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一市政道路建设设计

上海一市政道路建设设计

时间:2023-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适应园区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在环路的两座环岛机动车道采用了彩色沥青铺面。为保证排水管道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市政道路建设时采用了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措施力求度假区内的道路不出现不均匀沉降。
交通设施_旅游梦之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创新实践

一、市政道路

(一)度假区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工程

1. 项目概况

核心区道路工程总共包含4条规划道路,分别为:西(南)环路、南入口大道、北辅路、北支路。道路建设总长度为6 205.618米。工程范围内桥梁共有4座跨河桥梁,分别为:南入口大道围场河桥、北辅路围场河桥、南环路(西侧)星愿湖桥、南环路(东侧)星愿湖桥。

2. 设计原则

(1)服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妥善处理好地块与外界、地块内部各主要区域之间的关系。

(2)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规模,满足区域功能和交通需求,适应度假区核心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土地的滚动开发,并为二三期开发适当预留条件。

(3)考虑主题乐园项目顺利运行和游客观感,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尽可能考虑采用最优方案。

(4)因场地建设需求,道路分期建设,合理安排各阶段建设时间、内容,做好衔接过渡工作。

(5)道路建设规模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满足近远期交通流量分析结果,并为远期交通量的增长和极端高峰日等不确定因素预留空间。

(6)道路横断面设计在规划布置和建设规模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每个组成部分的尺寸,综合考虑人、车、道路、环境的总体协调,配合园区道路的建筑景观布置,并考虑场地形成期间,需作为施工通道的结合,与管线综合方案和园区总体工期安排协调。

图5-2-1 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示意图

(7)路基路面采用永久道路和施工便道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综合比较分析各种材料和施工方案在已实施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尽量应用天然材料,避免污染。

(8)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遵循合理选材、方便施工、有利养护的原则,建立“科技领先、生态和谐”的园区道路系统。

(9)协调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与场地形成、湖泊开挖和河道填埋等其他单体项目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工期满足建设时间节点要求。

3. 项目特点

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项目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度假区周边市政道路的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需求,项目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功能完善、规模恰当、环境和谐的道路系统。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工程以园区规划和乐园建成后的流量预测分析结论为依托,一期市政道路建设规模充分考虑了园区控详规和各条道路的功能定位,在合理确定道路系统的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在道路设计方面融入了园区整体景观,使市政道路与园区环境相协调。

(2)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尊重道路使用者的感受,建立安全、人性化的无障碍系统。无障碍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采用国际化视角,除了满足上海本地残疾人保护规范外,还参考美国残疾人法案ADA的规定要求,布置了行人过街设施、盲道、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

(3)慎重选择建筑材料,建立生态保护、零污染的道路系统。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设计倡导无污染,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对道路选用的建筑材料要求严格,尤其是道路系统的路基填料,以及路面结构材料、环保节能、无污染的材料。

(4)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工艺,体现领先的道路建设水平。为适应园区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核心区一期市政道路在环路的两座环岛机动车道采用了彩色沥青铺面。同时,针对园区内道路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特点,道路施工还采用了排水降噪路面以及全路幅的综合排水体系等多种新材料和新工艺,体现了度假区道路建设水平。

(二)核心区生态园路工程

1. 项目概况

核心区生态园路工程,位于过渡开发1-2和1-4地块内,西接北支路环岛,东至东环路,位于生态园主入口南侧,东PTC红线以北。

2. 总体方案

(1)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 V=20 千米/小时;道路净高:机动车道满足4.5米;路面荷载:BZZ-100标准轴载。

(2)设计范围和内容。生态园路西起奇妙路环岛,东至申迪东路,道路分东西、南北两段,全长共968.346米。

3. 工程特色

(1)人性化的道路设计。生态园路为连接巴士停靠站与东环路的重要道路。为双向三车道规模,一般路段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为3.5米,机动车路面总宽为11米,具体布置如下:

3.0米(人行道)+1.0~1.5米(绿化分隔带)+11.0 米(车行道)=15~15.5 米(道路宽度)。

(2)预防管道不均匀沉降。为保证排水管道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市政道路建设时采用了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措施力求度假区内的道路不出现不均匀沉降。这些措施包括:选择质量好、接口密封性能优良的管材、选择合理的管道基础、地基处理、施工时确保质量并严格执行验收规范等。

图5-2-2 核心区西入口环岛效果图

图5-2-3 核心区西入口环岛实景图

图5-2-4 核心区生态园路工程区位图

图5-2-5 核心区生态园路标准横断面

图5-2-6 核心区生态园路实景图

二、公交枢纽与停车场

(一)西公交枢纽

为满足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设需要,解决开园后部分游客的公共交通使用需求,在核心区一期范围内建设西公共交通枢纽(以下简称西PTH)。

西PTH项目临近迪士尼大道和一期乐园,规划面积为77 492平方米。近期将承担一期乐园所有专线巴士、出租及穿梭巴士的客流,也是整个乐园远期结合“1主2次”出入口设置的3个公交枢纽中的主入口公交枢纽,包括15条公交车线路,出租车停靠站及蓄车场(300辆蓄车位、12辆下客位、6辆上客位),穿梭巴士站(9辆下客位)、人行广场及零售餐饮娱乐区进入专用地道等。

图5-2-7 西公交枢纽区位图

图5-2-8 西公交枢纽效果图

1. 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优先考虑集约化交通的客流到达和离开主题园区的便捷,实现步行距离最短;关注行人安全、实现人车分离,创造高效、有序、便捷的换乘环境;保证专线巴士、穿梭巴士、出租车、零售餐饮娱乐区进入车辆分区明确,上下客点分离,让使用不同交通方式的人流之间不产生冲突;确保在枢纽内部的人流、车流流线简捷合理,尽可能实行单向交通组织,部分重要节点通过交通管理、工程措施解决、消除冲突点;合理设置与整合内外衔接出入口,减少枢纽交通对外围路网产生的影响。

(2)交通功能与景观环境协调的原则。具有可识别性、可适应性,布置舒适畅通的人流疏散场地,满足出行者通行、候车、驻足对空间和环境的多重需求;满足景观的设计要求,考虑迪士尼特色,实现交通功能和乐园景观环境的融合和统一;建筑风格符合乐园总体风格,但考虑其配套建筑的定位,有一定区分,整体力求与乐园环境协调。

(3)经济适用的设计原则。布局合理紧凑,功能连续,方便管理,充分考虑远期高峰日的客流需求,近远结合,实现土地使用集约和高效利用;确保交通设施服务能力满足需求,附属设施齐备完善、设计经济合理。

2. 建筑特点

(1)建筑形式以欧美简洁风格为主,结合周边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建筑风格,做到与乐园环境协调。

(2)具有可识别性、可适应性,布置舒适畅通的人流疏散场地,满足出行者通行、候车、驻足对空间和环境的多重需求。

(3)满足景观的设计要求,考虑迪士尼特色,实现交通功能和乐园景观环境的融合和统一。

(4)在人行路面铺装设计上主要采用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以直线为主要形式,配合不同色彩的铺地砖。

(5)作为服务于游客的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系统,标识系统向游客提供信息指引、明确方位、引导行程的服务,整体服务功能完整严密并指导整套系统的设计。

(6)集中调度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办公集约化,便于对整个交通枢纽中各个系统的统一管理。

(二)核心区配套停车场

1. 项目概况

根据度假区交通规划,在核心区配套建设P1~P6六个停车场。此外,为应对极端大客流的特殊需要,在核心区外的东侧和南侧分别各建设一个临时停车场。

2. 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停车场的设计纳入度假区整体设计布局之中,从外围到内部,从个体到区域对交通进行整体分析,从整体的角度对配套停车场进行布局设计。

(2)关联性原则。将停车场设计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动设计,突破地块界限,充分分析周边项目对停车场的需求与影响,从功能划分、交通组织、开口布局、景观塑造等多层面与周边项目建立设计的关联性,保证整体区域的良好布局。

(3)匹配性原则。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的承载力,在车流与人流组织、停车位规模选择等方面与周边道路通行能力相匹配,充分考虑极端大客流情况下的应急需求。

(4)流畅性原则。在红绿灯设置、场地开口、区内交通组织、交通诱导等方面力求达到交通流线组织合理流畅,停车有序,步行可达。

3. 项目特点

(1)简单疏朗的绿化布置,停车场内部绿化力求简单、疏朗,强调可视性,避免游客产生迷乱感。在停车场附近的人行通道及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的绿化则相对精致,凸显整体品质,在绿化选种方面,以本地生长势良好的香樟、黄杨、石楠等为主,适当点缀较具观赏特色的树种。

图5-2-9 西公交枢纽功能路线图

(2)人性化的道路标识系统。为保证地块内部人流、车流的顺畅、高效运行,停车场标识指示系统的配置以简约、高效为原则,通过具有标示性的地面铺装色彩提升道路引导性。

(3)智能化的保障系统。为保障使用舒适度,停车场均配置了具备照明及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并将根据需求逐步增配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以满足安全管理、车位调度等的需求,实现园区车辆停放总体统筹。

三、地铁迪士尼站

(一)设计理念

11号线迪士尼站是目前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唯一一座地铁车站,车站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结合场地原有的两米高差,巧妙的设计成一个浅埋式的、屋顶全绿化覆盖的建筑形象。室内装饰通过参数化设计将自然元素的几何化,塑造出林荫大道、树影婆娑的独特空间形象。公共区在满足主照明的前提下,夜间设置 LED 氛围照明,为车站增添梦幻气息。

图5-2-10 迪士尼地铁站鸟瞰

图5-2-11 迪士尼地铁站航拍实景图

图5-2-12 11号线站点图

“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是11号线迪士尼站的设计理念。从安全屏蔽门、站台到站厅,处处体现着中西合璧、兼而有之的趣味。一下地铁,便能看到站名背景墙融合了中国祥云图案和英文迪士尼元素。安全屏蔽门上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的剪影,米老鼠、唐老鸭们踏着上海的天际线而来,引领着人们来到站厅。站厅中央,是两座高约3米的米奇、米妮雕塑,一蓝一红,以欢迎姿势站立,迎接八方来客,这两座雕塑以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灵感,融合了喜鹊、蝴蝶等经典图案。

(二)设计细节

外墙墙钉设计方案以墙钉为装饰特征,墙钉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之一。墙钉的可触感,同时融入民族文化韵味,亦庄亦谐,两者兼得。

垛口设计增加符合迪士尼站建筑设计城堡寓意,与迪士尼主题乐园建筑风格遥相呼应。

墙钉基础段、半墙钉墙面段与女儿墙垛口为三段式设计,呈时代风尚特征。

上海地铁首次在迪士尼站出入口设置可调节通道门,可根据车站客流情况调整为全部开启、全部关闭、部分开启部分关闭,做到既能快速疏散客流又可节能减排。

车站站厅层中部设计由8米(宽)×120米(长)的大天窗,除了起到采光功能,在火灾情况下,还可以自动开启,起到自然排烟的功能。大天窗的设计,在白天,可以将自然光引入地下空间,乘客即使身处地下,可以充分沐浴阳光。夜晚LED点亮后的炫彩灯光效果,给人以梦幻的感受。

在室内的灯光处理上,白天主照明开启,给到站的乘客简洁宽敞、时尚大气的感受。夜晚主照明结合氛围照明,强化返程乘客的梦幻旅程感受与科技体验,同时也为快乐的度假区之旅拉下帷幕。

图5-2-13 站台屏蔽门实景图

图5-2-14 米奇米妮雕塑

图5-2-15 迪士尼站外墙

图5-2-16 垛口设计

图5-2-17 三段式设计

图5-2-18 迪士尼站出站口实景图

图5-2-19 迪士尼站站厅实景图

图5-2-20 车站站台

图5-2-21 导航标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