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4A级、3A级景区如表5-6所示
表5-6 呼伦贝尔市4A级、3A级景区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全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1.4%本市市花为杜鹃市树为樟子松呼伦贝尔市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部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部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呼伦贝尔市现辖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等13个旗市区呼伦贝尔市花为兴安杜鹃市树为樟子松ꎮ2014年年末全市总人口数为252.95万人呼伦贝尔市是多民族聚居区全市共有35个民族自治区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都在呼伦贝尔市在全自治区19个民族乡(苏木)中呼伦贝尔市占14个
在两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公元前209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公元1世纪后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从此开始
了其入主中原的准备在蒙古族统治时期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哈撒尔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元朝创立行省制后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
清朝建立后设立呼伦贝尔都统统辖呼伦贝尔地区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他们勇猛善战镇守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民国时期岭西地区曾于1912—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
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1945年10月在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省1946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受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简称东部行署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ꎮ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撤销海拉尔市设立海拉尔区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乳肉草业和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口岸经济的作用经济快速发展成吉思汗广场集广场、公园于一体是居民集会、休闲的最佳去处
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1.25亿亩的天然优质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有天然林地2.03亿亩森林中有野生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 000多种市辖区的呼伦湖和贝尔湖也是美景之一呼伦贝尔市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有长达1 723公里的中俄蒙三国边境线目前开放的口岸城市额尔古纳、满洲里等也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呼伦贝尔民俗也极具代表性目前除蒙古族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也使呼伦贝尔的民俗旅游资源更加丰富ꎮ2003年该市以海拉尔区为“创优”主体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