相对较薄弱,但在郑建平的耐心指导下,有的获得优秀论文的评价,有的已入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教师,郑建平认为,除了踏踏实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外,在进行科学研究中要始终坚持“设想要海阔天空,实验要严谨可靠,观测要全面周密,剖析要客观求实,立论要有理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表达要朴实简练”的原则。当喜获丰收,所完成科学研究成果被认同时,你将会深深感觉到人生一步一个脚印、点点滴滴做起的重要性!

郑建平曾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以及周口店主管教学的实习队队长,参加过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等4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多年来和学生的交流,使他相信:是学生的青春活力感染、启发了他,从而保持了对科学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感谢母校,感谢每一个爱护我、关心我的人”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郑建平认为,是地大这块沃土给了他奋斗的灵感,这里有关心他、帮助他的校、院领导和朋友们,每当遇到困难时,地大作为他最有力的后盾,使他排除困难,他不会忘记地大给予他的一切。

多次出国的经历和日渐响亮的名气,使郑建平拥有更多挣大钱的机会,但他从未想过要离开。宽松的科研环境、来去自由的管理体制、“引路人”路凤香教授的谆谆教导,使郑建平明白:“地大才是我的家,只要地大需要我,我就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地大作为创业的基地。”

郑建平在一本《百名教授谈人生》的书里给青年们写到:人生好比浩瀚的大海中的一份子,如果远离了她就很快要干枯消失。同样,浩瀚的大海由滚滚江河汇集而成,而滚滚江河又由千万涓涓溪流汇合而成。因此,完美的人生要有负责、乐观向上的态度,完全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同时也要清楚地意识到,人生道路并不平坦,路边布满荆棘,也有鲜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 徐燕 撰稿]

边疆之子 豪迈驰骋

——记1986届毕业生、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赵来校友

赵来校友,1982年就读于武汉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1986年毕业后,他先后在内蒙古109地质队、锡林郭勒盟乌兰图嘎煤矿和锡林郭勒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中心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现为锡林郭勒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电子技术)、国家信息化认证工程师。

20多年来,赵来校友秉承地大“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方法兢兢业业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他共负责完成科研项目(课题)17项,科研报告14份,调查报告15份,设计方案30余份,计180余万字;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篇(计7万多字),研究开发并正式出版多媒体光盘1套,其中有15篇论文获得自治区以上奖励,并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得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0年1月31日,赵来作为全区科技战线的优秀代表、自治区劳动模范,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的亲切慰问。2011年,赵来、孙玉梅夫妻双双被选举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并光荣出席了2011年11月在呼和浩特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

致力煤矿勘探 汗撒改造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赵来校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在老一辈地质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在学校“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校训的熏陶下,他勤奋刻苦,收获了丰富的煤田地质学知识。

img168

2005年赵来校友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劳模表彰大会

赵来在锡林郭勒盟太旗农村长大,从小就经历着烧不上煤、用不上电的穷困日子。他心想:有朝一日,自己能为家乡的父老们找到一个大煤矿,建起一座大电厂,那该多好。大学毕业时,同学们有的考上研究生,有的争取留在科研单位,还有的出国深造,但他却怀着报效家乡人民、振兴锡林郭勒盟煤炭经济的愿望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地处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毕业后,他来到内蒙古109地质队工作。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参与主持了多个项目研究。1986—1992年,赵来校友负责主持了“白音乌拉煤田芒来煤矿详查”、“西乌旗豁子梁煤矿详查”、“锡林浩特煤矿东山区详查”和“西乌旗哈达图煤矿详查”地质勘探项目,完成钻探12 000米,探明储量16亿吨,提交了1套大型、3套中型的详查地质报告。特别是在芒来煤矿的勘探工作,他探明了煤矿煤炭储量近10亿吨,彻底改变了东苏旗没有煤炭生产的历史,并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于1989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在乌兰图嘎煤矿工作期间,他针对煤矿水文地质特点及实际生产现状,提出“利用钻孔预先疏干第四系孔隙潜水实施方案”,并负责经过3年试验性施工完成“第四系孔隙潜水疏干工程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直接节约投资100万元,每年还可以为矿上减少运输成本16万元,更重要的是为目前已开工建设的胜利一号露天矿疏干方案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

2002年2—11月,赵来校友负责编制了“围封转移适用技术推广基本模式”项目,对“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获得了2005年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2007年,他参与编写了“锡林郭勒盟煤炭及深加工综合发展规划”,并负责编写“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锡林郭勒盟‘十一五’金属矿产开发利用规划”和“锡林郭勒盟煤矸石(劣质煤)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

与时俱进 科技引领创新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原始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工作需求。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锡林郭勒盟当地经济的发展,地大本科毕业的赵来校友没有就此满足。1994年,他考入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在地大打下的良好数理基础使他在面对全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时,游刃有余,如鱼得水。毕业后,具有前瞻意识的赵来校友将自己所学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地质项目的研究工作相结合,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来领略赵来校友的工作业绩,感受他的拼搏和辉煌。

2001—2003年,他负责“锡林郭勒科技信息网”建设项目,完成了锡林郭勒盟科技局和12个旗县市联网系统,并建成锡林科技信息网主网站(www.xlsti.com)和12个分网站。此次建设项目获得了2005年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6—12月,他负责“美丽富饶的锡林郭勒——投资指南”多媒体光盘(万方出版社出版)开发项目。此项目填补了锡林郭勒盟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对宣传锡林郭勒盟和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2—2005年,他负责建设蒙文科技信息网、那达慕旅游网、联合数据商务网等一系列锡林郭勒盟知名品牌网站及政务、企业网站50多家,推动了锡林郭勒盟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蒙文科技信息网系全国首家面向农牧民服务的蒙文科技信息服务网站,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并带动了蒙文信息化网络的快速发展。该项目获得2010年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他负责编写锡林郭勒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5年3—12月,负责编写“锡林郭勒盟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及全盟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的监督实施。

2005—2007年,他负责实施“96048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通过网络、电话、视频和语音等多媒体手段,提供了丰富适用的信息技术服务,为农牧民增产增收、开拓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6月—2007年9月,他负责锡林郭勒盟“科技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科技资源进行分析、筛选、编辑、汇总、统计,为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

2007—2008年,他负责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科技信息服务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07EA640042),完成项目投资200万元。

2008—2010年,他负责实施国家、自治区创新基金和科技计划项目“锡林郭勒盟中小企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代码:09C26141503173),完成项目投资共计150万元。

自加压力 科研育人培俊秀

面对这些业绩,不断创新、勇于实践的赵来校友并不满足。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学业专长向更为深层、广阔的领域进发,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他深知西部地区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必须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立足本地培养人才。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锡林郭勒盟电大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在电大教学期间,他先后担任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等课程的主讲教师,将自己的所学付诸于教学,用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带领学生实习,为锡林郭勒盟地区本土化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4年5月—2005年10月,作为锡林郭勒盟电大的特聘教师,他共参与完成了全国教育“十五”规划——“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西部民族地区远程开放教育学校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素和特点”课题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知识经济下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远程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课题共4项。他的课题成果分别发表在国家或自治区级学术杂志或论文集中,并获得多项奖励。而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中,赵来校友带领的一批批本土培养的信息技术人才也在茁壮成长,并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信息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赵来校友立足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身处科技一线,为锡林郭勒盟地区信息化建设和煤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所实施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设项目,使锡林郭勒盟科技系统信息化工作在自治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充分发挥了科技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锡林郭勒盟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赵来校友曾获得锡林郭勒盟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锡林郭勒盟“先进科技工作者”、自治区“青年科技标兵”、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自治区使用蒙古语文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自治区领导的慰问。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郭晓宁、刘锐 整理]

金山银山彰显实力 绿水青山关爱民生

——记1988届毕业生、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丁式江校友

丁式江,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于浙江天台县,1985年9月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继续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攻读矿床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Imperial College(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访问。

青春献地矿 立业建功勋

1988年7月硕士毕业后,丁式江校友先在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工作,后又分别在海南省地质大队、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工作。秉承中国地质大学的优良传统,他在地矿行业出色地建功立业。

自1988年以来,丁式江校友一直致力于海南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他先后组织、主持地质勘查项目10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8处大型矿床的勘查及研究工作、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或合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丁式江校友的这些卓越的研究成果也给他带来了一系列名至所归的荣誉:1993年获海南省首届中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获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08年获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均为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

推动科学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2008年12月,丁式江校友被任命为海南省万宁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副厅级);2009年3月当选万宁市政府市长。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球少有的旅游资源最齐全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奇山、异石、温泉、海滩、半岛、岛屿、港湾、内海、珍稀动植物、热带雨林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109千米的海岸线上,有日月湾、石梅湾等10多个风景秀丽的优质海湾,有神州半岛等7个风光旖旎的岛屿和半岛,有自然生态保持完善的植物王国兴隆热带花园和兴隆热带植物园等。然而当时,万宁在海南旅游中充当了一个驿站的角色,旺丁不旺财,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也与其区位和资源优势显得相当不匹配,而且还有许多的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和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img169

丁式江校友

针对万宁发展滞后的问题,丁式江校友坚定地将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施政的首要任务,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正确把握万宁产业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深化完善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做强热带农业,做优新型工业,走绿色崛起之路,促进了万宁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的目标。

丁式江校友认为,加快万宁发展首先必须在旅游产业上做文章,而且2009年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为他的施政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提供了坚强的动力。近几年来,丁式江校友及其政府领导班子,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做大旅游业”发展战略,通过产业强身、文化铸魂、项目保障,闯出一条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之路,推动万宁朝着中外闻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稳步前进。首先坚持规划引领。规划是重要的调控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阀门。从2009年开始,万宁市以国际视野定位,先后完成《万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10多个专项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一带两区”发展格局,并把作好规划、严管规划作为重要职责,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其次是找准发展路径。他坚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做大旅游业”战略,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完善项目推进落实机制,积极破解项目推进难题,认真落实“六个一”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和缴纳投资保证金、激励、问责等制度。一流的资源和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了中信泰富、香港华润等一批顶尖公司相继进驻万宁的神州半岛、石梅湾等地,掀起了万宁高端滨海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的热潮,打造了万宁的黄金海岸带;奥特莱斯公司在万宁建设海南奥特莱斯旗舰中心,将为万宁引来300多家国际一流品牌,填补万宁商业服务的一大空白。万宁的旅游房地产业也从无到有,石梅山庄、凯德山泉海等40多个旅游地产项目相继开盘销售,有力地推动了万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并对万宁长远发展产生极强的拉动效益。三是加大对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丁式江校友始终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没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于是“文化的挖掘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成为万宁市这几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万宁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这几年,万宁市相继成功举办了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国际冲浪节、中非合作圆桌会议、槟榔文化节、国际海钓精英邀请赛、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站)等一批重大会议、节庆和文体赛事活动,温泉、咖啡、侨乡、美食、高尔夫、冲浪、槟榔等文化元素得到充分挖掘,东南亚风情演艺、槟榔文化、海上运动、游艇业、垂钓、高尔夫、东山更起、咖啡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初步形成,并成功在全国打造了“中国槟榔之乡”和“世界冲浪胜地”两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万宁旅游文化内涵不断拓展深化,激情时尚的旅游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四是从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和城市活动三方面实施全球营销战略。万宁先后走进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开展城市形象推介活动,“中国槟榔之乡世界冲浪胜地——万宁”的城市形象广告出现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加上举办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主题活动,万宁市迅速在全国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并呈现出强劲的效应。此外,万宁市政府还在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旅游行业监管、提高服务水平上狠下工夫,有效推进了万宁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了万宁市的经济增长,使旅游成为万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到2011年,万宁市接待过夜游客从268万人次增加到367万人次,年均增长6.5%;旅游总收入从7.84亿元增加到14.4亿元,年均增长12.9%。

丁式江校友深刻认识到,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万宁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做强农业、做优工业。市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品牌农业,扶持一批劳力密集型特色产业,加大万宁的和乐蟹、港北对虾、后安鲻鱼、罗非鱼等养殖基地建设力度,扶持东山羊、山寮鸡、海鲜猪等规模化饲养,加快槟榔、兴隆咖啡、乐粽子和野海鸭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了万宁传统农业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升级。同时,万宁市依托农产品资源,以增加农业附加值、推进农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为目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及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拉长工业短腿,促进了口味王槟榔加工、小旺奇椰香饼、兴隆咖啡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万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投入、大手笔也是万宁群众举手称赞的乐事,从2007年到2011年这5年期间,累计投入67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万宁市政府借助海南岛欢乐节在万宁举办,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中国优秀旅游风情小镇”的目标,投入8.5亿元,全面改造提升兴隆旅游设施。此外,海榆东线公路、东环轻轨万宁站、建设北路、万城城北新区“三横二纵”路网、加神公路、兴隆迎宾大道、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等,一批对万宁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滨海旅游交通路网建设改造加快步伐,万宁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变。

这几年,万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发展、大变化,是万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2007年至2011年,万宁市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9.4%,实现每两年翻一番。这些既造福于当前的万宁,也为今后万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万宁发展的最大资本。“万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这点上,丁式江校友是坚定和执着的。在统一班子成员认识的基础上,丁式江校友带领大家通过经济发展夯实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丁式江校友十分重视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万城、神州半岛、石梅湾、兴隆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营,7个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治理项目建成使用,这些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是万宁市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优异成果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的同时,丁式江校友带领相关部门,积极策划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启动了万宁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太阳河水生态治理工程、太阳河下游流域及小海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大大改善太阳河旧河道地区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环小海流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海防林建设、退耕还林和退塘还林等工程,构建生态防护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

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万宁市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环境准入原则,严把环境准入关,充分发挥环评“过滤器”的作用,区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了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同时,万宁市政府加大对项目的审批、用地预审、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政策和生态环境要求的项目落户万宁,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产业,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节能减排有关措施。

近几年来,万宁市参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处于海南省较高水平,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在海南省名列前茅,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万宁市近年来“严格按照生态省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海南省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是分不开的。

坚持执政为民 建设人民幸福家园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丁式江校友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都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发展。近几年来,万宁市积极推动全市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民生事项,实施农村通畅工程、廉租房建设等基本民生工程。在许多民生项目中,丁式江校友都是亲自挂帅,真抓实干、抓出成效,还推动解决了全市近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他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教育、医疗落后问题,万宁市建设万宁中学新校区(高中部)、万宁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校安工程,办学质量逐年提高;为了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万宁市每年坚持从全国招聘高中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启动新万中、思源实验学校、新人民医院建设,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组建了万宁职业教育集团,实施了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工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同时,万宁市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开展城乡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变城乡面貌,打造宜居环境。万宁市委市政府还每年公开承诺办数件实事,并作到逐一落实,让万宁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万宁存在的较多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多届党委和政府。丁式江校友始终坚持新官要理旧账,近几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合法合理、量力而行、科学安排原则,万宁市分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投入3亿多元,稳妥地解决了工商改革分流、拖欠工程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离退休干部离退休金、教职工和国有企业职工工资、义务教育债务、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体制改革、企业伤残军人补助等一批纠缠万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批历史积案实现“案结事了”,这不但把历史包袱逐步卸了下来,让万宁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健康,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同时,万宁市还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平安万宁”建设,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丁式江校友敢于面对矛盾,敢于承担责任,果断处置,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待上访和信访,丁式江校友和他的政府班子也都是认真对待,真心实意、合理合法地妥善解决。这几年来,万宁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受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简称中央综治委)的表彰。

丁式江校友在万宁的工作,得到了万宁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得到组织上的充分肯定。2012年6月,丁式江被海南省委任命为中共万宁市委书记。走上新的岗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丁式江校友将继续描绘心中宏伟的蓝图,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全力推进“开放万宁、绿色万宁、幸福万宁”建设,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img170

地质灾害战线的冲锋者

——记1989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宗胜校友

作为一种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地质工作者,时刻面临着无法预知的危险和挑战,也时常要在第一时间冲进第一现场,这就是每一位从业者的生存状态。20多年来,建立国内首个地级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广东省佛山地质局高级工程师、地质调查所副所长张宗胜就无数次接受过这种挑战,如同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猎人”,奔赴于每一个山崩地裂的现场和渺无人烟的深山老林。2012年,他荣幸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了佛山市地质系统获得该奖章的第一人,这份荣誉正是对他多年来不畏挑战、默默无闻的最好报答。

城市里的“山民”

1989年,张宗胜校友从我校毕业,开始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后,他才发现,虽然进城了,但这一份职业更像是一位“山民”,需要经常翻山越岭、穿越无人之地、奔赴地质灾害现场。

img171

张宗胜校友

可就是这样,张宗胜校友一干就是20多年。直至今日,20斤重的行囊,他经常一背就是一天。监测车上,始终放着他的“三大宝”:工作鞋、水鞋、雨衣。

张宗胜校友早已记不清自己爬过多少座山,走过多少里山路,穿越多少次森林。野猪毒蛇随时出没的威胁令他感叹到,每一步都与危险近在咫尺。

在张宗胜校友看来,除了翻山越岭,另一项最大的挑战就是地质灾害。在佛山生活了数十年的他认为,佛山的地质环境很脆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随时都可能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一年里,他至少要赶赴10场地质灾害现场。而每一次地质工作者的出现,不像消防员、警察那番显眼,反而属于“另类的救援者”。

就是这种敢于步入最危险区域的工作态度,让当地居民对于张宗胜给出的地质灾害解释特别信服,也给相关部门的救援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将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国内首个地级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张宗胜校友自担任了佛山市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两个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项目组组长以来,从系统设计、野外调查、监测点的选择和布设、监测仪器的安装到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都亲历亲为,奋战无数个昼夜,反复做了大量的试验和创新工作,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构建了佛山市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使佛山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集地质灾害监测与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为一体的地级市。

近年来,台风、暴雨引起的全市各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系统运行以来至2010年8月底,共发出了三级预警19次、四级预警2次,其中17次预警区发生了地质灾害。由于预警及时准确,人民成功避让了各类地质灾害7起,安全转移人员2 000多人,实现了佛山市近两年地质灾害零死亡的目标。

img172

张宗胜校友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荣誉证书

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成效得到了佛山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在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得到了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省内最好的一套地质灾害防治系统。2010年1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钟自然等一行亲临佛山地质局,现场考察了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对系统投入使用突显服务地方、服务市民的效能表示赞许,对系统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广东省内多个市也对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实地考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总院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也亲临现场进行了考察。2010年8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谢章中在现场考察后认为,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各地可借鉴佛山市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的成功经验。

全心投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为政府排忧解难

近年来,由于台风、暴雨频发和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强烈,佛山市各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张宗胜校友带领技术人员始终站在第一线,哪里发生了地质灾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们认真调查、分析、监测,找出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建议,努力为政府排忧解难。

2008年6月17日中午,顺德大良飞鹅山西南侧边坡发生崩塌,坡脚厂房围墙倒塌。正在巡查监测的张宗胜校友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调查。6月18日,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地面很滑,张宗胜校友带领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调查。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调查完成后,下到山脚,已伸手不见五指,他们个个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6月25日,天气极其恶劣,一整天都在下大暴雨。民兵预备役等抢险人员撤退了,但张宗胜他们仍披着雨衣、打着雨伞,冒着岩石塌落的危险,继续坚持着1小时1次的监测。雨停后,张宗胜更是马不停蹄,顶着烈日,指挥抢险人员施工。

不论是下雨还是天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张宗胜校友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为救灾抢险及时提供地质技术指导,成功避免了很多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获得了顺德区政府的高度赞誉。他编写的《飞鹅山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程工作总结》也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飞鹅山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是广东省乃至国内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的典范。

2008年11月,南海区大沥黄岐海北片区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引发变形不断加剧,影响了黄岐二中教学和敦豪物流中心的经营。当地群众都认为是附近武广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引发的,要求停止施工,造成了施工方与当地群众的矛盾。为了防止地质灾害进一步扩大,佛山市政府启动了三级应急预案,要求彻查原因,南海区也成立了应急小组。张宗胜校友承受着巨大压力,担负起了这个重任。作为地质灾害专家核心成员,张宗胜校友带领技术人员在现场实施地质灾害监测一天一报,努力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2009年春节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带头坚守在岗位上,亲自到现场值班。不值班的时候,他每天也要过问监测和施工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赶到现场解决。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最终得出了海北片区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结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2009年2月20日的专家论证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结论依据充分,定性准确,防治措施可行。这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省长黄华华的高度评价。

张宗胜校友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想方设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心全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努力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周立群、刘锐 整理]

柯翔:盖最好的房子

——记1988届毕业生、武汉新阳光地产董事长柯翔校友

30年不长,它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被一往无前的时间老人裹挟着急速飞驰;30年不短,可以在风霜雪雨中磨砺出一个精明智慧的企业家,锻造出具有超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柯翔,武汉新阳光地产董事长,一个历经30年激越的改革开放岁月、浑身溢满激情和自信的企业家。他,从30年前的激荡岁月向我们走来。

30年前,中国没有企业家。从“士、农、工、商”到“工、农、兵、学、商”,商人总位于中国社会身份序列的最底端。30年后,中国企业家们不仅活跃在中国舞台,更成为一支世界瞩目的“中国力量”。30年来,从放下“铁饭碗”到自主创业,新阳光地产董事长柯翔的身上,凝结着中国企业家诞生、成长历程的缩影。

柯翔说,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30年。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有追求,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30年。

放弃铁饭碗三十年积累夯实发展基础

1976年,柯翔高中毕业后进入湖北地矿局工作。当时,这可是个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两年后,就在全国人民喜迎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时,柯翔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意识形态斗争的狂热过后,我开始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上大学成为我当时最大的梦想。”

1979年,柯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湖北大学,主修历史。“最初的想法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得到对未来的启发。”毕业后,他回到地矿局子弟学校做了一名教师。

“那时候,电视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通过电视,我们一边了解世界,一边无比强烈地感觉到中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在这时,十二届三中全会犹如一场及时雨,指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指引了我人生改革的方向。实业救国的梦开始在我心中萌动。”柯翔风趣地说。

说干就干。1985年,柯翔第二次上了大学,这次目标更明确——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班。“在美国,一流的人才一定在商界。中国想把经济搞上去,重文轻商的传统就一定要改变,最杰出的大脑就应当投身经济建设大潮。”

3年后,学有所成的柯翔回到地矿局成了一名基层经济管理者。学以致用的他把几个破产收编的国企管理得井井有条,“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各种荣誉纷沓而来,才30出头的柯翔已经成为处级干部了。就在仕途越走越坦荡时,历史的车轮再次把他带向一条新路。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听过之后,我热血沸腾。不可抑制的创业热情让我很快就向组织递交了辞职报告。”

怀揣几千块钱,拉上十来个人,凭着一腔热情,柯翔在1993年成立了武汉科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依靠多年积累下的专业知识、经验和信誉,柯翔带领着科城迅速发展起来。军山长江大桥、京九铁路、武汉商业银行大厦、丝宝大厦……科城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知名项目中,企业规模也由之前的10余人发展到近400人。

前进从未停止决心盖出最好的房子

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柯翔的目光却没有停止转动。2002年,他成立了新阳光房地产有限公司。“那时候武汉的房地产刚刚起步,我有信心做出市场上最好的房子。”短短几年,巢NEST已经蜚声业界,新阳光也已跻身本土一流开发商行列。

对他来说,进入房地产的理由很简单:“武汉的好房子太少了。我有信心做出市场上最好的房子。”

为了这一目标,柯翔将自己站在居住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为购房者着想,房子一定要住得舒服。在巢NEST项目上,他硬性地将设计制造成本自我提高30%,用当时最先进的材质和科技,此举意味着自减30%的利润,为此,新阳光地产争取到多个第一:科技含量第一,节能水平第一,生态第一,住房品质第一,开盘一次成交量第一……利润也是第一,但是却是倒数的。

“把这个房子做好一些,多花一点钱成本高一点不是浪费,最大的浪费是这个产品刚刚做起来就被淘汰了,你浪费了土地、周边的资源等,都是浪费的。”柯翔说。

在柯翔看来窗户就像人的眼睛,在武汉,巢上城是第一家使用双层中空内置百叶窗的。“使用这种窗户能保护我们的尊严和隐私。人们选择生活方式不同,可能会有差别,但是在尊严上是一样的,作为现代的人居住的时候要强调这一点。”柯翔说道。但是这种窗户每平米成本达到1 100元,大大增加了房屋建设成本。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执着的追求,柯翔的新阳光这么一支新军,很快后来居上,成了武汉地产业的排头兵。

追求利润是商业的根本法则,如此作为,柯翔并不傻,更不是有钱烧得慌,只是他深深明白,成功,不是台上鲜花朵朵,不是台下掌声阵阵,更不是银行里那一排排的阿拉伯数字,对于他来说,成功只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他的成功应该是一种持续的过程。

社会在进步,房子也在进步,现在的好房子也越来越多。柯翔非常欣慰,但他从不避讳自己的功劳,他笑称:“我也带动了其他开发商建造好房子。”

近10年来,老百姓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当时外地人到武汉买房,觉得武汉的房子好便宜,武汉本地人当时还认为贵。但是经过了2006年、2007年房价的上涨,老百姓也不觉得房价贵。中国房地产就像一个婴儿,犯什么错误都可以理解。这个产业刚刚起步,摔了几跤很正常,中国房地产产业成长如果快的话要30年,慢的话大概50年。

展望未来,柯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但是中国没有。此次经济危机只有中国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拉动内需,而对于美国,这个阶段早在美国罗斯福时期已经完成。

[30年人生信条]

用平和的心态,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30年成功哲学]

成功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看得见的,是资产的增长,看不见的,是心灵上的成就与满足。对我来说,成功更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本文来源:荆楚网)

璀璨珠宝 美丽人生

——记1990届毕业生、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王蓓校友

王蓓,1965年出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珠宝鉴定师,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注册技术评审员,现任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党委委员、浙地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地质勘查局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浙地珠宝有限公司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明星放心示范店”,被杭州市品牌办授予“杭州最具品质体验点”,被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授予“浙江省国民消费教育基地”。

王蓓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科研及经营管理工作,曾任浙江省珠宝鉴定中心主任,工作20多年来,她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作为科技人员,她负责过多个科研项目,重点完成了多项贵金属及珠宝方面的研究项目,研究论文被《岩矿测试》、《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国宝玉石》等权威研究期刊录用发表。她在总结日常检测、教学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专著1部(23万字),研究论文及译文10余篇,研究报告8篇,质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多套。

img173

王蓓校友

在浙江省珠宝鉴定中心工作期间,她作为主任,团结带领全处室人员,积极开展测试方法、鉴定方法的研究,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了一整套实验室工作规则。该室的科研及检测能力均保持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在行业内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鉴定中心作为司法部门、工商部门指定鉴定机构,承担了疑难样品的检测和仲裁工作,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检验报告和鉴定证书,成果公正科学、准确可靠。

作为浙江省宝石协会的专家,她乐于奉献,为浙江省企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经常在电视、电台、书刊等媒介上开展珠宝玉石知识宣传,有效地扩大了鉴定中心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高水平的检测能力、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尽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鉴定中心的产值仍年年递增,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2006年鉴定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2007年被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确定为珠宝玉石鉴定方面唯一一家“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指定实验室”,2008年获得浙江省司法鉴定实验室的资质。

img174

王蓓校友的获奖证书

2009年王蓓同志在浙地珠宝有限公司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接任了该公司总经理,这段时期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珠宝市场冲击最强烈的时候。她以女性特有的坚毅、聪慧,充分利用长期在珠宝行业工作积累的经验,对公司内部加强科学规范管理,调整货品结构及营销策略,带领员工共渡困境、共谋发展。

王蓓同志到任后,她清醒地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将会获得双赢。她带领团队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09年底引入强势品牌中国黄金,并于2010年初在浙地商场二楼成功开出中国黄金浙江旗舰店,顺利实现强强合作、互补经营。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困扰浙地珠宝多年的困难,盘活了浙地商场二楼资产;又能共享中国黄金品牌宣传,扩大浙地珠宝商场的知名度。双方客户共享,资源共享,在合作中达到互利共赢。

优雅温馨的购物环境会使人备感心情舒畅,璀璨的珠宝首饰与柔美的灯光交相辉映,使人感到珠宝首饰的神奇和美妙,进而对珠宝首饰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神往,激发出强烈的拥有欲望。营造一个优雅的购物环境,让顾客在理想的购物环境中享受温馨周到的服务,是珠宝零售店赢得顾客的重要前提。王蓓同志带领的团队在2010年的销售淡季对商场进行整体装修改造,商场的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店堂更宽敞、商品更丰富、环境更幽雅、购物更舒适。特别科学配置的现代光源,将珠宝原有的宝石光芒和精致奢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光彩夺目。同时,她还开辟了特色服务功能区,全面完善商场各方面设施,整体格调体现简洁大气而不失珠宝的时尚奢华。公司还对营业员的服饰进行重新设计、更换。所有这一切营造了美观高雅的视觉效果,成就了温馨、舒适、专业的购物环境,提升了商场的整体形象,而装修后销售明显增长更是达到了以装修促进销售的预期目的。

要提升销售业绩,就必须扩大消费群体。王蓓同志针对浙地珠宝的地矿专业品牌特点及地处非商业地段客流严重不足的状况,认识到必须培育新的销售增长点。她在维护好原有普通货品销售的同时,做大做好精品营销,吸引高端客户。因此,公司进一步拓宽进货渠道,选择与一些口碑形象佳、货品品质优的品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全面客观理解品质概念,调整货品结构,配合销售目标选择适销产品,树立浙江具有专家优秀品质的品牌形象,为顾客购买到满意商品提供条件。经过不懈努力,随着品牌形象、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购买中高档货品的客人不断增加,浙地珠宝销售保持稳步增长。

王蓓同志本人获得了不少荣誉,这是对她辛勤工作的肯定,但她绝不满足于此,她正满怀信心地带领全体员工,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展示女性管理者的别样风采。

[中国地质大学浙江校友分会 供稿]

让青春在“地勘”闪光

——记1998届毕业生、第八届江西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周先军校友

周先军,1973年11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任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有色地质一队地质矿产勘查院院长,是第八届江西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获得者。

周先军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西有色地质一队工作,12年来主要从事矿山地质、工程地质、矿产勘查等工作。他凭借对地勘事业的热爱,干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爱岗敬业 力求上进 追求卓越做贡献

周先军同志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工作业绩突出,每年均被考核为队先进个人,2007年和2009年被评为局先进工作者。他思路开阔、敢为人先,在他的领导下,一队地质矿产勘查院的各项项目完成情况和工作业绩都很好,在部门(科室)考核中年年排名第一。

大学毕业后的周先军始终坚持在野外一线。不管是翻山越岭的地质填图,还是路途遥远的编录采样,或是烦琐复杂的储量计算,他都坚持自己动手。担任领导职务后,他身先士卒,也要求队员们做到多出野外、多爬山、多观察、多思考,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从而寻找解决办法,多出成果。有时,为了弄明白一个地质现象,他带领队员们在一个山谷密林中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他干地质工作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他常说:“干地质这行,没有成果时有苦有累还有气,有了成果时苦中累中也有乐。”有的项目驻地距野外工作地点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有的项目地质填图时要攀爬悬崖峭壁,有的测量点要从根藤丛林中爬行穿越。但他常说:“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开拓创业的奋斗精神,是地质队员的必备素质。”不管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严寒冰冻的冬天,他和他的队员们从不畏惧困难。在地质填图过程中,他动作敏捷,丝毫不逊色于年纪比他小十几岁的小伙子。他还经常耐心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同志,时刻为年轻地质队员起表率带头作用。在一次地质填图过程中,他被毒蜂蜇得脸肿得像个大面包,持续肿了一周多时间,但他仍拒绝休息,涂点药依然奋战在填图第一线,直至圆满完成地质填图任务,才满意地撤离填图点。

地质找矿工作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周先军同志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潜心钻研有关资料,巩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虚心向老专家和有经验的同志请教,边学边干,不断充实自己。他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工作中自己加强学习外,他正在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以期在学校中汲取到更新更多的专业知识。

锐意进取 敢打敢拼 地质找矿出成效

周先军同志近几年先后参加多个地质项目的勘查工作,带领同事完成了大大小小近10个各类地质报告的编写。2007年11月他组织人员在1个月时间内完成了《江西省东乡县枫林铜矿区铜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此报告经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一次性通过,得到业主好评。2009年他编写了《万年县虎家尖银金矿2008年度资源储量报告》、《上饶县磁坞金矿和弋阳县刘家金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等,这些报告均顺利通过了评审。2006年上半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万年县大山村钨矿地质普查项目,发现了5条钨矿体,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2006年下半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弋阳县信排山银铅锌矿预查项目,在地表发现了2条品位较高的银矿体,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2008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一队自有探矿权——金溪县芳沅金矿普查项目,发现了3条金矿体,提交了普查地质报告。

在具体工作中,周先军积极发挥自身业务技术特长,把好地勘业务技术关,耐心细致地传、帮、带其他队员,尽快提高整体业务素质水平。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一队的其他人员综合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明显的增强,团队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越来越浓。

团结协作 再立新功 探明特大优质瓷石矿

2009年,周先军同志带领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一队地质队员们在弋阳大源岭—来龙岗瓷石矿矿区实现优质瓷石找矿重大突破,探明控制的瓷石矿资源储量5亿吨,预测远景资源量达17亿吨,为全国第一大优质瓷石矿。该矿床的发现是江西省2009年度地质找矿三大突破之一,为景德镇千年陶瓷特色产业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支撑,初步估算潜在经济价值数百亿元。

2009年3月,景德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意味着世界千年瓷都陶瓷产业因资源枯竭面临产业转型危机。为此,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紧缺和优势保障工程”,成立了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一队抓住省地勘基金项目的起步运作机会,成功承揽到弋阳县大源岭瓷石矿普查这一地勘基金项目。为了把这个项目完成好,一队率先想到了周先军同志。在项目难度大、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周先军同志临危受命,担任该项目负责人。从2009年6月8日开始编写立项申请书至12月28日提交最终地质报告,周先军同志几乎连续工作了204天。

由于以周先军同志为首的项目部对各项工作都做得扎实完整,项目部在每次由省国土资源厅和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组织的工作检查中均获得好评。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2009年项目部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书下达的工作量,各项工作质量均符合规范要求,野外验收时被评为优秀。2009年12月28日周先军向省地勘基金管理中心提交了大源岭矿区南段2.0平方千米范围的详查地质报告,取得了重大的地质找矿成果。现在,周先军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开展大源岭矿区北段详查工作。

这一瓷石矿床的发现,对于江西省陶瓷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它为景德镇国家级陶瓷产业基地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瓷石原材料,迅速摘掉了“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这顶帽子,同时为省内高安、丰城等其他城市和广东、福建等外省的陶瓷产业提供了原料保证。

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献身地质事业。周先军同志热爱地质事业,忘我工作,吃苦耐劳,一年中有多数时间是在野外项目部度过的。为了把地质项目做好,小孩出生后不到10天周先军同志就主动要求出野外,并且一呆就是好几个月。

2010年的江西省地勘基金项目立项中,一队通过申请又获得了两个基金项目。周先军将继续带领他的地质队员们努力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地质找矿成果,为振兴繁荣我国有色地勘事业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作为有色地质一队的领军人物,周先军同志目前面临着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希望。

我们祝福他在今后的地质生涯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供稿,略有修改)

泰山压顶不弯腰

——记1999届毕业生、中国铁建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武汉地区经理南天校友

南天,中国铁建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武汉地区经理、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总监。他从1999年至今一直从事监理工作,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学习,从监理员成长为重大项目总监,曾获“湖北省优秀监理工程师”称号。2012年8月,南天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img175

南天校友

责任——重于泰山

10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对建筑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大大提升。工程监理行业人员队伍扩大了,门槛提高了,责任也更重了。

1999年,我刚到中国铁建铁四院监理公司时,很多人问我,年纪轻轻的怎么去干监理了?那时候,监理行业并不像现在这么受重视,业务不多,大多是院里退休的老同志在干。

我做的第一个监理项目是宁波北仑港码头锚杆挡墙工程项目。当时这个项目只有2名监理工程师,带着我这个监理员。业主对监理要求不高,把质量管好就行了,监理现场也不需要配备大型仪器设备。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建起来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和乡村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无论是修建公路、铁路,还是建造大型公共建筑和商品住房,都离不开监理这个行业对建筑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10年间,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更高、工期更紧、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关键是对质量要求更高了,这都对监理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这期间,我边学边干,先后参与了武汉绕城高速公路、武汉天兴洲大桥公路、武汉地铁二号线、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几个项目,从监理员成长为项目总监。

随着国内许多大城市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地铁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今我国已有十几个城市拥有地铁,还有很多城市正在修建地铁,这对我们来说是全新挑战。2008年10月,我开始担任武汉地铁二号线总监。由于以前没接触过地铁项目,刚开始在现场管理上困难重重。

我深入公司在监地铁项目去观摩,了解监理控制重点与难点,并带回大量资料组织大家进行岗前培训,让监理人员先“专业”起来。随后,我们狠抓现场管理。在一次例会上,我们向施工单位提出钢筋笼焊接质量差的问题,施工单位开始很不服气,于是我们拿出图纸、讲清理由。在我们的督促下,施工单位尽管不情愿,还是进行了整改。从此以后,我们树立起了监理权威,施工单位也更重视质量。我们的监理队伍也实现了从不熟悉到完全履行职责的转变。

技术——精益求精

现在,监理人员队伍扩大了,监理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了。10年前,公司一年合同额只有两三千万元,监理人员只有两三百人;后来,公司开始有了一些年轻的专职监理人员,业主也开始要求监理现场配备试验、测量、交通等设备及通讯工具;如今,公司一年监理合同金额达两三亿元,有上百位总监,从业人员达上千人。公司还成立了自己的专家组,引进知名的监理专家,配备了中心试验室、测试所。

管好工程质量是监理的天职。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善于发现问题,让施工单位服气、让业主放心,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工程监理是业主聘请的第三方工程服务机构,是代表业主监督施工单位施工的。我们必须对施工技术掌握得更精准,才能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正式开工前,监理要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整改意见。2009年9月,我们在进行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图纸会审及现场核对时,发现董永路连续梁采取的是挂篮法施工。经分析后认为,挂篮法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质量难控制,于是我们建议改为支架法施工,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还可以节省投资。我们打报告给业主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业主采纳了我们监理的意见,对连续梁进行设计变更。

这样的整改意见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赢得了施工单位和业主对我们的尊敬。在这些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善于发现问题,让施工单位服气、让业主放心,才能发挥好监理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中的作用。

施工工地是监理工程师的主战场。每天,我们都要对施工进行全程监督。早晨开工前,我们要进行巡视,查看前一天检查出的问题有没有整改。因为,按照规定,只有前一步施工合格了,才能进行下一步。随后,我们再去看有没有新问题出现。

庞杂的施工程序对监理水平要求很高。就拿制梁来说,桥面是由一片一片梁架起来的,而制造一片梁多的时候需要几十种型号的钢筋。尽管不具体参与施工,但是钢筋的长度、规格等都需要监理事先看图纸了解清楚。随着建筑领域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我们也在不断加强学习。

面对施工单位的一些抵触情绪,我们除了靠过硬的业务素质赢得他们的支持,还需要敬业精神。只要施工不停,监理就要时刻在场,尤其是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需要现场监督,我们行内称之为“旁站监理”。施工通常不分昼夜和节假日,我们监理也要跟着一年从头干到尾,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才能干得好。

安全——质量底线

如果一个项目的监理队伍特别认真负责,就会对施工队伍形成威慑力,也许还没等监理查出问题,他们自己就会自觉重视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品质。我常听到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说,看到你们这么敬业,时时刻刻盯在现场,我们也不好意思不把活干好。

我把这样的“不好意思”看成是对我们的褒奖,这证明我们监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了。

监理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同时也是个良心活。为了保证质量,只能选择铁面无私。

施工单位更多关注进度和效益,监理更多关注质量与安全,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与施工单位产生分歧。任何时候,我们都牢牢守住质量这条底线。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监理,要善于在施工“旁站”的过程中发现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隐患,做到火眼金睛。

2010年6月,我在施工现场巡视时,看到绑扎桩基承台的施工现场没有安装降温循环水管。施工单位说设计图纸没有这一项,他们只能按图施工。我打电话问设计代表,他也说不用安装降温循环水管,只要施工单位保证承台不产生裂缝即可。可我感到如果不设置降温循环水管,极有可能造成承台裂纹。

我及时向业主汇报了这个情况,建议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召开专题会进行处理。业主及时组织了专题会,会上大家形成了共识:设置承台降温循环水管是施工单位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会上还明确了不同规格的承台应该如何设置降温循环水管。后来,施工中凡是大体积承台都按要求设置了降温循环水管,承台没有一个出现裂纹。

有人说,不用那么认真吧,差不多就行了。可是一想到今天认真管好质量,是为了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工程运行的安全,我们底气就足了,哪怕得罪再多的人,也要下决心保住质量。

2012年7月,我们和相关部门对一家桥面附属构件厂进行检查时,发现现场有136块遮板钢筋与设计图纸不符。我们给出监理意见,要求全部返工,但施工单位认为遮板不受力,要我们不要太认真。责任感让我们没含糊,监理站迅速组织施工单位、现场监理召开了质量问题分析会。会后,全体人员到小型构件厂,把136块遮板用红油漆编上号,在大家的见证下由工人一一砸碎、销毁。这次事件让大家看到了监理站重视质量的决心。

(摘自2012-08-31《经济日报》,略有修改)

见义勇为真男儿 粗中有细地矿人

——记1999年毕业生、内蒙古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新疆办事处主任高俊校友

2012年6月29日,海航集团旗下天津航空GS7754航班执行和田—乌鲁木齐航班任务时,遭遇6名歹徒暴力劫机。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驻新疆办事处主任高俊同志就在飞机上。紧要关头,高俊同志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敢协助机组工作人员成功制服歹徒,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事件发生后,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为高俊等多名积极配合“反劫机勇士”和“英雄机组”行动、共同制服暴徒的同志荣记二等功。同时,海航集团授予其“海航荣誉旅客”称号,并给予终生免费乘坐海航旗下航空公司自营航班的奖励。

对于这次遭遇,高俊经常感慨:“遇到这种事,大家就应该迅速联合起来共同搏斗,这样一是能保住生命,二是邪不压正,歹徒才不会得逞。”在反劫机事件中,高俊不是第一个站起来的,也不是最英勇的,但是,他很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勇敢地站了出来,做了一个对得起自己的真男儿!但是每次说起所获得的荣誉,这个看起来很粗犷的大汉又总是有点腼腆,轻描淡写:“当时很多人都是自发的,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胁,国家财产安全也受到威胁,遇到这种事情,作为一个男人,危难面前都会挺身而出的。”

高俊199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床地质学专业。生活中、工作中的高俊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豪爽热情、粗犷有力的外表下,有一股细腻、认真的劲头儿。驻新疆办事处有部分员工包括高俊自己长期在内蒙和新疆两地之间奔波,比较辛苦,对家庭的照顾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高俊同志不仅自己没有怨言,而且深有体会。他尽量照顾自己的下属,把休假、探亲的机会留给他们。平时的生活中,这个大男人也会细腻地观察下属的情绪变化,及时地给员工疏导心理、帮困解忧。在技术问题上,高俊更是有一股认真的钻劲儿,对数据精益求精、力求准确无误,对疑点慎之又慎、力求不留死角。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在他的带领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投入新疆自治区矿产勘查开发事业,取得了优异的工作业绩。

img176

高俊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内蒙地矿系统不胫而走,大家都觉得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就是有这种敢做敢为的男儿精神,就是有这股认真细腻的工作作风,而这种精神、这种作风,也恰恰是内蒙地矿人的写照。大家都竖起大拇指:高俊,好样的!

img177

海航集团给高俊校友的致谢函

(内蒙古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供稿)

青春在岩层深处闪光 梦想经青山遍野前行

——记2001届毕业生、全国劳动模范石昆山校友

艰苦环境塑优秀品质,乡亲期望立雄心壮志

1955年,石昆山出生在豫东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兄妹7人,他是长子。童年的艰苦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同时也铸就了他坚毅的性格。当时的豫东,长期受风沙、内涝、盐碱的侵害,农民生活十分艰难,用煤也极其困难,甚至为运煤而活活累死的情况时有发生。乡亲们求煤若渴,在石昆山的内心深处埋下了一个梦想——要上大学,学找煤,学找矿。虽然家庭贫困,但明事理的父母念他读书心切,终于答应他继续上学。于是,小昆山上学时挎上篮子,放学割草拾粪,瘦小的身体压上了生活、学习两副重担。生活的艰难,激励小昆山更加发愤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在1973年秋全县高中举行的数学竞赛中他一举夺得全县第一名。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石昆山带着父老乡亲的期盼,考入了河北地质学院。他抓住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虽然他学的不是煤田地质学,而是探矿工程,但各种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都离不开探矿工程,总算是如愿以偿了。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十分珍惜大学生活。4年中,他从没有睡过午觉,而是学英语、背单词,以弥补中小学没有学习英语的缺陷。石昆山是河北地质学院1977级学生英语结业考试中唯一满分的学生。198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并于学习期间在党旗下庄严地举起了自己的右臂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对自己从学业到思想上要求得更加严格。

img178

石昆山校友

在大学和研究生学习期间,他曾到过天南海北的10来个地质队,钻台上油滑、泥泞、轰鸣的机器声,坑道内潮湿、阴暗、呛人的炮烟味儿,还有落后的探矿生产技术条件,使他从心底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我国的地质勘探队存在的缺人才、缺技术的现状急需高技术人才,急需有人去改变。

1981年底,从恢复高考的首届毕业大学生中招录1981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仅招录了17名,其中探矿工程专业和岩石破碎理论研究方向仅招了2名,可谓是当时非常抢手的稀缺资源。1984年底毕业分配时,石昆山的面前摆着一条条金光大道:他的导师、著名探矿专家屠厚泽教授早已看中这位聪明好学的“徒弟”是块好料,希望他留校任教搞科研,攻读博士研究生;国家地质矿产部部机关部属科研院所点名要他;他的硕士论文评议人、著名探矿专家、原地矿部探矿司司长赵国隆教授希望他到部机关工作;他的另一位硕士论文评议人、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桂林地质研究院李振潜院长在宣读完对石昆山的论文的评审意见后,提出把他分配到桂林的建议,并许下优厚条件,宁愿付“培养费”,也要“挖”他去桂林;当时的河南省地矿厅厅长曾绍金派员到武汉希望他回河南厅机关工作……

面对母校恩师的厚爱,大城市国家部委机关和科研单位的诱惑,各用人单位的器重,石昆山左右为难了。他清楚地知道这一选择的重要性,这将是他人生旅途中的关键一步!夜晚,他难以成眠。乡亲们的期望,“找矿”的梦想,又一次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石昆山经过慎重的选择,毅然决然地要求回到家乡河南工作,并谢绝了地矿厅领导把他留在郑州的好意,斩钉截铁地表示,要干就一竿子插到底,不能像个住店的。就这样,他背上行李卷来到地处豫西山区的河南省地质探矿三队,成了全国地矿系统第一个到野外第一线工作的硕士研究生。

崇山峻岭采集样本,三万数据熔铸结晶

到地探队工作后,石昆山开始涉足熊耳山、小秦岭和贫困的豫西老区,经过山山水水的跋涉和沟沟壑壑的踏勘,当他看到地质队生产技术条件落后现状,当他了解到豫西山区人民守着金山没饭吃,心情非常沉重,发誓要“智”献山野。从此,他开始了10年探矿生产和地质科研之路。

初到地探队的一天,他在洛宁县上宫金矿区看见一位机长手拿一只磨损得不像样子的金刚石钻头,愁眉苦脸地蹲在地上挠头皮,便走向这位机长询问缘由。机长信赖地对他说:“你是研究生,如果能找出一种合理选择钻头的方法,能让钻头钻得又快、寿命又长,就给我们解决大问题了。”石昆山看着磨损得连“牙齿”都没有了的钻头,面对老师傅期盼的目光,激发了他从这个问题上做“文章”的灵感。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苦苦思索,他选定了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个科研课题和试验方案——“依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优选金刚石钻头结构参数研究”。这个紧密结合探矿生产实际的研究项目,顺利通过河南省地矿厅审查批准立项并拨给3.36万元科研经费。这一课题前人没有搞过,查不到参考资料,生产中又十分需要,他决心闯出一条新路。野外队毕竟是野外队,一无科研设备,二无试验室,又无导师和科研助手。面对现实,在大队领导的支持下,石昆山开始白手起家,创建野外队试验室。冬天,他只身赴江苏泰县等地采购切样设备,途中被雨浇感冒,他忍受着高烧的痛苦,边吃药边跑选购设备。一次去北京购买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仪器,回来时没买到座位票,他怕损坏宝贵的科研仪器,提着几十斤重的仪器站了一路。下了火车又挤汽车,当他扛着仪器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同志们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经过几个月的奔波,他硬是“背”成了野外地质队第一个国内较先进的岩石破碎试验室。

采集岩样是一项十分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海拔2 000多米的小秦岭和山高沟深的熊耳山一带的各个矿区,石昆山冒着烈日酷暑,钻进一座座用荆笆、油毡搭成的潮湿闷热难耐的岩芯库里,翻遍了数不清的岩芯箱,挑选出一块块合他“心意”的岩芯标本,采集了试验需要的40多种河南代表性岩石的2 000多块岩样。参差不齐的岩样要切割成长短一致,并将两端抛光才能满足试验要求。切样要和泥水打交道,不仅又脏又累,而且噪声震耳欲聋。他的手上先是磨出血泡,血泡震裂又成了血口子。2 000多块岩样自己动手切完了,他的耳膜却一连轰鸣了一个多月,但他却为队上节省了一万多元的加工费。这笔账在20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作起试验来石昆山常常忘记了下班吃饭。他白天超负荷,晚上开夜车,一周下来竟干了十几天的工作量。由于人手少,他既要操作机器和仪器,又要卡秒表,还要做记录,整天一身水一身泥。夜深人静时,他还在伏案整理分析当天的科研测试数据。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劳动,他测试完全部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用钻床改装的模拟钻机在岩芯上钻孔1 134个,累计进尺108.86米,测得各种原始数据31 977个。试验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他用自己设计结构参数的金刚石钻头进行野外钻进实验。石昆山在钻台现场连续跟班钻机20多天,实验了23个钻头,钻进825回次。经过计算机处理,他把每一种岩石性质和“啃”这种石头最好用的钻头结构参数一一对应,列成一张简明实用的表格——《依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优选金刚石钻头结构参数表》。这张表是3万多个试验数据的结晶。有了这张表,一个没打过钻的新矿区,只要采几块代表性岩样,测出岩石的性质数据,一查表,对号入座,就可以知道这个矿区用什么样的钻头最经济、最高效、最长寿。为了进一步验证科研成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石昆山又马不停蹄,再次爬上熊耳山,用《优选表》设计的金刚石钻头进行现场生产实验。现场实验期间,他盯在现场、吃住在工棚。一个多月后,振奋人心的试验结果出来了:根据“参数表”选择的钻头,钻进速度提高了30%多,寿命提高了25%以上,打1米岩石的钻头成本由18.25元降到10元以下。在当时的80年代,仅一个地质队,几年就为国家节约了130万元的钻头购置费用。1986年,该科研成果顺利通过地质矿产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鉴定,给予“该科研成果居国内本研究领域领先水平”的评审意见,并荣获1987年度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这是石昆山毕业后完成的首项科研项目,想到取得显著技术经济效益的成果,他充满成功的无比喜悦,所有的曲折磨难和艰辛劳苦都烟消云散了。

探矿实践出真知,科研探索结硕果

10年的山野求索,党、国家和人民把一个个荣誉的花环赋予了这位高山的朋友、流水的知音、探矿的楷模、科研的尖兵。石昆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忘我精神,使荣誉在拼搏、奋斗中再度升华。在多年的地质工作生涯中,石昆山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走上了工程师、科研组长、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兼总工办主任、副大队长兼总工程师岗位。

野外地质探矿队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犹如无形的羁绊,阻滞着管理效率和技术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着地质探矿和地勘经济的发展。石昆山到地质队工作以后,常常要在地质队资料档案室堆积如山的资料里查阅资料,这样既费时又费力。他决心把微机技术率先应用于野外地质队,应用于探矿管理工作,改变多年的管理方式,在全国地矿系统的野外队闯出一条科学化管理的新路子。他与同事一起拟定了由探矿生产技术管理、探矿设备管理、计划财务管理、劳动工资管理4个子系统组成的《野外地质探矿队探矿工程管理微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科研方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他负责工作量和难度最大的《探矿生产技术管理微机子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软件技术都非常落后、数据库结构、字段等参数都要自己设计的条件下,石昆山亲自设计出13种数据库和各类服务实用软件80多个。原来手工检索一个技术资料往往花费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现在利用微机自动检索仅需几分钟、十几分钟,使地质队的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作精度和可靠性数倍地改进,向科学化、现代化跨越了一大步。该成果获得1988年度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野外地质探矿队探矿工程管理微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应用》一文在全国地矿系统探矿工程微机应用研讨会上发表,被大会评选为5篇“优秀论文”之一。

石昆山主持编写了《河南省洛宁县上宫金矿区钻探工程技术报告》。这个矿区是豫西一个大型新型金矿区,探明黄金储量28.1吨,用当时价格水平计算,潜在价值27亿多元。这使洛宁这个著名的贫困县变成了一个采矿、选矿、冶炼企业迅速发展的县,从事矿业生产的人数达万人以上,矿业成了这个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这个矿区由于开展多项科研推先工作,工程质量优,生产效率高,因而能缩短勘探周期23个钻月,节约探矿工程费300多万元!经河南省地质矿产厅推荐,1989年11月,石昆山参加了在羊城广州举行的“地矿部探矿工程技术报告编写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以我国著名探矿专家刘广志院士为首的专家组一锤定音:“一份很有价值的优秀探矿工程技术报告。”该成果荣获1991年度地矿部勘查成果三等奖。

石昆山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的地矿部“八五”重点科技项目——《DDW钻探(井)多功能微机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荣获1993年度地矿部科研成果二等奖。1994年7月,石昆山和同事们共同完成的《河南省灵宝市和尚洼金矿区工程钻探工程技术报告》又荣获地矿部勘查成果三等奖。这个矿区推广多项新技术,钻孔全为优质,节约钻探费用约33万多元,探明黄金纯金属储量16.7亿吨,据当时价格水平计算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6亿元!作为主抓探矿生产和技术的副大队长兼总工程师,他先后主持和组织灵宝四范沟东金矿区、金渠沟金矿区、大湖金矿区、和尚洼金矿区、卢氏王庄锑砷矿区等部省级大中型探矿工程重点项目,这些矿山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为国家和地方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也给当地农民造了福。昔日穷山沟盖起了一幢幢新楼房,一辆辆崭新的“东风”、“吉普”等高档轿车驶进了农家小院,不少农民成了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千万元户!每当看到山区人民的今天,他这个深山探宝人心里就倍觉振奋、喜悦和欣慰。

多年来,石昆山已有7项结合生产实际、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探矿科研成果,通过专家评审鉴定,并荣获原地矿部和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奖,另有2项成果荣获河南省国土资源研究成果奖和优秀工程技术报告。

石昆山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探矿生产一线实践中的同时,又把自己的实践之花升华为更丰富的理论之果。多年来,他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20多种国家和部、省级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译文150多篇,达50多万字,其中32篇被评为部、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他还在内部印刷出版科技专著和报告9部。石昆山有一个独特的大脑休息方法,就是用翻译外文一边松弛脑子,一边巩固外语基础,两全其美,乐在其中。目前,他的技术和学术成果被选入院校教科书或专著所收目录,如《钻探工程学》、《金刚石钻进手册》(中、英文版本)、《金矿钻探技术》、《中国技术成果大全》、《河南年鉴》、地矿部和河南省《地质科技成果选编》等。他先后于1992年5月荣获“河南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同年9月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同年10月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被选入“河南省跨世纪技术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7年入选“地矿部跨世纪人才培养百人计划”(第二批,获科研资助基金20万元)。

鉴于他的突出表现,1991年和1997年,石昆山先后被河南省地矿厅和国家地矿部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2年,他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6月,他入选由中组部、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组织的“全国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成长道路报告团”,其8名成员分别在京、津、沪作巡回报告,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同年9月,他又作为1995年国务院评选表彰的3 000名全国劳模之一,通过层层评选推荐,被中宣部、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重点宣传表彰的十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作为4名代表之一(分别为袁隆平、王选、包起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报告会上作报告,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先进人物。

继续拼搏勇攀高峰,创新管理再写新篇

由于工作的需要和石昆山的工作业绩,1994年初,组织调他回河南省地矿厅工勘处工作,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后又任河南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矿产开发管理处处长、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总队长(副厅级)。调入机关从事地矿行政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石昆山,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勇于开拓进取,重视管理创新,在各个新的岗位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1997年,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教授级高工职称并荣获众多崇高荣誉称号的石昆山不满足于现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攻读母校的博士研究生。他凭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外语功底通过了全国统考,1997年8月份他拿到了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经过4年多的拼搏(攻博期间,因河南省委组织部选派干部赴美高访研修而申请延期一年半),2001年12月,他顺利完成博士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img179

石昆山校友获得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证书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1年1月底,他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参加河南省首批赴美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团,同年9月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按时返回工作岗位。其专题研究论文《美国马里兰州自然资源管理与理智发展战略研究》荣获马里兰大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回国后,石昆山将赴美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国土资源工作实际。他组织申报建立了河南省包括世界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省级地质公园(4处)、市级(1处)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级8处、省级5处)在内的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网络,并策划了矿山公园和新一轮省级地质公园的申报工作,使河南省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率先组织编制了全国第一份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开展了重点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建立了《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开展了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治理,对河南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参与推进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河南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工作;分管的政策法规、执法监察、信访稳定工作,受到部、省的表彰和肯定,连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石头缝里写人生,寂静原野铸辉煌。青春在岩层深处生辉,年华在拼搏奋斗中闪光。”党、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们。近年来,党和国家给予石昆山许多崇高的荣誉。他先后被中宣部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八十年代优秀大学毕业生”、“全国地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地质科学突出贡献奖者”、“河南十大新闻人物”;被河南省科协、科技厅、人事厅等单位评选为“中州十大杰出科技名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重点宣传表彰的十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曾出席河南省第六次党代会、全国科协五大、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等重要会议。石昆山曾先后被选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焦点访谈——为他们铺上红地毯》等专访栏目,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地质矿产报及省、市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单位报道了其先进事迹。他还曾受到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尉健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中州大地是一块美丽神奇伟大的土地。在肥沃的土地下,在巍巍的群山中,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富饶辽阔的大平原,有力地保障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如今,石昆山虽已走上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厅级领导岗位,但他依然钟情于峻岭高山,钟情于中原大地,仍然如他的名字一样,离不开中原的巍峨群山,离不开中原的广袤沃土。他仍继续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在创新国土资源事业的宏伟实践中,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征程中坚定不移地拼搏着、探索着、攀登着……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丁苗苗、刘锐 整理]

油田开发“王国”的无畏探索者

——记2002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任芳祥校友

17岁进入大庆石油学院油田开发专业学习,36岁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攻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硕士学位,42岁担任辽河油田公司主管油气开发与生产的副总经理——32年来,任芳祥在油田开发领域,演绎了一段从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基层技术干部成长为企业高级管理者、从勤于学习的青年成长为行业领军探索者的精彩传奇。在油田开发事业的大舞台上,他不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将辽河油田的开发工作带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科技时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2009年,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踏实+勤奋,刷新成长新高度

任芳祥,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84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地质大队。凭借着农民之子的踏实、质朴和大学课堂上学到的石油知识,他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先后担任了组长、室主任、副大队长、厂试采油公司经理等技术管理职务,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从单井量油测气到区块油水井分析,从油藏动态管理到开发方案编制,从研究到生产,从地质到工程……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期间,他负责过“欢26”块的产量分析,承担过辽河油田最高效区块“锦16”块的动态管理,参加过千万吨储量规模的“齐40”、“齐108”等稠油区块的开发建设。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深化升华。毕业两年半后,他参加了局第二届青年油水井分析大赛,获得技术组第一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同年获得“青年突击手”的光荣称号。这期间,他还编制完成了欢喜岭油田“欢17”、“锦99”等20多个区块的调整方案,参与了欢双油田“七五”、“八五”开发规划编制,熟悉了从钻前准备到钻井工程、从油层改造到举升工艺、从油井作业到日常管理、从地面流程到储运系统、从投资成本测算到结算等生产经营过程管理。10年现场亲历的磨炼,10年工作学习的积淀,为他加快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mg180

任芳祥在油田工地

1995年,任芳祥调入辽河油田开发处分管老区滚动勘探和油田开发工作,成为当时辽河油田地质开发系统最年轻的副处级领导。那时,中国石油刚刚启动老区滚动勘探工作,他认真分析油田实际,全力推动老区增储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四老、四新”滚动勘探工作思路,探索创建了高成熟勘探开发阶段4种增储模式和工作格局,丰富完善了中国陆相油藏勘探开发理论。这些成功实践及形成的技术体系,已被收入《中国油气田开发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一书,成为中国石油滚动勘探增储的典范。

1998年任芳祥担任辽河油田开发处处长后,在组织好滚动勘探增储、油气产能建设、难采储量评价、老区综合治理等油田开发工作的同时,他瞄准油田开发未来发展方向,站在技术前沿,带领研究人员到胜利油田学习水平井技术,到国外学习调研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等开发技术,在开展适用性研究和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全力推动技术研发和现场试验,奠定了辽河油田当前持续稳产的强力技术支撑。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2005年,任芳祥竞聘走上了辽河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岗位,负责组织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等工作。随着肩上担子的加重,管理幅度的扩大,他为辽河油田的持续稳产殚精竭虑,苦心探索,其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个人事业也进入了黄金期。

信心+办法,攻克开发大难题

辽河油田地处渤海湾盆地,地下情况复杂多变,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注水、注汽开发,变幻的油水分布更是增加了油藏的复杂性;多重矛盾问题致使油田原油产量连续10年呈现递减态势。

面对急切的稳产要求和油田地质复杂的现实,作为主管油气开发与生产的副总经理,任芳祥深知责任重大。面对挑战,他不推诿,不气馁;他坚信“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人”。他带领他的团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把辽河油田开发生产这盘大棋装入心中,反复构思战略与对策,他将技术发展与理念创新有机融合,细细盘点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潜力。他坚持主动出击,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催生了二次评价、二次开发的新理论、新方法,在突破传统的过程中引发了开发思路的一系列重大转变,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创新应用了水平井技术,形成了中深层稠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和蒸汽驱等开发核心技术,使稳产由想法变为现实,让技术由概念变为现实生产力,将趋势改变由不可能变为可能,阶段性地解决了资源接替、产能接替、方式接替等油田开发难题。

为了缓解资源接替的矛盾,他确定了难采储量“四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应用水平井、复杂结构井等新技术开展二次评价,使一批长期搁置储量得到经济开发。

为了解决稠油蒸汽吞吐后开发出路问题,他结合油藏实际,引进和创新发展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火驱等适宜的开发核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蒸汽吞吐油藏开发方式接替问题,稠油原油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为了解决濒临废弃老油田持续开发问题,他率先提出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概念,创建了理论体系,认真组织开展大量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全面激活了濒临废弃油藏深度开发潜力。

img181

任芳祥校友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证书

为了解决新发现深层潜山开发难问题,他率先提出了块状油藏立体开发的理念,首创了立体开发井网设计技术,探索形成了立体开发理论,实现了特殊油藏储量整体动用和高效开发。

谈似容易成却艰辛。每个理念的创新,每个理论的诞生,每次实践的成功,无不需要经历痛苦的思索、抉择和极有意志力的坚持。

辽河油田新海27块是中国石油确定的老油田二次开发四大示范工程之一。当时全块41口油井,日产油只有32吨,综合含水已高达93.6%。宏观评价后具备开发潜力,但如果按原有的开采方式而没有变革性措施,将无法改变油藏濒临废弃的现状。采取什么变革性措施?如何实施?如何保证成功?针对一系列难题,任芳祥亲自组织了从区域成藏背景到区块油水分布特点,从历史开采规律到油井生产现状,从原有技术评价到新技术解放油藏潜力可能性的全方位研究,经过深入思考、反复推理认证,在突破传统认识和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提出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全新概念,新的认识使油藏潜力卓然而出;在把握主要矛盾和打破原有井网束缚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应用水平井重建井网二次开发的重大举措,新的变革性措施使老油田得以青春重现……5年过去了,该块整体实施的32口水平井日产油一直保持在200吨以上,高峰期产量是实施前的10倍,采收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兴古潜山堪称辽河油田近年来的重大发现。储层巨厚、裂缝层控、岩性复杂、埋藏较深的自然条件和位处城区的客观实际,给油田开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常规直井开发,产能低、递减快,且城区内无法批量钻井;常规理念水平井布井方式,无法实现如此巨厚油藏储量整体动用。如何实现快速建产和高效开发?艰难抉择摆在他的面前。在无史可鉴的情况下,任芳祥坚决地否定了直井开发方案,选取水平井开展试验,设计单井日产能力100吨,5口试验井投产后均达预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平均单井累产油当量已超20万吨。试验的成功,坚定了他应用水平井开发的信心。为了实现整体动用,在深入研究油藏特点、认真分析试井等动态资料的基础上,他组织开展块状油藏的重力垂向渗流特征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平面设计理念,首创了“纵叠平错”四段七层立体井网方式。按照这一创新设计,兴古潜山3年快速建成百万吨年产能力,成为今天辽河油田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埋深4 000多米、含油高度达泰山1.5倍的山体内层叠有序地搭建起了一个巨型地下工厂,地下工厂的高效生产与地面工作生活的稳定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片科技绿色大油田的和谐。

先把“不可能”放到一边,而只想自己是否竭尽全力;先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再穷尽一切可能去实践。无论遇到多难的问题,如果有行动力,就会成功;如果有创造力,就会卓越。针对如此复杂的油田开发对象,任芳祥每每都在经历了实践后认真思考,在认真思考后又开始新的实践,把油田开发这门实践科学做到了精益求精。思维方式的转变,给油田开发带来了新的潜力,不利的工作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

决策是艰难的,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这些试验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想推进工作,没有选择。这些决策不仅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与考验,担负着效益与效果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还担负着时势之机不能错失的紧迫;决策是忘我的,源于不为名所累,敢于担当的勇气,源于不言败、不放弃、无愧于心的境界。他的这些开发决策,在辽河油田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负重前行的情况下,得到了油田公司主要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夯实了矿区稳定发展根基,开创了一个开发40多年的老油田持续稳产的崭新局面。

智慧+勇气,开创事业新天地

任芳祥经常说,油田开发是一门实践科学,要敢于创新,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理论和做法,只要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都可以想,都可以试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他在遵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理念和技术,扎实稳妥地推动工作创新。正是凭着这样的勇气,他在精准掌控技术的同时,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思维跨越得令人难以想象而最终又令人心悦诚服的科学决策。

这些年来,他带领着开发生产团队,在探索过程中,构建了辽河油田持续稳产的开发工作布局,发展完善了辽河油田的开发核心技术系列,形成了水平井、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泄水、多元化注水、二元驱、深部调驱、火驱等新一代主体开发技术,油田开发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他坚持不懈地推动水平井应用,将水平井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储量探明与开发、难采储量开发、方式转换开发和老油田二次开发,设计出了中国第一口鱼骨水平井、第一口千米水平段20分支羽状水平井、第一口跨断块双底水平井、第一口层内双底水平井,在中国石油率先实现“井数超千口,累产油超千万吨”的目标,开创了中国石油水平井规模应用的先河,引领了中国石油水平井发展方向。

他积极组织中深层稠油转换开发方式研究与试验,逐步攻克了蒸汽驱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核心技术,搞清了驱替过程、开采机理和影响采收率因素,形成了25项配套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20%~30%,增加可采储量2 300万吨,相当于新发现一个亿吨级的大油田。中深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原创了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和蒸汽驱替与重力泄油复合两大核心技术,创新实施了稠油薄互层油藏多层火驱和厚层油藏火驱辅助重力泄油开发方式,引领了世界稠油开发方向。这些技术的推动实施,使稠油具有稳产能力的产量比例提升了30%。在他的带领下,辽河油田已建成中国石油稠油开发示范基地,形成的原创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关键技术增强了中国石油核心竞争力。

他始终坚持开发理论的丰富发展与实践探索,创建的“老油田二次开发”和“巨厚块状油藏立体开发”两大开发理论有效指导了老油田持续开发和新储量动用。二次开发形成了“重选开发方式、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流程”的技术路线,突破了井网层系不能废弃的“禁区”,走出了开发方式从一而终的“误区”,打开了应用原技术评价老油田潜力较小的“盲区”。目前,二次开发已成为中国石油一项战略性工程,使一大批濒临废弃油藏重新焕发生机,引领了老油田持续稳产的工作方向。兴隆台巨厚潜山油藏实施的立体开发模式,充分发挥了分段均压、垂向重力、立体联供作用,纵叠平错水平井高效开发填补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设计史上的空白,与传统模式相比,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开创了同类油藏高效开发的新模式。

他持续强化生产组织运行和开发管理,形成的生产大运行理念和“11356”生产组织体系,得到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评价,被中石油股份公司收录为生产培训教材。“基于单井效益评价的老油田优化开发管理”获第十七届国家级一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辛勤换来硕果累累。由于他的执着与探索,众多重大开发项目成功实施,遏止了辽河油田多年产量大幅度递减趋势,实现了油气产量基本稳定和资源投入与产出基本平衡,油田开发业绩指标超额完成,油田开发水平明显提升,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评价指标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在他的组织下,他和他的团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9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3篇,出版著作3部。

其身正,不令则行。在任芳祥的率先垂范和言传身教下,辽河油田造就出了一支不畏艰难、潜心奉献、埋头苦干、敢为人先、能打硬仗的开发队伍,培养了一批适应复杂开发形势和掌握当今前沿开发技术的技术管理人才,助推了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开发新理论的诞生,将油田开发带入了一个释放活力、充满构想的高科技时代。

求真+务实,奠定稳产大格局

产量是每个油田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稳住了产量就是守住了油区的生命线、员工的幸福线。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稠油产量占到全油田2/3。稠油开采成本高、开采技术难度大。为了实现辽河油田长期效益稳产,任芳祥在坚定信心与承担使命的过程中,又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确定了更具开拓性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稀油稠油产量各占“半壁江山”的结构调整目标,勾勒出“产量稳定与结构调整并重,技术研发与现场试验同步,评价勘探与开发建设并行,新方式开发与老方式延续并存”的辽河油田未来开发工作战略布局。

他集团队之智,举团队之力,围绕着总体开发布局和长期稳产,构建了增长产量布局、恢复产量布局、稳定产量布局、减缓产量递减布局、开发准备布局。设立了“资源接替工程保需求,稀油高凝油上产工程调结构,稠油减缓递减工程稳规模,工程技术支撑工程作保障”的4项稳产系列工程,制定了“推行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向并行同步转变,分层系开发向分层开发转变,开发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式复合转变,注入流体由单一介质向多介质、注入剂由一元向二元转变,二维井网形式向三维井网形式转变”5个具体转变对策,全方位地支撑起原油稳产。

在他的有序组织下,稳产系列工程进展成效显著。资源接替工程通过实施应用复杂结构井,实现滚动勘探开发并行同步效益型增储新模式,已形成规模储量;稀油高凝油上产工程通过实施分层开发、多元开发等深度二次开发模式,产量稳步增长;稠油减缓递减工程通过实施推进方式转换开发模式,综合递减率已降至开采以来的最低水平。新的思路和新的探索又将辽河油田的开发工作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不怨孤灯伴影,不悔青丝染白,不厌枯燥乏味,不怕自我否定,老一代石油人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传承与体现;“油就在地质家脑子里”的高度智慧,辽河油田老一代地质家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远大理想,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传承与体现;“严细认真、默默奉献、突破前人、超越自我”的工作精神,也在他的身上得到了传承与体现。

任芳祥说,辽河油田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矛盾十分突出、问题集中凸显、挑战整体体现的特定阶段,是开发40多年老油田客观规律的必然反映,是我们当代开发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无法逾越的阶段,也是我们当代开发人必须承接的新的发展课题。

为了解开这些必须承接的新课题,他还将在油田开发的领域里继续无畏前行,继续书写新的辉煌。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撰稿]

中国风电“风神”的幸福感

——记2005届毕业生、2011年度粤商菁英年度人物郝义国校友

2011年度的粤商菁英年度人物评选以“全球视野、升级转型、责任传承、粤商精神”为标准,通过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和谐企业、公益推动以及低碳经济5个维度,推选2011年度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新一代粤商。经过3个月的激烈角逐,在专家、学者、学术机构、媒体评审团以及社会业界投票等综合评定下,我校校友郝义国当选为2011年度粤商菁英年度人物。

2010年9月至今,郝义国校友就职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集团公司董事、首席运营官(COO),期间用一年半的时间,成功地运用制约理论(TOC)和逆向采购的战略性思维,在强化了公司战略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同时,将公司采购的商务成本降低了20%以上,号称中国风电行业的“成本杀手”。

作为中国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者,郝义国校友认为企业和人一样,当你活得体面和有尊严的时候,你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就会上升。郝义国校友是如何让自己的幸福指数上升的呢?也许他的种种努力可以让我们获得答案。

知识是幸福的基石

郝义国,1969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1992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工系安全工程专业;2001年3月至7月参加东风汽车公司党校第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暨天津大学第七期MBA课程进修班结业;200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img182

郝义国校友参加“第二届中国金融租赁高峰论坛”

郝义国校友,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持续学习的动力、对知识无限的渴求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让一个人素养不断提高。不断提升高层次的学习,使他的视野和思维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活跃,洞察力越来越敏锐,这是他不断拓展事业平台和主动接受更大挑战的底蕴所在。

探索是幸福的动力

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郝义国校友就职于东风汽车公司,并于1996年2月至2002年4月在东风车桥公司先后担任东风车桥公司安技环保科科长、企管科科长、公司办主任、装配车间主任,在此期间荣获“1997年度东风汽车公司(十堰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通过公开竞聘,先后担任东风车桥公司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部长职务,期间成功主持了东风车桥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两地三厂的人力资源战略性整合与管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资产重组后人力资源整合,发挥了重组后的人力资源优势,创造了东风汽车公司成功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

企业资产和财务的重组从某种角度上讲是简单的,一个企业重组的内在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潜能价值能否有效发挥,关键在于是否能在最佳时点、选择最合适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和发展战略,并实施有效的运营管理。东风车桥公司正是成功地实践了这一选择与整合,从而使车桥公司实现了“两地三厂一盘棋、总部工厂一家人”的和谐发展局面,东风车桥公司的发展从此迈进了产值和利润持续翻番的良性发展轨道。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郝义国在东风汽车变速箱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在东风汽车变速箱公司担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出色领导了东风汽车变速箱从6档、8档、9档到14档系列产品的商品企划和同国外技术联合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与市场开拓工作,先后荣获“东风汽车公司零部件事业部优秀党委书记”、“优秀经营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于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而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又来自于对市场客户需求的识别、创造,识别、创造出了客户的需求后,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造性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郝义国校友在领导这一企业的战略发展过程中,领悟到了一个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驱动下的产供销全价值链内在的规律性和企业经营的本质。对于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产供销人脉打通了,就能成功地驾驭一个企业在市场中搏击长空。

发展是幸福的源泉

2010年9月至今,郝义国校友担任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运营官,目前还担任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资深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广东中山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汽车工业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风力发电技术与流体动力工程领域研发的综合性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非国有控股的风机制造商,是中国三大风机制造上市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提供抗台风型、低温型、高原型等“量身定制”风机的企业。明阳风电以高可靠性、低度电成本、高可利用率为目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技术和产品,其中超紧凑驱动型3.0MW风电机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明阳风电跨越式的大发展,得益于在人才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基础上,成功地实施金融创新,借助资本与金融创新,使一个2006年注册资本只有3 000万高技术密集、高资本密集、高风险密集的风电整机制造行业的初创企业,成为在2010年10月1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时市值过百亿的国际化公众公司。郝义国校友2010年加盟明阳风电,给明阳风电这一国际化上市公司带来了东风日产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助推明阳风电迈向更高、更开阔的事业发展平台。

郝义国校友成长的足迹和这些骄人成绩的获得,充分展示了他的价值,让他感到了幸福的存在——英雄有用武之地+辛勤努力的过程和结果。

作为中国明阳风电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首席营运官,郝义国校友也十分重视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和成长发展环境。他希望企业能给产业工人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发挥潜能的大舞台,使企业的主体力量能够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财富,与大家共享文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共同努力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在工作中建立友谊,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成就个人的梦想、实现个体价值,这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幸福。

郝义国校友倡导在企业建立健康竞争、积极向上的心智模式,正确认知工作的价值和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同向发展,互相促进。同时企业也要善于营造员工、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当每一个人的工作得到了尊重,价值得到了认可,归属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幸福感也就会油然而生。明阳风电通过“地蕴天成 能动无限”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创新、尊重员工价值创造,在给员工创造了一个个实现自己梦想舞台的同时,也成就了持续稳健快速发展明阳风电的未来。

在郝义国校友的理念里,挑战就是机会,思想力决定创造力。他认为无论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只要确定了战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了一个好的顶层设计,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达到目标的路径,确定了战略实施的战术策略,就一定能带领团队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只有做到永不放弃、危中求机,无限的风光才会一览无余。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条路一定是辛勤者、奋斗者用汗水、智慧、勇气和乐观铺就的路……

img183

润物细无声 丹心谱华章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成建梅教授

在同事眼里,她专业精湛、为人朴实、待人诚恳,是遇事总能为他人着想的朋友;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个亦师亦友、富有人格魅力、关爱学生成长的好老师;在家人眼里,她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她,就是湖北省高教教育系统唯一一位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成建梅。

同事说:“成老师对待工作执着,专业水平精湛,容易沟通,乐于助人。”

成建梅说:“全力做好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是分内的事,是自己的责任。”

自1999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以来,成建梅一直从事地下水渗流与污染数值模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地下水流动和污染数值模拟技术。

在10余年的教学工作中,成建梅先后承担了“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她承担“地下水动力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及其网络课程的建设。在历时3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和申报过程中,她承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网页制作、网络课件脚本设计、动画制作设计等基础性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她主讲的“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成功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她仍在负责该课程冲刺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img184

成建梅校友

作为系室领导成员之一,成建梅曾积极主动地参与院系学科与实验室建设,并广泛发动全系教员参与实验室与学科建设,促成了水动、水文气象、溶质运移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等教学实验室改造计划。“和成老师在一起工作很轻松,能学到很多东西。”系里的年轻教师说。她先后主持完成了“地下水与环境模拟中心”和“地下水动力学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工作,并主动参加学院学科点申报、论证和评估工作,参加完成学校“学科引智111项目”立项论证、学校“三峡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中心”的立项和建设规划……学院的一位负责人说:“把工作交给成老师,我们最放心了,她总能竭尽全力干好安排的工作。”

近年来,成建梅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973”子课题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8篇被SCI收录,7篇被EI收录),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称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三八红旗手”……谈及所取得的成绩,她朴实地说:“说真的,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优秀,只不过尽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本分而已,应该感谢学校培养了我,并给了我很好的平台,让我得以在普通的教师岗位实现自己的价值。”

学生说:“听成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

成建梅说:“对于学生,我一直认为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刘畅说:“我很幸运,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导师都是成老师。”她清楚地记得本科时成老师上的“地下水数字模拟”和“地下水动力学”这两门课,不仅到课率高,而且教室前排的好位置往往早就被学生抢占了。

学生们尊敬、喜爱成建梅,在于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颇有自己的一套。她平时常关注学生对课程的想法,备课时针对学生的这些想法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使课堂教学既全面又生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跟着成老师跑项目、做课题累是累点,但是提高很快,其他同学很是羡慕我们。”博士研究生赵锐锐说,“为了做调研,采集到第一手的资料,我们经常要跑野外,成老师常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原始数据如果真实性、准确性不高,就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

img185

成建梅教授的获奖证书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成建梅对学生的呵护和关怀不仅限于学问上,更是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点点滴滴的细节教学生做人。

不管学生发给成建梅的报告有多长,她总是很认真地一字一句进行修改;不管学生有什么问题打电话给成老师,她总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帮助解决问题……“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学生的成功是做老师最大的快乐。”她笑着说,“我不奢求自己作出什么成就,让学生爱上自己的专业,开心地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是一种成就。”一位曾经得到过她帮助的学生说:“成老师不求回报、全心全意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

儿子说:“妈妈是我的忠实听众,是我的知心朋友。”

成建梅说:“作为女人,我很高兴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理解我、支持我,儿子乖巧伶俐、品学兼优,他们的支持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

尽管工作繁忙,但成建梅并没有忘记她对家庭的责任。她说,相夫教子是一个女人的天职,所以,她从不会因为工作而忽略家庭。谈及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关系的秘诀时,成建梅笑着说自己有一套独特方法,那就是强调并行工作的能力,分清轻重缓急。她会在不同的阶段确定自己人生的侧重点。孩子升学时,她的科研在积累;孩子升学后,她的科研在冲刺。这样既不会手忙脚乱,也不会耽误工作或家庭。

遵循着这个秘诀,成建梅和爱人营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他们悉心照顾老人,共同关注孩子全面成长。

成建梅与她爱人的工作都十分繁忙,平时很少能全家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但两人对各自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都很理解,相互支持、互敬互爱、彼此信任。爱人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先后荣获铁道总公司“劳动模范”、“詹天佑”青年科技奖、铁道总公司“十一五”标兵等荣誉称号。

对下一代的教育,成建梅更是注重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孩子,用爱心善待别人,用勤奋对待学习与工作,用勤俭对待生活。她的爱人很是自豪地说:“儿子开朗、善良,积极进取,在附小学习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还在区市各级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 赵蔚 撰稿]

追求卓越 敢为人先

——记2012年登顶珠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荣誉奖获得者董范教授

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是世界第一支登顶珠峰的大学生队伍,他们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世界屋脊为母校60年华诞送来了祝福。登顶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登山队总指挥——董范,一个执着于发展登山事业的高校教师。

董范教授是中国登山协会委员,现任湖北省登山协会副主席,武汉市登山协会主席,多次到国外学习、考察户外运动,有极其丰富的登山、户外运动知识、技术和经验,是国家登山健将。1984年至今,他多次组织并亲自率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上了6 000米以上高峰多座,在户外运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作为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学科的带头人,董范教授对于登山户外运动的热爱与坚持是有目共睹的。

初识登山 雏鸟先飞

董范教授出身于体育世家,父亲是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在家庭的熏陶下,董范教授从小学习游泳、田径等运动项目,1983年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任教,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中国地质大学素有登山的优良传统,1962年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时,登顶队员中的王富洲就毕业于该校。董范来到地大的第二年,就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和努力训练,随中国登山队一起挑战阿尼玛卿山。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登山,但第一次的记忆并不美好,因为进山第二天,他就被严重的高原反应击倒,头疼欲裂,呼吸困难,无法进食,“躺在帐篷里直叫唤:‘妈妈,我要回家。’”好在很快便恢复过来。虽然后来因为送胃穿孔的队友下山而无缘登顶,但是队友因为救治及时幸运脱险,他感觉很值得。

第一次接触雪山,董范经历了因登山而带来的巨大痛苦。在山上时,他甚至有“再也不登山”的念头,可是,一回到学校,他又开始怀念在山里的日子,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景致对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时,他已经喜欢上了登山。

img186

董范教授

第一次的登山经历也让董范明白了两个道理——高山可敬可畏;一切服从大局。

第一次登山的经历更让董范明白:登山不仅仅凭体力,开展科学的登山训练、掌握先进的登山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回到学校后,他就开始了解、收集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登山技术,向登山前辈讨教登山经验,并将登山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而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几个人将登山纳入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即使是专业的体育学院。

由于对登山的热爱和执着,1985年,董范有幸入选中国登山协会选派队员去日本进行登山运动技术培训。机会来之不易,他十分珍惜这一次机会,不仅和其他队友一样努力训练,积极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同时,他还积极向老师请教自己在登山理论研究中遇到的难题,登山的理论与实践在他的努力下开始有机结合。

1988年,中国登山协会再一次组织队员前往日本培训,董范由于第一次的优异表现,再一次入选,前往日本神户大学接受培训。这一次的培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董范教授的登山知识,完善了登山技术,更奠定了自此以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日本神户大学的登山合作交流。

两次出国培训,董范对于登山有了更新的认识,他决心在登山户外运动领域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探索,为中国登山事业的开拓与发展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苦心科研 勇于创新

在从日本回国后,董范开始进一步加大对登山户外运动领域的研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希望将登山户外运动的知识和技术普及到学生中去。这不仅能够拓宽学校体育教学的领域,而且对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精神素养、团队精神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把登山户外运动的“火种”播向社会,推动户外运动的发展。为此,他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各方面的积极准备。

1997年,董范和他的同事们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野外生存体验课。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知难而进、超越自我的意识,体会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10多年的努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校开设推广以地大为学科代表的高校野外生存课程,并普及到众多的社会企事业单位。

野外生存体验课程开设后,董范亲自设计课程的每个环节,亲自上好每一堂课,亲自总结每一次课的效果,不断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并提炼和丰富课程意义。2000年,董范所撰写的论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意义的研究——以野外生存体验课为例》,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2001年,董范组织的课题《野外生存体验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意义的研究》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评审专家认为:野外生存体验课程“是一项具创新性的教学科研成果,该成果居全国领先”;基于野外生存体验课程所设计的攀岩教学课件被教育部评选为优秀奖。2002年,董范承担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国家重点课题一般项目、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实践研究3项分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2004年他的课题成果获得国家二等奖。

野外生存体验课的成功开设让董范教授更加确定了在大学课堂中推广登山户外运动的可行性。2003年,在他的倡导和积极努力下,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让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户外运动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开设全国第一个登山户外运动本科专业。

开办户外运动专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教材问题。在以董范教授为组长的户外运动系列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的共同的努力下,《登山运动》、《户外运动组织与管理》、《户外运动学》等专业教材一一编撰出版,成为我国最早、最系统的户外运动专业教材。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始招收第一批户外运动专业学生;2007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专业又在地大开设,其中就有登山户外运动方向。截至到目前,本科生毕业已达120余人,研究生毕业30余人,这些毕业生成为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发展方面专业的管理、训练、推广人才,已经在中国的各个省份为推动户外运动的发展开始发光发热。

除此以外,《户外运动》(董范排名第二)获国家精品课程,董范主持的《特色体育》获得湖北省精品课程,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在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中国山峰资料及户外运动资源信息收集、查阅系统的开发研究》已完成。同时,董范教授在《北京体育学报》等核心期刊已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精心育人 桃李芬芳

董范教授在教学方面也身先士卒,他亲自担任了多门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的教学任务,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讲究教学的艺术性,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他亲自指导了十几名硕士生,不仅在学术方面严格要求,在生活和工作上也关心备至。对于生活困难的研究生,他想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不仅解决生活困难,而且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他还积极为毕业生联系工作单位,使他们顺利就业,并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户外登山工作。

因为对登山的热爱和执着,董范教授总是用心地发掘登山人才,并惜才爱才,与志同道合者一起为国家的登山事业共同奋斗。董范教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登山户外运动人才,他的学生中不乏中国登山运动的后起之秀:

次落——中国第一个登顶珠峰的在校大学生、2008年珠峰火炬传递手、现任国家登山队副队长、国家体育荣誉奖章获得者、国际登山健将;

袁复栋——2008年奥运珠峰火炬手、国家体育荣誉奖章获得者、登山健将;

高琳——第一个登上8 000米海拔高度的女大学生、登山健将;

陈晨——第一个登顶珠峰的汉族在校女大学生、国家体育荣誉奖章获得者、登山健将。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正是如此的爱护学生,精心地培养学生,董范教授曾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育人标兵”、“研究生的良师益友”等荣誉称号。

董范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开创了新的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同时他视野宽广,在培养学校人才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并热情支持和指导社会登山户外活动。他多次参与全国重大户外运动比赛赛事的组织和监督工作,多次参与新型户外线路的探查和设计。在宣传扩大学校登山户外运动专业影响的同时,董范教授向社会爱好者传播登山户外运动的理念和技能、经验,并结交了许多热爱登山和户外运动的朋友,也为学校登山户外运动学科的发展募集了资金和物资。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董范教授作为汶川赈灾地大专家代表团成员之一深入灾区,开展科研抗震救灾工作。而且每一次到西藏、四川等偏远地区进行登山活动,董范教授都会带领队伍到当地小学进行慰问,体现关怀,也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问鼎珠峰 缔造辉煌

在2008年奥运火炬在珠峰传递成功的那一刻起,从事登山事业已20多年的董范教授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种子。他向学校提出以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作为校庆60周年系列活动的建议。经学校慎重讨论,批准登山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登顶珠峰”。于是上报审批、选拔队员、募集资金、争取社会资源等各项工作在董范教授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组织一次如此大型的登山活动在国内高校是始无前例的,面临的困难也可想而知。在向西藏自治区政府申请攀登珠峰活动时,申请曾被婉拒。董范教授两下西藏,三上北京,申请仍然没有得到批准。但董范教授坚定信心,绝不放弃。他表示:“如果西藏自治区不批准我校登山队从北坡攀登珠峰,那么我们就去尼泊尔,从南坡攀登。”最终,董范教授的执着精神打动了当地政府,在中国登山协会的支持下,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最终获批从北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img187

董范(右2)带队登顶珠峰展示校旗

活动成功获批后,接下来更多的难题等着董范教授一一破解。30多人的登山队伍已经选拔组建起来,但是经费却迟迟不能到位。登珠峰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器械装备,学校是教学单位,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登山经费。董范教授就组织学生们制作招商方案,与全国各地能够给予支持的单位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登山队终于募集到了登山所需的最基本的经费和物资、装备。

虽然董范教授多年来组织和参与登山活动,但这一次组队的人数之多,所登山峰之难,让他不能有丝毫马虎。食品计划、装备计划、日程安排等他都一一亲自过问,甚至细到每顿吃什么,关心到队员们的一针一线。

今年51岁的董范教授,虽已年过半百,可在他的学生们看来,他永远年轻。将近两年的登山训练是枯燥乏味而且异常艰辛的,其间的痛苦也只有登山队员能够了解。身为总指挥的董范教授从组队第一天开始,就亲自参与到登山队的训练中,身先士卒,不因年龄大而退缩。他知道,今天对自己的懈怠,就是明天对自己的残忍。

2012年3月19日,董范教授从学校领导手中郑重地接过“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大旗,带队出征拉萨。经过在拉萨和珠峰大本营2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克服了多次在海拔7 790米、8 300米建营和运送物资失败的挫折,他和登山队长果断决定改变原计划,实施突击队员与运输队员同步突进的方案,终于于5月19日8时16分,亲自率领三名队员,克服千难万险,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山——珠穆朗玛峰,为中国地质大学60华诞献上了厚礼,也完成了他作为一名登山家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夙愿。当天晚上,总理温家宝校友视察母校时,对登山队登顶珠峰表示了祝贺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登顶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不畏艰险、敢于拼搏就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2012年6月19日,学校为登顶珠峰召开隆重的庆功会。董范教授等4名登顶队员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王焰新校长在致辞中说,登山是一项无法人为设置竞赛规则、没有必要人为设立金牌、功利化较少而理想化较多的最“纯净”的体育项目之一。地质工作与登山运动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一部辉煌的中国登山史,从开篇、到现在、再到将来,都已经并将继续留下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和校友的不朽足迹。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是学校长期保持登山运动传统的结果。他强调,我们在这里隆重表彰登山运动员,就是号召全校师生以登山队员为榜样,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大力弘扬我校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科学和真理、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的优良传统,克难奋进、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世纪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不仅是惊人体能与技巧的胜利,更是精神与意志力的胜利。

人生如山,做人如山,28年的峥嵘岁月,彰显的是董范教授对于登山的执着,因为这种执着,我们再一次得以见证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辉煌!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邓锡琴、刘锐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勇攀高峰 抢占人生新高度

——记2007届毕业生、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

2012年5月19日凌晨,地大校园广播台演播厅里挤满了师生。大家都在电话旁翘首以盼,守候着随时可能从珠峰传来的前线消息。8点16分,“我们已经成功登顶!”伴随着呼呼的风声,从电话里传出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总指挥董范一句简单的话语,满屋子守候的师生们全都沸腾了。

2012年是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登顶珠峰是我校校庆活动中最重要的献礼之一。经过2年紧张而艰苦的准备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终于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国内高校独立组织的在校大学生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在这次登顶的4名队员中,我们看到了唯一一位女性队员的身影,她就是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也是湖北省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陈晨。

与登山的不解之缘

陈晨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户外运动方向研究生。2007年,陈晨由江夏一中考入地大,就读于户外运动专业。陈晨说:“我从小个性就像个‘野小子’,这个专业正对路。”2011年,成绩、表现俱佳的陈晨被保送为地大体育课部研究生,成为董范教授门下弟子,学习的方向仍然是户外运动。

大学期间,陈晨就与登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大一刚入校,陈晨参加了学校登山队的选拔,加入到攀登海拔8 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的队伍中。经过近8个月艰苦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高原适应性训练,作为突击队的一员,陈晨攀到了7 400米的高度。但是考虑到当时陈晨第一次登山经验不足,而且物资有限,氧气不够,在组织最后作出的决定中,陈晨没能出现在登顶之列。虽然心中充满遗憾,也曾经暗自流泪,但陈晨深深明白:必须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正是这次特别的经历,陈晨切身了解了登山,从而爱上了登山。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学会了等待与坚持。

img188

陈晨攀登珠峰途中

出众的高山适应能力与优秀的服务、配合意识,令陈晨逐渐成为地大登山队的重点培养对象。“陈晨似乎天生就是干登山的料。”她的队友们这样评价她。她开朗而坚强,为人大度不计较,适应能力也相当强,一般男队员到山上都要经过两天才能缓过劲来,而她上山当天就活蹦乱跳的,忙着生火做饭,为大家服务。然而做这些事在海拔高的地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正是得益于如此良好的心态,陈晨总是能在登山过程中有最佳的表现。

站在梦想之巅

2012年是中国地质大学校庆60周年,学校将组织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刚刚保送研究生的陈晨得知这个消息后,火速报名参加了选拔,和2008年一样,她通过体能测试、身体素质测试、体检等各方面的考核被初选进队。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员准备了将近2年的时间,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必须坚持刻苦训练。

在青海进行的高海拔适应性训练选拔中,陈晨终于攀登上了海拔6 178米的玉珠峰。在冲顶的那两天,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陈晨身体出现了不适,但为了不想失去登顶的机会,陈晨忍住没有告知老师。在登顶过程中,陈晨又因为登山靴不合脚,忍着疼痛,坚持登上了顶峰。等登顶撤回大本营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后脚跟已经被磨得血肉模糊了。经过层层魔鬼训练和残酷淘汰,陈晨正式成为地大珠峰登山队的一员,离她的珠峰梦更近一步了!

2012年3月19日,登山队结束了所有雪山实地攀登训练,开始奔赴青藏高原进行高海拔适应和负重训练。2012年4月14日,登山队到达了海拔5 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进行适应训练并等待冲顶时机。在等待的过程中,“总教头”董范教授、“登山双子星”德庆欧珠、次仁旦塔和武汉姑娘陈晨被确定为最终冲顶人员。历经千难万险,“冲顶4人组”终于成功登顶,为我校60华诞献上一份贺礼。陈晨也成为了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湖北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

痛并快乐着

对于陈晨来说,登山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在登山过程中,每一步都是一个挑战,每一步都需要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力。虽然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情况,有时甚至会有生命的威胁,但对于陈晨来说,她感受最多的就是队友之间生死与共、团结奋战的友情,不仅是对个人体能、心理素质的考验,更是对整个团队凝聚力的考验。她说:“登顶的光环背后,有很多为我们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站在珠峰之巅的,不只是4名队员,而是一个团队!”

在此次攀登珠峰的过程中,陈晨就遇到了两次险情,全靠队友们的互相帮助,才化险为夷。一次是在7 790米的营地,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所以睡觉必须吸氧。因为白天用的氧气不足,陈晨睡到半夜时氧气就用完了,差点儿被冻死。幸亏当时陈晨自己被冻醒后,立即把睡在旁边的德庆欧珠叫醒。经验丰富的德庆欧珠马上帮陈晨换了一瓶新的氧气,还把自己的睡袋拉链拉开,把一半的睡袋盖在陈晨身上,过了1个多小时,陈晨的身体才慢慢回温,有了暖和的感觉。还有一次是在登顶后下撤途中,为了防滑,陈晨穿的登山靴下面还绑着锯齿形的冰爪,重心特别不好控制。在险要处,陈晨落脚时因左脚没有踩稳,身体重心已经偏向悬崖,眼看就要滑坠掉下悬崖,好在旁边的次仁旦达反应敏捷,一把将陈晨拽了回来。

地大登山队作为高校自主组队,不同于商业登山团队,所有工作都要靠自己。整个地大登山队,登顶队员只有4名,但所有队员却有36人,分成了食品组、装备组、运输组、宣传组。最后的登顶冲刺关头,队友们更是分布在不同高度的营地作着接应准备。大本营的队友也彻夜未眠,守在电台边,为4名登顶队友祈福。登顶珠峰那刻,陈晨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立刻跟队友们取得联系,与他们共同分享成功登顶的喜悦。

3次攀登雪山,都让陈晨有了不同的收获和感悟。陈晨说:“每一次攀登都让我的人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我将登山中的种种困难当作对人生的历练,只要摆正心态、作好准备、不畏艰险、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传统代代相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也代代传承。我们祝福年轻而执着的陈晨在今后的人生中,步步踏实,向着心中的目标永远前进。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邓锡琴、刘锐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青藏高原上的明珠

——记2012届毕业生、2008年登顶珠峰的德庆欧珠校友

2006年,18岁的他登顶珠峰,成为国内登顶珠峰最年轻的人。

2007年,他再次登顶珠峰,并登顶8 201米卓奥友峰。

2008年,他入选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成为登顶的19名火炬手之一,并获得2009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

2009年,他勇闯西藏与云南交界处、世界最危高峰之一——6 805米的若尼峰,第一次将人类的脚印留在这座山峰上。

2012年5月19日,作为国内高校首次独立组队的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员,他又成功登顶珠峰,为学校60华诞献礼。

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德庆欧珠,一个修长健硕、皮肤黝黑、说着一口颇为标准的北方普通话的藏族小伙儿。

登山 无悔的选择

出生在日喀则定日县扎西综乡的德庆欧珠在珠峰脚下长大,从小见过各种勇士向这座高不可攀的圣地发起挑战。年少时的他还不知道登山意味着什么。他说:“小时候经常看见国内外的登山队员从我们那里经过,每当听见有人成功登顶,内心就有一种崇敬之情,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img189

在珠峰大本营的德庆欧珠

2004年,是他人生里最重要的一年,他开始朝着梦想进发。从小玩到大的邻居死党有一天告诉他,他报考了国内最专业的登山学校——西藏登山学校,他要学习各种专业登山技巧。从前,登山只是游戏,如今,有一个机会去学习真正的登山,这让德庆欧珠心动了。刚初中毕业的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跟死党一起报了名,私下考入西藏登山学校,开始专业登山训练。对于最初父母的反对,德庆欧珠表示理解:“我是家中除开父亲后唯一的男丁,从传统上来说,我担负着传宗接代的任务。而选择登山就是选择了危险,像流雪、雪崩这样的事故很多,有时候我们必须直接面对死亡。他们是担心我的安全,我能理解。”

家人的反对和登山之路的艰辛无法改变他的梦想,也无法阻止他勇攀高峰的脚步。从小生活在平均海拔4 000米的西藏,这让德庆欧珠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登山条件。2005年4月,他登上了一座7 206米的高峰,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峰。当时没有任何登山经验的他,饿着肚子就出发了。经过八九个小时与体力的较量,他成功登顶,可是饥饿使得他什么兴奋的感觉都没有。“后来师兄给了我一瓶果粒橙和一块巧克力,才勉强回过神来,原来山顶的风景这么美。”回忆起第一次登顶,他说:“我们经常要直面生死,雪崩、裂缝(冰壁裂开),每一个细节都会使我们命悬一线,每一次安全地登上山顶比什么都值得开心。”同年,他又登上中印、中尼边界的两座山峰。2006年,德庆欧珠与队友第一次从难度较大的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回忆第一次登顶珠峰的感受,他说:“那时我很兴奋,儿时的梦想在那一瞬间实现,登上珠峰那种开阔、豪壮的感受让我觉得没有什么不能征服。登珠峰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我很庆幸我能够成功,也更加无悔当初的选择。”

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 谱写辉煌

2008年,德庆欧珠入选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并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摄像师,而且是登山队王勇峰队长和尼玛次仁校长的随身摄像师,也是登顶的19名火炬手之一,见证了伟大的历史时刻——登顶成功的一刻。登山队员们的身影与雪山、朝阳交相辉映,异常壮美!当奥运火炬传递到珠峰峰顶的时候,世界知道:奥运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由中国人创造!

这是德庆欧珠登山以来最辉煌的一次,但也就是在这一次,他差点儿再也没法登山。在登顶过程中,为了灵活方便地使用摄像机,他脱下了防冻手套,换上了一副轻巧的手套,导致承载摄像机绝大部分重量的右手中指冻僵了。冻僵的指头已毫无知觉,他有点后悔自己鲁莽的决定,怎么办?难道放弃?当然不能!为了保持中指血流通畅,他使劲地用冻僵的中指去敲岩壁,直到皮肤磨损流出血来。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用冻僵的手指完成了摄像任务,让全世界的人们从他拍摄的照片中欣赏到了世界第一高峰的雄伟、壮阔。

登顶成功下撤到营地后,队友们不停地用热水帮他搓手,希望能够缓解冻伤,恢复手的温度。

这是德庆欧珠2008年5月攀登珠峰时的惊险一幕。中指是使力的关键手指,如果因坏死而被截除,那他的登山之路将就此断送。“事后我也非常害怕,如果因为这一次的疏忽让我这辈子都不能再从事自己喜欢的登山运动,我会遗憾一辈子的。这次事件也让我在以后的登山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算是一次血的教训吧。”德庆欧珠说。

“登山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和追求!能够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特长为祖国作一些小小的贡献,这是我们很乐意做的,我很骄傲!过去的成绩已然过去,逝去的辉煌只代表我们曾经努力过,曾经追求过!那些荣誉将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会不断努力,继续追逐,为了我们的理想,为了我们的事业。祖国和人民永远是我们攀登的坚强后盾,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勇气,为我们呐喊加油,为我们骄傲。”德庆欧珠和他的队友们这样说。

再登珠峰 为学校60华诞献礼

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户外登山理论和知识,2008年德庆欧珠被保送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决定以组织师生登山队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形式,向学校60周年校庆献礼。2010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组建。经过全校范围内的层层选拔、多轮测试和两年的艰苦训练,最终产生了26名登山队员。他们中有教师9人,在校大学生17人,其中女大学生3人,全队年龄最小的仅20岁。德庆欧珠就是珠峰登山队的一员,并凭着3次安全登顶珠峰的经历,他成为了登山队的先遣队队长。

做先遣队队员是件吃苦的事,相当耗费体力。其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为大部队在珠峰大本营抢占好的位置,平整地面,并建设好营地。虽然珠峰大本营地区地域宽广,能容纳数千人,但是真正条件较好的区域并不大。就营地的选择而言,首先是要安全,不能靠近山坡,以防滚石伤人,必须选在山谷的中央;另外,登山队每天要打水,营地必须尽量接近水源,以节省队员体力。珠峰大本营管理区实行的原则是先到先得。

德庆欧珠与先遣队员首先在海拔5 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搭建4顶面积均为40~50平方米的大帐篷,然后在海拔5 800米搭建中间营地,供大部队在这里休息,再在海拔6 500米搭建前进营地,这是整个登山过程中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非常重要的营地。德庆欧珠与先遣队一起完成了建设营地的工作,为顺利登上珠峰提供了保障。

2012年3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正式出征。经过在西藏拉萨地区、珠峰地区为期两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后,登山队决定于5月13日正式向顶峰发起冲击。因天气状况不佳,登山队一度受阻于海拔7 500米左右的“大风口”,直至17日风力转小,德庆欧珠、次仁旦达、陈晨和教师董范4人组成的攻顶小分队一举突破“大风口”,到达海拔7 790米的营地。18日,他们到达海拔8 300米的突击营地。19日凌晨,德庆欧珠与队员们向峰顶发起冲击。从8 300米突击营地到峰顶,路程不足2千米,可就是这一路,通常却要耗费登山者6~7个小时的时间。通往峰顶的这最后一段路,每一步都是生命与自然之间深刻的对话,每一步都是人类精神光辉的印迹,每一步都是年轻队员们对高度、对意义的无止境的渴望和追求。浩瀚的星空下,珠峰上登山者头灯的光点如此渺小,但是前进的脚步却无法停止。1时20分,德庆欧珠与队员们整装出发;4时47分,到达著名的第二台阶;5时59分,通过第二台阶;6时21分,到达第三台阶;7时35分,到达岩石处;8时16分,4名队员全部登顶。

当德庆欧珠与队友们登顶时,朝阳已映染了半面山脊。队员们拍照、与基地连线,然后决定下撤。下撤之前,分布在珠峰不同海拔营地的其他队员早已动身,分别前往更高海拔的营地,准备接应下撤的队员。

12时47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下撤,4名队员顺利返回8 300米突击营地,并与接应队员会合。20日18时许,地大登山队队员董范、德庆欧珠、次仁旦塔安全撤回大本营,陈晨在6 500米前进营地休息一夜后,于21日安全撤回大本营。

德庆欧珠与登山队员们传承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运动的优良传统,敢于挑战、勇于攀登、勇于超越,充分展示了地大学子勇攀高峰的浩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朝气和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为中国地质大学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只有天空才是他的极限

当别人问到登山给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德庆欧珠毫不迟疑地回答:“登山的过程其实是我成长的一个过程。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从我开始登山训练的那一刻起,我就没向家里要一分钱了。在登山学校我有各种生活补贴,登上珠峰后又有奖励,参加各种比赛也有回报,待遇都不错,我再也不用依靠家里了,有时候还拿一些钱给父母。第二就是在登山的过程中锻炼了我的心智。登山是一项危险的运动,需要强健的身体,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超强的意志,有时候100米的距离需要好几个小时的奋斗,这就要坚持。同时,在高山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清醒的头脑是必备的。我认为登山让我更加坚强,更加睿智,全面地提升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再就是登山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国内国外的都有,比如国家登山队的队员、地大的老师和同学、也有社会各个行业的精英人士,这些人大都爱好登山,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与他们成为朋友是我的幸运。我想不管我将来做什么,这些朋友一定会是我最好的资源和后盾,因为这是经历过生与死才建立的友谊,是最珍贵的感情。”

德庆欧珠从初三直接进入登山学校,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在登山学校平常也有学习,但是这根本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望。他清楚地认识到,登山是年轻人的选择,并不是一生的事业,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一生受用。在登山活动中,德庆欧珠也认识一些有学识的人,他们都鼓励他继续上学。于是,德庆欧珠把目标锁定在中国地质大学,因为队友很多是来自这里。“我很早就想把我和我的队友们的经历写下来,但是我没有那个能力,写的东西我自己都不愿看。所以我希望能学好汉语,然后再写,我不想让我们的经历永远沉寂。因为登山活动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进行,我们经常遇到外国人,所以英文对我很重要,这也要好好学才行。我想当初校长让我选择管理专业就是因为西藏那边缺乏这种人才,希望我能够回去帮他管理登山学校,那么学好专业课也是必须的。”

每天在校园林荫道上苦读英语,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刻苦地学习深奥的汉语,卸下英雄的光环,德庆欧珠的生活与普通大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自己的未来,德庆欧珠心中早就盘算好了。“回西藏是肯定的,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朋友,更有提携我的校长尼玛次仁,我的专业应该能够为西藏的建设作贡献。我现在也在刻苦练习攀岩这项竞技运动,因为无论是在设备上,还是技巧上,攀岩与登山有很多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这种运动发展很快,在西藏也已兴起,我打算回西藏后把攀岩运动也搞上去,不管是做管理,还是当教练,我想都不会有问题。”说这些话时,德庆欧珠满脸自信,满脸憧憬。

无论是登山,还是攀岩,更或者说是学习,德庆欧珠都是那么执着,骨子里的勇气和韧劲儿让他从不知道退缩。不管是面对珠峰,还是面对黑板,那从容淡定的态度、永不言弃的信念正推动着德庆欧珠一步步向人生的顶端前进。没有人知道他的未来会如何,没有人能预测他人生会达到怎样的高度,因为只有天空才是他的极限。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程伟、刘锐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校训 理想 奋斗

——记2012届毕业生、2008年登顶珠峰队员次仁旦达

他,是2008年奥运圣火珠峰传递的见证者,是央视向全球同步直播火炬珠峰传递画面的记录者;他,曾3次到达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珠穆朗玛峰;他和姐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登上珠峰的亲姐弟。他曾荣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奖章”,并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登山运动杰出贡献奖”。央视体育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西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访或报道了这位不平凡的年轻人——中国地质大学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西藏登山学校优秀学员及教练——次仁旦达。

img190

次仁旦达在珠峰海拔6 500米

校 训

成长在珠峰脚下、又曾3次登顶珠峰、曾被评为武汉《长江日报》“大学生年度人物”的次仁旦达,如同珠峰的孩子。16岁时,次仁旦达在日喀则读初二,经体能测试和文化课考试,他被西藏登山学校录取,成为一名职业登山者,梦想从此在心中生根发芽。登山,变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西藏登山学校的6年间,一座座山峰见证了这位少年的漫漫征途:5次登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两次他到达了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珠穆朗玛峰,5次立于海拔7 000米以上的山巅,4次征服海拔在6 000米以上的山峰。次仁旦达21岁那年,姐姐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藏登山学校,可是父亲却在姐弟相聚的喜悦中猝然离世。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环境里,他顶住各方的压力,没有一天言弃,没有一天逃避,没有一天抱怨。他,凭着毅力,坚定地走了下来。

2008年9月,他免试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开始了大学生涯。次仁旦达知道,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卓越功勋的队伍,优秀的登山运动员辈出,在推动中国登山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学校后,总理温家宝校友题写的“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地大校训一天天地熏陶着次仁旦达,成为他和登山队员们的精神支柱。本就少言寡语、腼腆诚实的他也深刻认识到了校训的真谛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诚心做人,认真做事;少说多做,做了不说,说了必做。在学校的4年学习,次仁旦达也体会到了师生的情谊、学习的快乐、训练的严格和成长的满足……

次仁旦达说,在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的每一次活动中,登山队员们不奢求物质带来的满足和欢乐,而是尽量节约资源,用好资源。2008年,在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时,登山队最后冲顶阶段面临了食品不足的问题;2012年攀登珠峰时,地大登山队与其他队伍的条件相比较,也相差甚远。但这些条件因素没有阻碍大家向上攀登的信心,反而更加激励了队员们的勇气和毅力。就是在“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地大校训的指引下,我们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理 想

次仁旦达的理想是什么?有着优秀登山业绩的次仁旦达并不仅仅满足于登山,憨厚而聪明的藏族小伙儿有着自己的打算——“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高山摄影师,记录洁白高山广博的美,记录所有登山者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的足迹”,次仁旦达眼角露出一种倔强的光芒,这意味着他不仅要攀登高峰,还要背负沉重的摄像设备,在最险要的位置拍摄下最动人、最刺激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这个理想在次仁旦达参加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时第一次得到了实现。

火炬珠峰传递前,由于一般的记者难以到达6 500米以上的海拔,所以北京奥组委委托西藏登山学校遴选了8名实力雄厚的队员到央视去学习视频拍摄、微波调试,以便在火炬传递时让世界人民及时看到火炬手们在峰顶的英姿,次仁旦达以绝对的优势入选并成功完成了珠峰海拔8 800米左右最陡峭、最危险的1号机位的拍摄和电视信号调试任务。

圣火珠峰传递的当天,次仁旦达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低温,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中拍摄以及微波调试。他拿着五六公斤重的微波仪,在一号机位来回旋转,眼睛时刻注意着微波仪上的指示灯,寻找最佳位置以保证信号传递的畅通。冰冷而麻木的感觉在次仁旦达的双手间肆意地游荡,调节按钮时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那时候,我脑中有个意识愈发强烈——手中的微波仪虽小,它却承载着所有关于此次活动最精彩时刻的画面传递,不能有任何闪失。我要通过摄像机把那些登上珠峰的英雄们记录下来,把奥运火炬第一次登上世界第一峰的激动瞬间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个人的荣耀。”虽然冻伤已经开始侵蚀着他的身体,而他却依旧坚持,最终冻伤在他的手腕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2008年5月8日,全世界的人们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火炬珠峰传递活动,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如蜀道般陡峭的气势,看到了如圣女般巍然挺立的珠峰,看到了火炬手们艰难的火炬传递,更见证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奥运火炬手袁复栋的飒爽英姿。然而,画面中的英雄、历史的创造者被人们牢记在心时,这些电视画面、照片等珍贵历史影像的记录者却未必有人知道。他们身负沉重的摄像器材艰难地随行拍摄,却从未放弃;或许,你还在抱怨“信号为什么断断续续,画面为什么时好时坏,真扫兴”,却没有考虑到在8 000多米的顶峰,被严寒和缺氧威胁着的他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在珠峰顶部保证把电视信号顺利传输给世界亿万观众。次仁旦达,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记录者、电视信号调试者中的一员。

有着悠久登山运动传统和优秀登山业绩的中国地质大学给了次仁旦达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挥特长和展示才能的广阔空间。入校仅1个月,他就随同地大登山队去攀登卓奥友峰,并且成功登顶。

2009年10月5日,他们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同时也是中国人的代表,与日本神户大学的两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西藏境内的世界最危高峰之一——6 805米高的西藏若尼峰Ⅱ,这也是人类首次在这座山峰上留下了脚印。当他们最终站在若尼峰顶仔细品读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心中充满的是豪情、是骄傲,他们为祖国大好河山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骄傲,因为他们没有辜负学校的嘱托,为祖国、为中国青年、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奋 斗

在各种成功的光环背后,次仁旦达也和其他登山运动员一样饱受登山带来的伤病折磨。

2007年10月,西藏登山学校为国内业余登山家组织了攀登海拔8 201米卓奥友峰的活动。下山的时候,大约在海拔7 900米左右,一道二三十米长的陡斜坡阻止了大家前进的步伐。次仁旦达小心翼翼地和其他专业队员们把业余爱好者们一个个送下陡坡后,却看见后面还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因体力透支,一直在陡坡上方呆着不敢挪动半步。于是次仁旦达又再一次上去主动帮助她走完了这段陡坡。正在此时,一大块流雪从山上滚下来正好砸中了次仁旦达,致使他滚落到十米开外。虽然他穿着厚厚的专业登山羽绒衣,但回到营地后,他还是发现背部有一道两厘米的伤口,便立刻作了简单处理。事后他一个人去医院买了几盒药止住疼,但内伤并没有随着几盒药被治愈。半年后的一次例行训练时,腰部一阵剧烈的钻心痛止住了他训练的步伐。自此,他便落下了病根,只要一剧烈运动,如群蚁蚀骨髓的痛便一直伴随着他。但他却非常理解学校的难处,尽量不给组织添麻烦,自己默默承担起一切,用药物压制这巨大的疼痛。

这就是次仁旦达,一个永远乐观面对一切坎坷的人,一个为了登山梦想默默等待彩虹的人。他一次次挑战自己,又一次次战胜自己,并不断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心中还有梦。

2008年次仁旦达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免试录取后,从骨子里拥有对登山运动的热爱与优势的他很快就融入到学校登山队伍中,并在学校领导、老师、队员以及同学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在校期间,次仁旦达4次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型登山活动,并全部登顶。

2012年5月19日8∶16分,包括次仁旦达在内的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4名登顶队员,克服缺氧、干燥、暴晒、寒冷、失眠、枯燥等困难,敢于挑战、勇于攀登、勇于超越,成功登上巍巍世界之巅、海拔8 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勇攀高峰的浩气、攻坚克难的朝气和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登顶珠峰的成功也为中国地质大学校庆60周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令全校师生欢欣鼓舞,也精彩地诠释了武汉市“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尤其令次仁旦达和登山队员们激动的是,当天晚上温家宝总理亲回母校视察,为师生代表作报告时首先就对地大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表示祝贺,并指出:“只要不畏艰苦和挫折,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温总理的话给了次仁旦达极大的鼓舞,他说:“这几句极为亲切而具有激励意义的话语直入我内心,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间。将来,我要更加坚定信念,牢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践行不畏艰苦和挫折,永攀高峰。”

“登山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和追求!能够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荣誉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特长为祖国作一些小小的贡献,这是我们很乐意做的,我很骄傲!过去的成绩已然过去,逝去的辉煌只代表我们曾经努力过,曾经追求过!那些荣誉将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会不断努力,继续追逐,为我们的理想,为我们的事业。祖国和人民永远是我们攀登的坚强后盾,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勇气,为我们呐喊加油,为我们骄傲。”次仁旦达和他的队友们这样说。

他从高原一路走来,为着年少时的一个梦想,一路风雨,满身风尘,也曾受伤,也曾迷茫,在登上世界第一峰后,他又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征程——从登山者到记录登山者的华丽转身。人生就像爬山一样,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和沿途美丽的景色!

我们愿次仁旦达的梦想绽放成雪山之巅那一朵最绚烂、最圣洁的雪莲花!

[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