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禹治水的本质是什么?

大禹治水的本质是什么?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禹治水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领导者,无论他所领导的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或是一家公司,他都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1]。因此大禹采用了疏堵结合的办法治理洪水。通过这种办法,最终大禹战胜了洪水,使人民又重新安居乐业。接下来由大禹继续鲧所未完成的任务。最终大禹治水获得了成功,当然他也得到了他的报酬,成为生命体的领导者。
大禹治水_生命的欲望

大禹治水

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领导者,无论他所领导的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或是一家公司,他都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故事,我想这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知道,并能很好地理解其中道理的故事。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1]

这个故事说的是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由于洪水的原因,人们失去居住的地方,没有食物的来源,人们生活在痛苦中。这时舜就委派鲧去治理洪水。当鲧面对洪水时,看到洪水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他考虑既然是洪水给百姓带来的灾难,需要做的只是挡住洪水就可以了。这时,他获知一个信息,在天帝处有一种神奇的材料,名叫息壤,息壤这种材料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自己会生长。只需要将这种材料放在洪水前面,这种材料就会自己变大,从而挡住洪水。于是鲧设法从天帝处偷来息壤,开始他的治水行为。虽然鲧有了息壤这种材料,但他只会到处建坝挡水。虽然息壤有水涨我也涨的能力,但洪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洪水冲垮了堤坝,结果形成了更大的灾难。鲧也由于治水失败而被处死。治水的任务就被交到鲧的儿子大禹的身上。大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发现治理洪水单单用堵的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堵只能将水越聚越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将水引入大海。因此大禹采用了疏堵结合的办法治理洪水。一方面他利用息壤修建大坝,挡住了洪水,另一方面他着重为洪水修整出流入大海的通道。通过这种办法,最终大禹战胜了洪水,使人民又重新安居乐业。

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当然分析之前要先清除掉违背物质世界内在规则的那些部分。天神这些超越物质的生命,可以直接删除。息壤这种神奇的物质,可能指的是某一种建筑材料,但显然不可能具有超越物质世界内在规则的效能。将这些属于虚构世界的部分剔除之后,所还原的就是历史真实发生的事件。

在这个故事中核心的一点就是治水,水是一种物质体为什么要治水?水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生命诞生之后,原本非常自然的水的循环,与生命的利益之间发生了冲突,所以治水的本质就是生命维护自己利益的一种行为。

回到这个故事,鲧接受了舜的委托去治理洪水。水在循环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必然是不断地向低的方向流动,在水的流动中经过了人类生存的区域。当然在这个事件中就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水的流动是遵循了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则,是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水的流动造成人类生存空间的破坏,显然不能说水有主观故意,由此得出水是坏的结论。人类为了更好地满足生存欲望,营造出舒适的生存环境,这本无可厚非。但所建立的生存环境选择在水流所要经过的地方,这种行为本身也无法用好或正义来形容。所以水流经过利益受损就是一种必然,这本身无所谓对与错。洪水不是邪恶的化身,治水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正义之举,仅仅是生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而已。鲧的治水就是为了维护在水流所要经过地方生存的人们的利益。当然鲧治水的逻辑也很简单,既然损失是由于水流所造成的,那么只要将水流挡住自然就没有损失了。而他也正是这样做的,可惜最后失败了,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鲧筑坝挡水错了吗?之所以要筑坝就是为了不让水流到达人们生活的区域,从而保护了人们的利益。筑坝本身是没有错的,错误在鲧的身上。水由于重力的原因具有了极大的能量,也正是这样才能使人们的利益遭受损失。筑坝其实就是与这些能量进行对抗,从而保护人们的利益。水流具有改变物质外在形态的能力,这说明其是一种物质力;而大坝可以抵挡这种物质力,说明也是一种物质力。虽然都是物质力,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水所具有的是自然物质力,而大坝则是生命物质力,从根本上说治水就是自然物质力与生命物质力之间的对抗。利用大坝将水流挡住,水流自然也就无法使人们的利益受到伤害,所以筑坝是治水的一种必然选择。但如何去做却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果自身所拥有的生命物质力大于洪水的自然物质力,那么筑坝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如果自身的生命物质力不足以抵抗洪水的自然物质力,所筑起的大坝就会被洪水冲垮。另外由于大坝所具有的积蓄的作用,使水流所具有的物质力通过积累被放大,从而对水流经过的地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鲧治水失败也正是由于此。他对于洪水最终能具有多大的物质力没能做出正确的预计,这样他贸然使用筑坝的方法去治水,失败就是一种必然。事实上后来洪水所形成的自然物质力,远大于鲧所能利用的生命物质力。至于鲧为什么会被处死,这是由于他的错误判断使洪水的力量通过积蓄的方法被放大了,由此也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些多出来的损失最终由鲧用生命承担了。

接下来由大禹继续鲧所未完成的任务。这样看来在当时还是比较开明的,将犯错的父亲处死,还继续对他的孩子委以重任。不过更重要的是大禹在追究鲧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所谓经验就是知识,也就是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则。水的力量是自然物质力,自然物质力与生命物质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所遵循的分别是物质世界的逻辑与生命世界的逻辑。生命物质力受生命意识的指挥,而生命的意识所遵循的是生命三重欲望的准则。而这些与水这种自然物质力毫无关系,自然物质力只会遵循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则。就如孔子这类人都不会愚蠢到面对洪水去阐述他那些所谓的仁义忠孝。他们也应该清楚这些说辞对洪水而言毫无影响力,洪水永远也不可能在听了这些之后,改变其特性不再向下流而转身向上。治水的正确办法应该是知其道、顺其道,大禹也正是这样做的。

鲧所筑的大坝最终没能挡住洪水,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不知道洪水所拥有的物质力有多大,以及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应对。这个问题大禹同样也要面对,但他没有再犯父亲所犯的错误。大禹知道堵并不能解决问题,这只是在掩盖问题,而掩盖只会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大。那些洪水的物质力仍然存在,并且还在不断地增长,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只有将这些物质力全部化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大禹的治水就是设法将这些洪水加以引导使其流入大海,当然如果不去治理这些洪水最终同样是会流入大海,但运用生命物质力使这些洪水按照生命的意愿流入大海,对于生命的利益而言就完全不同了。最终大禹治水获得了成功,当然他也得到了他的报酬,成为生命体的领导者。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当面对洪水这种自然物质力时,只有遵循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则,才能治理成功。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而言,治理一个国家就如同治水一样。所不同的治水面对的是自然物质力,而治国所面对的是生命物质力。相比之下,自然物质力的治理只能遵循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则,但变化少相对简单,而面对生命物质力可以使用的方式更多,但生命行为的变化大,治理也就会显得复杂很多。

不过治水与治国还是有着很多共通之处。无论是治水还是治国其实都是在筑坝,只不过一个所挡的是水———自然物质力,另一个挡的是竞争者对领导地位的争夺———生命物质力。无论所面对的是自然物质力还是生命物质力,大坝的作用都是阻挡。那么什么样的大坝才是最好的大坝?这是一个有趣的答案,答案是最好的大坝并不是最坚固的大坝,而是允许垮掉的大坝。为什么会垮掉的大坝反而才是最好的大坝?治水的大禹就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这个道理是他父亲用生命所换来的。无论再坚固的大坝只要其所对抗的物质力大于自身的抵抗力,必然就会垮塌。越是坚固的大坝必然也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旦垮塌造成的损失也就更大。同样对一个生命体而言,损失可以被分为可承受的损失与不可承受的损失。所谓损失指的是生命的利益受损,而利益所针对的是生命的欲望,生命的欲望又被分为生存欲望、官感欲望、精神欲望,很显然针对官感欲望与精神欲望的损失是可承受的损失,而针对生存欲望的损失是不可承受的损失。

如果一个大坝非常的坚固,但由于其的坚固在垮塌之后所造成的损失过大,并导致生命体变化的终止,那么对生命而言这样一个大坝与好的大坝连边都沾不上,所以说真正好的大坝是允许垮塌的大坝,也就是说在修筑大坝的时候,一定要预设损失所能承受的标准,一旦洪水的力量达到这个标准就要让其自动垮塌。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鲧由于不知道最终洪水的力量有多大,就贸然去筑坝,结果治水失败。而大禹同样不知道洪水的力量能有多大,同样去筑坝,但结果却成功了,原因就在于大禹修建的是可垮塌的大坝,大禹治水以疏导为主,将洪水引入大海,从而消化掉这些自然物质力。同样也修筑大坝对水进行引导,但并不修筑坚固的大坝,而是修筑并不坚固的大坝。也就是洪水所能造成的损失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大坝起的阻挡的作用将洪水拦住,当洪水的力量有可能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时,就自然垮塌让洪水宣泄,以付出可承受的损失为代价,避免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大禹遵循了自然物质力的规律,最终获得治水的成功。

虽然治国不同于治水,所需要面对的是生命物质力,但其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治水需要遵循物质世界的逻辑,治国需要遵循生命世界的逻辑。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这个国家的政府在管理,政府的管理其实就像大坝一样在不断地抵御着洪水。但政府所面对的所谓的洪水,就是生命的欲望———获取领导地位的欲望。水在自然规则的作用下,一定会向低处流去;而在生命世界中,竞争者对于领导地位的追逐永远也不会停止。

就像大禹在治水时,从不会将希望寄托在洪水会反身向高处流去。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奢望竞争者会主动地放弃对领导地位的角逐。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既然竞争者的进攻无法避免,那么如何正确地应对才是重点需要考虑的。在治水中面对同样的洪水,鲧与禹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最后得到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在治国中也是一样,当面对竞争者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

人类社会有两种模式:权力社会与金钱力社会。相比之下,金钱力社会也就是所谓的民主社会,它在应对竞争者的进攻方面显得更为自如。但这并不是说金钱力社会就比权力社会更优秀,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社会形态完全一样,只不过是金钱力社会所采用的方式更符合生命世界的逻辑而已,就像大禹遵循了物质世界的规则从而成功地治理好洪水一样。

无论是在权力社会还是在金钱力社会,领导者都要面对竞争者的挑战,但有趣的是所有竞争者进攻的对象都是权力,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高度复杂化的人类社会中,竞争者用以挑战领导者的物质力只有影响力。而对既无权力也无金钱力的竞争者而言,获取影响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向追随者描绘出一个美好的前景,并保证在获取权力之后兑现这些承诺。但如果将这里的权力转换成金钱力,那么竞争者成功获取影响力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

这个特点在针对不同的社会形态所造成的结果是完全的不同。权力社会与金钱力社会最根本的不同就是权力与金钱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前面说过在权力社会中权力高于金钱力,是这个社会中的绝对领导者;而在金钱力社会中,从表面上看管理这个社会的依然是权力,但由于金钱力的地位高于权力,所以实际的领导者是站在权力背后的金钱力。

竞争者同样是对权力发起的进攻,在权力社会中攻击的是领导者,而在金钱力社会中所攻击的仅仅是领导者的代理人。在权力社会中领导者就比较尴尬,他们只能采用鲧的办法,通过不断地加高加厚大坝的方式来应对挑战。这样的结果只能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严重的对抗状态,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就像鲧修的大坝是不能垮的大坝一样,一旦垮塌所造成的是灾难性的不可承受的后果。权力社会中的权力是不能动摇的,一旦更迭就意味着人为秩序的全面改变,那样就会将整个社会拖入苦难的动荡之中。对于金钱力社会同样面对竞争者的进攻,由于攻击对象并非领导者,就可以采用大禹修建可垮塌大坝的方式来应对。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就自动垮塌,将损失控制在限定值以内。通过权力的更替,一方面满足了竞争者希望获得权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就如垮塌的大坝完全释放了洪水的物质力一样,彻底消除了竞争者通过影响力所形成的威胁。虽然这个过程中金钱力会损失一部分利益,但由于权力的变化丝毫不会影响到原有的人为秩序,对于金钱力而言,维持人为秩序的恒定不变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有关人为秩序有着种种的评说,但对于今天已经完全失去独居能力的人类而言,再糟糕的人为秩序也比自然秩序强。

【注释】

[1]《山海经·海内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