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制三地之家

两制三地之家

时间:2022-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为这样,我总是选择在圣诞节前夕飞往美国。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变成如今的“两制三地之家”,那是随着时代而变,随着中国的进步而变。三年之后,次子在上海出生。两个儿子在美国相继跳槽。长子在美国东部工作。于是,“我的家一半在美国”变成了“两制三地之家”。2004年的圣诞节,全家又在美国团聚。每一次去美国,除了团聚,除了到美国各地旅行,我也过着美国居民的生活。
两制三地之家_我在美国的生活

我和妻七次飞往美国,前五次都是在冬天去美国,为的是能够在美国过圣诞节。我并非基督教教徒,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洋节”,总要一次次远涉重洋,到太平洋彼岸去过圣诞节?

团聚,是人生的幸事、家庭的节日。我一家八口,除了我和妻之外,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以“二、二、四”的“比例”分住在上海、旧金山、台北,是“两制三地之家”,难得一聚。圣诞节是美国的“春节”。孩子们在圣诞节放长假,因此圣诞节也就成了全家最佳的团聚之日。正因为这样,我总是选择在圣诞节前夕飞往美国。

我家成为“两制三地之家”,这“三地”包括海峡两岸。在中国大陆,由于子女出国,出现许多“一家两制”家庭,而像我家这样的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两制三地之家”并不多见。

我的家,原本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变成如今的“两制三地之家”,那是随着时代而变,随着中国的进步而变。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那就是“与时俱进”。

我的家庭的演变史是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缩影:

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那一年我结婚了,小家庭就安在上海。

1967年,长子在上海出生。三年之后,次子在上海出生。从此,我的小家庭成了四口之家。

我的小家庭在艰难中度过了十年“文革”。在“文革”初期,我家也曾分为三地:我在杭州湾畔的“上海电影五七干校”,妻带着长子在上海,而次子则暂时寄住温州老家。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家庭的命运。我从“臭老九”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而我的两个儿子也相继从上海的重点中学进入大学。

开放的国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出国潮”在中国澎湃。1990年,长子第一个迈出国门。那是他在上海念完大学之后,通过GRE考试(研究生英语考试),获得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美国攻读研究生。他在美国宾州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在美国工作。

1992年,次子也通过GRE考试,获得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到美国攻读研究生。他在美国特拉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在美国工作。

1993年圣诞节前,我和妻来到美国,先是住在洛杉矶内兄家,然后飞往美国东部,和两个尚在求学的儿子在特拉华大学团聚。那天,正好是圣诞节。

两个儿子先后被美国公司聘用:长子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任职,而次子则成为美国“AT&T”公司的白领。

那时候,我曾经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我的家一半在美国》。确实,一家四口,我和妻在中国,两个儿子在美国,怎么不是“我的家一半在美国”?

两个儿子在美国相继跳槽。从1996年起,他们先后被美国新公司派回中国工作。这样,我们全家总是在春节的时候,团聚在上海。

两个儿子在中国工作了几年,在1999年又先后被美国公司调回美国本部工作。两个儿子相继结婚,从此,我的家从一家四口增加到六口。

小儿子在美国硅谷工作,定居在旧金山东湾。他先是在那里租公寓,后来在那里买了房子。长子在美国东部工作。不久,他被美国公司派往中国台湾台北市,在那里他筹建了中国台湾分公司,担任副总裁兼总经理。后来,在中国台北又开始新的工作。

作者全家和亲家平安夜在美国旧金山合影

我的长媳出生于中国台北,上小学时随父母到了美国,从此在旧金山长大,后来毕业于旧金山的柏克利大学。她原本在美国工作多年。长子调往中国台北,她也一起回到台北。如今,长子在中国台湾已经工作十几年,买了房子,从此定居在那里。

于是,“我的家一半在美国”变成了“两制三地之家”。

2000年、2001年、2002年,我和妻三度在圣诞节的时候前往美国,全家在那里聚会。即便是2001年美国爆发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我仍坚持去美国,还特地赶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废墟现场采访,写出《受伤的美国》。

2003年,我和妻前往中国台北看望长子、长媳,也就没有去美国。

2004年的圣诞节,全家又在美国团聚。这一回的团聚,我的家增添了一个小成员——2004年7月,小孙女在中国台北降生,成为一位“小台胞”。由于长媳是美国籍,按照美国的规定,我的小孙女也是美国籍,出生之后拿到了美国护照。我的次子、次媳也成为美国公民。

2007年5月,小孙子在中国台北出生,他同样在出生之后拿到了美国护照。

长媳的父母、哥哥也在旧金山。这样,我们每一次去美国,也与亲家团聚。

平常,只有我和妻在上海,是一个“空巢家庭”。我们总是企盼着热热闹闹、充满亲情的大团圆之日。

每一次去美国,除了团聚,除了到美国各地旅行,我也过着美国居民的生活。我把我在美国旅行的见闻写成了《美国!美国!》一书,而把在美国的生活写成这本《我在美国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