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眉县小麦产业发展历史

眉县小麦产业发展历史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玉米面性寒凉,食用过量造成胃酸过多从而导致胃病。改革开放后,粮食极大丰富,玉米逐渐退出食用行列,主要用于猪饲料以及工业酒精酿造,如今,搅团、凉鱼竟和山珍海味一般成为稀罕之物。由于眉县盛产玉米和高粱,眉县便有了太白酒、古太酒以及20世纪著名的眉坞酒厂。水稻也曾经是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水资源枯竭、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眉县水稻种植面积近年来大幅下降,只在个别村组有少量零星种植。
玉米和水稻_眉县山水田园

眉县曾经是国务院命名的优质粮生产基地县。

小麦曾经是眉县主要的种植作物。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土地瘠薄,农民发明了小麦与豌豆套种,俗称“和牵”,利用小麦茎秆为豆苗搭架,互相取长补短,竞相生长。收割碾打后又用筛子将小麦与豌豆隔离。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化肥的使用,地力的提高和良种的推广,这一作务方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小麦加工近百年来经历了从原始方式向现代化生产的转变。原始方式是用手摇拐磨磨面,一个强壮劳力每天磨的面粉供应一个五口之家最多能吃三天左右,磨面是每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巨大负担。这种手摇拐磨新中国成立前还在一些地区普遍使用。大户人家则使用牲畜拉的石磨。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磨逐渐兴起,利用水力资源,打动水轮带动石磨旋转,效率逐渐提高。通电以后,水磨被电磨代替,起初是用电动机利用皮带轮传输带动石磨,后来有了新型面粉机,俗称“钢磨子”,效率大大提高,磨面不再成为家庭生活的巨大负担。而今,在眉县全境,面粉加工已全部实现企业化,农民不再为粮食储存和加工犯难。

1995年创建的陕西老牛面粉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专用面粉生产企业,公司注册商标“老牛”牌。目前拥有总厂和一个分厂,日处理小麦1750吨,总厂占地45亩,员工315人,专业技术人员58人,有三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1400吨,其中两条专用粉生产线,日处理小麦1150吨。分厂一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350吨。产品已形成专用粉、专供粉、通用粉三大系列80多个品种,销售遍及全国26个省市。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认证,先后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和“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2005年获“国家免检产品”证书和“绿色食品”证书;被认定为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优秀食品龙头企业;连续四年被陕西省农行授予AAA级信用客户,董事长牛应存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和陕西省创业“十杰”称号。

眉县的小麦品质优良,适宜于各种面食。风靡全国的岐山臊子面最好吃的在眉县,眉县独创的炉齿面、饦饦面、如意裤带面一旦食用,没齿难忘;布罗蒸面皮、手擀面皮、烙面皮和各种凉皮更是眉县人四季不可或缺的食品;手擀面、扯面、刀削面也是眉县人的拿手好戏。“要吃面,到眉县”,绝对名不虚传!

玉米属于秋季作物。原始农业时代,土地轮作,一年只种一料作物。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利条件的改善,地力的提高和良种的推广,使一年两熟成为可能。在小麦主产区,冬季播种夏小麦,夏收后播种秋玉米,成为最普遍的模式。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积极探索各种提高产量、促进增收的耕种方式,其中麦行点播玉米及小麦玉米、小麦辣椒间作套种成为最成功、最普遍的模式。麦行点播和麦垄间作套种使秋作物生长季节提前,赢得了更为充足的光照时间,在小麦即将成熟季节种植,既不影响小麦成熟,也不影响秋作物生长,使得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亩产普遍达到千斤以上,玉米产量最高可收获2000斤以上,吨粮田在全县各地比较普遍。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眉县人也以玉米为主要搭配粮食。一般家庭早晚以玉米糁子为主,玉米面打搅团是除面条以外最普遍的午餐。搅团是陕西关中地区特有的一种美食。其做法是,将玉米面撒入开水锅中,边撒边用木勺用力搅动,煮熟后可浇汤,俗称“水围城”;可晾凉后切块像凉粉一样凉拌;也可用漏筛漏成凉鱼。玉米面性寒凉,食用过量造成胃酸过多从而导致胃病。过去年代,吃搅团是农民家庭迫不得已的事情,好多吃怕了的人们发誓一辈子不愿再吃搅团。改革开放后,粮食极大丰富,玉米逐渐退出食用行列,主要用于猪饲料以及工业酒精酿造,如今,搅团、凉鱼竟和山珍海味一般成为稀罕之物。过去农村待客,必是白米细面,搅团是绝对不能待客的;如今,走进农家做客,如果能吃上搅团,则必是贵客光临。

高粱与玉米作务方式、生长季节大体相当,种植也较普遍。由于眉县盛产玉米和高粱,眉县便有了太白酒、古太酒以及20世纪著名的眉坞酒厂。如今,太白酒已成为全国知名历史文化名酒。

水稻也曾经是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全县共有稻田1269亩,渭河流域以及石头河、霸王河、汤峪河、东沙河、西沙河等流域均有种植。1939年达到16947亩。1958年“大跃进”时期,提倡“旱改稻”,稻田面积曾达到4万多亩。位于斜峪关口石头河畔的积谷寺村,利用石头河水种植稻谷,河水清冽,山风清爽,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水稻养分积累,所产大米米质坚硬,色泽清亮,晶莹剔透,视之若玉;馨香馥郁,嗅之若芬;舂碾不烂,掂之若金;久煮不糊,食之若醢。明清时为皇家贡品,称为“贡米”。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少外地人来此购买稻种。《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种”,夜宿“郭县”车站其实就是眉县车站。第二天渡渭水,到达积谷寺购买稻种。

由于水资源枯竭、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眉县水稻种植面积近年来大幅下降,只在个别村组有少量零星种植。

计划经济年代,国家政策规定“以粮为纲”,粮、棉、油下达硬性指标,农民没有选择的余地,田野的色彩是单调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聪慧勤劳的眉坞儿女如鱼得水,捕捉市场信息,调整产业结构,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眉坞大地的田野好似画家工作室里的画布,变得多姿多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农合组织、经济实体越办越好了,楼房越盖越高了,开小汽车的也越来越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