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的岁差发现

中国的岁差发现

时间:2022-0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岁差发现就没有西方那么幸运。中国的观测仪器和座标系统,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对天体赤经方面的座标,则习惯以入宿度来表示。中国天文座标中的经度部分,是用赤经差的方式来表示的。由于时间推移而导致的岁差变化值,大部分都在赤经差中消除掉了,故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不易发现岁差。这是中国古代发现岁差比较晚的主要原因。虞喜发现的是节气西退,喜帕恰斯发现的是恒星东移。
中国的岁差发现_一本书读完发现自

中国的岁差发现就没有西方那么幸运。虽然中国的甘石星表的制订时代比古希腊还要早,但由于中国座标系方面的缺陷,导致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没有发现岁差。直至公元330年前后,东晋的天文学家虞喜,才发现岁差的存在。

发现比欧洲晚

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的变化,人们借此建立赤道座标系。地球受太阳的吸引而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称为黄道。黄道与赤道斜交成23.5°的夹角。在月球等天体引力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在空间并不保持在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断发生变化。地轴指向的南北极,绕黄极以26000年的周期运行。这项运动,导致春分点和北极在天球上的位置发生缓慢的移动。春分点或冬至点每年沿黄道向西移动约50.2°,称为岁差或黄道岁差。这个移动量在赤道上的投影就叫作赤道岁差。赤道岁差每年约移动45.98°。

中国的观测仪器和座标系统,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别。西方是黄道式的。黄经的计算,自春分点开始,总以360°,或以十二宫每宫分为30°进行计算。中国对天体赤经方面的座标,则习惯以入宿度来表示。入宿度的概念是,凡是天体的赤道座标的赤经,均沿赤经方向距离二十八宿的距星角度来表示。二十八宿中每一宿都规定有一颗距星,距星间的相互角距也是事先经过精密测定的。因此,二十八宿就是中国的天文座标系。中国天文座标中的经度部分,是用赤经差的方式来表示的。由于时间推移而导致的岁差变化值,大部分都在赤经差中消除掉了,故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不易发现岁差。这是中国古代发现岁差比较晚的主要原因。

欧洲古代发现岁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测制了一份包含有1022颗星的星表。当他把自己的星表与在他之前150年测定的星表相比较时,发现自己所测的天体黄经,普遍地比以往增加了约1.5°,而在黄纬方面则没有多大变化。经过认真分析以后,喜帕恰斯终于明白了,这不是人为的观测误差,而是一种天文现象。这是春分点每年沿黄道西退造成的,从而他把这个变化称之为岁差,并且规定每100年春分点西退1°。

▲二十八宿图藻井

虞喜如何发现岁差

中国的岁差发现就没有西方那么幸运。虽然中国的甘石星经的制订时代比古希腊还要早,但由于中国座标系方面的缺陷,导致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没有发现岁差。直至公元330年前后,东晋的天文学家虞喜,才发现岁差的存在。这一重要发现,在《晋书·虞喜传》中竟然没有记载。可见当时人们并不了解他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

虞喜是如何发现岁差的呢?当时的文献已经完全湮没无闻,仅从后人的追记和回忆中略知一二。《新唐书·历志三》“日度议”说:“古历日有常度,天周为岁终,故系星度于节气。其说似是而非,故久而益差。虞喜觉之,使天为天,岁为岁。乃立差以追其变,使五十年退一度。”

这是现今仅存的古籍中记载虞喜发现岁差的最早记录。是说虞喜发现岁差之后,便将周岁和周天区分开来,并且设立了50年退一度的岁差值。虞喜发现的是节气西退,喜帕恰斯发现的是恒星东移。他们均是从恒星与节气交叉关系发现有岁差的,只是切入角度不同而已。

《宋史·律历志》载周琮论“日度岁差”曰: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岁差之所至。”这段记事的意思是说,帝尧时代的冬至昏中星为昴宿,而虞喜时代的冬至昏中星为壁宿。帝尧时代距东晋有2700余年,而昴宿距星距壁宿距星,之间相隔壁宿9°、奎宿16°、娄宿12°、胃宿14°,合计51°。当为53年差1度。虞喜取其约数,以50年退°。

虞喜所提出的岁差值,虽然有误差,但比喜帕恰斯提出的每百年差1度还要精密一些。黄道岁差实际每71年8个月差1°,按中国古度计,当为每70.64年差1°。换算成赤道岁差,约为77.3年差1°。

▲昴宿星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