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趾型兽脚类

三趾型兽脚类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较大的行迹T1相比,唯一明显的不同是尺寸,推断这两个足迹制造者可能代表了兽脚类恐龙的同一个物种。图5—38 盐锅峡足迹点三趾型兽脚类足迹GSLTZP—03—01和GSLTZP—03—02类似于Lockley等描述的美国科罗拉多上白垩统足迹。但是,由于标本保存欠佳,本书仅将其归入兽脚类足迹属种未定。不过根据与盐锅峡一号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形态的对比,以及深的分叉和第Ⅲ趾具有趾垫的形态,DC—3的造迹者最有可能是兽脚类恐龙。
三趾型兽脚类_甘肃早白垩世恐龙

实雷龙足迹形态足迹 Eubrontes-like tracks

盐锅峡足迹点三趾型兽脚类的尺寸变化较大,从8 cm和6 cm(长和宽)到32 cm和26 cm(长和宽)(图5—38)。后者的足迹形成一部分保存完好的行迹,由17个连续的足迹组成。平均单步长约108 cm,步幅角为160°,足迹中轴(第Ⅲ趾)稍微向外旋转,第Ⅱ趾与第Ⅳ趾的趾间角约为40°。第二长的行迹(T2),由12个分别长27 cm、宽18 cm的足迹组成,平均单步长约87 cm,足迹中轴稍微向外旋转。与较大的行迹T1相比,唯一明显的不同是尺寸,推断这两个足迹制造者可能代表了兽脚类恐龙的同一个物种。从其尺寸以及较大的趾间分叉角度,认为这批较大型的足迹类似于Eubrontes。目前,针对这批足迹的进一步的详细对比与研究正在进行中。

跷脚龙足迹形态足迹 Grallator-like tracks

盐锅峡足迹点一些较小的足迹代表着相对小型的、脚部较窄(长18 cm、宽10 cm)的造迹者,因此可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物种。另外相似的两个相当小的足迹,分别测得足长与宽分别是16 cm和12 cm,8 cm和6 cm,显然代表了较小的个体,也可能代表了不同的分类类群。从其尺寸以及较窄的趾间分叉角度,认为这批较小的足迹类似于Grallator。目前,针对这批足迹的进一步的详细对比与研究正在进行中。

亚洲足迹形态足迹Asianopodus-like tracks Xing et al.,2014b

GSLTZP(08)—03—01和GSLTZP(08)—03—02是小型三趾足迹(11.8~13.7 cm)(图5—39),来自棕黄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岩层,发现于中铺大夏巨龙化石点附近。足迹分别保存为凹型和凸型足迹。

GSLTZP(08)—03—01略大于GSLTZP(08)—03—02,但形态学基本一致。这两个足迹可能具有同一种造迹者。GSLTZP(08)—03—02保存最好,其中第Ⅲ趾前向且最长,第Ⅳ趾短于第Ⅱ趾,保存因素使第Ⅳ趾保存了一个侧向爪痕。第Ⅱ趾具有两个趾垫,但是其他脚趾的趾垫印痕难以辨认。有一个圆至椭圆形的跖趾垫,其发育良好、饱满(平均直径2.6 cm)且位于第Ⅲ趾长轴上。第Ⅱ趾和第Ⅳ趾之间具有宽大的趾间角(54°)。第Ⅲ趾和第Ⅳ趾之间的趾间角大于第Ⅱ趾和第Ⅲ趾的趾间角。

图5—38 盐锅峡足迹点三趾型兽脚类足迹

GSLTZP(08)—03—01和GSLTZP(08)—03—02类似于Lockley等(2011)描述的美国科罗拉多上白垩统足迹。它们尺寸较小且具有兽脚类grallatorid足迹的外观,其中趾垫印痕仅略微分开,使足迹的整体形态类似长雪茄。典型的Grallator则更细长、中趾前凸更明显且具有清晰的趾垫印痕(Lockley,2009),而这两个足迹更为横向、中趾前凸较弱且足垫印痕模糊。缺乏明确分离的趾垫印痕可能表明造迹者的足部肥厚,但也可能是因为足迹属于幻迹。如果足迹的确为幻迹,那么推测真正的足迹层也只比覆盖暴露表面的薄沉积层高出数毫米。GSLTZP(08)—03—01和GSLTZP(08)—03—02的跖趾垫明显分离,且相对发育,类似于最初发现于日本,而后东亚也相对广泛存在的Asianopodus(Matsukawa et al.,2005),这里暂且将GSLTZP(08)—03—01和GSLTZP(08)—03—02归入亚洲足迹形态足迹。

图5—39 中铺亚洲足迹形态足迹及轮廓图

兽脚类足迹属种未定1 Theropod track gen.et sp.indet.1

中铺李家沟足迹点的足迹保存在倾斜的砂岩表面,已遭到严重侵蚀。很多足迹的轮廓已经模糊。该足迹点有5个连续后足迹的行迹,编号为ZPI—TL1、ZPI—TR1、ZPI—TL2、ZPI—TR2和ZPI—TL3(图5—40),足迹平均长41.9 cm,第Ⅱ趾至第Ⅳ趾的趾间角平均为52°,平均单步长为121.4 cm,平均步幅角为143°。其中ZPI—TL2保存最好,是典型的三趾型足迹,其中第Ⅲ趾前向且最长。第Ⅱ趾和第Ⅲ趾具有尖锐的爪痕。跖趾垫发育良好,接近第Ⅲ趾轴线,偏向第Ⅳ趾,因此形成了一个延伸的“足跟”,各趾趾垫清晰。第Ⅱ趾和第Ⅲ趾的趾间角几乎与第Ⅳ趾和第Ⅲ趾的趾间角相同,第Ⅱ趾和第Ⅳ趾的趾间角为47°。

图5—40 中铺李家沟足迹点兽脚类足迹轮廓图

而ZPI—TL1和ZPI—TR1不完整。ZPI—TR2因为较长的“足跟”印记而大于ZPI—TL2或ZPI—TL3,这种尺寸差异可能与基质湿度不同有关。同样,基质差异可能也使ZPI—TL3的趾间角大于ZPI—TL2和ZPI—TR2。推测是最初的湿软基质造成了足迹变形(Xing et al.,2014c)。

根据ZPI足迹的基本特征,将这道行迹归入兽脚类足迹是没有疑问的,且类似于盐锅峡足迹点的大型兽脚类足迹(Zhang et al.,2006:形态类型1)。后者是典型的三趾足迹,约32 cm长,趾间角为61°,行迹表明平均步距角为160°;另外,跖趾垫接近第Ⅲ趾的轴线并指向第Ⅳ趾。但是,由于标本保存欠佳,本书仅将其归入兽脚类足迹属种未定。

兽脚类足迹属种未定2 Theropod track gen.et sp.indet.2

图5—41 电厂足迹点兽脚类足迹及轮廓图

三趾足迹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发电厂南边的小河谷中,编号为DC—3(图5—41),并未采集。DC—3是带有“丰满”脚趾的三趾凸型足迹,长宽比为1.1,具有中等的中趾前凸。凸型足迹底部保存有无脊椎动物的痕迹。趾痕保存不佳,趾垫和爪痕难以识别。第Ⅲ趾最长、最大,前部具有明显呈梯形的趾垫。

DC—3保存情况很差,难以确定具体的造迹者。不过根据与盐锅峡一号足迹点的恐龙足迹形态的对比,以及深的分叉和第Ⅲ趾具有趾垫的形态,DC—3的造迹者最有可能是兽脚类恐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