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文化资源与资本

城市文化资源与资本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布迪厄将“资本”的概念扩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3层含义,并指出文化资本的存在有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形式的具体的状态、以文化商品形式的客观的状态和体制的状态3种形式。前者包括以文化资本为加工原料或依赖资源的产业部门,主要是以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为典型代表;后者主要是指出文化资本所在场域所形成的文化环境。
城市文化资源与资本_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一)城市文化的资本

关于城市文化内容的论述可知,城市文化的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复杂,根据形态、经济属性、感知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城市文化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城市文化既可以具象成饮食、建筑、民俗、语言等感知文化,又可以抽象成代表城市形象的城市文化精髓。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伴生物,既体现了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发展水平,是城市构成的重要组件;又作为一种重要资源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清洁的不竭动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Jansen-Verbeke和Russo指出:“在过去10年,人们的认识观念发生转变,即更多的是将文化资本看作是知识经济/体验经济的基础。文化是制造过程(知识)和产品(设计和款式)的一种横向表征成分,它为地方和集体身份的概念赋予了内涵。因此,文化从经济、情感和物质上被转化为一种促进资本流向城市的催化剂。”随着知识经济及文化产业的兴起,城市中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或机构着眼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如韩国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发展影视、动漫、旅游、服饰等产业,在东南亚刮起了“韩流”旋风。

资本最初是经济学领域的术语,后来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文化学等其他一些学科。其中比较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他认为资本存在着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式,并且该种资本可以以异于其性质本身的表现形式存在(如物质资本可以表现出非物质形式,非物质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形式)。布迪厄将“资本”的概念扩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3层含义,并指出文化资本的存在有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形式的具体的状态、以文化商品形式的客观的状态和体制的状态3种形式。

在此基础上,索罗斯比认为文化资本“是体现一种资产的文化价值存量。这种存量可能反过来引起商品和服务——那些本身既有文化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和服务——随时间而流动”。他认为文化资本以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存在:有形的文化资本是指建筑、绘画、手工艺品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品;无形的文化资本是指思想、信仰以及音乐、文学等无形的人类文明创造。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文化资产会引起服务流量,它们既可以进入最终消费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又可以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或辅助,带来间接的经济收益。

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本身并无好坏可言,有些能够体现文明发展脉络及人类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事物被传承发扬开来,有些应时应地需要的文化现象(如中国古代妇女的裹足现象),则在潮流过后逐渐被消融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经过时间洗礼筛选能够留存至今的文化事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将文化视为一种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也是合情合理的。文化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源,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其中经过社会的交易、流通、服务等领域,以转化的形式,即文化产品来满足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从而产生价值增量效应的那部分文化资源才可称为文化资本”。“当我们把一种东西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时,就应当说是资本;而当我们把一种东西作为生产的结果、消费的对象且产生拥有快感的东西来考虑时,就是一种财富。也就是说,文化财富具有进入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运动,才能成为文化资本,资本的运动性是区分文化资本与文化财富的分水岭。”“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都是文化竞争力的构成,其中文化资源是底蕴,文化资本是主力。文化资本孕育形成的新的文化成果……是对原先文化资源的改造、提高和更大范围的普及,是对社会文化资源种类、形态的进一步提高和丰富。”

(二)城市文化资本的价值实现路径

文化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表象形式同样具有资本的性质,即能够增值。一方面通过文化产品的形式使文化资本直接消费,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增值的方式使文化资本转化成融于周围环境的社会及文化价值,为社会及文化环境提供附加值,进而为未来的文化及其他产业开发提供潜在的文化价值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

正如索罗斯比所描述的那样,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产都具有价值。有形的文化资产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本身就具有该物质所应有的经济价值,但常常会因其所蕴涵的文化附加值,即非固有的经济价值而使其身价倍增。例如,达·芬奇或毕加索的画作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虽然画布、油墨等物质构成部分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但是同其所蕴藏和表达的文化内容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相比,其纯粹的物质价值几乎可以被忽略掉。由于无形文化资产物质属性上的无形性,其本身只具有文化价值而并不具有经济价值,但是其载体的流通买卖和由此引起的服务却既可以生产和传播文化价值,又会带来经济价值。例如,民间故事或思想家的伟大论述本身只具有文化价值,但是通过文字和印制成的书籍不但传播和传递了文化思想,而且同时又带来了比纸张和油墨成本多得多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因果关系,即文化价值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同时广泛存在于社会人际间的文化观念还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成为巩固和影响人们经济及日常生活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

类似的,城市中的文化资本按照转换成经济价值的具体方式,也可以分为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或事业因素和产生间接效益的环境作用因素。前者包括以文化资本为加工原料或依赖资源的产业部门,主要是以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为典型代表;后者主要是指出文化资本所在场域所形成的文化环境。这种环境一方面可以作为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存在或培育的外界条件基础,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城市氛围的营造者,吸引众多旅游者以及投资者的到来。

赵某认为在城市场域内,文化资本远比经济、人力、社会等资本形式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其他资本永续发展的动力源,其原因在于文化资本在投资收益过程中不但不会像经济资本那样易耗,而且在此过程中往往还会自动累积,“也就是说利用文化资本来进行资本积累是一个绝对的增值过程,能够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量的上升率远远大于消耗率,而保证城市发展必备的资本需求和良性发展道路”。王某、龙某认为,文化资本在生产活动中体现出了边际效用递增、外部经济效应等普通物质形态经济资本所没有的特征。文化资本的这种优越性也就决定了其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行业发展的优先地位。还有学者则认为要想彻底完成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必须实现以下3个步骤,即文化资源实现产品化、文化产品消费商品化和文化商品经营资本化。由此看来,文化、旅游等依靠文化要素的产业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文化资源完成资本转化,而且还有利于城市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本的自身累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