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禅宗的原旨是什么?

禅宗的原旨是什么?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种种有制约的茶礼,辅助加强禅僧的修行品性。除此之外,还带回了宋禅院吃茶的礼仪及一整套茶道具。从这个意义上,圆尔弁圆被尊为日本茶道的始祖。在《禅苑清规》中,针对茶礼有诸多的规定。这些细节上的规范及礼仪,在今天的茶道作法以致和风的礼仪中都有体现。为此,禅院特设茶头一职,专门掌管茶役事项。现在日本的女性也还保留着这个传统,叫自己的丈夫为旦那。对于吃茶礼仪,日本的临济宗称之为茶礼,曹洞宗称之为行茶。
茶礼精深_一味千秋:日本茶道的源与流

禅宗的原旨是身居深山幽谷,脱离人间俗尘,如同达摩始祖,面壁冥思,追求自我的思维与思索。以坐禅修行来培养、启发人的悟性,在顺其自然中升华、变革自我精神。所以,禅者的修持坐禅要求静神敛心,不宜游乐遣兴。

在中国,茶最初就是因为与佛教(禅僧)和隐遁(隐者)联系在一起,致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超凡脱俗性质的饮品。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这首诗中写有“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之句,赞美生长在深山仙谷、性情高洁的茶所具有的荡涤尘烦、忘怀俗事的功能。也隐喻修行之人与茶具有相同的性情。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述:“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类似此等对茶的精神性作用的评价诗文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举不胜数。

正因为具有圣洁之心灵的人饮用了茶,茶也才具有了荡尘涤俗的精神性。

中国的禅宗寺院在宋朝崇宁二年(1103)开始实行《禅苑清规》。这是现存最古的清规,是参考现已失传的唐代百丈怀海禅师(749~814)将大小乘戒律折衷而制定的《百丈清规》整理、添加而成。其中,除为寺院禅僧修行法度所作的清规戒律外,还将茶的礼法精微至极的融入到禅僧的日课修行中。通过种种有制约的茶礼,辅助加强禅僧的修行品性。

于日本贞应二年(1223)渡宋,在天童山景德寺修行,嘉禄三年(1227)归国的道元禅师(1200~1253)以《禅苑清规》为范本制定了《永平清规》,开创了日本的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

嘉贞元年(1235)渡宋,在杭州径山万寿寺修行,于仁治二年(1241)归国的圣一国师圆尔弁圆(1202-1280)从中国带回一千余册佛教典籍,在《禅苑清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临济宗东福寺派大本山的修行规则。除此之外,还带回了宋禅院吃茶的礼仪及一整套茶道具。从这个意义上,圆尔弁圆被尊为日本茶道的始祖。

在《禅苑清规》中,针对茶礼有诸多的规定。我们从其中[赴茶汤]一节里可以看出对吃茶礼仪的约定有多么的详细:“院门特为茶汤,礼数殷重。受请之人,不宜慢易。既受请已,须知先赴某处,次赴某处,后赴某处。闻鼓版声,及时先到。明记坐位照牌,免致仓遑错乱。如赴堂头茶汤,大众集,侍者问讯请入,随首座依位而立。住持人揖,乃收袈裟,安详就座。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袈裟覆膝,坐具垂面前,俨然叉手朝揖主人。常以偏衫覆衣袖,及不得露腕。熟即叉手在外,寒即叉手在内。仍以右大指压左衫袖。侍者问讯烧香。所以代住持人法事。常宜恭谨待之。安详取盏+两手当胸执之。不得放手近下,亦不得太高。若上下相看一样齐等则为大妙。当须特为之人专看。主人顾揖,然后上下间。喫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作声。取放盏橐(托),不得敲磕。如先放盏者,盘后安之。以次挨排,不得错乱。右手请茶鹚,擎之候行遍,相揖罢方喫。不得张口掷入,亦不得咬令作声。茶罢离位,安详下足。问讯讫,随大众出。特为之人,须当略进前一两步问讯主人,以表谢茶之礼。”

通过受约、赴会、尊序、就座、脱鞋、收足、坐相、饮相、谢礼、步态、退法等细节的描述,可以看出其中对寒暑时令手的状态、喝茶的样式都有规范。

茶品可依,人品可循。禅林履步,一步一禅。

这些细节上的规范及礼仪,在今天的茶道作法以致和风的礼仪中都有体现。

自古,哪一座依水傍山的禅佛寺院都有几亩茶田。为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饮茶,禅僧需要四季的苦作,几度的摘採。茶直接关系到禅院众僧的修行与生计,所以茶的种植摘制责任重大。每年对茶树要进行不同季节的间种、施肥、管理、剪修、摘采。再对茶叶进行加工、包装、保存。对于茶具则有采配、调度、收纳、保管、使用、清理等等规制。这些最基本的行事都是为了最终的冲泡、敬奉、饮用。对于与茶相关的日常生活及周边事物的各种对应,都作为禅僧修行的重要内容。正所谓: “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一生竹一竿”。为此,禅院特设茶头一职,专门掌管茶役事项。

佛教自奈良时代由隋唐传到日本,一直作为皇族公家的信仰。寺院除因佛祖的无上尊严使参拜者为之寄付外,还多有皇家贵族、地方权豪的入主、皈依、资助的背景。因宗教的中立性,自古皇族、贵族阶层出家为僧、为尼、剃度还俗的不在少数,但寺院中的献茶,到平安时代为止也只是仪式性质的行事。茶,作为贵重的药物,并没有广泛的传播开来。

镰仓时代,禅宗传入日本,作为新教,遭到固有佛教的抵触,却受到幕府武士的庇护,也成就了后来时代武家与禅的因缘

战国武将织田信长甚至将自己在京都的住宿安排在归依的本能寺中,也使之成为本能寺之变的舞台。

镰仓、室町时代的禅宗寺院集中了由留学唐宋的禅僧带回的中国最新的文化元素,使得佛礼森严的法界成为同时代研究、弘扬以汉学为中心的诗文、书画、建筑、造园等学问的最活跃之处。在传统教育、音乐、医学、艺能等的继承与发展,以致外交、对外贸易等方面禅寺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禅僧因自身的各种修养而塑造成的人格品行也使很多社会文人仰慕。与草庵茶渊源深厚的一休和尚就是这样一位禅僧,他当时在京都的居舍虎丘庵如同文化沙龙,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人能乐师金春禅竹、绘师曾我蛇足、后来的草庵茶祖村田珠光等都是那里的常客

寺院的环境大多远离闹市,或依山临溪、古松幽径,或深墙奥院、景色宜人。不仅是文人雅士的社交场所,也是权贵们聚会、接待、密议而经常借用的风水雅地。禅寺在宣教之外还开始向民间布茶,在弘扬佛禅的侍奉精神的同时也是向民间施主的回报。不论是文人聚会、权贵接待、或是信者参拜,在禅院顶戴禅茶都是当时可望而不可及的礼遇。

在日本的禅寺中,除僧侣修行使用的茶礼坐间外,还有接待施主来客的专门房间,叫檀那的间(Dannanoma)。本着佛教的教义,对于向寺院布施的人叫檀那,也叫旦那。

受此影响,日本古来为公家做事的人也叫自己的上司或东家为檀那。现在日本的女性也还保留着这个传统,叫自己的丈夫为旦那。

对于吃茶礼仪,日本的临济宗称之为茶礼,曹洞宗称之为行茶。

除各教派清规中的茶礼外,以京都建仁寺为代表的四头茶礼(Yotsugashira)也是至今日本禅院中格式、规模最高,残留着唐代遗风的古老茶礼。

以禅院为中心的布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茶。尽管没有严格说教,也会使人们在非自然的环境中寻味到禅踪佛影,在天长日久中观顾到非同世俗的茶礼汤规,进而从中激发出感激之情,彻悟到人生真谛。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的会使人身心注入禅的精神,感受到神佛的影响力,从而达到脱俗净化的境界。

这个时代,茶由禅院开始逐渐影响到民间。

京都建仁寺举行四头茶礼的方丈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