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藏高原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青藏高原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青藏高原众多的物质民俗中,我们仅采撷其中几个展现青藏高原藏民族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民俗。生产生活民俗是藏民族能够在青藏高原繁衍生息至今年的具体见证,也是藏民族智慧的象征。
青藏高原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_青藏高原旅游资源概论

第二节 青藏高原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物质民俗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游牧为主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僧人无法像热带、亚热带的南亚僧人那样托钵化缘解决衣食问题,一切得自己动手解决,一切靠供养、布施生存发展。不得不依赖世俗社会,不得不与世俗社会发生紧密的双向联系,从而披上了浓重的世俗社会印影。

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轨迹、历史造成的苯教先于王权问世的实际,使世俗社会更加依赖宗教,通过宗教来认识险恶的雪域世界,解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命运变迁,通过宗教来辅助王权统治。而宗教又通过王权来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扩大自己的势力地盘和影响力。政教合一的雏形早在吐蕃王朝初期就已经出现。到了17世纪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已经是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了,教权成为核心。

政教合一制度的建立,使藏传佛教僧侣集团人俗更严重了,深深陷进世俗社会的“泥潭”中,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文化,甚至什么时候换夏衣,什么时候开镰收割,都由寺庙卜算决定。僧侣集团把世俗社会裹得紧紧,完全纳入了自己的意志之中。很多民俗来源于这种社会制度。

藏传佛教寺院通过政教合一的统治,还建立了以“神部”,“教部”为名义的物质,人力供养基地,有了专一为寺院经济生活服务的“溪卡”(庄园),亲自加以管理,深入到了经济、文化领域,并予以控制。另外。还建立有法会期间供经供饭的制度,一切物质来源基本靠教民供给。这种奇特的社会组织又使藏区的社会民俗蒙上了神秘、独有、新奇、复杂的色彩,成为高原迥异的风情线。

藏族物质民俗中的很多方面得益于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众多的物质民俗中,我们仅采撷其中几个展现青藏高原藏民族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民俗。

(一)生产生活民俗

青藏高原藏人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衣食住行的必备条件就是生产。只有创造性地生产,设计出系统、有效、完整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提供衣食住行的物质财富,藏民族才能生存发展。生活文化的根是生产文化,游牧文化的根是畜牧业。青藏高原的生存条件创造、传承了生产生活民俗。生产生活民俗是藏民族能够在青藏高原繁衍生息至今年的具体见证,也是藏民族智慧的象征。

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藏民族所创造的,与生存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了生产生活民俗,包括人类最早的畜牧经——书面的《医马经》、《驯马经》。还有驯狗及畜牧谚语、偏方,抗灾防疫的技巧,方方面面独到的经验积累充满唯物辩证的文明结晶。另外草场轮牧、识畜取名的特异功能,都说明了游牧文化的科学

敦煌古藏文中记录马的文献(存于伯1062、1065背面),恐怕是人类最早记录的有关驯养马护理马的文字记载。整理翻译者把无题残卷内容分作《医马经》、《驯马经》两部,使人们看得更明白。而这两卷说明了一千二百多年前,藏人就系统地掌握了有关马方面的完整知识,并给予了科学的总结,梳理成理论体系;说明雪域游牧人很早就创造了畜牧文明,开拓了畜牧领域。这两个卷子让人注意到了以下事实:①吐蕃人畜牧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特别是马的繁育和利用达到相当水平,其牧畜学知识的积累,蔚然可观;②吐蕃的兽医学与普通医学的发展相一致,成为藏医学的分支。

马匹在古代军事和交通事业(驿传)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吐蕃人对马的重视尤为突出。《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传记篇第三节有诗句都提到了骏马:

滔滔大河对岸,雅鲁藏布对岸

有一人,人之子,实乃天神之嗣

唯真天子方能调遣,唯好鞍鞯才能驮运

杰士坐骑骏马,白昼匿藏猪林

夜晚潜行堡塞,敌人乎?友人乎

从吐蕃统一青藏高原的史料及吐蕃扩疆拓边的很多资料看:

1.“战争”推动了吐蕃的养马业

骑兵是吐蕃长期训练有素、时常用来出奇制胜的兵种,隳突驰骋,略地攻城,北取突厥、南逼南诏,东犯唐廷,西迎大食,哪一次都是以骑队为主力获胜的,成功鼓舞着吐蕃人进一步去发展养马驯马的事业。马匹多了,还供贸易交换。王尧先生、陈践先生《医马经》、《驯马经》译释解题时说道:吐蕃养马业的具体措施有三条:①求良骥改良马的品种。②“阉马”以求提高马的性能。马的阉割术是我国古代畜牧学上的发明。日本人川田能清氏专门研究这一问题,他认为阉马术以中国最早。从这个卷子的记载中看到吐蕃已熟练地掌握了阉马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马的战斗力和役使力。③调教、训练马匹。在长期饲养家畜的实践中,吐蕃人认识到马是一切家畜中最为娇贵的一种,必须加以精心饲养和训练才有可能培育出良马、骏马来。故卷子中所载:“不宜冷饱,易致疾病,忌之”。“日落后,夜间给水”。“白天喂草料时间长,饮水两次”。“抓马、喂食时,以‘奈萨’和以不暖之井水、河水洗马身,然后喂以冰水,掺拌其喜食之料。”……等等。

我们从《五部遗教》KHA卷的例子中也看到,由于战争的需要,吐蕃人在四茹各个部落集团之间组成庞大的骑兵团队。每一团队要求马的毛色一样。

2.祭祀也推动了马匹的发展

吐蕃人以马匹作为祭祀的牺牲,用以媚神,取悦上苍,以求福祉。人们夸大、神秘化马的性能,想用它来弥补人的缺陷,把希望寄托于马的身上。有这样记载:松赞干布作为吐蕃的君长,到老臣韦·义策家中重申盟誓,誓词说:“义策忠贞不贰,尔死后,我为尔营葬,杀马百匹以行粮,子孙后代无论何人,均赐以金字告身,不会断绝。”(见《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传记篇第五)。

P.T.1062号卷子中所载兽医学的发展证明了吐蕃人在与自然疾病的斗争中的成就。卷子中所举的放血、扎针、血针、火针、烧烙、药物灌饮,实际上包括了兽医学中内、外科并重,医治与休养同举的原则。

生产生活民俗首先传承的是物质生产的知识、技能。如游牧生产中如何驯服柴骜不驯的牦牛、生性暴躁的马匹、凶狠狂放的藏獒;如何收获畜产品如剪毛时该怎样掌握不同部位的羊毛、牛绒、牛毛,以及如何使用其特殊价值织成生产、生活用具,最大限度获取财富;如何用简便方法治疗或预防牲畜疾病;如何观察气象,因势利导,发展农牧业、林业等物质生产;如何充分利用畜产品为衣食生活、信仰祭祀服务;如何制作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宗教用品;如何农耕割田、锄草、磨糌粑;如何狩猎采摘;如何驮载、贸易、看货物;如何因地制宜地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掌握工艺技能,加工锻制金器、银器、铁器、兵器等等。

它讲述了藏民族从远古历史长河中,如何克服蛮荒,开发智慧,利用大自然维持生存,拓展空间,创造文明,丰富物质生活的艰辛历程;它把藏民族物质生产的创造成果链条式地衔接起来,超越时空地展示给世人。

(二)服饰民俗

青藏高原藏民族在适应雪域高原的气候、地理特征的同时,也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服饰文化,不仅满足遮风避雨的需求,而且追求美观实用的经济原则。藏族服饰民俗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形成门类众多、工艺各异、配饰迥异的风格特色。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氧,以游牧为主,首先让我们从生存的需要及文化的底蕴走进青藏高原牧民的服饰世界。

1.藏袍

雪域高原自然环境严酷,高山深谷旷野寒滩、江河纵横、湖泊星布……交通的不便,使其棉、麻丝无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结果,另外,在常年高寒、几乎没有无霜期的雪域牧区,即使有棉麻衣料,单纯依赖棉、麻、丝织衣料来抵御风寒也是不现实的。要想在风雪高原生存,繁衍,只能依靠皮和毛。

牧人的服装,一般都取材于绵羊身上,平时是羊皮藏袍,夏季是羊毛线染色织就的粗呢子——氆氇褐彩。只有衬衣、裤子是布料。羊皮袍子多不饰面,一件成人老羊皮藏袍,约需七、八张大羊皮。牧人十分重视对羊皮的选择。八月份剪毛,十月份宰杀取皮。此时的羊毛,不长不短,绒毛丰厚,正好使用。选取羊皮的绵羊,多长得肥壮,毛色富有光泽。

羊皮袍子经洗净晒干、鞣制、缝制,才能做出。羊皮袍子缝好后,须穿些时日,待袍边完全定型后才饰边。男袍大多用一掌宽黑布或黑缎子缝边,再用一寸宽白布紧压在皮袍上。领子则是紫红条绒或花氆氇做面。在局部地区,领子和边上缝羔皮,领背面镶豹皮,有的还用水獭皮镶边。女式藏袍用大红和黑布镶两道边,大襟下摆用同样的布料镶成“旗角”,以示与男袍的区别。

男袍与女袍有区别:男袍宽大,用皮子较多,女袍则紧窄细长呈现线条;男袍袖子宽且长,女袍则窄而短。这种差异不仅仅出自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劳动分工,生存环境所致。男性常年野外放牧狩猎骑射,动作幅度大,衣袍宽敞才能行动自如,不影响爆发力。同时,野外风餐露宿,皮袍又可充当被褥枕头,不宽敞则难挡风寒影响健康。可以说,皮袍在牧区有着综合功能,铺在地能隔潮、穿在身能御寒,走路袍怀能揣东西,骑在马上长袖是手套,遇到风雪提起皮领能裹头脖。

男女皆开右襟,无扣,腰肥且长。男袍相当于身长。女袍比身子还要长。穿着时,男子将长袍下摆提到膝盖处,妇女将下摆与脚面提平,然后束上腰带,使多出的部分鼓于胸前,呈兜囊状。袍子无口袋,兜囊就成了大“口袋”。小娃娃可以放在里面,小羊羔也可以放在里面,吃的和用的都可以往里塞。冬天,长袖可以保护双手不受冷冻。用袖捂住鼻子,又能起到口罩的作用。有条件的人家或地方,还缝制布夹袍,每件成年男袍,需布十七尺左右,夹藏袍则需三十五、六尺。

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类也越重视对美的追求。青藏高原的牧人也不例外,十分重视藏袍的装饰。即使光板老羊皮袍,也尽其力装饰得华丽。镶饰较窄的水獭皮边外,多用红、黑、绿三种彩布压边。男袍多在袍襟、袖口和下摆压一道红边,或以黑红两种彩布压双边,每道边大都在五寸左右。女袍的袍襟、袍袖和下摆,则多饰红、黑或红、绿搭配的双层彩边,边宽十至三十厘米。女袍除镶边外,有的还镶肩饰和腰饰。肩饰是在双肩和脊背处镶三块色彩相同方形、圆形或三角形彩布。有的则围肩镶一块半圆形彩布;腰饰多环腰镶一块二十多厘米宽的彩布,显示于腰带上下。男女藏袍的大襟与前摆下沿交叉处多呈锐角,前后摆长短不齐。而有的地区牧人的藏袍,两处交叉点皆为直角,前后摆亦很平齐。在镶饰中,常常直角中斜镶数条彩缎,使前摆显得更加华丽。由于女袍的边饰大都较宽,加之宽大的肩饰和腰饰,镶饰的彩布几乎占去了大部分皮面,白板羊皮反成了镶饰物。牧人亦重视对袍面用料及颜色的选择。除氆氇袍和光板老羊皮藏袍外,羔皮袍和夹藏袍则多以绸缎和布料饰面,专门用来参加一些节庆及婚礼时穿着。一般来说,男袍以深蓝、深紫、紫红、墨黑诸色为多,女袍多用深绿、墨绿、果绿、湖蓝、枣红各色。除少数男袍用金钱豹皮镶边外,男女普遍喜用獭皮镶边。一件袍子,从袍襟、袖口到下摆,通常镶五寸左右皮边。比较豪华的女袍,有的镶一尺多宽的水獭皮边。在下摆皮边上,得用水獭皮背部和腹部深淡两种不同的毛色拼凑出“万字纹”、“寿”字纹,以及十字花、吉祥结等各种图案,既美观又大方。用豹皮镶边,既增添男人的威严、气魄、阳刚之气,又作为传统审美情趣的延续和张扬,因为远古吐蕃时期,对征战有功的将士,君主亲自给其授予虎、豹皮绶带以示奖励褒扬,这一做法深入民间,随着历史演化,成为藏族男子汉象征勇武刚强的服饰。

水獭皮也同样如此,藏人青睐水獭皮镶边,也出自一种实用功利。特别是妇女们。水獭皮有着很强的防湿抗潮作用,而牧妇们晨起挤奶、背水,往往要踩着高草丛中的露珠和重霜去劳动,羊皮下摆常常被泡湿,容易僵硬而磨破,而镶上水獭皮,则这一尴尬就迎刃而解了,即保护了衣裳,又增添了华贵雍雅亮丽色彩,故水獭皮镶边渐成风气,衍化成衣饰的重要组成。

在有些地区,还流行“獐皮罩袍”。因獐皮鞣制出来后轻薄、柔软、耐磨,将其镶在老羊皮藏袍肩部及前后摆上,或缝制成与皮袍大小相同的外罩罩于老羊皮袍外,既可保暖,也能起到保护皮袍的作用。

2.氆氇

除了皮衣,牧区的衣料还有毛制品。主要是氆氇。常见的有纯黑、纯白、紫褐各色。男袍多穿紫褐色的,各家大都制有这种氆氇袍,除夏秋季节穿用外,也是参加集会时的礼服。牧人所用的氆氇,有许多购自拉萨。其中最盛名的算西藏山南朗杰雪的氆氇。

山南贡嘎县的朗杰雪附近,山势平缓、气候温暖,宜于放牧绵羊。同时,它邻近羊卓雍措湖牧区,能获得大量优质羊毛,因此历史上很早就形成氆氇生产中心。当地人为地方政府支付乌拉差役的形式也是交纳氆氇。

朗杰雪的氆氇分不少等级。最上等的是“嘎央”,又称“多比”,是用羊脖子和羊肚皮的毛织成,精细柔软,穿着舒服惬意。“嘎央”下来是“尖色”,也是较高级的氆氇。

织好的氆氇要漂染。良杰雪的氆氇要送到十里外的姐德秀去漂染。姐德秀的水质轻柔绵软,漂染出的氆氇光洁雪白,软绵自如,经姐德秀专业的漂染技师用当地的植物和从邻国进口的染料漂染,染出的色气更是光艳漂亮,经久不褪。

3.“邦典”

“邦典”,即五色围裙,也是氆氇的一种。它用的彩线较之粗氆氇的线更细更多品种更繁,制作也复杂。“邦典”既是日常生活用具,也是妇女的一种装饰,边上饰以织锦缎,加上彩锦的旗角,平白增添了许多光艳娇美柔媚。将邦典围在藏袍上,富丽华贵,既能增加藏袍的色彩,又能提升穿者的品位。“邦典”在西藏的穿着较为普遍,是已婚妇女的标志。在花色及样式的选择上,一是根据年龄的大小进行选择,而是根据藏袍的色系进行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体现了藏族妇女美学特征。

4.衬衣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的衬衣,普遍由三种料子组成:平布、绸子、缎子。都是大襟。衣袖不长,最多掩住虎口。身子很短,基本和肚脐眼持平。家境好的人家,根据性别,年龄,还会在领口和襟边镶两指宽的彩缎,再压上织金缎,衬托得衣服光亮多彩,尊贵豪华。衬衣的色彩没有过多限制,可自由缝织,白、红、蓝、绿、黑都行,看自己的财力、爱好,但黄色却一般受到舆论的排斥,因为它是活佛才能装饰的衣色,平民百姓不能越过等级自行其是。

5.帽子

青藏高原藏民族的帽子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冬为狐皮帽、羔皮帽,夏为毡帽、遮阳帽、礼帽。

在众多帽子中,狐皮帽漂亮而实用,也是冬春戴的最多的一种。常见的狐皮帽,帽筒分圆顶筒形和尖顶袋形两种。筒高约三十厘米,用软缎、织锦缎等缎料缝制而成。圆顶帽筒的圆顶,多用数片大小不等、色彩各异的绸缎叠压而成,看去像一朵绽放的鲜花,异常美观。狐皮帽檐高约二十厘米,围帽的门面多镶棕红、轻软、蓬松的藏狐皮。藏狐皮与赤狐皮一样,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皮毛。多以一张火红狐皮帽精织一顶帽子,用脊背最赤红,最长毫部分做门面。也有一张狐皮制两顶狐皮帽子。牧人戴狐皮帽也有讲究,既考虑实用,又追求美观。蓬松的狐毛要前遮双眉,后接皮领,两边掩盖双耳,不但暖和,而且十分威武。平时,牧人常把高高的帽筒垂于脑后,若遇热天,则将帽檐卷高,多余的帽筒尽可戴在头上。如遇寒天,则把帽檐的耳后部分往下一拉,耳、颈、肩全都没于皮毛之中,甚至将大半个脸也遮盖起来。由于各地审美角度不一样,创新的样式也不一样,流行风格因而迥异,呈现多彩多姿的风韵。

羔皮帽檐皆镶白羔皮。帽筒较低,帽檐稍窄,且帽筒用料也不如狐皮帽讲究。羔皮帽的保暖性虽不如狐皮帽,但造价便宜,四季均可戴。在西部高寒地区,即使有狐皮帽的牧人,也大都备有这样一顶羔皮帽。

在黄河首曲的果洛一带,到了冬天,男女都戴袖筒式的套帽,内缝有狐皮或羊羔皮。样式上的区别为女帽张开口。

夏季,男性大多戴毡帐式帽子、叫“嘎尔夏”。嘎尔夏是把一条条竹签用羊毛缝在一起,用白布蒙起来,帽子的颈部较长用彩线绣上花卉,并在顶部缀有红缨,垂于周围。另外,还有簸箕式的毡帽。

牧民夏季普遍戴“遮阳帽”,男女式样不同。男帽藏语“项夏”,系毡帽。高筒、宽沿,帽体用自擀白毡制成,外罩一层白布,帽檐则以黑布压边。“项夏”的独特之处,在于高高的帽筒。高约二十厘米,愈往上愈细,看去就像一个倒扣着的长嘴喇叭。“项夏”的设计是宽大的帽檐,既可遮阳,又能挡雨,即使冰雹打下来,也不用害怕。炎阳下面,外面的一层白布可以起到反光作用;若遇阴雨天气,里面的毛毡既可防雨,又能保暖。

妇女戴的“遮阳帽”,藏语叫“斯热”,其状如船。“斯热”用数根竹条或树枝扎一船形框架,然后在上面绷一层纱布即可。“斯热”多为黑色,长三十至四十厘米。牧人通常戴这两种“遮阳帽”,它还能防止高原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

礼帽也是男女夏季常戴的一种帽子。除用于遮阳、防雨、御寒外,通常在正规场合戴,既作为装饰,也表示礼貌。藏胞戴的礼帽与汉式礼帽的区别是,帽檐上有一按扣,可随时卷上扣住,这也能反映出礼帽的戴法与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有内在关系。藏式礼帽的颜色有米、驼、灰、草绿、藏蓝、绛紫等色。喜欢装饰的女牧民,还在帽筒上插上绢花或塑料花,绑上一条彩绸,使礼帽更加华丽醒目。

6.牧区僧人的服装

牧区僧人的服装则不同于一般民众。主要有披单,长披肩、禅裙、连裙、长披肩等。衣服的质地根据经济情况决定,一般用布,好的用哔叽、红氆氇等。帽子有莲花帽、鸡冠帽、金冠帽。宁玛派的瑜伽师戴黑帽、熊皮遮阳帽、乌鸦式帽等。

7.靴子

青藏高原藏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与生俱来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靴子便是最好案例。

藏人普遍喜欢牛皮藏靴,但靴的样式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江河源头的牧民,无论男女老少,皆爱穿头带尖角的藏靴。尖角高约二厘米,略向内弯,形似牦牛鼻子,穿着柔软舒适不磨脚。在靴筒用料及装饰上,西藏昌都藏人喜用灯芯绒作靴筒面料,青海东部藏胞多用各色普通彩布或彩色氆氇饰面等。色彩上,用红色与黑色,或红色与白色,深红与淡红色交织搭配。人们常见的“牛鼻子藏靴”,靴筒多以自织的羊毛褐子和大红呢子饰面,而且用深红、淡红、黑色三种面料交叉彩饰,拼凑出各种几何形图案,加上靴头和靴脸的彩饰,一双靴子往往异常华丽,看起来十分漂亮。

这种牛鼻型的藏靴,凡以羊毛褐子饰面者,则称为“楚郎”,意即“用羊毛褐子饰面的靴子”。“楚郎”是牧人平时穿得最多的一种藏靴。而用大红呢子饰面的靴子,又称“果尔巷”。一双做工精细的“果尔巷”,需要数十道工序。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比较讲究的藏靴,靴筒自踝骨上,至小腿下半部,以及靴脸部位,多用印度进口的大红呢子镶饰。“牛鼻子藏靴”一般不分左右脚,有单靴和棉靴之分。穿长筒“牛鼻子藏靴”,得备两条绑靴筒的彩带。每条宽约五厘米,长一米左右,材质有缎、绸、毛线之分。

还有一种藏靴在东北部牧区盛行,它的制式独具匠心。它用红牛皮做靴腰,黑牛皮做靴面,靴背用红牛皮里填毡,缝成硬“鼻梁”,靴尖翘起,靴筒用紫红色氆氇或石羊皮制成,薄毡衬里,用生鞣的牛皮做成底子,厚实柔软,沉稳美观,是农牧区男人参加重大活动中喜好蹬的靴子。

8.腰带

在雪域藏民族的服饰,有一样东西是人皆必备的,即腰饰。腰饰除漂亮的彩带外,还有腰前、腰侧附有一些生活所用小物件及其装饰物若干,符合青藏高原藏族的生活习惯及地域限制,具有一定科学性。

男女腰带,分绸带、皮带、铜带三种。绸带男女通用。皮带和铜带则属妇女专用。绸带,有真丝提花绸、印花绸、腰带绸、广庄绉等。男用绸带宽二十至三十厘米,长约两米,多用朱红、湖蓝、金黄、明黄诸色。女用绸带宽三十至四十厘米,长三米左右。多用深绿、果绿、玫红、桃红各色,两端多带有丝穗或辫成各种图案的辫穗。男女束腰皆自前而后,束两圈后,局部地区扎于腰侧,大多在腰后。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将带头吊出二十至三十厘米,有的则不留带头。在玉树与西藏交界的小苏莽地区,妇女后腰两侧,分别吊出五、六十厘米长的带头,有的几乎与长袍下摆平齐。下吊的两段带头,带面平整,丝穗美观大方,若骑马疾驰或遇风吹拂,两条彩带翩翩舞动,如只只彩蝶飞舞。

很多地区,年轻人的腰带垂得稍长一点、流苏也较多,而上了年纪的则留得短,没有多少流苏。装束上的差别,体现了雪域服饰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反映出生命的色彩和对生活的热爱。

皮带,藏语叫“卡玛”。用自鞣牛皮制成。常见的“卡玛”,外形明显地分为三部分。前后两段各长约三十厘米,窄而呈尖刀状。中部长约七十厘米,宽约十厘米。“卡玛”正面多以大红颜料或大红织锦缎饰底,以绿牛皮镶嵌图案。除前后两缎中部各镶饰一与带体相同的图案外,中部带面多分段镶饰云纹、花纹、“寿”字纹、吉祥结等图案。图案设计大方,疏密有致。整个带面虽只有红、绿两种颜色,但看起来色彩协调,庄重典雅,立体感极强。

铜带,藏语叫“卡扎”。常见的“卡扎”,分各自独立的三节,节间以铜鼻和铜质云纹图案相连。每节皆为皮底、缎面。其带面镶饰与“卡玛”大同小异。各种镶饰物皆为铜质。而且,大多镶嵌有珊瑚珠、玛瑙珠、松耳石等。“卡扎”与“卡玛”等长,但面宽仅六、七厘米。“卡扎”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新颖大方,是腰带中之上品。在西部高原,尤其是黄河源头的曲麻莱等地,妇女们的“卡扎”更为别致。带宽十五至二十厘米,带面上整齐地镶嵌着数排金色和银色泡钉,中部另嵌三颗珊瑚珠或松耳石,闪闪发光,耀眼夺目,仿佛腰缠一串夜明珠。

在首曲黄河弯曲部,“卡玛”中间约一掌宽,两头有两指宽,带尾用银子打成,将它系在绸腰带上,既是装饰品,又能在劳作时起勒紧皮袄,防止下滑的作用。

妇女的绸带,除有束腰与装饰兼用外,一般只用于束腰。而在绸带外面,多平时另扎一条皮带或铜带,这两种腰带便是名副其实的装饰品。

因无口袋,无论男女凡随时要用的小物件,大都系于腰带上,少者三五件,多的达十余件。妇女腰间还系有专用装饰物,依次排列于腰间,形色各异,十分漂亮。

妇女腰带上常别有如下一些东西:

腰刀。即是食肉用具,又是自卫武器,同时也是装饰物。多系于前腰中间部位。

针线包。分皮质和金属制品两种。皮质针线包长约十厘米。扁圆形,下端为尖角形,内用牛皮作套,外镶绸缎或黑色布料,有的还用彩色丝线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金属针线包,分银质、铜质、铝质数种。有的长达十五至二厘米。通常上端呈斧牙形,下端具三个圆角。除通体镂刻花纹图案,并镶嵌各种名贵珠宝外,下端的三个圆角上,以三条金属丝链连续系两层金属吉祥结图案,或一层吉祥结,一层流线型圆坠。层层下垂,有的长达三十厘米,一直垂到膝盖处,不仅异常美观,走起路来还“哗啦哗啦”悦耳有声。如果说皮质针线包半是实用半是装饰,这种金属针线包则完全一种装饰物。

火镰。内为皮质,外以金属镶面。扇形盖子,不仅宽大,而且镶有各种金属花纹图案,有的还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火镰内,常装状似蒲绒的引燃物,以代替火纸使用。这种火镰有时作引火工具,同时它也成了一种装饰物。

袍扣。一种圆形铜片,中凸且有光泽,大小如银元。因妇女长袍齐脚,劳动及走长途极不方便,故多在前摆右下角缀一鼻扣,到时将前摆右角撩起,鼻圈套于袍扣上。平时亦作为装饰物。

奶钩。有银质、铜质、铝质数种。长三十厘米左右。下端有的为单钩,有的为双钩。且通体镂刻花纹图案,有的还镶嵌有珊瑚珠、松耳石等。挤牛奶时,用于挂奶桶。平时亦作为装饰。

“珞珑”。分皮质和纯金属两种。皮质“珞珑”,上半部呈带状,下半部为椭圆形。正面饰大红织锦缎。下半部缎面上,另嵌一桃形金属图案。“珞珑”下方,有的系一云肩纹金属图案,有的系一方形布布质袋状饰物。方袋上除多绣吉祥图案外,有的则用细小的珊瑚、玛瑙、翡翠、松耳石珠粒,拼凑出各种图案。五颜六色,异常漂亮。有的金属“珞珑”与皮质“珞珑”相似,有的上下各由一个三角形图案。对角组成,中间横排三个花纹图案,这种“珞珑”不仅通体镂刻花纹图案,而且大多以珊瑚珠、玛瑙珠和松耳石交叉镶饰。“珞珑”大小有一。大的长达五十厘米,小的仅有十多厘米。妇女佩戴“珞珑”一般成双不成单,前腰两则各佩戴一个。

“珞热”。铜质、图形,大小似银元。正面阴刻十二属相图。系一种吉祥饰物。

妇女腰间的饰物,除袍扣、奶桶勾和“珞珑”外,其他各件男子腰饰中均可看到。此外,男子另有四件特殊的腰饰物:

印章。圆柱形,高约七厘米,直径二厘米。有金、银、铜质数种。以银质为多见。其印钮多为一狮头。通体镂刻花纹图案。章面上所刻的内容,有的是过去的官人或富人的名字,有的只是一种吉祥图案,或用古藏文所刻的吉祥文字。大多并非佩戴者日常所用的印章。这种印章。事实上也是一种装饰物,象征着对吉祥福运的祈盼。

镊子。供随时拔胡子和拔鼻毛用。

解针。系半截黄羊角。牧人取其角尖部位,用于解绳结。

以上腰带上的系物,大多在青藏高原牧区广泛使用,除部分纯属装饰品外,多为生活及生产用物。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地理情况下,这些小物件是生活中经常离不开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某些用物已经过时,功能已经变化,但他们仍然系于腰间,作为装饰品。这些精心装饰的小物件,精美的工艺品,装饰性与实用性有机地结合,不仅体现了当地藏家装饰艺术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

属于安多牧区典型服饰的是果洛地区。不论男女老幼,有一串念珠。男性辫发留有‘刘海’,也有蓬松不梳辫的。佩戴子弹袋,小刀、火镰、银盒、护身符盒(这种银质护身符盒内装有经文,以避邪护身保平安)、针包等。腰刀的刀鞘镶嵌金奶花卉等。刀悬于右腰带下;也有的把短剑佩戴在腰间,并戴戒指、手镯。女性则佩带护身符盒、银盒、戴耳环、手镯、奶钩……银盒的右边为布囊,左边为带流苏的汗巾。……男性要佩带布囊,顶针囊、剌针(给牛马治病放血用的剌针)、骰子、锥子、解锥(解绳结用的黄羊角)。妇女则佩戴蹄绳(即挤奶时缚乳牛前蹄的绳),放牧人则腰悬投石索……为了防狗也携带长马鞭、棍棒等物。果洛男人们颈佩的护身佛龛“嘎乌”,上等的是黄金、白银和白铜制作的,一般的则是黄铜制作。式样有马头形,圆形,还有六菱形的。家境穷寒做不起的,则是牛皮缝的盒。通常佩带的腰刀,多以白骨柄鲨鱼皮镶银鞘腰刀最为时髦。

9.头饰

青藏高原女性的头饰可谓五花八门,风情万种。在众多的头饰中,青藏高原海南、环海、果洛一带,女性的头发梳成像羊毛线样的许多小辫,三五条、七条不等,最中为中辫,从中辫向左右,称为泽黎。视家庭财产情况,每组发辫末梢辫有幡状流苏,长度与发辫本身相等,依次向左右逐渐缩短。在它的下端,嵌有四方形镂花银牌。中间夹有小珊瑚串,首饰的上品有金、银、猫儿眼、松石、珊瑚等,……此外,松石、珊瑚等所穿缨珞,披于肩上,肩背后又有松石、珊瑚等所穿缨珞,……还有宝石类的项链。”西康德格一带牧人,以戴密腊装饰为主,甘南一带是发辫背带上白银,海螺、密腊为装饰。

在青藏高原其他藏区,牧区的发饰大同小异,而农区又依地缘、气候的影响而又有不同,四川加绒藏族嘉绒藏族妇女戴头帕尚黑色,与四川藏族地处“民族走廊”的核心地区有关,羌、藏、汉、彝、纳西、蒙古等族长期在此杂居,造成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影响。这种“杂居文化”也影响着头饰艺术的发展变化,嘉绒藏族头帕的绣花纹样从装饰题材上也同样受到汉、羌、彝族装饰纹样的影响,如汉族的典型纹样“如意牡丹图”、寿字纹;羌族头帕上刺绣的“尖菊团花图”;彝族黑布头帕上绣的红、绿花朵等。甘肃舟曲的藏族妇女的头饰:层层折叠的方形黑布盖于头上,称头巾。头巾用2公分宽的彩带作发圈在脑后束扎,使头巾自然形成左右两面坡型。耳朵上佩戴镶嵌有红珊瑚、绿松石的银制大耳环。头上梳碎辫子30余根,藏族称“拉尼”,其端结接1公斤多的纯黑牛绒毛线,藏语称“架特”,梳成500余根碎辫子,均分成两组披在后背左右,坠至地,在腰际处用两圈锦带扎于长褂外,分别垂在腰的两侧,再分别折上来合成一组,从中间挽结于后腰腰带,再接一组“架特”坠地。这种发型,式样独特,线面结合,妇女走起路来整体带动局部,左右摇摆,飘逸不定,富有节奏感。另外,舟曲西北部成年女子梳两条又粗又长的发辫,发短者续接黑羊毛绒线,辫梢饰有玛瑙、珊瑚,分别束于腰后。头上勒黑色方布巾,耳戴银制大耳环。身穿大襟上衣,领口饰有银制或铜制的板扣,板扣有多种多样,上刻有“适合”纹样。腰间系红色或黑色羊毛编织带。裤腿宽大,下端紧束于脚踝。脚穿连把布鞋。甘川交界地带的白马藏族,青年男女都戴白色荷叶边毡帽,缠绕有红、蓝、黄、紫等色线,飘垂在帽檐之外。无论男女,其帽顶前端都有一簇锦鸡颈羽装饰并插白色雄鸡尾羽,这是白马藏族的标志。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表示心要直,人品要好。女子插两三支弯曲的羽毛,象征美丽。这种帽子被当地的白马藏族称为“沙嘎”。

(三)饮食民俗

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游牧经济决定了藏民族的生活文化与牧业生产血脉相连。

1.营养丰富的食材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的最重要部分,是天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脂肪也是人体不可或缺,脂肪的最根本功能是储存热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使脂肪对人体的意义非同一般,是生存的力量源泉,是生息的物质保障。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藏民族逐步认识并掌握了植物性食品和动物食品之间能量的强弱多少,现实使藏民族的饮食文化不得不以肉食、乳酪为主要食物。高海拔地理、严寒气候,无霜期极其有限,粮食作物的成熟受到严格的限制。雪域藏民族的主要食品来源以肉类、乳类食物为主,这既是雪域藏人饮食方面的功利选择,也是在自然条件下青藏高原藏民族获得有限食物种类的无奈之举。今天看雪域藏人的食物链条,仍然能发现其中的科学、合理之处,虽然是以肉类、乳类为主,但还辅之以青稞、麦子、豆类等谷类,其中主要是青稞。

青稞是藏族人自己培育的一种耐寒抗冻的禾种。将成熟青稞果实炒熟磨成粉,用酥油茶奶酪拌和而食之。牧人对谷类的需要,主要靠从农区交换或购买。到了秋季,牧人们用牛、羊、羊毛、牛绒、皮张、酥油、奶酪等畜产品交换,或者用钱直接购买运回青稞、面粉及其他谷类。

在青藏高原,作为补充和辅助的谷物食品以外,在所有的正餐及饮食中均离不开肉类,乳类。根据生存需求、物产多寡、农牧区互补的现实,青藏高原藏人设计了专属世界“第三极”的独特饮食文化——以肉乳为主以粮为铺,三者有机结合。今天看来,这些饮食文化或许不算精致,但它的绿色、健康足以令人向往。

(1)谷类食品的开发利用。青藏高原藏族先民为了克服维生素的不足,补充粮食需要,除刘谷物类食物。还开掘、发现了天然的“蕨麻”和“然布”。

蕨麻,又名人参果,是一种“属蔷薇科委陵菜属,学名叫曲尖委陵菜……形同纺锤形,块茎肥大,味美甘甜。呈黄褐色,含蛋白质15%,脂肪1.1%,维生素(87.9—297.2毫克,100克),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好的甜食辅料,可食用,入药酿酒,有收敛止血,生津利疾、补血益气之初效……”,牧人们很早就掌握了其“好处”,知道了其营养价值。蕨麻既可以和大米一起吃,也可单独煮着吃或磨成粉来吃。蕨麻成为游牧藏人的必备食材,成为岁岁都要积蓄的植物类食品。每年草芽返青和秋冬交季,除了成年男人得放牧,牧妇和小孩举家去有蕨麻的河滩采集开掘。技术好,又会找地方(老鼠采掘储备的人参果),一年少说也能采集到百八十斤。家丁兴旺的则更可观,盛蕨麻的毛口袋都有好几条。蕨麻也被广泛用于婚丧嫁娶的之中,作为甜点而有别于其他食品。

而“然布”只是掺和进糌粑中,作为混合糌粑粉拌着吃的一种食材。“然布”是一种结籽的野草,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一般长在高山斜坡的草场。初秋,牧人们边牧畜,边采然布,把“然布”籽采晾干,然后磨成粉糅合进糌粑中。它较之蕨麻逊色,但同样能充饥有营养,供应补充了人体需要的部分维生素。

其实,聪慧的雪域民族在自然之中总能发现满足自身需要的食品,如蘑菇、草莓、沙棘等,只要是在日常的生产中能发现的有益于人类的食材,总能被物尽所用。

(2)肉类、乳类食物的开发利用。青藏高原藏族先民的饮食文化中,不管是肉类的获取还是乳类的取得,首先总是从活生生的动物身上索取加工,目标又主要集中在了牦牛身上。在上万年生存的实践中,藏人发现并认准了牦牛。因为牦牛提供的物质财富较马、羊等而言,更为“全面”,从它身上能取得最大的价值。它可向牧人提供乳、肉、皮、毛,还可作骑乘和驮运的役畜。这种发现和实践,从根本上规范了藏民族生活中有关饮食方面的框架,解决了生存的基本需要。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以盛产白牦牛闻名,1981年会同甘肃农业大学的专家,曾对本县牦牛中的白牦牛品种开展了专题研究,结果发现:

产肉性能:屠宰成年阉牦牛3头,平均屠宰率为51.86%,净肉率为40.62%,骨肉比为1:3.58。鲜肉营养成分干物持28.77%、蛋白质20.67%、脂肪6.64%、灰粉0.96%、钙0.0185%、磷0.17%、热值1767.5%千卡,公斤。

产毛性能:年成牛平均剪毛量公牛为3.62公斤,母牛1.18公斤,抓绒量公母牛分别为0.48公斤、0.75公斤;尾毛量(两年剪一次)公母牛分别为0.62公斤、0.35公斤。

产乳性能:年产乳量400公斤,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由犊牛哺饮。一般挤乳期105—120天,日挤乳1次,平均日挤乳量0.88±0.5公斤。乳汁成分干物质16.91%,蛋白质5.14%、乳糖5.41%、灰粉0.77%。乳脂肪球大,平均直径为4.13±1.31微米,每公斤乳的发热值平均为871.2千卡。

适应性:适应高海拔(3000~4000米)空气稀薄的生态条件,胸部发育良好,肺大(占体重的1.4%)、心脏发育良好(占体重的0.6%)。气管短、粗、气管环状软骨两端间距离大,可适应频速呼吸。同一般黄牛相比,白牦牛血液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

仅以天祝县为例,其他诸如青藏高原东部的阿坝草地,亚洲最大的草场玛曲等地的优质的牦牛就不一一列举,大同小异。

青藏高原藏人在驯化野牦牛的过程中早就观察到牦牛虽然强悍桀骜,但是牛类中最具耐寒力的牛种。牦牛的体型适应高寒恶劣气候。体型紧凑垂皮下,皮肤厚(皮厚6.2~7毫米),通过皮肤散失的热量要比一般的牛少。皮下组织发达,沉积脂肪的能力强,形成较好的隔热层,起到了良好的保温作用。牦牛排汗机能差,不利于体热散发,有利于保温。牦牛的被毛还长又密,粗毛间生长有丛毛,身体各突出部分又密生出长而粗的裙毛,形成天然的隔热层,保持体温的均衡。

牦牛对高原地理也十分适应,适于野外粗放饲养。它牙齿坚硬,门齿宽而平坦,舌端宽,钝圆且丝状乳头亦角质化,鼻镜小,嘴唇薄而灵活,牧草低也可啃食,超过15厘米时它用舌卷食。若牧草被雪封盖,它也能用蹄刨开啃食,或者用颜面拨开雪采食,且采食速度快,一般一秒约为一口。它还具有放牧肥育快,掉膘慢的特性。夏季青草季节,三个月约能增重30—40公斤。1至2岁增长较快,正常情况下约为50—69公斤,平均日增重460—560克。只要不遇大雪灾,即使冬春不补饲,体重下降也不超过三分之一。可以说牦牛的身体机理就是适合在青藏高原生存的。

藏族人看重牦牛,同样尤其功利所在。首先是它的肉质和产量。牦牛肉不仅鲜美可口,肉的数量还丰厚可观。在甘南牧区,成年阉牦牛屠宰率49.81%平均胴体重127.1公斤,净肉率36.74%,平均产净肉82.71公斤。母牦牛屠宰率46.08%平均胴体重106.32公斤。牦牛有较强的体脂肪蓄积能力,膘情好的牦牛胴体肩、背、臀部均为一层黄色脂肪覆盖,肉味佳美。”属于西康上闻的玉树牧区,一头四岁的阉牛,平均活重在一百六十四点二公斤左右。胴体重85.4公斤,可提供净肉67.5公斤。尤其牦牛的后躯肌肉丰满,瘦肉多,肉色暗红,肉质好。在其他藏区,牧人们需要的肉类主要依靠牦牛来索取,几头牦牛就能满足牧人一家一年的主要营养需求数。因为一般瘦牛肉中蛋白质含量达到了20.67%,脂肪为6.64%。

其次是牦牛奶。

牦牛奶含脂肪约3—4%,呈微细的脂肪颗粒分散在奶中,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奶类脂肪中还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少量卵磷脂,含有的胆固醇不高,对人体吸收有利。牦牛牛奶中含蛋白质3.3%,糖5%,热量69卡%。黄油和酥油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D。酥油含蛋白质1.1%,脂肪902%,热量817%(卡),维生素A1308%,核黄素0.06毫克%。

正是牦牛得天独厚的营养优势,才使青藏高原藏民族对其特别重视,精心放牧饲养,把牦牛当做心中的如意宝珠。

接下来青藏高原藏人依赖的藏系绵羊。

草地型藏系绵羊属肉毛兼用粗毛羊,体格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5.80公斤,屠宰率42.96%,净肉率25.86%。……成年阉羊平均体重55.10公斤,净肉率31.25%。安多藏区的甘南草地,秋肥时中上等膘情的成年羯羊胴体重平均为26.00公斤,净肉达到24.96市斤。

较之牦牛,藏系绵羊是牧民肉食供应的“常流线”。藏系绵羊除了体积小,好宰食,不浪费,肉新鲜,它还有着这些长处:①耐寒耐粗放、善登山、宜远牧,采食能力强,抗病能力也强;②母绵羊育羔性能好,恋羔,羊羔可以随母羊出牧;③合群性强,易管理;④成年羊易屯肥,幼龄羊生长发育速度快,胴体品质好,肉质细嫩,膻味少,脂肪丰富且均匀,为羊肉中上品;⑤羊毛纤维长,富光泽;弹性好,伸展长,净毛率高。

和普通羊一样,藏系绵羊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藏羊肉中含蛋白质17.3%以上,含脂肪13.6%以上,含糖0.5%以上,含热量194卡%以上。羊奶中含蛋白质3.8%,脂肪4.1%,糖4.3%,热量69卡%,钙0.014%,磷0.106%,还有一定数量的铁、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

实际上,在适于牧羊并以羊为主要畜种的许多牧区,平时的肉食需要大多依赖于羊。一来羊的体积比牦牛小,屠宰后不会造成吃不了积压腐烂的现象;二来能随时应付急用;三来绵公羊中有部分幼羔生下不久就阉为肉食羊羯羊,长期培育,体格健壮,热能消耗少,不易掉膘,宰食起来方便又好操作。一旦遇有婚丧吉庆,或为别人贺礼,或有贵客上门等特殊急用,可随时宰食打发应酬。收拾起来也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准备好了,待客肉食简便又大方。

在牲畜较少的农区,或者是半农半牧区,蕨麻猪是肉食来源之一。蕨麻猪,是以野生人参果为主要食品的猪种,故冠以此名,它是高原独有的一种优质肉食猪品种,是雪域赐给藏人的又一丰厚礼品。蕨麻猪是雪域的小型原始地方猪种,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把野猪驯化成家猪的结果。高原的海拔和气候,加之植物生长期短,饲料缺之,与其他猪种天然隔绝,其品种基本没有异化。它靠放牧采食为主,采食中又以刨掘蕨麻为主,故繁育成了特色品种。成年阉猪平均毛重43.7公斤,肉质肥瘦适中均匀,皮薄鲜嫩,结构严密,脂肪层不厚,美味可口,肥而不腻,不仅供鲜肉食用,做腊肉长期储用更为好。

蕨麻猪采食能力强,保膘好,长期(终年)野外放牧,公母混群生殖繁殖。由于体积小,宰杀方便,不造成浪费。

2.种类丰富的饮食文化

青藏高原藏民族在雪域高原创造了适者生存的奇迹,也为这种奇迹的维持提供了丰富的食谱。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断提高,对肉类和奶类食品的需求日趋旺盛,青藏高原的肉类以其纯天然、无污染更是远销国内外,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藏族饮食中的肉类食品。

手抓肉:也叫开锅肉,即把大块带骨肉在锅中煮熟只搁入少量花椒和盐巴,水沸血干即捞出。用刀削吃。一手拿肉块,一手拿藏刀朝里削(以防刀失手误伤别人),削下一块,递到嘴里吃一块,很少用嘴直接啃食。因用嘴啃食无法啃尽,尤其是死角旮旯。而吃不尽则是一种浪费。因此,只有用刀刮削才是完全食法。牧人加工手抓肉时,对火候掌握得特别好。煮出来的肉既不太烂,又不失新鲜,越嚼越有味道。夏日天热,肉类不易久储,大多随吃随宰。一只六七十斤重的大羯羊,四、五口人的家庭,几天时间就吃完了。冬天,将牛肉或羊肉煮上一锅,捞出来放在皮袋或盆子里,随吃随摆。手抓肉是藏家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手抓肉上通常插着一把藏刀。意思是:请随便吃吧。藏家有句谚语:“牛吃肋巴,羊吃胸叉。”牛肋骨肉细且香,羊胸叉肥而不腻,是手抓肉中上品。所以,牧人常把牛肋巴和羊胸叉存放起来,以备招待客人。

随着人们口味的不断变化,对食品加工要求的细化,关于羊肉的吃法越来越多,形成特色菜谱,如香煎羊排,香辣羊排、原味羊排、特色羊脖,烤羊腿,烤全羊,胡辣蹄筋,石锅羊肉、传统羊杂等等,还有以羊肉做主料、配料的各种与时令蔬菜一起炒食的菜肴,羊肉以其鲜嫩和富有营养备受欢迎,在青藏高原的酒店、藏吧,大街小巷总能找到它们的影子。

风干牦牛肉:这是冬春季节的传统肉食。作为特色食品,既是人们远行时的干粮,也是游子在外思乡的慰藉,更是传统牧区的冬季必备之食。就像在汉族地区农村冬天做腊肉一样,青藏高原牧区牧民作风干牛肉也是根据家庭的殷实程度、人口的多少做的。讲究一点的人家,多将牛肉切成条状,装入柳篓里。较大的柳篓 ,可装四、五百斤牛肉。既便于风干,又可减少污染。

牧人加工风干牛肉,既不用水煮,也不用盐腌,仅是将鲜生肉在严冬季节加工,青藏高原冬季的低温,使牛肉迅速冻结,牛肉中的营养基本没有流失,然后在风吹日晒中自然晾干。以前在牧区风干牛肉一直可以吃到来年夏天。牧民一般在牛羊复壮前不宰杀,风干牛肉可以帮助牧人度过了青藏高原青黄不接漫长的春节。经过加工的风干牛肉,非常酥,而且味道浓郁,远比今日加了调料的牛肉干好吃。用手掰下一块,一点一点地撕着吃。越嚼味越浓,越嚼肉越香。

西藏藏北的风干肉又是另一种方法,即把带骨牛羊肉切成长条放在石头或牛粪堆砌成的圆形窑内。地上铺一层石头,石头上再层层堆放牛羊肉,顶上用牛皮或氆氇盖上。藏北冬季气温零下几十度,寒冷干燥,几个月后即成了风干肉,食用十分方便且味道清纯,酥松易嚼。青藏高原饮食中新鲜牛肉的用途与做法种类繁多,仅放盐巴和花椒的水煮牛排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用鲜牛肉做包子馅、饺子馅等等,在现代,牛肉的做法更是门类繁多,可以根据部位做出不同菜肴,各有特色。如牛排,有各种做法,水煮的,烤的、香煎的、西式牛排等;牛窝骨又是一道价值不菲的带汤菜肴;还有牛尾巴、牛蹄筋等等。

说完牛羊肉,我们再来看看聪明的青藏高原藏人又是怎么合理利用了牛羊的内脏,是否为一种节俭适度的生活理念。

血肠:血肠是综合利用牛羊食用资源的一道可口美味的佳肴,由雪域藏民族发明并专享。西康大部分地区制作的“血灌肠”,既有肉,又有油,而又以血为主。制作时,将牛肉、牛油或羊油切碎后,放入牛血或羊血盆内,加青盐后少量清水搅拌,一来可适当稀释内部空间,不至于煮血肠出现破裂现象,二来可使其口感滑腻。现在一般都拌以葱花、姜、花椒粉之类的佐料。这样做出的血肠味道鲜美,煮熟即可,即肠内的鲜血往往尚未完全凝固为好。血肠具有的滋补作用;老人、产妇及病后体弱者,用血肠调养身体在藏区广为流行,也是传统做法。另外,还有面肠,肉肠、肝肠等,面肠以白、豆面(或糌粑)为主,拌少许肉丁、油脂和调料后灌肠;肉肠,在肠内装进拌制好的肉丁而成;肝肠则是将肝切成碎丁,拌以油脂后装肠。肠子下锅后,不能煮得过长,以免影响口感,尽力保持鲜嫩。

牛肚儿/羊肚儿

牛肚儿/羊肚儿,既是青藏高原藏民族宰杀牛羊时的副产品之一,经过加工的牛肚儿,羊肚儿也是一道美味佳肴。传统做法是先把兜内的网状油质物取出,与网状油质物分别切成大小相同的数片,然后把兜片和网状油质物片分层铺好,各层间撒以盐面和葱花。卷好后,用细羊肠缠紧下锅。“兜卷”,既有兜香味,又有油香、肠香及葱香味,其味鲜美,可谓杂碎小吃中之上品。现在对牛肚儿,羊肚儿的利用更是充分,可将煮熟的牛肚儿,羊肚儿爆炒、凉拌,辅以调料做成各种风味,绝对绿色。

灌肺:这是另一特色小吃,也是物尽其用。取刚宰杀的囫囵羊肺,用清水清洗,再用嘴对着气管口往里吹气,排去肺气孔内之杂物,然后把溶化好的酥油汁拌上青盐,顺气管口灌入肺内,使其渗入肺气孔里,最后扎好气管口下锅煮食。因肺气孔里灌满了酥油,煮熟后的羊肺,往往比新鲜羊肺膨胀一倍以上。切开后,如同面包似的,切面上布满气孔眼,而且吃起来香脆可口。

夹心肝片:从新鲜羊肝周围切下数片,然后再从每片中部竖切一道深口,将拌好调料的油质物夹于其中,最后用细羊肠缠紧。因每片羊肝中部夹有油质物,故也俗称“夹心肠片”。羊肝边缘部位极鲜嫩,再加上油质物、调料及羊肠,煮熟后吃起来则更鲜美。

牛头的食用:在青藏高原传统牧区对牛羊头的利用也是细致周到的。做时把牛头放到火上烧,然后洗刮,将毛处理干净。再分卸头骨和头肉。根据牛头的骨骼结构将其分卸成十四块。去其双角、双耳后,横着从牛嘴砍开,将牛头一分为二。然后将上半扇竖着从中砍开,分作两半,每半按耳、眼、腮、鼻四个部位,另分卸成四块。下半扇因无五官,竖着从中砍开后,每半平均分作三块,这样,连同牛舌头,卸成了大小十五块。上半扇,主要食用耳肉(耳朵下方的一块肉)、眼肉(眼珠周围的肉)、腮肉和鼻肉。

牛蹄:羊蹄因筋肉太少,一般不食,常食用的是牛蹄。有的直接放到锅里煮,煮后拔毛,食其筋肉。有的把牛蹄埋到羊粪堆里,经过一段时间蒸腐后,未脱落的蹄毛极易拔掉,而且筋肉发软,煮食起来也极方便。牧人一般将牛蹄埋在比较固定的冬季牧场,想吃时即到羊粪堆里去取,通常作为牛羊肉的辅助肉食食用。

无论是是在传统牧区,还是在今天的现代社会,牛头,蹄筋等暂时还是未登上“大雅之堂”,正规场合都不用其做食材,这又是藏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征。

牛奶是青藏高原藏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人们为其设计了完整的生产、实用程序,富含科学原理,成为生活文化的一道景观,也让人感叹游牧民族的生活智慧。除了极少数地方外,藏人喝的都是牛奶,很少喝羊奶。牛奶之中又以牦雌牛奶为佳品。牦雌牛一般牛乳比重达1.034%,乳脂率为60%,牛乳酥油率为8.47%,干酪素3.0—3.5%。泌乳期170天左右,日均挤奶1.79公斤,年产乳315.08—334.8公斤。牛奶是青藏高原牧人的主要饮料。每天清晨当草原上的太阳冉冉升起,一顶顶牧民帐篷上的炊烟四起时,正是勤劳的藏族妇女熬制奶茶的时间,根据地域、个人偏好、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奶茶的熬法也各不相同。最简单的做法是先用水和茯茶煮出茶水,火候由大至小,要熬出茶香味,这一工序是必备工序,也是基础工作,然后加入食盐或不加,倒入牛奶等煮沸即可。在基本做法之上,根据主妇及家庭习惯的不同,可将奶茶的熬制作的精细化,如加入核桃、葡萄干、生姜、盐熬出香味,再调入牛奶煮沸,熬出来的奶茶醇厚、回味绵长,口感极佳。喝茶时分正是一家人团圆、谈话的幸福时光,一些家中的大事均是在喝茶时间商量决定的。

每年的产奶季节,除每日饮用牛奶和熬制奶茶外,还可以把新鲜奶汁加工成各种奶制品,最常见的是酥油和酸奶。

打酥油是一项技能性强的活计,是女人们入夏后的主要任务。几乎天天都要打一次酥油。专供打酥油的桶高一米左右,圆盖,盖中心的圆孔内插一根三尺来长的木柄,木柄下端安装一十字木架。将奶汁稍加热后,再加进一碗酸奶,搅匀后倒入酥油桶内,然后双手紧握木柄,慢慢地抽上来,再重重地打下去,使木柄下端的装置物在奶汁中来回撞击抽动,促使油水分离。这样来回捣动三个小时左右后,一桶酥油就算打好了。揭开桶盖,一层黄澄澄的酥油便已经浮在奶水上面。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在帮助青藏高原牧区的女人们提高生产效率,牛奶分离器便是解放她们的现代化工具之一,大大减少了她们分离牛奶中酥油的劳动量。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做的便是做酥油,先用手搓,继而往一块儿捏,完全挤掉水分,将酥油团成球状,放入凉水桶里泡上大半天使其凝固,然后捞出来,装入羊皮袋或羊兜里储食。

牛奶中分离出酥油后,剩下的汁水称为达拉水。牧人们不会将其倒掉,而是继续深加工,他们将达拉水倒入锅中熬煮,并用勺子不断舀出锅里的清水,至锅中剩下豆渣样白色块状物为止。然后摊在布(或氆氇等)上晒干为奶渣,可长期保存食用;另一种是将熬到一定程度的达拉水倒入毛袋中,吊在高处,使酸奶水控尽,然后倒出袋中的湿奶渣晾晒干。

现在,随着市场对奶渣需求的增加,其价格已和酥油相提并论了。奶渣中富含干酪素,又称酪蛋白。干酪素约占牛奶中蛋白总量的80%,约占其质量的3%,也是奶酪的主要成分。干燥的干酪素是一种无味、白色或淡黄色的无定型的粉末。干酪素的氨基酸成分:(百分率)Ala丙氨酸2.7,Arg精氨酸3.7,Asp天(门)冬氨酸6.4,Cys胱氨酸0.3,Glu谷氨酸20.2,Gly氨基己酸2.4,His组氨酸2.8,Iso异亮氨酸5.5,Leu亮氨酸8.3,Lys赖氨酸7.4Met蛋氨酸2.5,Phe苯丙氨酸4.5,Pro脯氨酸10.2,Ser丝氨酸5.7,Thr苏氨酸4.4,Try色氨酸1.1,Tyr酪氨酸5.7,Val缬氨酸6.5.。干酪素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作为食品添加剂、酪素胶、水彩、造纸、纺织及皮革。而其衍生物通过与甲醛反应,可用于塑料制品,如:纽扣以及其他较小体积的塑料制品等。

酸奶和鲜奶混合打出的酥油多,这又是藏人在畜产品食物加工中的重要发现,也是生产能力的体现。他们总结出单用鲜奶出酥油少,故多混合打酥油。一般情况下,七斤鲜奶可出一斤酥油。技术好的妇女一天可以打两大桶酥油,技术差的也能打一大桶。打酥油和其他畜牧业生产技能一样,也是藏人经验的积淀和知识的总和,一般分为“冷打”和“热打”两种。热打:将三分之一酸奶和三分之二鲜奶放入酥油桶中打一会,然后倒入锅内加热后再打,只需抽动400余次,即可分出酥油。打完酥油后剩下的奶汁倒入锅内熬取奶渣。余下的“奶酸水”一般倒掉不用,也有用来喂牛马,夏季它解渴;如果再熬后可以用于搽脸或配制墨汁等。热打的酥油量,较冷打而言,只有冷打的十分之七。

酥油是青藏高原藏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日常生活、红白喜事均不能离开它。藏人不仅用酥油冲酥油茶、拌炒面,还常用溶化的酥油炸面食。酥油饼色鲜味香、酥脆可口,常用其招待贵客。除食用外,还常用酥油擦脸、擦头、软化皮革等。在佛事活动中,点灯、煨桑、制作酥油花等。酥油性凉而平,具有养生补身、祛风清热、宁身镇静、生肌敛疮之功效。根据藏医的经验,各种不同品种的牛所产的奶汁提炼出来的酥油,具有不同的功效。新酥油与陈酥油、牛乳酥油与羊乳酥油,其医疗功效也不一样。犏牛乳与山羊乳酥油能除风热;牦牛乳及绵羊乳酥油能祛风温胃,陈酥油能治癫痫与昏厥;黄牛乳酥油则效力更大,能治一切疾病。在藏医中,有数十种成方制剂都离不开酥油。在藏区民间,仍有不少牧民自己用酥油配方制药,小病小疾,不求医即可康复,可以说藏民族对酥油的广泛利用,是其生活艺术的灿烂篇章之一。

酸奶是另一种风味小吃。酸奶的好处现代人已了解得十分清楚,如可以帮助消化对肠胃有保健作用,酸奶是长寿的饮料等。酸奶富含有乳酸菌和一种生长活性因子,能增强肌体免疫机能,有利于身体健康,抗病、抗衰老。世界上有很多长寿的地方,居民都有长期饮酸奶的习惯。青藏高原藏人在千百年的实践生活中已经摸索并充分利用了酸奶的功能。青藏高原牧人酿制酸奶时,通常先把鲜奶煮热,晾至微温,加酸奶引子,然后盛到特制的酸奶桶里,盖上桶盖,用皮袍或棉被包严使奶子保持恒温,放上五、六个小时即可食用。酿制酸奶颇不容易。鲜奶煮热,放酸奶酵子的时机必须恰到好处。放得过早(奶子较热),酿制的酸奶酸涩难吃;放得过晚(奶子过凉),酿出的酸奶呈稀汤状并影响口感。酿得好的酸奶洁白如脂,象鲜嫩的豆腐脑儿,吃起来清凉、微酸,且略带酒香。在牧区牧人家大都备有专门酿制酸奶的酸奶桶。大的酸奶桶可盛十余斤酸奶。酸奶随做随吃,放的时间越长越酸。一般于头天晚上加工酸奶,第二天即可食用。酸奶不仅消热、解渴、充饥,还有催眠作用。酸奶与酥油一样,也是一种医疗食品。酸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具有活血、舒筋、补肾、消食、健胃等效用。病后体弱及神经衰弱者,常食酸奶对恢复精力与体力机能有很好的效果。

在青藏高原藏区的庆典席宴上,以牧区为例,牧人在肉食、奶食、面食的先后次序、样式方面有一定的讲究,藏餐上菜有它独特的程序:

第一道为奶茶和三白(酥油、奶酪、糌粑),请客人拌糌粑或者吃“都玛”。

都玛相当于是自助餐,在小碗里放上半碗炒面和曲拉,另半边放上一块酥油,倒满奶茶。吃时将盛满酥油茶的半边碗对准嘴边,想喝时喝一口茶,想吃伸长脖子和舌头,在另半边碗里面的炒面上舔一下。茶水喝完后,继续往里添,直到将半碗炒面舔完为止。这种吃法既能饮,又能吃,既保持了酥油茶独特的香味,又解决了干炒面难以下咽的困难。不但解渴充饥,食用起来也方便又有营养。

糌粑。是炒面、酥油、曲拉用奶茶拌和而成的一种食品。拌前通常先喝奶茶,留上少半碗。把酥油、曲拉和糖放在里面,然后添炒面。拌时左手托碗,右手食指先把炒面向茶水里轻轻扣戳几下,以增加碗内空间。边压边拌,将碗内几种食物与茶水组合在一起,再用拇指紧扣碗边,另四指和掌心扣压碗里的炒面,使小碗在左右手上不停地旋转,边转边拌,一碗炒面很快就拌均匀了。拌糌粑有诀窍,待炒面与茶水组合后,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护住碗边,以防炒面洒落,然后用另三个手指扣压炒面,轻轻地转动几圈,即可把一碗炒面拌好。拌好的炒面用手捏成疙瘩,攥在手中,一撮一撮地咬着吃。牧人家里大都备有精致的炒面盒。盒高约十五厘米、长四十厘米左右,外饰红漆,并绘有各种吉祥图案。炒面盒一般分两隔。宽的一隔盛炒面,窄的一隔盛放酥油、曲拉。讲究一些的人家,另备一专门盛放酥油的圆木盒,以供平日所用,有的专门用来招等客人。

第二道是蕨麻米饭。用精致的龙碗或八宝吉祥小碗舀平,每人一碗。

这种美食的制法是:先将人参果洗净煮熟,然后把大米蒸熟,盛入小龙碗里再覆盖一层人参果(只盛半碗),上面浇上滤过的酥油,还撒上砂糖,是藏餐中必备的一道甜点。

第三道是手抓新鲜肉和灌肠。

牛羊肉也按质按味按鲜嫩程度有序搁牧。牛肉盘顶排列的是肥嫩的整条肋巴;羊肉盘顶是胸岔、臀肉、肋巴。后腿骨肉和其他精瘦肉一般都垫压在盘底部。颈椎肉是不能上席的。

灌肠盆中搁在最上面的是血肠,下面才是肉肠和面肠。

第四道是灌汤肉包子,也称谓藏包。

灌汤肉包子可以说是久负盛名。藏包的馅以牛羊肉为主,掺和少量葱花,调入清油、花椒、盐巴、肉汤拌和而成,也有根据口味不同进行的调整,如加入韭菜、萝卜等。灌汤肉包子是藏家妇女的拿手活。心灵手巧的藏家妇女把面基子擀成中间厚周围薄的包子皮,填入肉馅,然后顺时针捏成波纹皱褶,再捏两三圈,一个个如莲花盛开,荷叶捧珠,造型考究美观的藏包就完成了,藏包的形状讲究灵秀,脖子长,身子不胖不瘦,当开锅时热腾腾的包子嘴儿满是汤,这才是算正宗的藏包。藏包味道可口,不腥不腻,令人称绝。

第五道是烩菜。青藏高原藏人制作烩菜有其特色,一般是将煮熟的牛肉切片、加白萝卜片儿、粉条为主,用鲜肉汤烩制而成。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烩菜的做法也在与时俱进,在原有原料的基础之上,添加胡萝卜儿、木耳等,使烩菜的色彩更加丰富,绿色蔬菜一般不直接加入烩菜之中,原因是绿色蔬菜煮久了容易发黄,为了使烩菜的颜色更丰富,是在将烩菜舀入碗中之后在上面撒上葱花、蒜苗、香菜末儿,一碗色香味儿俱全的藏式烩菜便端上桌了。

第六道是酸奶。盛上酸奶暗含上菜完毕宴会即将结束的意思,有点像西方的甜点。酸奶是消食健胃的,也是酸甜芳香的,象征着圆满美好的结尾。

在青藏高原藏人的其他食品中,还有一样藏式特色点心“辛”。

“辛”是把糌粑、蕨麻粉、碎奶酪渣、葡萄干、糖、红枣等用新鲜(炼熬)的酥油汁熔化搅和,盛进盆中冷凝成形,在吉庆节日食用,或当做礼品馈赠。“辛”香甜可口,酥软绵润,油而不腻,是一道甜点。

烤蘑菇是青藏高原藏人夏季的另一种风味小吃。采来新鲜的蘑菇,将其洗净,置于架起的石板上,佐以酥油、野葱花,用火烤石板,反复烘烤,烤出的蘑菇喷香美味,人们吃得肚皮饱胀还想吃。

青藏高原地域博大,因地缘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以上介绍的是游牧民族的传统饮食,而在青藏高原分属的五个地理板块中,除牧区以外,各农区、半农半牧区又有其特殊的饮食文化。

在青藏高原高原的东部,有一片神秘的土地,她以“唐卡之乡”闻名于世,她也是青藏高原藏区为数不多的八大农耕区域之一,这里盛产蔬菜瓜果、粮食作物,这里的饮食文化中有一样令人刮目相看的传统项目——热贡烧馍,其做法、特色足以进入吉尼斯纪录,当看到青藏高原藏民族能娴熟的烧出色香味俱全的热贡烧馍时,你不能不惊叹于这个民族的精细生活理念和非凡创造力。在热贡地区,红白喜事离不了它。热贡丰产小麦,由于热贡地区传统文化保持的较好,在农作物的生产结构中也较少新品种,这也许一方面是落后的表现,另一方面又是保持传统文化的较好办法。热贡烧馍就地取材,利用田间干净的黄土疙瘩,用火将其烧透,然后将面饼放入土中,面饼的上下均要放纸隔土,也有不放的,然后将烧好的土疙瘩覆盖于面饼上面,轻轻敲打至碎,用土疙瘩的余温将馍馍烧熟,烧出来的热贡烧馍有独特的麦香味,根据口味及用途,在揉面时可加入少许的菜籽油,这样烧出的馍馍口感酥软,味道喷香,适合自己吃;如果是去转亲戚、红白喜事送礼,一般不加油,以免馍馍因松软而容易碎、断。十世班禅大师来热贡考察时,当地人民专为尊者烧制了上百斤的馍馍,以示敬意。另外,热贡地区的馍馍还有好多种类,如内容上有油酥的、素的,做法上有蒸的、烧的、炸的,用途上有专为小孩儿做的,为僧侣做的,还有给普通人家送的,给尊贵人送的等等。

农耕文化也预示着青藏高原农区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聪慧的藏族妇女可以利用天然食材做出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小吃。如甘肃舟曲一带的藏家人,有炸酸菜、洋芋搅团、荞面饼、削筋、麻食子、鸡肠子等的特色食品。另外,农区大多有做腊肉的习惯,用腊肉与山野菜炒出的菜,别有一番风味。

二、社会民俗

藏传佛教普度众生的理念,使它把自己成佛与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有机结合起来,把天国理想世界与世俗需要结合起来,变成了既为来世设计着想,又为今世从善如流的佛教流派。这样,从给孩子取吉祥之名到给老人送终诵念平安经;从看风水、判断新房宅基到给患者治病诵经驱邪;从占卜算卦牧场搬圈,田地下种占卜算卦到部落仇杀;从集兵打仗到念保佑经;从为一方平安禳灾祛祸做施食赶鬼仪式到时轮学院制作历算,指导生产生活,医学院培养藏医人才等等,都作为普度众生的内容,积极地,自觉地实施。结果,藏传佛教参与世俗社会的面就从来世拓展到了今世。正是这种氛围和滋润,培育出了很多唯有青藏高原才有的民俗风采。

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社会民俗包括婚姻家庭观念、部落联盟、僧俗社会结构等等。社会民俗告诉我们,最初的家庭是如何组成的;其形式有哪些;有什么特点;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个人与氏族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部落联盟又是咋回事;寺院中活佛与活佛、活佛与僧人、活佛与寺院及僧人之间,僧俗之间的关系纽带是什么;以政教合一为标志的多种统治机构是什么风貌……凡是藏区搭建的社会网络、社会组织、社会集体活动与共同娱乐节日习俗,都通过社会民俗反映窥探出来。

在社会民俗中,我们还窥视到藏区社会的网络是如何织就起来的;它走过了那些特殊的道路;它的组织内涵和形式有哪些特色;它是如何适应藏区生产力的发展,相互又有哪些互作用力。特别明了了俗民社会中的部落联盟和僧俗联合政教合一统治的形式;寺院内部独特的组织网络及关系准则;驾驭和调控人们行为、协调人与社会关系的习惯法是什么,它有哪些特殊之处;它的军事活动,狩猎活动,游牧活动、商旅活动、佛事活动,甚至盗窃活动又是什么组织形式出现,实质内容有哪些;强化人与人社会联系的各种节日,作为人们集体行为的娱乐习俗又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如何就地取材,刺激人们游戏兴趣的;它们与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岁时节令,审美情趣又有什么内在联系?……等等云云,概括起来,社会民俗展示的是一幅藏民族在创造物质财富,维持生存和繁衍发展的同时,创造社会制度文化,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组织起家庭、氏族、氏族联盟的部落,部落联盟的土邦,土邦组成王权,王权走向政教合一统治的政治史。它还通过各层次、各行业集团,展示了雪域藏人为生存、求发展而编织的纵横交错的社会团体,使我们看到了藏区独有的社会制度文明。

青藏高原藏民族因其地理、历史背景不同形成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社会民俗。

(一)部落社会

部落社会是人类必经的历史阶段,部落社会随着民族部落形态存在的时间长短、民族融合而出现出不同生命力,有的弱而短,有的却持久坚固。青藏高原藏民族的部落则属于后者,它发展为部落联盟的社会形态存在至今,它以佛教道德秩序及哲学体系为指导思想,有着较高的文明。部落是氏族社会的进步,是人类集团之间竞争发展的产物,也是与自然相适应,并改善协调关系的必然组织。部落是相邻或者相近的、互相通婚、有利益联系的几个氏族联合的统一体,较之氏族社会,它有自己活动的固定地域,有自己的符号名称,形成了自己的方言,有群体推选的首领,有选举产生的议事会。在某些地域的群体中已经有了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和多神崇拜,还衍生出了区别于其他群体的风俗习惯等。总之,部落是血缘和地缘交织糅合的一种社会组织。

部落联盟是几个血缘相近,或者根本利益一致,为了某个大的对外目标而结合到一起的部落联合组织形式。利益驱动是其基本动力,距离相近是外在条件,共同对付的目标则是双方的黏合剂。部落联盟的主要特点是:有联盟议事会和最高军事首领,一切重大事宜均由联盟议事会讨论决定。部落联盟的最重要活动是祭祀、宗教活动,对外实施军事行动。在中国大地上,部落联盟制经久不衰的地域要算青藏高原牧区了。从高原人类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到20世纪中期,部落联盟是牧区社会组织的主体。明王朝管辖的今甘、青、川、西北藏区一隅,就有645个部落联盟。20世纪80年代中国藏学研究部门调查结果,在西藏藏北牧区有部落联盟(或部落)92个;青海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有20个;黄南藏族自治州有44个;海南藏族自治州有23个。部落联盟结构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之前。

在青藏高原部落联盟的寿命之所以长久,与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直接联系。首先,部落联盟的优势在于可以共同对付自然和其他部族的威胁;其次,低下的生产力有其联盟的内在需求;再次,部落联盟制可为游牧生活带来活力;最后,部落联盟制能为每个成员提供安全感。

青藏高原藏区众多部落的形成大体如前面所述,但各地有所不同,如甘、青、川一带的很多部落,是吐蕃帝国向东扩展时作为军事单位征调过来,后因王室内乱,无法返回,留居下来的。有的则是流浪户来到某无人烟之地,久居繁衍,发展为部落,如青海省果洛的三部落:昂欠本部落、阿什姜本部落、班玛本部落,系三兄弟后裔逐渐扩展形成的大小联盟。有的则是小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宣告“独立”,膨胀为新的部落联盟,如甘南黄河弯曲部的齐哈玛部落;而有的是王族成员、地方官吏迁居某地,其氏族和亲缘联系的人员尾随迁来聚居成部落。还有内乱而分离的,征调戍守而来的,如祁连山北麓的肃南县藏人部落等。

由于背景不同,其政治制度、内部结构也不大一样。如青海省果洛的部落组织机构有如下层次:①囊岱——在部落内的直属部落;②雪岱——大部落的附属外部落;③吉岱——各大部落所属的公共部落;④措哇——部落;⑤措麻勒合——大部落下的分支部落;⑥措央勒合——大部落下的又分支部落。“岱”指的是村或者寨,是基本聚居之单元名称。除了上述叫法,在安多牧区,部落还有另一称谓是“雪巴”(或“雪化”。“雪巴”是翼羽、分部的藏语音译)。据吴云鹏、刘剑秋先生所著的《蒙藏政教名词释义》中解释,“雪巴”的运用来自蒙古军队的风俗:“当仿蒙旗,由驻防军队成为固定之组织,旗者,某一支军队驻扎,立一大旗,年久未有移动,以所立之旗为名,号为某某旗”。在部分地区,称大部落为某某“雪巴”,还有“雪巴”组成的数字做陪衬。实际表示一种军政联合的组织形式,既可用于表达部落联盟的组成规模,又表示军事单位细胞。

比较典型的果洛牧区,它的部落组织基本是由四级构成的:据《果洛宗谱》记载,三果洛的第一男性祖先叫朱安本。那时的社会组织是由同骨系的有亲缘关系的人们组成的游牧单位。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草场不敷使用,迫使原来的社会组织分化,人们分散游牧……骨系组织逐渐松弛并解体。……果洛牧民按部落聚居……

果洛各级部落组织

第一级部落组织:汉文通常译为部。

第二级部落组织:汉文通常译为‘族’或部落,藏文则有“措哇”、“仓”等称法。

第三级部落组织:这一级部落组织是指各大部落下面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有原为独立部落,因某种原因降于从属部落,或成为其他部落的附庸。由于从属部落的成因不同,其对所依部落的义务也有差异。有的完全丧失独立,成为强部的一个下属组织,由强部统一派差、征税、派兵役、管辖其内部事务;有的在军事和处理与其他部落的关系方面听命于所依部落或需要,向所依部落交贡礼,但部落内部则由自己管辖。

第四级部落组织:这一级部落组织,藏文称“日科”,而汉文则称此为“帐房圈”,一般只有几户到10几户,最大的有几十户。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较松散、较脆弱,但绝不是无政府状态的。

早在第八代藏王止贡赞普时期就有发达的部落联盟组织。到吐蕃帝国时,虽建立了一整套的职官制度、行政制度、军事制度和法律,但在地方军政组织中,在“如”和千户所政权组织之下,仍然保留着部落组织的形式,征调兵民都是整个部落的集体行动。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和新疆出土的古藏文文简中,都记载有大量的部落名称。这说明部落社会虽然有一定的自由,但属于一定的王权统治之下。近代社会,各部落联盟更是隶属于一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或者政教合一的寺院。部落类型也出现四种:①受地方政府管辖,给地方政府上税捐支差役,由地方政府组织重大活动,如西藏那曲宗。②由寺院管辖,是寺院的供养地谿卡,给寺院交畜产品,支差役,听寺院调迁安排,如西藏色拉寺的当雄豁卡。③听从中央政府管理,听凭差役调迁,但一般不用给政府交纳税赋,只是象征性地每年一定时候“进贡”“问安”,如甘肃、川西北、青海、西康的部分部落联盟。④虽属寺院的“神部”(“拉德”),但不用给寺院上税交租,只需轮流在宗教节日给寺院供饭。遇有军事活动或需派兵护送之事,则派出规定民兵数额。

青藏高原藏民族部落的政治制度,盟誓和议会制及军事制度均自成体系,科学合理,为藏民族在雪域高原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限于篇幅,本章不再做深入介绍。

(二)习惯法

青藏高原社会民俗中的习惯法,对于解决部落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特殊功能。通过以下几个不同地域的部落习惯法,我们可了解其内涵及效力。

1.在西藏藏北地区

民主改革前藏区的法律规范并不只是某一两种成文法,而是上起吐蕃王朝,下至本世纪50年代的1000多年间,在藏区一直具有法律效力的诸成文法、习惯法的集合。这些法律是历史形成的,在内容上互补,在实践中并行。法律规范与原有的成文法已有所差别,一方面它体现了成文法的精神,另一方面又糅合了习惯法的内容,成为既非成文法又非习惯法,既有成文法又有习惯法内容的一种规范法规。它显得比较粗疏、含混,具有一定的弹性。藏北牧区的习惯法、民法、刑法不分;实体法、诉讼法相混。

(1)杀人案:杀人案主要是赔偿财物和对杀人犯施以刑法。其偿命金的多少,因人因地而异。在安多多玛,一般是普通牧民命价牦牛100多头或羊400多只,一个僧人命价牦牛200-300头。家贫杀人,无力支付偿命金的则只有受肉体惩罚。鞭打,戴上镣铐,赶到街上行乞等等。

(2)盗窃案:对于窃贼的处理,在桑雄部落流传着这样的口诀,偷佛像偷一赔千;偷活佛偷一赔八十;偷僧人偷一赔九;偷官员偷一赔五;偷与自己地位相同者偷一赔四;偷穷人赔原物,并另加稍次的东西,如偷一头牛,除赔一头牛外,再加一只羊;偷山羊者偷一只赔九只,类似惩罚的方法在各部落大同小异。

安多部落偷一般人赔二三倍的财产;如果偷头人、僧人者则偷一赔十。当然,除赔偿财物外,视情节轻重,也有一定的肉体惩罚,不过比没财物赔偿者轻多了。但如果没有能力赔偿该赔的财物,则全家财产没收,接受鞭打,并赶出帐篷去当乞丐。

对初犯和惯犯处理,有的部落还有轻重的差别。桑雄部落的习惯法是第一次偷窃者偷一赔三,并且打100皮鞭,若想免打则交藏银二十五两;第二次偷窃者,仍偷一赔三,但要打200皮鞭,若想免打,要交五十两藏银;第三次再犯者,除偷一赔三外,酌情施以剜眼、砍手、割腿肚等酷刑。

在藏北牧区,偷三大寺的是最严重的罪行,要处以挖眼、断手、刖足等酷刑。

(3)失言、诬告罪:具体划分如下:与领主发生争执罚二十五两藏银、一条哈达;与寺庙活佛发生争执罚九两藏银、一条哈达;与富绅发生争执罚七两藏银、一条哈达;与一般牧民发生争执,罚三两藏银、一条哈达。

在桑雄,对诬赖别人为小偷者,则须赔一只羊、一条哈达;诬陷别人偷一匹马,则须赔一头牛、一条哈达;诬陷别人偷一只羊,则须赔五两藏银、一条哈达。

(4)狩猎禁令,藏政府曾下令禁止狩猎。桑雄部落由此规定,违令狩猎者将兽皮一概没收,每张罚款三十两藏银并将违者送宗本处理,其家人受罚服七天劳役。

(5)伤人案:一般打架斗殴不加处理,如果情节严重,则视具体情况,对于无理伤人者不是打皮鞭,便是要其赔偿东西。主要赔偿牦牛、绵羊、茶叶、哈达和钱,具体赔什么,则由仲裁人决定。

(6)私生子:在牧区,亲戚间结婚或发生性关系要受到严厉惩罚。除此范围,则两性关系比较宽松,私生子不是个别现象,私生子一般跟母亲,但男方要给抚养金。一个私生子,一般是给1头牦牛或6只绵羊。

(7)财产继承:不分男女亲疏(孙子孙女、儿媳女婿、养子养女、私生子)均一视同仁,按平均分配的原则,每人一份。在桑雄部落,父母得“老份”,即分家时每人一份,父母多得一份,称为“老份”。父母去世,财产由当时在家的儿女共同继承;如果只有一个儿(女),则由这一个儿子或女儿继承;在父母去世前已离家的儿女,不再回家继承财产;绝户无人继承者,部落出面将财产分给部落牧民,同时将其承担的差税也分摊给得财产的牧民。也有的是找其他人来继承家产,并承担差税。

(8)日常纠纷:牧民的日常纠纷大多也是用赔偿损失的方法解决。如狗咬人、牛顶死马之类。在桑雄部落有如下说法,狗咬伤了人赔一头牦雌奶牛,咬出牙印则赔一只绵羊,人被惊吓赔一只山羊;牛顶死马赔二头牛,马被顶死,赔一头牛。

藏北牧区基本没有诉讼法,故此其诉讼程序、司法者权限、范围等均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说来,部落内一般的案件由部落头人处理,部落内的大案,如杀人案等,以及部落之间的案件由宗政府或藏北总管处理。

部落内一般的小案、小纠纷,则由头人随时处理,较大的案件才进行审判。以桑雄为例。遇到较大的案件由所属各部落头人共同审理,主持人为桑雄总管,参加人员为每个部落的甲本和仲译(秘书)。刑具为皮鞭、皮掌。由大小头人审理,根保掌刑,仲译记录、宣读审判结果。其审判场面如下图:

img7

审判时除被告跪着外,其余均盘腿而坐。如被告招认,则视情节轻重加以处理;如果被告不招认,则有两个办法,一是根据原告要求打皮鞭,二是用投骰的办法判定,点多为胜。

重大的案件要上报宗政府。部落或原告写出拆状,上报宗政府,宗政府收到诉状后派人传讯原告和被告,如果确知是犯人,则派人将其抓获,然后加以审理。一般的案件可由宗政府的普通公职人员审理,重大的案件则由宗本亲自审理。判案的方法有查访、对质、拷问、原告赌咒发誓,并依照情节轻重加以惩罚。除罚赔偿金外,还有戴脚镣、手铐、木枷、鞭笞、挖眼睛、剁手脚、抽脚筋等刑法。

被监禁的人有三种处罚方法。一是重犯关土牢。绛基(藏北总管)和一般的宗政府都有牢房,多设在宗政府驻地最下层。土牢一般没有专门的看守,是来宗政府支乌拉的人轮流看管,犯人的食物也由各部落派人供给。对于较轻的犯人,则用另外两种监禁方法:另一种是判决后戴上镣铐或木枷,让其流浪街头行乞为生;还有一种则是将犯人戴上镣铐后,指派给某一户牧民,让其供给吃食并加以看守,如犯人逃跑,则拿看守牧民问罪。

2.那曲当雄

教权专利的那曲当雄宗牧区,部落习惯法与地方政府法规糅合一起,表现出浓郁的混合味。在处理方法上,还是遵循古老的习惯法,以罚赔财物为主,肉体惩罚为副。

(1)民事案:一般家庭吵嘴纠纷,给予罚款,皮鞭责打。罚款、鞭笞的多少,视情节而定。凡到宗政府解决的纠纷均需送礼,至少也要一条哈达。牧民分家要经宗本批准,家庭财产在20“单果”以上者,要送宗政府1头牛;在20“单果”以下者送哈达一条,每一“单果”送银一两。

宗政府占有两块好草场,不准牧民进入放牧。如果牛吃了宗政府牧场的草,按进入草场的牛数,一头牛罚驮石头一天。

宗政府3年清点一次牛羊时,不准少报。少报者经查出,除没收隐瞒牲畜外,还要罚款。

债务:规定不准放复利;收不回债款,不准没收债务人的家庭财产。但是若欠贵族或色拉寺的债则不在此例,可以拿走债务人的财产做抵。欠色拉寺或宗本的债,还有更严的规定:欠交一章噶(1.5两银)要打100皮鞭。有些债务,债权人收不回时宣布送给宗本,宗本可以命令部落头人没收财产强迫收回。

牧民结婚要经过政府批准,两个部落之间结婚要一人换一人(主要是承担差税负担),申请结婚时要送一定的礼物。

非婚生子男归男方女归女方抚养,只再发生三角纠纷斗殴的情况下,要受罚款和皮鞭的惩处。强奸或破坏他人夫妻关系,被控属实的要重罚,罚金视被告人财产而定。

(2)刑事案:虽说法津没有规定枪杀犯人的极刑,但事实上被鞭打致死的还是不少。

杀人案:富者杀人赔命价1,000两,罚给色拉寺喇嘛布施10至12次茶,每次银80品。被逮捕时打100皮鞭,入狱时再责100皮鞭;贫者杀人,被逮捕时打100皮鞭,入狱时打100皮鞭,因无力偿命价和罚款,再受打400至500皮鞭。经过几次鞭笞,往往已被打死。未死者上脚镣手铐,戴枷三至五年释放。

失火烧草场,罚款很重,按1马步罚款1.5元。

放毒:没收罪犯全部财产,驱逐出境。

抢劫与偷盗处理相同,除按价偿还失主外,偷1头牛罚银50两,偷1匹马罚250两,偷一只羊罚10两。盗犯被逮捕先打200皮鞭,入狱时再打100皮鞭。如系曾3次被逮捕的偷盗者,除按上例处理外,视情况有挖眼、割鼻、砍去四肢等刑罚。

勾结、包庇盗犯的打100皮鞭,罚解15—20两。

若最后证明受捕人受冤不是小偷的,仅在被证者的脖子上挂一哈达表示道歉。

偷盗宗本牲畜1赔8,偷盗甲本1还3,偷盗寺庙的1还2,鞭刑如前。

3.青海果洛三大部落

青藏高原牧区的习惯性,最为鲜明的是青海果洛三大部落。果洛的习惯性具有广泛性、典型性、地域性,是藏区东部、东北部分散、封闭、半独立(只承认是王朝的臣民、某个寺院的教区,却不去上税缴捐支差役)部落的代表。

邢海宁先生所著的《果洛藏族社会》一书,对此有较为详尽的调查报告。据调查了解,果洛第一部部落法规,大约产生于18世纪初。当时继承了阿什姜康赛仓部落头人职位的丹增达杰,为了统治全果洛,参照西藏历代藏王制定的法律,结合当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习惯,制定了一部部落法规。制成之后,抄写三份,分别交付其三个儿子在部落中实行。因这部法规的封面为红绸,所以被称为《红本法》。1921年,马麒、马麟所部进兵果洛,放火烧毁了阿什姜部落的供神大帐,帐中供放的《红本法》也一同化为灰烬。根据搜集到的材料综合整理,果洛习惯法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降服外敌法、治理内部法、帐圈居住法、农田青苗法。

(1)降服外敌法。主要规定了当部落遭到外敌入侵或需要出兵打仗时的具体办法:①兵员征集。有军事行动时,按户出兵。②军事指挥。由“莫红”带兵指挥作战。③战场纪律。绝对服从指挥,违者惩处。④奖功惩过。⑤报警追击。发现外敌抢劫,头人发出报警的“咯咿”声,兵员立即集中,跟踪追击。⑥追击侦察。发现外部落的抢劫或偷盗,派人报复,追回财物或进行侦察搜索。⑦戒严设防。与外部落发生严重纠纷,由头人宣布戒严,禁止与外部落往来进出,布置防线。⑧集合兵员。⑨出兵行动。

(2)治理内部法。这一部分主要是处理部落内部刑事、民事、婚姻、纠纷案件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法八调”。

四法:

杀人者赔命价

按血统的高低贵贱将死者(不论男女)分为上中下三等,所赔命价相应地按三等赔偿。命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头费”,意思是使被杀者的亲属从势不两立的复仇感情上调回头来,杀人者一方表示认罪赔偿;第二部分是真正的命价,也叫做“正命价”,这是经头人协商调解,双方共同承认的命价;第三部分为“煞尾费”冤仇从此了结,不许追悔。

命价分等数额:上等人的命价大致包括——“调头费”白银50两;凶手的坐骑和杀人时所用刀枪;死者亲属指定的马5匹、枪5枝。杀人者还需向受害者亲属交“铺垫钱”马1匹、枪1枝;向头人交纳忏悔费白银250两。“正命价”包括:牦母牛100头,以及给死者兄弟的“安抚费”白银150两,马5匹、枪5枝;给死者母舅方面的安抚费为给死者兄弟所付安抚费的一半;给孤儿寡妇“拭泪费”白银10两。此外还有:死者盖尸布一匹,驮尸牛一头,鞍具一套。煞尾费一般是马一匹、为超度死者的诵经费适量。中等人的“正命价”为牦母牛70头,下等人的正命价是牦母牛50头。二者的调头费、兄弟安抚费、母舅安抚费、铺垫费等,按正命价标准递减;给头人的忏悔费则与上等人相同。

命价交接

交接命价根据“调解处价高、赔偿者眼细”的惯例,一定要将命价的二分之一实实在在地交给死者一方,叫“半实”,其余二分之一则可把枪支马匹折价,算成一般物品赔偿,这叫“半虚”。

为了本部落的利益而杀死外部落的人,命价由本部落公众负担;无故杀死外部落的人,命价由杀人者及其亲族承担;无财产赔偿能力的罚以劳役。因斗殴致伤者也要赔偿,叫“血价”。习惯的说法是:“挑衅上等人要赔偿,殴打中等人要赔偿,杀害下等人要赔偿”。致人重伤者,则按致死人命的二分之一赔偿。凡用兵器伤害人者,如受伤者是上等身份的男子,要赔偿血价计白银25两、马1匹、枪1枝,作为“调头费”,然后再缴纳“嘉达日”(伤害费)九九八十一份、或五九四十五份、三九二十七份不等;“嘉达日”是“达尕日”(白布绢)与“达玛日”(红布绢)布匹的总称。布的价格是每匹合白银5钱,以此作为赔偿计价的标准。对于中等身份男子的赔偿标准为:调头费为白银25两,马1匹;“嘉达日”九九八十一份、或五九四十五份不等;对下等人的赔偿为白银25两、枪1枝,这是调头费,然后缴纳五九四十五份、或三九二十七份不等的“嘉达日”。在处理此类纠纷案件时,还要看伤势轻重、流血多少,是正面殴伤还是暗中致伤,以及谁先动口动手等情况,以区别对待。

对于用兵器威胁、情节严重的,或没有伤及身体,只洞穿了衣服的,亦须赔偿命价,称为“松东”(活着的命价)。对上等身份的人要赔偿马1匹、枪1支为“调头费”。正式的命价须缴纳“嘉达日”九九八十一份。伤害中等身份的人,要以一匹马为“调头费”。其“嘉达日”为五九四十五份;对下等人,以一支枪为“调头费”,然后赔偿三九二十七份“嘉达日”。

偷盗者赔偿

在牧场盗窃者罚忏悔费白银5两或枪1枝;在畜圈内行盗者,罚马1匹或白银10两,并向头人交忏悔费马1匹、枪1枝。赔偿程序是:第一步先把偷盗的财物折价;第二步是按实际情况赔偿。一般说,罚赔的原则是内盗严、外盗宽。内盗,罚其盗一赔九;外盗,因地而异,课以盗一赔五、盗一赔三等标准不同的处罚。

凡密报本部落内部人偷盗行为的,给密报者奖赏骑乘;若向外部落密报本部落人偷外部部落者则受罚。

头人或活佛去世的当年,若有人内盗,要罚其向头人或活佛的亲属交白银50两、马5匹、枪5枝的忏悔费。如在头人或活佛的驻所附近行窃,犯罪者忏悔,并缴纳马5匹,枪5枝。如对“居本”(什长)行盗,也要缴纳忏悔费,名曰向“网绳”(居本帐房的网绳)道歉。

说谎者起誓

判别说谎的办法是赌咒和起誓。如盗窃案件难以判明,则根据案情轻重,由原告被告双方各出相等数额的财产作为抵押,共同起誓赌咒。胜者则为“白人”,判定无罪;反之则为“黑人”。揽泥浆。置泥糊浆于大锅中烧沸,由当事双方赤膊光腕伸入沸腾的泥浆中后抽回,用白布包缚,次日当众解开验看,以烫伤轻者为无罪。

投骰子。点多为真,点少为假。

抓糌粑团。于两块形状大小的相同的糌粑团内各装表示“黑”“白”的纸条一张,放入碗内经摇动后,由原被告各抓一团,得白者判为无辜,得黑者有罪。

摸石子。将黑白两粒石子放入一小口容器内,然后由当事双方各摸取一粒,得白者判为无辜,得黑者有罪。

滚油取石。将油置大锅中烧沸,投黑白两石,由双方赤膊伸入油锅取石,得白者判为无辜,得黑者有罪。

抓火斧。将斧子置火中烧红,由当事双方用手取出,以不灼伤或灼伤轻者为无罪。

通过以上任何一种形式的“神判”,“有罪”者要以所押财产的三分之一给头人,三分之二赔偿给“无罪”一方。

夺人妻者赔身价

一般是根据被抢者丈夫的身份地位,分为上中下三等赔偿之。基本上与斗殴致伤者处理办法相同。

如果与未婚姑娘发生性关系而生下私生子,男方须负担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是给女方一头奶牛或一匹马。如果与有夫之妇发生性关系而生了私生子,则所罚付的抚养费比未嫁姑娘更多。

已起誓订婚而又悔婚违誓者,不论是男女哪一方,均需给对方赔偿名誉价。

在未婚姑娘家发生争风斗殴者,要向其家长缴纳一支枪作忏悔费;在有夫之妇家发生争风斗殴者,要向其夫赔偿马、枪、白银作为忏悔费。

夫妇若不合,尽力调解;调解无效,判决离婚。离婚后,男孩归父,女孩归母。离婚后的财产处置:首先,抽出支差役的枪、马等,归男方所有。然后,按男女双方或是或非及责任大小分别处理。双方责任均等、是非各半,则财物各分一半,并各分给子女一份,婴儿可得半份;若一方犯有重大过失,则一无所得,空手出门。主持分配财产的头人及隆保要从中抽取手续费。

凡未经头人判决自愿离婚者,原属谁的财产仍归自己。

审理案件时,头人是当然的审判官。由隆保召集纠纷双方各一人组成调解班子,并配一中间人从中撮合,另设书记员一名。

案件按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分为上中下三等。审判前,当事人双方必须根据案情轻重程度提供审案膳食费:大案各出4头肉牛,中案各出4只羯羊,小案各出2只羯羊。原被告在审案前交出的费用,结案后进行分配:头人得三份,隆保得两份,炊事员、书记员各得一份,其他参与办案人员按头人决定分取。

大小案件,一经头人出面判决,都必须坚决执行。如果一方违抗,头人即可对其单独处罚。一般罚白银50两、马5匹、枪5枝,还要给隆保交一定的忏悔费。

八调

“八调”是头人管理部落内部事务,受理各种案件所遵循的八个主要原则。其主要内容是:

惩处强暴

对那些敢与头人、隆保作对,不遵守部落法规者,坚决压制惩罚,绝不姑息。

扶助弱小

遇有良善弱小者受到欺凌、诬陷、迫害之时,必须辨明是非,公正地予以处置。

团结对外

本部落或本族亲友遭到外部落欺侮、抢劫时,本部落内部及所有亲友均需团结一致,奋起抗争,同时协心,不怕流血牺牲。

维护声威

为了部落的大计,对于内部的任何矛盾要设法化解。凡部落属民均须向头人交税,同心同德,维护本部落的声誉。纳税以户为单位。分为特等户、上等户、中等户、下等户。纳税的等级以拥有的牲畜数量多少为划分依据。各类牲畜统一折合为牦母牛计算。有300头以上者为特等户,有200—300头者上等户,有100—200以上者为中等户,有50—100头者为下等户。超过300头牲畜者免征;下等户以下者免征实物税,但需要服差役,包括对外作战、追捕盗贼、传令送信等。牲畜折合办法是:1匹成年马折合牦母牛5头,1头犏牛折合牦母牛2头,牦犍牛1头计1头,绵羊5只折1头牦母牛。黄牛及未长牙的幼畜、已掉牙的老畜不进行折合计征。新成家立户者,头人赠给灶具等,三年内免征税。绝户人家的遗产要向头人交一部分税。所属部落若外逃,出兵追回,罢免小头人,没收财产。外部落前来投靠者,给予保护,数年内免征税。

表彰君子

对那些尊上爱下、乐善好施、德行高尚、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者,给予表彰。

贬抑小人

对那些编造谎言、背信弃义、寡廉鲜耻、挑拨离间、里通外部者,予以贬抑。

褒奖贤良

对那些仇视敌人、爱护亲友、尊上守法、对部落有重大贡献的家族免除赋税;对作战有功者,按其贡献大小给以“达彦”称号,终身或定期免除赋税,或奖给枪支马匹。

惩处坏人

对触犯部落法规的人,依据其罪恶的大小,分别处以没收财产或动刑法等处罚。没收财产分为四种情况:一是“黑蛇剥皮”,即没收全部财产;二是“黑三折”,即没收三分之二财产;三是“箭分弦”,即没收二分之一财产;四是“白三折”,没收三分之一财产。刑法则有鞭笞、割手、剜眼、坐木牢等。

(3)帐圈居住法。各部落的四季牧场分配使用之权,一般操在头人之手。在大头人的总体安排下,各小部落头人召开会议协商议定草场。头人确定搬迁四季牧场的起止时间,违者处罚。每逢夏季,各户马匹集中轮户放牧。对冬季草场严令保护,如有人看管不严,牲畜进入冬窝子吃草,则罚羊一只,以示惩戒。

(4)农田青苗法。在果洛地区的班玛、久治等小块农业区,土地归私人所有,可以出租、转让。农民均需向头人纳税,税额以耕地多少计征。每年由寺院选定耕种收割时间。凡耕、犁、开镰,一律按规定日时行动。通常情况下,藏历狗月备肥;兔月麦黄,选择吉日开镰收割。自行提前或移后者都要受到处罚。

头人所有农田的耕种、收割、打碾,均由部落群众义务承担。群众内部农忙期间可以互相帮工。

从下种到收割完毕这段时间,严禁在农田附近割草、打柴、放牧,违者以破坏青苗法处罚。

从以上部落习惯法中我们可以看出,部落法规的基本特征,反映出了其包含的社会历史阶段,它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同时还局部反映出一些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残痕。

其次,它建立在封建等级关系基础上,是为部落头人的意志、为部落头人的统治服务的,主要强调部落头人对一般牧民的片面制裁,有着浓厚的人治特点。

再次,注重财产赔偿。重大的人命案也可通过支付“命价”了结。

最后,有着浓郁的“神判”形式,透射出部落社会受神权影响的程度。

维系藏族部落社会的习惯性,虽然有很多缺陷,但在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下,其文明程度还是较高的,哲学意识是较强的,涵盖面也较广大。它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与全藏区接轨,以建立道德秩序、促进整体修养为方向,不单纯的受琐细的个人行为的约束、以生活中实用需要为目标。尤其藏传佛教传入雪域牧区后,部落的价值观、世界观、审美情趣等都以佛教教义为指导方向。使部落社会的道德修养、个人的情燥和思想境界整体上升为一个文明水准较高的台阶,雪域游牧文化有了面向世界的诸多之素,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侧影。

第二,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原则。虽然受有较明显的阶级偏见、宗教偏见、性别偏见,但在刑法和民法中还是贯穿以事实为本,以公平为准则的宗旨,反映出较先进较开明的“以人为本”的人治思想,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和人道主义原则;

第三、从宏观到微观,从思想到行为,从精神到物质,从法治原则到办案程序反映出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法律网络,机制健全完善,视角高瞻远瞩,有着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纵深度与横剖面,反映出哲学思想的成熟、社会结构的成熟;

第四、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一致,一切从游牧部落社会实际出发,摒弃偏见,坚持民主议事制,化解或冲缓各种矛盾,巩固部落社会机制,使社会具有一定的活力,客观上推动了雪域游牧社会的进步发展,使游牧文化在良性轨迹上积淀扩大。

正是部落社习惯法的存在,才使得青藏高原牧区在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变革的情况下,部落社会一直能够稳定运转,牧民具有较为安定、有序的生息环境,也为游牧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精神生态环境。

(三)幼儿剃发礼和姑娘成年礼

1.幼儿剃发礼

孩子出生后,到第三个属相,即虚龄3岁,要举行剃发仪式,表示祝贺,藏语谓之“奴加联巴”,即幼儿剃发礼仪。幼儿剃发礼,要请僧人念平安经及祝福的经文,并要给幼儿沐浴全身。为幼儿剃发者,多是家中老人或幼儿之父亲。剃发礼上,亲戚朋友带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家用酒、肉佳肴款待宾客。

2.姑娘成年礼

藏族姑娘年龄到15岁或17岁,择吉日改梳发辫,即把姑娘童年型的辫式改为成年型辫式,表示姑娘已“成人”。有的地方还请僧侣主持姑娘成年礼仪。姑娘更衣更换新装后,叩拜佛像、长辈。女眷们为姑娘唱《拜天地歌》,一人领唱,众人相和。牧区藏族姑娘的成年礼,一般在姑娘临嫁前举行,仪式也较农区简单。

姑娘的成年礼仪各地各呈风韵,不尽相同。拉萨姑娘的成人礼仪是:在大昭寺环行路口,竖立有一根高高的大法轮柱。是用几根长长的木杆首尾衔接起来的。它的外围结结实实地裹了一圈竹子,竹子外边再用刚刚宰杀的湿牛皮包好。等到牛皮完全风干以后就紧紧捆住了木柱。法轮柱穿天刺云,叫“觉牙达金”,即佛祖殿前旗幡。

拉萨姑娘长到16岁,社会认为达到了婚嫁年龄。她要来到“觉牙达金”跟前举行庆贺成年的仪式。父母一早给女儿戴上巴珠,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耳饰、项饰、手饰、指环,让女儿第一次围上“帮典”花围裙。随后,父母邻里陪伴姑娘一起来到大法杆前,在法杆前烧起桑火,随后围着转经,亲人们在法杆前为姑娘祈祷、祝福。

东部藏区姑娘的成年礼仪是以重新梳发为象征,当地叫“上头”仪式。在拉卜愣原十三神庄,举行日期通常是春节的正月初三,姑娘年龄约为十七八岁,但也有提前退后的如果家中服孝或亲戚中有丧事,得退后一至二年进行。提前的大半为家里老人病重,赶殁亡前举行好安心,因为“上头”是作为喜庆之事。上头这天,亲朋都来送礼,本人更是换上新衣,戴上手饰、头饰、衣饰,由一个十二岁左右的伴女陪着到亲朋家串门,各家则送礼钱,表示祝贺。从此以后,她便可以与男子接近,不管出嫁或未出嫁,生孩子或不生孩子,她与异性的交往在社会上不受到歧视。从这天起,成年姑娘头的梳法,顶上的圆块照旧,只是额发再不分开,将周围的头发都往下梳,从靠近脸的地方结小辫。越是有闲阶级,结的小辫越细致,每十几根头发便结成一根小辫。围着头一圈结完之后,在小辫的根处,用针线穿上两道线,然后从脸的正中分开,向背后系在一块长约二尺、宽约九寸许的红呢毡镶黄边的软胎板子上。从这一天起,辫梢上不能再绕白羊毛绳,而要改续黑丝绳子。流行一种九股辫上带的夹条,夹条上钉着琥珀相连的大软板上半钉着六支“欧洞”(银盾),下半钉着三四十元硬老洋,分作四行。有的也在板的上半中间钉一支海贝壳,再钉上四十五块黄铜片子。这些都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不管是银是铜,夹板上得钉满。按习惯,平时常带后一类,过节时才把银的戴出来。

在甘肃天祝藏区,还残留着“戴天头”的一种姑娘成人礼仪,这是母系社会的婚姻遗风。若有的女孩长到十五、六岁后不准备出嫁,准备一辈子守在娘傍。若此种情况,便举行改发型(由姑娘发饰改为已婚妇女发饰),从此便可自由和别人同居,受到社会承认,不受歧视。

(四)婚姻家庭观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早最早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单元。是文明的摇篮,启蒙的始发站。她孕育奠基了远古人类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搭建了人类最初的行为准则,整合规范了是非观念,理想追求,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抹亮光,第一滴乳汁……

家庭观是一个综合学科的复合体概念。对家庭的科学认识理念,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还有特殊社会阶段的特殊家庭之阶级性。它揭示的是家庭的历史演绎,家庭的结构元素,家庭的职责与分工、家庭风尚、家族礼仪等,蕴聚了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理想追求,包含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

在青藏高原,五千年前家庭就已成社会单元、石器时代的遗址,藏人先祖足跡传说,都印证了家庭的雏形;性崇拜,生殖器的公开展示,赠与繁花的民俗,都揭示了最早的家庭观以繁衍后代、延续血脉为宗旨,其中以女性为主导。善于总结和充满智慧的藏民族,提炼了婚姻生活中铁的法则、严苛地禁止血缘、亲缘结婚、谁若乱伦,惩罚是无情的、残酷的…

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生产形式的多样,男女生产地位的不同,在青藏高原,我们很难严格划分出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进程及阶段。实际上,藏族社会的家庭结构是以父权制为主流,但母权制痕跡依然浓重的一种混合交叉型家庭。

不管是父权制还是母权制,从早期起,藏人的家庭观就开始对健康生育、优生优育有所探索,不断积累。他们注意脱离血缘婚姻,逐步走到严厉摒弃血缘内婚的地步,包括交错从表婚。不管是父系,还是母系,或者五服以上,只要沾亲带故,就必须禁绝性生活和婚姻生活。严格规定了婚姻的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藏人的婚姻组合走上了严格、纯净,优化组合的道路。不仅不允许族内婚,也严禁“交错从表婚”、即姑舅表婚。生理遗传上,藏族把父系称作骨系(锐杰),把母亲认作血系或肉系(契杰、夏杰),不管是骨系还是血系,都不能结婚成家。一旦违背,就认为是乱伦,会受到没收财产、逐出部落,永远不得回乡的惩处。同血缘内结婚,或是通奸、未婚先孕,在四川冕宁藏区,男女双方都会绑在石磨上,推下雅砻江淹死。

藏人家庭的主体是父权制,讲究的是骨系,骨系指同一祖先的嗣系群。骨头喻指父系,藏族认为儿女肉体的骨架是父亲给的,血肉是母亲的,因此根系是骨系。这就说,藏族社会以父系为标志。

骨系关系在婚姻方面特别严格,禁婚是骨系的主要体现。同骨系的人不论隔了多少代,严禁通婚,也严禁发生性关系。他们认为,这是关系伦理的大事,是牵涉到子孙后代健康发育、家族体质、智力兴旺发达的根本,必须作为严肃原则问题对待,绝不允许糊涂。若同骨系发生婚姻关系或两性关系,社会舆论会迁责鞭挞为:这种人踏过的草,草长不出来;跨过的水,水很脏,不能喝;这种人生的孩子会长尾巴;发生这种事情会有雪灾。在西藏,旧社会最低贱的等级是猎人、吃雪猪的人,而亲属间发生两性关系的人,认为比吃雪猪的人还要脏,还要贱,人们的碗都不能让他们碰。

母系亲族和娣妹的后代,即姑舅亲、姨表亲、其通婚和发生性关系的范围也很严格。不管过了多少代,只要知道互相是亲戚,就不能通婚。都在禁婚、禁止性关系之例。如果违犯,则会视为禽兽不如。人们认为这种人婚后会全身变黑,成为黑人黑骨头;影子照在谁身上,谁就会生病;不准这种人靠近自己;死了只能抛尸旷野而不准送往天葬场,怕邪气玷污天葬场;还认为他们生下的小孩会是傻瓜、畸形儿,甚至返祖长尾巴。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藏族人头脑健全、骨骼发育完善、心态开朗明净、极少痴呆和先天性畸形、身体素质也较强较好,恐怕都得益于牧业经济对婚姻生活的深刻启示。

正是基于这种动物生理遗传的特殊规律借鉴,青藏高原藏人的婚姻观才有了质的飞跃,树立起了“优生学“的观念和习俗。出现了鲜明的对立统一现象。对立表现在一方面恋爱较自由,性生活较开放,另一方面又对血缘内婚十分严格、苛刻,甚至绝对化。而这种对立又是为了追求美满、健康、幸福的婚姻结合。

这种观点,符合人类遗传科学的轨迹,也是藏人完善自己、提高生理素质的自觉行为,是为民族的繁衍健康高度负责的行为,也是文明达到相当高度的折射。

在青藏高原藏区,同骨系及母系亲族之间联姻或发生性关系的几乎难以耳闻,如此健康的婚姻环境是如何而来?究其原因,一则人们认识到了其中利害关系较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二则舆论一致并强大,阻止了此种非念产生和实践的途径;三则性生活开放,较自由、较宽松,不存在性压抑的生理障碍、心理障碍。

严禁血缘内联姻的观念,还得自于藏族社会从远古以来就是部落联盟结构,而不是以血缘为贯穿线的血缘社会。部落联盟是地缘政治,地理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婚育观念、生活内容、社会组织。

西藏目前残留的一本《兄妹分财与祈神》书中,叙述了西藏婚姻,该书的梗概如下:

“有一个女神,名叫什坚木楚嫫且,她是索迥(又名桑波赤奔)和他的妻子朗赞玛(曲坚本杰嫫)的女儿。其兄名拉塞涓巴(又名什杰章喀)。嘉地方的领主林噶惊羡什竖木楚嫫且美丽,向索迥询问,他是否能同其女儿结婚?索迥回答说:‘我的女儿是从神到神,不是为你们这些黑头凡人而生的,这正像太阳和月亮都是在天空中升起和降落的一样,你什么时候见到过它们降落在草原上?我们是天上的神,而你,请不要忘记只是一个黑头凡人。’林噶说:‘我想娶什坚木楚嫫且为妻,并不是奢望,因为我是广袤大地的主人,是整个家族的首脑,有了我,人畜不断地增长,我的才能和地位需要我娶一个出身高贵的妻子。如果你能应允这门婚事,人和神就能走到一起来了,那么,人就会崇拜神,请求神保估自己,人和神也会更友好地相处。这正像太阳和月亮在空中发光,它们的光芒能普照大地,而从大地散发出的温暖湿气会一直升到天空,形成云一样,说明神和人是彼此相通的。因此,我请求你将你的女儿一美丽的什坚木楚嫫且许配给我吧!’林噶的一席话说服了索迥,他赞赏林噶的才智和志向,同意这门婚事。为此,他向林噶提出,要以黄金、绿松耳石、头饰和服饰、牦牛、马、羊,以及一支箭等各种各样物品作为聘礼。七位骑着白马的迎婚使者(新郎的男性亲属)将聘礼带到神的国土,迎娶新娘。在女神什竖木楚谟且启程离开神的国土到林噶的领地以前,她同其兄拉塞涓巴用掷骰子的方式分配了父母给他们的财产。祭司拉奉托噶主持了这次财产分配仪式。其兄拉塞涓巴是这样掷骰子的,他的战术是:从右边掷顶之男性保护神的骰子;从左边掷格拉战神的骰子;从前面掷索拉生命之神的骰子;从后面掷域拉地方之神的骰子;这样就掷出一个作为父亲继承人的格局。他取得了成功,如愿以偿地取得了父母给其儿女财产总数的三分之二。然而其妹什坚木楚嫫且,却不愿承认这一难以挽回的定局,想依靠侥幸取畦,打破这一定局,获得父母给予他们财产总数的二分之一。她拿起骰子来时,把七粒蓝色的青稞粒撒向天空,祈祷道:‘如果我有一个神,他今天就一定会保佑我获胜,玛拉母亲或女性之神,掷这枚神圣的骰子吧!让格拉年波来做这次胜利的见证吧!’她满怀信心掷了骰子,但是:事与愿违,只掷了一个单数,什坚木楚姨且输了。

当什坚木楚嫫且随迎婚使启程到男家时,其父索迥送给她一支箭作为分别纪念,而她的母亲朗赞玛则送给她一支纺锤,她的哥哥拉塞涓巴送给了她一块美丽的绿松石。分别的时候到了,什坚木楚嫫且向众神、祭司、父母双亲,以及哥哥致谢告别。担任迎婚使者的七位新郎的亲属在新娘的衣裙右边系上了一个白丝绒球,把她带到尘世间,来到了林噶的领地。祭司托木拉噶在主神门前举行了招福仪式。”

这个神话的后半部分叙述了招福仪式和祈神等婚礼项目。招福仪式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在新郎的房前举行这一仪式,意味着新娘将会给他带来财富,并为这个家庭繁衍更多的子孙,这种向往富贵昌盛的希望,使招福仪式具有了神圣的色彩。在藏语中,“央”一词可作为“吉祥福运”的解释,招福仪式也就是希望新娘将“央”带入新郎家。这种愿望从心理上去分析,将会揭示宗教产生、发展的深层原因。

婚礼的另一个重要仪式是祈神,这是婚礼的中心部分。在举行这一仪式时,将羊毛捻成的一种称为“穆”的线粘在新郎的前额,而将一根蓝色的称为“吉祥”的绳粘在新娘的前额。新郎手握一支箭,给五位主神供奉青稞酒和“朵玛”供奉食品;而新娘手拿一只纺锤,供上奶酪和“细玛”(糌粑和奶油的混合物)。接着,祭司送给新郎一件首饰(或戒指,或耳环),称作为“拉色尔”(神赐的黄金),送给新娘的是一块绿松石,称作为“拉王”(神赐的美玉)。然后,新郎、新娘同坐在一块白色毡毯上,上面放着拼成字形字形的青稞粒,祭司和新婚夫妇一同吟唱。唱词是这样:

新郎的拉包尔,新娘的拉玉,

当他们最初降生的时候,他们是单独降生的。

而后他们各自成长起来,最后他们结成一体,

让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新郎的‘穆’绳和新娘的吉祥绳,

当他们最初降生的时候,他们是单独降生的,

而后他们结成一体,让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新郎的镶嵌宝石的生命箭,新娘的带有玉叶的金纺锤;

当他们最初降生的时候,他们是单独降生的,

而后他们各自生长起来,让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

男子的生命依赖于箭,女子的生命依赖于纺锤,

我们把他们托付给众神,让箭和纺锤永远不分离。

让我们把‘穆’绳和吉祥绳手托付给众神。

让它们永远联在一起。

我们两个男子和女人,已经成了湖和湖中女神。

让人和神永远不分开。

让太阳和月亮永远在天上,让雪狮威武地生活在雪山上;

让人和神永远不分开,让老虎生活在密林中。

祝愿男子生命的金柱长存,祝愿女子生命的绿松石永翠。

在婚礼的这一仪式中,箭、纺锤、‘穆’绳和吉祥绳这四件物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不仅表现了社会的分工,而且体现了西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的一些观念。在这四件物品中,箭是男子的标志,纺锤是女子的标志,‘穆’绳代表了藏族统治者的来源。

1.婚姻形式

藏区本土宗教苯教也好,后来的藏传佛教也好,在婚姻家庭方面,男女性生活方面,都是抱着比较客观、辩证地态度去认识的。也因此孕育了很多健康的婚姻准则。这些准则大致体现在这些方面:

男女交际自由,性生活也不受大的限制;婚姻很少受到经济条件、部落隶属、地域环境的影响,这就为健康的婚姻创造了良性循环的环境。而人格平等、生命平等,又为男婚女嫁和招赘上门扫除了观念方面的障碍。也导致了赘婿及私生子不受社会的歧视,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经济权力平等,寡妇老姑娘不受社会舆论非议等健康观念。

藏人的婚姻形式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由婚姻。

一般劳动人民家庭,都允许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只要对方老实本分,勤劳节俭,尊敬老人,精明能干,家族没有恶疾(狐臭、癫狂等传染、遗传病);没有不良传统(偷盗行为,谎言骗诳等),就有了成婚的基础,就会被社会和双方家长认可。感情成熟后,经过求婚、订婚、付彩礼等程序,便可成婚,举行婚礼。这是主流,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婚姻趋势。

第二种是包办婚姻。这大都是民主改革之前的卫藏存在较多,是官僚,贵族,封建主之间为政治利益而进行的联姻现象。其特点是,以家长包办为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礼俗。先由男方家长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长提亲,双方同意便定亲商量好彩礼。请活佛和高僧择定盲目婚配。包办婚姻大多盛行于上层家庭和“有脸面”人户中。这些上流阶层均讲究等级、权势、财富、声誉、血统贵贱的对等,婚姻贴上了封建买卖的标签。

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是婚姻的主体,是基本形式。一夫一妻现象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媳妇娶进门。这种形式在一夫一妻中占绝大多数;

上门入赘。这种情况多见于女方家中无子,没有男人当家,通过招赘由招赘夫婿来顶门立户,继承产业。姐妹多的只能一女招赘,或长女或最小者。一般是父母舍不得让离开的姑娘,或是能力有限难于去人家做儿媳妇,难于独立支撑一家门面的姑娘。而入赘的小伙,大多也是家中兄弟较多而经济困难,无法娶妇另立门户的人家,同时本人才能平平,难于开创业绩另立门户。当然,其中不乏两人热恋,自愿上门入赘的痴情男人。

第三种形式是结婚后男女双方离开各自的家庭,组建起自己的家庭。

多偶制在一些地区,个别人家中也存在,但我们不应理解其为群婚制的残余,而应看作社会、经济、情感等综合因素下的复杂现象,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其中很少是性自由的原因,而是为了维护、维持家庭的存在发展,维护子女的成长环境。这在旧西藏的农区和多康地区的游牧腹心,文化不发达地区残存较多。尤其在西藏,由于噶厦政府的税收以户为单位(差巴),即老百姓所说的冒烟烟囱为计算,纳税民众为减少税赋和差役,往往采用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的办法来应付政府。它的基点不完全是解决性生活问题。多偶制可分为一妻多夫和一大多妻两种类型。民主改革后,这种多偶制婚姻基本绝迹。

一妻多夫多有如下现象:

主仆共妻。牧主和女牧工结婚,女牧工又与男牧工发生性关系,生下小孩,形成事实上的婚姻,得到牧主的认可后,成为主仆共妻家庭。还有,主人已有妻子,但少子嗣,或忙于游牧打猎经常出门不在;或丈夫性功能不强,不能满足妻子的需要,在遇到后来人后,发生性关系。后来人又落户在该家参与生产生活,得到主人的认可,成为共妻家庭。还有,家里缺乏劳动力,男主人和妻子事先商议,招人上门共同组成共妻家庭。以上这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从维护家庭凝聚力出发。它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正当权益,因此,不应该简单否定或非议。

还有一种现象是朋友共妻。因朋友关系非常密切,来往频繁,朋友遂与主妇有了深厚情谊,发生性关系,而主人也采取了宽容、配合态度,遂形成朋友共妻现象,其中不乏是经商者朋友,但仍以原丈夫为户主。

兄弟共妻现象虽然很鲜见,但仍有存在,它大致是这样几类情况:

(1)兄弟各娶一妻,建立了一妻一夫家庭,后来兄弟中一人丧偶,基于经济困难、子女拖累,无法续弦,或兄弟感情难于分割,于是兄弟共妻,女方也同意,形成一妻多夫家庭;

(2)为了家中可怜的财产不致分割,或怕子女多了养不起,所以不去建立一妻一夫家庭,而采取兄弟共妻的形式,生活在同一家庭内。一般是兄长先娶,弟弟长大后与嫂嫂发生性关系,共同生活于一个家庭,建立了事实上的一妻多夫、兄弟共妻关系,也得到社会的默认称赞。认为兄弟生活一起,没有妯娌纠纷,一家和睦,财产得到最大利用和节约。但这种现象通常不举行正规婚礼,弟弟在外也有情人,以弥补性生活和情感的不足;

(3)躲避旧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差役赋税,保护不多的家资。藏区旧政府的传统法规是以冒烟的烟囱为一纳税支差单位,若果兄弟不分家,则视为一户,故以兄弟共妻的婚姻形式来躲避沉重的税赋和无穷无尽乌拉差役的也不少。

这类婚姻都是由长子出面娶妻,然后让弟弟加入。老妇少夫的现象较突出。生下的孩子管主娶者叫爸爸,其他的称叔叔。

在过去传统社会,不少群众认为这是一妻多夫中较好的婚姻形式,可以保证家庭的延续发展。人们把媳妇比喻为石磨的磨心,有了她,石磨才能顺利推动,赞美道:

熊熊燃烧的

幸福的草坯火三兄弟

使炊烟象五色的彩虹

袅袅升上了房椽。

(注:架草坯烧火时要三块搭在一起。)

兄弟分家被认为是败家,人们编词惋惜道:

额头呈现白色(意为倒霉了)

大户分成两小户

即使家有一大袋糌粑

却连一小袋(吃一餐的量)也分不到

好似将酸奶水做了奶渣(吃光算数)

就在这一代里败干净。

藏族社会里也有为利益驱动,自己坚持从大户中分出来,和心上人自立门户,却要求他的儿子们合娶一个妻子,不愿意让他们分家。这是一妻多夫形态产生的特殊现象,但由于社会理解,存有宽容一妻多夫的具体环境,也客观上使这种婚姻形式有了存在的土壤。

藏人的性生活是较开放、自由的,一妻多夫并不存在大的性虐待、性专制。即使是兄弟共妻、朋友共妻,也都是自愿原则下的结合,而不是强迫就范。妻子还可有情人,只要不过分,家庭中也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因为藏族在性生活方面的观念是:性生活属个人隐私、个人所有,是生理必然需要,允许个人之间自由运行,别人不能干涉,社会不会斥责,除非牵涉到道德、伦理、财产、情感等。

可以这样说,藏人的婚姻纽带主要是情感世界、财产拥有、家庭共同生活,而不是性生活。它不以单一的性需要为基础组建家庭。

在个别地区、个别时期、个别家庭,还存在父子共妻状态。

父子共妻有子妻后母和父共子媳两种。子妻后母均是父亲年老,妻子死后又娶一年青妻子,儿子长大后与后母同居,形成共妻。其原因大多与性需求有关,父亲性功能丧失或衰竭,年轻妻子却性需求旺盛,而家庭又得想方设法维持,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内在条件或外在环境使老夫少妻俩人只有维持夫妇关系才会生存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年青的儿子和后母因年龄相当而双向性需求,形成事实的夫妻关系,出现了父子共妻现象,父亲也认可,名义上与父亲保持夫妇关系,实际与儿子过夫妇生活。第二种现象是儿媳娶进门后,由于年龄、情趣及丈夫常年出外,与儿子有了感情,并发生性关系(或公公要挽留儿媳不离家),成为父子共妻家庭。这种现象违背正常伦理,一旦公开会遭到耻笑和指责,但由于它不牵涉到血缘人伦,只要隐秘不公开,人们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默认这种现象存在,表现出高度的理智。

一妻多夫家庭中,财政经济大权一般掌在妻子手中。一妻多夫现象在很多民族中都存在,它是历史的产物,但在有的民族中它是隐性的,不公开不张扬,升华为一种贞节来对待。谁在婚姻以外发生性关系,则作为违背道德、伦理的丑恶行为或隐瞒,或采取极端残忍的形式处理。而藏族对此却是公开的。虽然它畸形不雅观,但符合“人性”,尊重人的“性生活”,尊重异性双向选择,视为正当权益、正当行为、无可非议,全社会都承认。这是婚姻问题上藏人独特的价值取向。

一大多妻家庭分为非亲属女人共夫和亲属共夫两类。

各家的具体情况不一,但非亲属女人共夫往往产生于经济条件较殷实的人家,或有权势,社会地位较高者。它带有买卖性质,是性专制行径,是剥削阶级夫权思想的集中表现。他先娶一妻,又继续娶第二妻,甚至第三、四妻。有的共同生活于一个家庭,有的分散于各地,但有婚姻缔约,女方不能再嫁。这一类除了占有妇女,养活她们,还认为妻子多了,干活的人手多了。繁衍的子孙多了。实质上是一种婚姻买卖的变相体现。社会虽然不干涉,但誉论谴责还是有的。当然,也有妻子不生育,或有病不能劳动,不能过家庭性生活,便再娶一妻,不致绝后。这一类,社会则是同情的。

亲属女人共夫家庭有姐妹共夫、母女共夫、甥女姨母共夫的情况,一般姐妹共夫为主,其他则是极个别、极偶然、极特殊现象。

姐妹共夫通常是姐姐招赘后,姐夫与成年后的妹妹在交往中发生感情有了性关系,造成共夫事实。也有姐出嫁后,因各种原因妹妹长大后来到姐姐家一起生活,形成共夫现象。姐妹共夫家庭,一般都是先娶者操持家务,掌管财务,后来者从事农牧粗活,只管生产和内外琐细活计。但由于一般男人多喜爱年轻的妹妹,所以姐妹的家庭地位没有定数,视情况而定。通常两个妻子各居一室,丈夫轮流与其居住。姐妹共大家庭所生的孩子,依照母亲亲属关系称谓,对非生母称姨母。姐妹共大家庭在藏区并不看作耻辱,社会反映良好。

母女共大的情况较特别,是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现象。

一是男子丧偶再娶妻,妻子携有适婚龄的女儿过来,在母女二人同意基础上,名义上与其母结婚,实际母女共夫。另一种是续妻携有幼女,待幼女长大,母亲将妻位让给女儿。这类家庭,首先是建立在情愿、自由的基础上,母女亲感在其中占主导作用,母亲愿意让女儿与自己共夫,并在夫妻关系上令其女儿为主,女儿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家,愿和继父形成夫妇关系;二是家庭共有财产成为维持纽带,不愿或无法将有限财产分割,母女及丈夫都以共同利益为重,采取了母女共夫的特殊家庭结构。母亲在家庭的地位则是以料理家务为主,女儿则从事农牧粗重活计。女儿所生子女称其为奶奶,母亲所生之子女称阿妈。

一夫多妻现象还有着更深层的社会原因。即藏传佛教的广泛信奉,格鲁派的戒欲禁婚准则,使大量男性入寺当了僧侣,无法承担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社会责任,这就使社会男女比例失调,婚龄女性剩余,一部分女性性生活无法得到满足,找不到合适的男性伴侣,从而导致了一夫多妻婚姻畸形现象的出现,一直延续难以消弭。它也是社会规则的必然,是特殊社会结构下出现的特殊婚姻形式。社会也只能网开一面,道德地允许并承认多种婚姻形式的存在。

这一隐性因素往往被人忽视,而恰恰是这一原因导致了藏区畸形婚姻的大量存在,在夫妇生活中,“供不应求”是产生多种婚姻形式的土壤和温床之一。

综观全局,一夫一妻仍然是藏区的主要婚姻形式。

根据中国国内普遍使用的家庭分类标准,家庭一般有五种类型:

⑴单身家庭(单独一人的家庭)。

⑵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

⑶主干家庭(有两代人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妻)。

⑷联合家庭(至少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

⑸其他家庭(以上四种类型以外的家庭)。

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组撰写的《藏北牧民》一书中,刊载了他们对藏北安多县多玛区布曲乡家庭结构的调查情况。其中:核心家庭占44.2%,主干家庭为27%,其他家庭为18.2%,三者共为89.4%,第一类和第四类仅占10.9%,尤其第四类的联合家庭只占1%,而且是个例外情况。

不管是牧区和农区,在藏区最理想和最普遍的家庭结构是三代同堂,其构成是一对老年夫妇,一对中年夫妇,一至二个小孩。

西藏历史调查组1958年在目喀则地区拉孜县柳卡调查的情况,也反映了藏区的家庭结构:柳溪卡的居民中一夫一妻婚姻形式占了61%,兄弟共妻占了25%,姐妹共夫只占1.6%。

一夫一妻的家庭在差巴(中户)中占49%。在堆穷中占到了89.3%(差巴为拥有官府的土地文书,可以继承祖业土地的世袭农奴。堆穷则是溪卡的佣人,担负各种劳役——编者注)。这一切说明,普通人家中一夫一妻为绝大多数。

藏人家庭儿女成年后,不分长幼,不分男女,大多只留一个在家,其余的或出嫁、或出赘或去寺院当僧人。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极端形式呢?共同的认识为:儿女结婚后应该单独立家另居,兄弟、妯娌等在一起生活,容易引起摩擦吵架、产生不团结,结果伤了感情,都活得不自在,心情不愉快。与其如此,迟分不如早分,因此从家庭结构为契机提供并实施分居制。

2.婚姻程序

藏人的婚姻既然以自由恋爱为主,那么,它的程序也就是相恋、提亲、订婚、成婚。由于地域辽阔,思想控制比较松散,所以相恋提亲等程序也各地有备地的有习俗,没有一定的成规。

在藏族的观念中,男女异性青年追求,相互结合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正常行为;看作必然的事物,是天赋人权,值得鼓励、值得称赞的好事。谁家娶妻或赘婿,都必须主动上门提亲。

男子18岁左右,便可进行自由恋爱,寻找伴侣;女的过了15(虚龄17岁),上(梳)了头(辫)之后,也可自由谈情说爱,不会遭到父母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非议。

除了劳动生活中相互了解,在娱乐场所,尤其通过情歌对唱来交流情感,在藏区较为流行。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婚姻,通过情歌来结成美妙姻缘的并不多,大多仅仅以情歌来搭桥修路,相互进一步深入了解,最终予以双向选择。

在大多地区,男方看准女方,便会告诉父母谁为意中人。父母便会去了解女方底细。底细是有准则的,首先不是看男方家社会地位的贵贱,经济生活的穷富,而是从优生学的角度看其家族有无致命性的遗传病、传染病,特别是麻风病,颠疴病,狐臭等危害公众的病。二是道德底线。品行端正否,待人厚道不,言行一致不等等,其次是劳动态度,勤俭持家等等。骨头干净(指无遗传性传染病)、门风好。若大致可以,而儿子执意要娶那家姑娘,则请活佛、高僧算卦。若卦意不反对,便会请媒人去说媒提亲。媒人带上哈达,茶叶,酒等前去说亲。好多地方酒瓶口要用红枣封住,以图吉利;瓶颈要缠哈达,表示心意纯挚。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则会启开红枣,与媒人同饮送来的青稞酒。反之,则拒不接受礼品,悉数退回。在这一点上,各地也很不一致,在后面的篇幅中我们还将翔实展示。

提亲同意后,媒人按商订的时间,带来商议具体婚事的酒肉等佳肴,以及要送给女方的衣物首饰,与女方家父母及主要亲戚共议娶亲婚事。

聘礼的多寡,视家境面议,一般不过于苛求。虽然商定时娘家会狮子大张口,但经过媒人讲实情,论道理,讲小两口未来的生活,反复讨价还价,最终会达成协议,皆大欢喜。但传统习俗是,姑娘必要的首饰和衣物是必送无疑的。给女方父亲送乘马一匹,给女方母亲送奶牛一头,也是定规,象征丈人丈母娘辛勤养育姑娘的报酬。彩礼太少,女方家也不会答应的,觉得掉价丢面子,姑娘太不值钱,在村落里抬不起头来。所以,彩礼在某个地域某个阶层中,都有习惯的筹码,双方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一等码。

婚礼的前一天,媒人陪同新郎,骑马前往娶亲。是夜,女方家会设婚宴,请来男女歌手、亲朋好友,通宵达旦唱歌跳舞狂欢。婚日清晨,女家派人送亲,男方派出迎亲的人带酒在途中接迎,向亲家敬酒献歌赞美,如此二三批,行同样礼仪。临到男家,新娘下马,由迎亲的姑娘们簇拥,搀扶着缓步进门,新人双双向佛像和父母叩拜。然后,新娘手捧一碗用哈达裹缠、碗沿缀有三点新酥油的奶茶,向公婆敬茶敬酒,礼毕,便举行正式婚礼。主宾吃着佳肴,对着酒曲,相互敬酒,互致婚礼祝词;男家给新郎系腰带(一种象征男人立户、有主心骨的仪式)等等程序。

青海省兴海县牧区民主改革前的婚姻程序,显示出青海湖环海南部地区的婚俗,颇有代表性。

女子通常十五六岁结婚,还有十三四岁就结婚的。男子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订婚、结婚,先要请活佛算卦,断定双方生辰相合时,男方请媒人带马一匹,缎子七八方,酒十斤和现金一百元,作为礼品,到女方家去求亲。女方家长征求亲戚意见和请示部落头人批准后,即议订“彩礼”。一般女方要的东西有:背饰银盾二十四个,银盒一个,“罗赛”(腰上银带环)一个,耳环一对;罩袍一件,羔皮袄一件,氆氇褐衫一件,狐皮帽一顶,靴子一双,马具(鞍、钗等)一套。男方将这些“彩礼”送齐了,再去算卦择吉日举行结婚典礼。

结婚时,女方要有四、五十人送亲,都要骑上马。男方派人带上酒肉,到三里以外的地方迎亲。新娘接到帐房门口时,男方要向女方献“哈达”,请新娘下马。举行结婚仪式时,请来的宁玛派高僧念经“祝福”,头人坐上席主持婚礼,请子女多的富裕户主妇敬茶、祝“贺词”。婚礼一毕,送亲的人要走时,男方家长要向他们吃咒盟誓,抖洛家底,说明自己家里有多少牲畜,然后送亲人就到畜圈挑选牲畜。一般女方父亲要一匹马,小舅子要一匹马,头人要一匹马。此外,还要十五头牛,三十到四十只羊。逢到穷人家的可以少要,逢到富人家可以多要。最穷的人娶妻,也要给女方三头牛。送亲人走时,新娘也要随着回去,以后由女方家长请新郎来领。新郎来领新娘时需要有二十多人相陪。女方家里要给新郎置备、馈赠缎衣一件,腰带一条,狐皮帽一顶,靴子一双,有的还给马一匹。新娘第二次去夫家时,娘家给她送一些牲畜,牲畜量一般相当于取自男方牲畜量的三分之一。

婚礼当天不落夫家,带有母权制的残余影响,是母系社会对父系社会的抵制和保留,这说明藏族婚俗中还保存有母系社会婚姻关系、婚姻形式的遗风。

头人及其家庭成员嫁、娶,全部落的牧民都要送一只囫囵羊(剥了皮,尾端留毛)。送不起的也要给一个“仓拉”(羊后腰以下的肉)。“仓拉”也送不起的,就要送藏点(用好面、酥油、糖等做成,重十二斤),最穷的人也要送一条哈达。

三、语言民俗

青藏高原是在绵亘雪山哺育,江河湖海拥抱中长大的。闻名于世的喜马拉雅山脉峙立在它的胸前,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横断山脉等五大山脉挺拔守护。

这座东西走向的山系长约1,80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山岭海拔在5,000~6,0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主峰“岗仁布齐”(藏语即“大圣雪山”)高6,714米,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古代冰川造山地质结构的博物馆。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的外围,至今,我们还能看到组成山麓的冰碛平台和丘陵,它们都是古冰川作用的遗迹。在圣地圣峰脚下,自然会孕育出与其相关的无数神话、传说、祭祀活动、习俗种种。

除了高山雪峰,江河湖泊也为这方民俗成长的摇篮。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东面的巴颜喀拉山东端。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黄河长江分别贯穿青藏高原的中部,北部,东部。在西藏,有岗仁波齐雪山下的马甲藏布(孔雀河)、森格藏布,还有雅鲁藏布江;还有朗钦藏布(象泉河)、麻章藏布、尼洋河娘楚河等等纵横流淌。青藏高原东部还有澜沧江、萨尔温怒江、吉太曲河、雅砻江、岷江、白龙江、洮河、大渡河、察隅曲河等。仅西藏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20余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条以上。

在雪山险峰拥抱中,大江大河环绕中,青藏高原藏人的生存条件的严酷,使生存成为头等大事,民俗的形成首先来源于自然环境。同时,邻近的南亚、中亚、东亚的民俗也就很难吹进青藏高原,很难渗进这片高寒地区浸染它。青藏高原藏人远祖创造的种种民俗,自然独成一体,散发着雪域高原的特色、藏民族的气息。

可以说地理环境是这种民俗的摇篮、温床。这当然主要是物质民俗的产生。而藏族历史上文字的不普及,教育的落后,又导致了藏民族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的发达。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的发达,使口耳相传的藏民俗有了坚实而广阔的载体,有了传播的翅膀,得以继承和弘扬,成为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青藏高原丰富的语言民俗可分为史诗、长诗、歌谣、谚语、谜语等。

(一)史诗

史诗是人类史前文化的记录;它所反映的事物、所概括的思想、所塑造的人物、所虚构的故事,基本记述的是一个民族在某个历史阶段的重大变迁,以及在这一重大变迁中的活跃分子——即某个重要的、伟大的历史人物或时代领袖群的业绩,就如恩格斯在评论爱尔兰英雄史诗《尼亚尔史诗》中所指出的那样:“是有某些历史事实作为基础的”。产生史诗的社会基础和历史环境是人类进入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在世界史诗中,藏族史诗《格萨尔》首屈一指。《格萨尔王传》约有80部以上,诗行100来万,字数在二千多万左右,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她比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二十五万余行)超过四倍;比“史诗之父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15693行更是多得多,是青藏高原藏民族文学天才的展示,更是远古藏族社会的全面缩影。世界每个民族都经过部落联盟的社会阶段,但并不是每个民族都创作有自己的英雄史诗。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鸿篇巨制英雄史诗的却只有印度、希腊及华夏大地的雪域藏民族,而且,藏民族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反映游牧民族部落社会的史诗,她在史学,民俗学、美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畜牧学、文学、军事学、政治学等诸方面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也是远古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格萨尔》英雄史诗其价值还在于它是藏民族的“根谱”。它用特殊的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藏民族历史进程中的民族精神,历史感受。从侧面折射了藏民族的童年时期,折射了走向自我觉醒的曲折、漫长、甚至残酷的征途。《格萨尔》的意义还在于记录了人类远古游牧社会史前文化的里程碑。“格萨尔”史诗的重心不是神,是人类,他敢与神对抗,人与神融为一体,神屈就或附身于英雄,通过英雄才能体现神力。

据国家格萨尔办公室权威统计,截止1987年底,共发现手抄本木刻本版数为289部,除去各种文本,约为80部。如果按册数算,则在90部以上,因“霍岭大战(上下部)”“朱孤兵器国”(上下中三部)等都是多部头。

在这些部头中,社会上广为流传、很有影响的主要有30来部,其部目顺序和主要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1.《天岭卜筮》

人间妖魔鬼怪横行,善良百姓遭受欺压和残害;部落之间互相征战,闹得民不聊生。天神们见了,心中不忍,便集会商量,决定派天神幼子顿珠下凡,降生人间,就是以后的格萨尔王。为了给顿珠呷保寻找人间生身母,莲花生大师给龙治好疾病,索取龙王的三女儿,赐给果部落头领顿巴坚参为妻。

2.《英雄诞生》

果部落枪杀了岭国总管王戎擦叉根的儿子。岭国起兵报仇。果部战败,首领逃走。首领之妻、龙王的三女儿果姆被岭国抢去做了僧伦的妻子。成了格萨尔人间生母。果姆怀格萨尔时,僧伦的第三个妻子纳提门,怕果姆生了男孩子对自己不利,便和僧伦的弟弟超同勾结起来,挑拨离间,唆使僧伦把果姆赶出家门。果姆在荒郊野外的破帐篷里生下格萨尔。

3.《十三轶事》

僧伦原是岭国首领,超同为了夺取权力,千方百计迫害格萨尔母子。格萨尔刚刚降生,超同便把他埋在土坑里,格萨尔以神通逃出土坑。超同让咒师念恶咒害格萨尔,格萨尔设法战胜。超同对格萨尔进行了十三次迫害,都被格萨尔躲过或战胜。格萨尔母子以挖人参果、捉田鼠甚至乞讨为生。迫于生计,母子二人流浪到了黄河川,当地牧草丰盛牛羊肥,格萨尔当了黄河川的主人。

4.《贾察猎鹿》

格萨尔长兄贾察霞尕去汉地,归途猎鹿,遇见一年老乞妇,闻得果岭大战、戎察叉根总管次子阵亡的消息,贾察为报杀侄之仇掉头问果部落征发进军。

5.《赛马称王》

在叔父超同的迫害中,格萨尔成长起来。十三岁时,岭国举行盛大赛马会,按赛马名次来决定岭国国王的候选人。格萨尔在赛马中夺得第一名。按岭国规矩当了岭国国王并娶取了最美丽的心上姑娘珠牡为妻。

有的版本中则说格萨尔贫穷时,珠牡便已许嫁格萨尔,虽经父母反对和训斥,珠牡毫不动摇,执意嫁给格萨尔。

6.《世界公桑》

格萨尔纳妃称王后约两年半时,因不安于看黑妖魔的眼色行事,给魔国称臣纳贡,于是岭国举行煨桑祭神,祈祷保佑岭国。煨桑时,魔国命根子魔牛来犯被格萨尔射死。霍尔入侵抢马,也被打退,岭国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7.《降伏魔国》

北地魔王鲁赞压迫岭国,残害百姓。趁格萨尔闭关修行抢走格萨尔次妃梅萨绷吉。为了救回梅萨,格萨尔只身前往魔国。先收服了魔王的守边大臣,又收服魔王的妹妹,最后与梅萨取得联系,里应外合杀死了魔王鲁赞。梅萨为了占有格萨尔的爱情,便在酒中下迷魂药,格萨尔喝后,忘记了以前事情,与梅萨留住魔国九年。

8.《霍岭之战》

分上下两部,即《霍尔入侵》与《征服霍尔》。《霍尔入侵》:霍尔国有黄帐王、白帐王和黑帐王三个王。黄帐王最有势力,丧妻续弦时,派黑老鸹等神鸟去四面找美女,黑老鸹在岭国发现珠牡最美丽,便回来报信黄帐王。黄帐王探知格萨尔去北地降魔未回,便趁机入侵岭国抢夺珠牡。岭国众英雄和兄长贾察覆尕,总管王叉根的率领下,奋起抵抗。超同背叛岭国,并做内应,致使贾察覆尕等岭国众英雄被杀。珠牡用缓兵之计,先后派白仙鹤、花喜鹊和红狐狸前往魔国给格萨尔送信,但因梅萨作梗,格萨尔未赶回,珠牡及岭国百姓、财物终被霍尔王掳掠而去。

9.《征服霍尔》

超同当了岭国国王。格萨尔终于摆脱梅萨的阻挠,赶回岭国。捉住超同,给予了应得的惩罚。然后,只身前往霍尔国,先变成一个乞讨的青年,投靠到一霍尔国的亲王家,与吾纳的女儿却尊益西结识相爱。在却尊益西多方面的帮助下,探得黄帐王的虚实并与珠牡取得联系,最后,格萨尔变成耍猴人和魔术师,前去卖艺献技,将霍尔的将军百姓引开,趁夜黑爬墙进入王宫杀死霍尔黄帐王,救回珠牡。

10.《辛丹内讧》

霍尔国降臣辛巴被岭格萨尔赦免,并任他为霍尔王,诸将不服,丹玛更是愤激,因此发生冲突,后贾察霞尕尔由天国下凡,调解平息了争端。

11.《岭与姜国》(或称《征服姜地》、《保卫盐海》)

姜国前来侵夺岭国的盐海,格萨尔起而反击。姜国萨丹王本领高强,格萨尔难以取胜,首先收降了姜国太子拉托居尔;后来格萨尔变成一条鱼,萨丹王下海游泳,口渴喝水时,格萨尔钻进肚里,变成千辐轮,降服了姜国萨丹王。

12.《岭与门域》

门国过去曾抢掠岭国财物、杀害过岭国英雄。超同听说门国国王辛哲的女儿非常美丽,便想娶来为妻,但辛哲王不肯,因而发生战争。超同打不过辛哲王,便请格萨尔援助。辛哲王战败。格萨尔追至空中打死辛哲,进而征服了门国。

13.《象雄珍珠国》

超同抢劫了象雄国王伦珠扎巴商队的货物财宝。象雄王派兵掠走超同所属部落的牛羊财物,因而发生战争。超同被伦珠王捉去,泄露了岭国军情,使战争变得格外艰苦。最后,格萨尔率兵攻入珍珠城,用神箭射死象雄王,将珍珠宝物散发给穷苦百姓。

14.《大食牛国》(或译为《大食财国》)

超同听说大食国王有匹宝马能飞善驰,是从大鹏蛋里孵出来的,便派人将宝马偷来。大食出兵攻打超同统管的部落,把超同和偷马人杀死。超同的儿子敌不过大食兵马,向格萨尔求救。格萨尔出兵打败大食王,把大食国的牦牛掠回分给岭国百姓,从此藏族地区有了牦牛。

15.《卡契玉国》

卡契(克什米尔)的赤丹王征服尼泊尔、郭尔卡等周围各小国后,傲慢自大。听说格萨尔英勇善战,心中不服,不听王妃与臣属劝阻,出兵攻打岭国,格萨尔组织兵力,反击侵略,一战打败卡契军,亲手杀死赤丹王。打开卡契国的玉库,把宝玉和财物分发给百姓。

16.《蒙古马国》(分上下两部,也有分上中下三部的)

《上蒙古马国》:上蒙古马国的王子自以为武艺高超,国势强盛,与臣属商议攻打岭国,与格萨尔比试高低。其父王虽然屡次劝阻,皆不听从,仍然带兵入侵岭国。格萨尔率岭国兵将并征调魔国、霍尔、姜国、门域等处兵马与上蒙古马国作战。王子战死,其父王投降。格萨尔带回几万匹蒙古马。

《下蒙古铠玉国》:征服上蒙古马国以后,趁势攻打下蒙古铠玉国。将盔甲分给英雄们;把碧玉赠送给姑娘们。

17.《朱孤吐谷浑兵器国》(有上、中、下三卷。上、中卷又各分为二册,共为五册)

朱孤的托部王崇信原始本教,压制佛教,拒谏兴兵,侵入吐蕃,攻陷阿里、拉达克、直抵后藏。格萨尔征调属国霍尔、姜国、门国、蒙古(上、下)、黎国、象雄国及岭国本部兵将,迎敌朱孤,经过多次大战,最后格萨尔亲率各路大军北征朱孤,并降服之。他开启其精良武器宝库,并使其全国皈依佛教。

18.《松岭大战》

松巴国的犏牛饲养业特别发达,格萨尔领兵战胜松巴国国王甲玛坚参,夺取犏牛,从此岭国有了优良犏牛。

19.《珊瑚聚国》

超同从前曾袭击过珊瑚国,后来珊瑚国又杀了岭国到卫藏超荐僧伦的人,结有宿怨。因而岭国发兵,进攻珊瑚国。途中为阿扎部落所阻,交战三年,经藏王调解始得前进,然后战败珊瑚国王达孜杰保并杀之,打开珊瑚城珍宝库充实自己财力并分赐臣下百姓。

20.《雪山水晶国》

岭国占领了拉达克雪山水晶国两个部落,拉达克王熏奴呷卧发兵收复,岭国出兵攻击,结果雪山水晶国战败,其国王被格萨尔用刀砍死。

21.《丹玛青稞国》

格萨尔大将丹玛叉香原是丹玛青稞国人,被国王萨霍尔驱逐到岭国。丹玛为了继承自己本国的祖业,便请岭国进攻丹玛青稞国。其时该国国王萨霍尔已死,太子萨仁敖尔布率兵抵抗,被岭国大将杰琼射死。岭国打开丹玛国的青稞库,分予臣下和百姓,岭国从此不缺高原优良种青稞。

22.《尼泊尔羊国》

格萨尔征服朱孤后,转而进攻白利绵羊国(有说山羊国的),其国王拉赞赤不投降,被格萨尔杀死,夺其羊群分赐臣下百姓,岭国拥有了绵羊好品种。

23.《阿黑黄金国》

24.《米努绸缎国》(分上、中、下三部)

米努是女国,是岛国,女王达鲁贞统治中米努和下米努;副女王拉鲁贞统治上米努。岭国征服白利国后,女王达鲁贞要为白利报仇,但副女王主张与岭国和睦相处,因而发生内讧。副女王向岭国求援。岭国来助战,格萨尔射死女王达鲁贞而获胜利,米努绸缎国成为岭的属国。

25.《提吾壤玉国》、《西宁马国》、《地狱救母》、《安定三界》、《阿乍玛瑙宗》

26.《中华与岭国》

叙述中华皇帝的皇后是女妖,死后叫保留她的尸体,说还可复活。但其尸体危害国家百姓。皇帝的女儿捎信格萨尔请他来降伏女妖。格萨尔用计烧掉女妖尸体并开辟了汉藏友好往来的金桥。

27.《阿达拉姆》

格萨尔到内地去时,家中妃子阿达拉姆病死,灵魂下了地狱。格萨尔回国后,进入地狱,与阎王论理,救出阿达拉姆及在十八层地狱的受难者。

其他还有《噶岭大战》、《德岭大战》、《开启药城》、《射大鹏鸟》、《打黑花虎》、《岭与木雅黎赤国》等等。

在各地局部流传的还有:

《东方木果剑宗》、《土地神宗》(征服土地神)、《猛兽敌宗》(降伏五种猛兽)、《木雅药宗》、《百斯铠甲宗》、《乌斯茶宗》、《西宁箭矢宗》、《擦瓦绒木箭宗》、《美岭大战》、《才玛朱砂宗》、《亭格石青宗》、《收服辛巴宗》、《东方长角鹿魔》、《西方独脚飞魔》、《南方九头罗刹》、《岭国卅英雄传》、《贾擦降生史》、《绒擦降生史》、《亭格铁宗》、《塔岭生铁宗》、《其岭幻宗》、《麦拉誉宗》、《索波狗宗》、《牛卡树宗》、《曲拉粮宗》、《印度法宗》、《纳拉水宗》、《木雅云宗》、《母牦牛宗》、《德格太阳宗》、《月亮宗》、《白赤眼宗》、《鱼宗》、《船宗》、《赛果花宗》、《米努湖海宗》、《顿珠火宗》、《生命宗》等。

据著名格萨尔学专家王沂暖教授对有名有原件的106部分部头中的39部一行一行数记,共计是242068行。其中“霍岭大战”,有诗行30421行;《姜岭大战》有1592行;《朱孤兵器宗》上、中、下三篇,共计有21528诗行。如果每部平均算5000行,民间各种版本累计合起来超过了百万。《格萨尔》中的宗,是指城堡,即一方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类似欧洲的公国。在史书中意味着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格萨尔史诗既然反映的是人类从蒙昧时期走向野蛮时期的历史,那战争则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中心内容,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是,战争产生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主义,这时期英雄主义的基本点是掠夺财富、妇女等有形资产。《格萨尔》正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藏族的这一统一史,部落兼并史,部落联盟战争史。史诗的大部分镜头都是通过战争把藏族从“小蕃”(雅砻河谷的蕃部联盟)王国滚雪球成“大蕃”帝国的史实。六世纪初叶,吐蕃王国从雅砻河谷发迹,和青藏高原上的许多小王国逐雄争霸,在风云突起的历史斗争中,吐蕃王国成为统一青藏高原的强国。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三十多部分部本看,其中大多数国家或部族和吐蕃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有的是经过交战,融进“博”(藏族)之列,成为吐蕃帝国的疆域,如象雄、苏毗、阿里、闷域等;有的则被征服为朝臣国,如南诏、尼泊尔、回鹃等;有的则因相互的利害关系,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和外交来往,如大食、大唐、突厥等。这些王朝、国家、部族都是亚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政治实体,这就雄辩地证明了《格萨尔王传》不是虚构臆造,而是反映了藏民族在某个历史阶段中的活动;它名副其实是描绘当时的民族关系和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生活的英雄史诗。

(二)长诗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叙事长诗的并不多见,但对青藏高原藏民族来说,叙述诗却灿若星辰,为世界民间文学园林增添了奇葩。

藏族叙事诗大致可分三类,分别称之为“谐巴”、“茹吞”和“兑巴”。

1.“谐巴”

藏语中指有故事可讲述的长诗。这类叙事诗大多数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控诉旧社会黑暗为主题;也有的讲述人生哲理,总结自己一生坎坷经历感受的。还有揭露活佛谋财害命的《玛尼论集当废纸》等。我们选择其中之一做简介。

《流奶记》控诉了反动军阀马步芳在甘青地区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掠夺财产、屠杀百姓、无恶不作的罪行。诗中讲说青海的一个藏族青年到甘肃拉卜楞寺去求医,在尕浪沟地方被当地匪军围住,为了抢他们的马匹和财产,便诬陷他们是坏人,一拥而上,把他捆起来,诗中写道:

这伙短命马匪帮,把我同仁兄弟俩

好像拖拉狗尸首,好像雕把羊羔抢

又像恶狼抓绵羊,身上皮鞭雨点落

骂声不绝霹雳响

家中亲人赶来向马匪军求情。

慈祥父亲闻噩讯,赶上好马一大群

恳求缓我三年刑

别说缓三年,连三个月也未准

善良母亲急在心,赶来牦牛一大群

哀恳缓我三月刑

别说三个月,连三天也未准

温柔美丽的爱妻,牵了一匹如意马

备了檀香鞍,放上长柄枪

恳求松我三天刑,别说是三天

连一小时也未准

在有冤无处诉绝望之中,青年悲愤地控诉道:

把我的脖子像花一样掐断吧,

我的头颅将像羊羔似地跃动;

把我的生命像灯似地吹灭吧,

但我的喉管里,

会流出洁白的奶汁,

在阴间的小路上,

报仇雪恨的机会总会有!

他被马匪的屠刀杀害了,从他的脖颈里果然流出了洁白的奶浆,表明他是含冤受屈的。

“谐巴”中的另一类是即兴诵唱的长诗。包涵对人生的感受,对社会的体验,对世界的认识,有着启迪教育作用,张扬了优良传统道德。其代表作有这几篇:

《纳尔杰才罗遗言》。他是一位临死前的老人,关于人情世态及为人处世的忠告,他自述道:

那年我刚送走寿终的双亲,一场横祸就落到了眼前头

一年一度的隆务大寺毛兰经会,派到了我们纳尔杰部落头上

根据所抽草签的长短,经费的大半落纳尔杰才罗

对神圣的教门,我不敢不表示虔诚

对持戎念佛的僧侣,是应该供奉以得好报

可想到那经费的浩瀚,我也不能不愁眉苦脸

卖掉了北岭的牲畜,卖掉了父母留下的穿戴

还是堵不住扒开的堤口,又卖掉了头顶的帐帷

卸下了手腕的象牙镯子,捋下中指的黑金戒指

最后还把——媳妇脖颈的项链也卖了钱,

除了一把家传的九龙刀,连铺的毡片都抵了债

……

曾经扎过帐房的遗址,只有老狗在唁唁哭嚎

曾经圈过牛羊的圈栏,只有黄蝇在嗡嗡盘旋

除了留在地上的影子,还有掺杂尘土的空气

我和老婆两人,有的只是肩头的脑瓜

挖了个窑洞来御寒,在土穴里我俩暂栖身

诗中所说毛兰经会,是藏历正月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藏传佛教寺院祈祷传召大法会。历时半月,所需费用,由寺庙所辖教区内的部落和教民认领,若达不到数额,则将指定摊派寺属“神部”部落担,而部落又通过认领、抽签等方式转嫁于牧民。

在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主人公娜尔杰才罗饱尝人间世态冷暖:

我虽向阿爸的好友伸过手,我虽向亲近的熟人求过情

我还寄希望于亲戚们,多少好话沉进了湖底

慷慨的诺言变成泡沫,好一点的用空话来敷衍我

差一点的用冷眼来对待我,更多的像避麻“疯”般躲开我

过去冷淡的穷乡亲们,还常常叫我去顿茶

过去炎热的亲朋们,十中有九泠如冰

老人还告诫人们:

你们要提防这号人,转过来是花斑色

转过去是麻点点,头上插角混在鹿群中

臂上抹灰夹在狍子里,白天和着菩萨念善经

夜晚陪着魔鬼去作孽,出卖朋友是他的行当

拨弄是非是他的专长,推石下井是他的惯技

害人利已是他的目的

……

这段诗歌对那些阴险狡诈者的嘴脸,作了形象而深刻的勾画,可谓一针见血!

他还劝告子孙后代和亲友们:“不可轻信经商人,嘴上说得比蜜甜,心眼却比弓背弯,和你相好全为了钱。”“不可贪心拣便宜,贪心会使你懒馋”。“不可心胸太狭小”,“不可计较面子讲虚荣”,“不可学那墙头草,东摇西晃南北摇”,“不可侈言多吹牛”,“不可和地痞交朋友”等等。歌中还劝人要体恤父母,特别是母亲养育之恩,要孝敬父母,夫妻和睦,亲友交善,好学诚实等,都是对为人处世有益的劝诫。

另外,流传在东藏牧区,特别是黄河首曲流域的《伊德尔盖腊的自白》是一部醒世箴言,是自传性的忏悔长诗;《雅锐阿尔索忠告》又是另一形式的箴言长诗,二者内容丰富,就不一一列举。

“谐巴”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展示雪域藏人的独特习俗,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婚礼歌》,它是西藏羊卓雍措湖南边迁徙来青海角苍地区的藏族牧人中至今流传的婚礼歌,在结婚的时候演唱。它由许多短歌组成。每首短歌配合着一套结婚仪式。婚礼歌的程式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①哭嫁歌,是新娘辞别父母家人时唱的;②迎宾歌,是男方迎接新娘和送嫁的宾客时唱的;③乐宾歌,在二道宴前后,男女双方对唱;④送宾歌,欢送女方宾客时唱的。哭嫁歌包括参拜和加拜。前者是新娘离家前的头一天晚上唱的,所以又叫晚歌。后者是姑娘出嫁的当天早晨唱的,从离家一直唱到十多里以外,又叫早歌。

歌中还有辞别阿舅、阿叔、阿婶、阿哥、阿嫂、弟弟、妹妹和感谢裁缝的歌。内容都是感激、祝愿之辞。迎宾歌包括迎亲歌、迎亲颂、扬茶歌、茶赞、敬茶歌、献衣歌等。乐宾歌包括祝愿歌、敬宴歌、邀舞歌、谢媒歌、祝歌词等。送宾歌内分赞美诗和行礼叮嘱。另外还有新郎赞、新娘赞、阿爸赞、阿妈赞、媒人赞、大柱赞、酒坛赞、旗杆赞、桌子赞、鲜肉赞等许多分段赞辞。总之,这些歌词充满热爱、感恩与关怀。

2.茹吞

藏语中“茹吞”是“情义相投”之意。实际是爱情叙事诗。爱情叙事长诗在长诗中独领风骚,数量众多,形式优美,题材广泛,既有控诉专制婚姻制度的,也有从人格上批判不道德行为的;既有深沉久远的忠贞爱情,也有如泣相诉的思念之情,每一部都令人动情久久难忘。由于它歌颂了人类最高尚最真挚的情感,鞭挞了买卖婚姻和封建礼教,所以更引起共鸣和思考,在年轻人中广为吟唱流传。这类长诗大约有二十来部。我们进取其中较精彩、有代表性一部:

《益西卓玛》,属韵文长诗,约1100行。益西卓玛和顿珠嘉洛青梅竹马,长大后产生爱情,但豪门出身的益西卓玛阿妈却嫌贫爱富,拒绝了顿珠嘉洛家的求婚,使两位年青恋人近在咫尺,却难成伴侣。有一年顿珠嘉洛家举家赴拉萨朝佛,嘉洛邀益西卓玛家同行,但被她不近情理的阿妈拒绝了,并警告女儿说:

顿珠嘉洛穷小子,除了肩膀抬张嘴

有的只是自己影,他拿什么当盘缠

他用什么去供佛,空口空话空心肠

佛爷也会皱眉头,他邀你去是圈套

是想拐你去他乡,是想掠咱母女财

我的糊涂女儿呀,从今别跟他来往

回绝他的好“心意”

阿妈一席话,说得益西卓玛的心一下掉进了冰窖。当她准备盛装去送行时,阿妈却让她破衣烂衫去告别:

我没有羔皮袄给你穿,我没有珊瑚项链给你戴

我没有绸缎腰带给你系,如果硬要强着去送行

帐角里甩着僵皱烂皮袄,你就穿在身上去送行

牛粪上扔着牛毛粗水绳,你就吊在颈上去送行

门外边放着肮脏破毡衣,你就顶在头上去送行

益西卓玛又气又悲伤,号啕大哭一场。只好穿着阿妈抛给的那些衣物,前去金水泉边给顿珠嘉洛送行:

临行给您赠支歌,请您勿忘记心间

虽然马头多高昂,虽然鞍鞯挺威风

但那黑心三角绊,绊得你难扬开蹄

可别绝望呀,我的情人

十年八载谁能绊得住

虽然我俩情这样深,虽然我俩义这样重

但那狠心的阿妈啊,阻拦咱俩难成亲

可别悲伤呀,我的情人!

阿妈只能隔开两条影,怎能砍断两股融合的水

旅途迢迢——卓玛的心儿陪着您,

荒野漫漫——卓玛在云中陪着您,

江河汹涌——卓玛在浪尖扶着您。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卓玛的灵魂陪着您

当您走到滔滔黄河岸,有只绿屏孔雀绕你飞

那不是绿屏孔雀恋着您,是益西我在追恋您

当您登上高高雪山顶,有只玉鬃银狮眺望您

那不是玉鬃银狮恋着您,是益西我在追恋您

漫漫旅途藏风险,益西的心儿伴您到卫地

……

第一句别忘了——祈祷族胞兄妹永安康;

最后别忘了——祈祷咱俩姻缘美又美!

益西卓玛阿妈把女儿偷偷许给了有钱有势的秀玛部落头人仁增杰,而益西卓玛却蒙在鼓里,夜夜在梦中与顿珠嘉洛唱情歌倾吐衷情。当得知阿妈把她包办给人的消息,反倒停止了抽泣,她引开阿妈,上梁自悬前,向着拉萨方向深情唱道:

那白云般的犏雌牛啊,从未想过会卖往异乡

但当上方蒙古买牛者到来时,我与同生共长的犏牛隔了帐圈

我被赶往陌生的草原上,虽然我不能跑回您身边

但您却永远印在我心上,即使背上驮负千斤重

我也千次百次念叨您,永别了,我的情人

一年后顿珠嘉洛返回,知悉噩耗,来到益西卓玛家帐后的石崖上,准备跳崖殉情。当他跳下崖去,朦胧中觉得身子晃晃悠悠落在一件软绵绵的物体上,恍恍惚惚睁眼一瞧,原来自己已经跨在一只洁白的仙鹤背上。仙鹤舞动着翅膀,不时回头朝他妩媚地笑着。他惊疑地问:“你是谁?你要把我带到哪儿去?”

仙鹤嫣然一知,说:“傻小子,我就是你的益西卓玛呀。我自尽后,白度母看我俩真诚相爱,便把我请到天宫居住。今天又让我前来帮你解难,去天宫结婚成亲。你也变成一只仙鹤吧,咱俩一道比翼齐飞!”

说话间顿珠嘉洛已经变成一只仙鹤,两只仙鹤欢唱着,并肩比翼,齐齐飞向天边!

另外,《不幸的擦瓦绒》、《不幸姑娘》、《拉萨怨》、《出奔》、《你快来吧》又称《请告知我情人》、《达纳多与霍藏雄》等都是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叙事诗。

3.兑巴

长诗中的第三类以赞词为主,藏语音译为兑巴。赞歌的范围很广泛,内容很丰富,趣味性很浓,知识性很强,既有对自己心爱之物的赞美,也有对自己故乡的放歌;既有对骏马、绵羊的颂扬,又有衣帽腰带等的祝福,如《吉祥羊歌》最具典型性。“拜嘎”颂词也是“兑巴”的一类。“拜嘎”是一种乞讨性民间艺人的表演唱,有简单的行套,他们见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新年、吉庆集会是他们表演的好机会,其唱词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活泼生动。

(三)歌谣、谚语、谜语

1.歌谣

在青藏高原,几乎没人不会唱歌谣的,民间广泛流传的歌谣有赞美家乡、赞美生活的;有表达忠贞爱情,考验双方纯真情义的“拉伊”(情歌);还有祝福、玩耍的小表演唱“嘎尔”(又称“则柔”)。鲁体民歌以长调为主,它产生于藏民族的游牧生活,是伴随游牧走进家庭、村落的歌谣。“鲁体”歌谣主要表达礼仪、习俗、情操以及审美情趣、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社会风尚等内容,“鲁体”歌谣通常在部落村庄吉庆节日、婚娶喜宴等集会时即兴演唱,人人参加,老少皆宜。关于歌谣的具体内容,在本书第八章有详细介绍。

2.谚语

谚语是青藏高原藏民族口头文学中的又一瑰宝。是藏族语言艺术中最具个性,富有魅力的一道风景线。它也是草原牧场、游牧生活浇灌的一株艳丽之花。谚语,藏语叫“丹慧”,“丹”,即言论、言事;“慧”,意即楷模、比喻。合起来有“语言的楷模”,或“比喻的语言”之意。它是藏族民间文学中产生较早、流传极广的一种语言艺术。是藏族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杰作,是对社会生活、农牧生产经验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不断积累,是他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和折射。

藏族谚语更多地侧重于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传播社会生产的知识。由于没有书面的道德伦理训诫,没有行为规则的条例专著,也没有学校、教师专司传播民族文化传统,俗民集团只得利用谚语的穿透辐力,把藏文化中的思想传统方面揉进谚语之中,与自身的完善与成长紧密结合,从而使群众喜闻乐竞相学习,成为宣泄感情、传授知识、训诫子女、联系朋友、表达见解的主要交流工具和表达形式。这样,藏族谚语等口头语言就从普通语言交流、事理阐述、生产生活知识等延伸到审美情趣、道德裁判、伦理观念、是非界限、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生产方式等等遗传符码上,成为传播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渠道;反映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关系协调的折射,表现社会生活设计及历史遗传等映照的深层文化。

空旷的大地,穹远的天空,瞬息万变的气候,人与大自然的强烈反差,过眼烟云般的生老病死,不时更迭的政权王位,悠闲寂寞的游牧生活,节奏缓慢而单调的生产周期,使牧人们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去开掘其中的奥秘,并予以形象的联想。他们从有个性、有形象、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物象出发,引发出在思想上耐人寻味、切中要害、言简语赅、富有见地、充满内在辨证、而形式上又短小精炼、形象对仗、朗朗上口、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透出哲理思考的谚语来。

藏族谚语反映的面很广泛,哲理性也很强。首先表现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上。如下列谚语所说的:“大鹏在蛋壳里,已长出六寸翅膀;狮子在娘胎里,已具备三分本领”。“若不会使用,学问再深也是傻子;若不去耕种,土地再大也是荒滩”。“求学念经开头难,成家立业收尾难。”“草不凝露珠便是干草,人不被人议论便是亡人。”“说出实话谎言便匿迹,太阳升起黑暗便消遁”等等。

在如何待人,如何审视社会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方面的警句诫言,在藏族谚语中也很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藏族谚语的表现手法、结构格式、修饰方法、音律等等,都构建有自己的风格和韵味,有着突出的个性。

句式,它有一、二、三、四、六等不等句子组成的。其中两句组成的最普遍。

结构方式,它有比兴、旁证、并列、因果、递进、条件、假设、取舍、连锁、转折等。

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等,其内容不一一列举了。

3.谜语

谜语是青藏高原藏民族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藏族谜语,古藏语称“德乌”。现代藏语中,因地区差异,称谓不一,安多称“楷”,西藏称“嘎凑”,西康地区至今仍沿用古名称“德乌”。它对于人们(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有着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增长知识的作用。藏族谜语,源远流长。据藏史《五部遗教·国王箴》载,早在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约公元前350年左右)时,就已有“德乌”流传。《贤者喜宴》亦云:“第四代赞王脱杰脱赞时,最初出现仙乐和竖笛等,此前世系传二十七代,即以故事、谜语、苯教护国政,之后,佛法才开始传来”。《西藏王统记》也称,彼“时(指吐蕃王朝之前一引者)主政者,以故事与谜语治其国焉”。此外,《西藏王臣记》、土观《佛教宗派源流》等诸多藏文典籍里说,没有文字之前,赞普和各地首领(相当于部落酋长),用“仲、德乌、笨”等来管理百姓,治国理政。远古时期谜语的内涵特征是一种有趣的思维联想游戏,其作用不仅“护理国政”,而且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启发思维、锻炼、增长知识。例如《米拉日巴传》中米拉的母亲想托一位瑜伽师(修行瑜伽的佛教徒一原注)给米拉捎去七两黄金,但又不便直说。于是她在给瑜伽师补衲衣时,偷偷将七两黄金藏在补丁里边,补丁是一块四方形黑色补丁。且用白粗线将其面缝成条纹,如昴星一样,遮盖着不露痕迹。她写一封隐语信托他捎给米拉。信中写道:“……你要缺口粮,在那里朝北的地方,上面乌云密布,昴星闪烁的下面,有七户至亲。你要多少口粮,可以从那儿随意提取。你要找不到,可向住在此地的这位瑜伽师询问,不可去问别人……”米拉看后不解信中之意,后由师母解释出其意,“面朝北的地方,是指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乌云密布,是指补有一方黑色补丁;昴星闪烁,是指补丁上有白色纹线;七户至亲,是指七两黄金;若找不到,可向住在此地的瑜伽师询问,是说金子就在瑜伽师的百衲衣内,不要到处去寻找。”

藏族谜语,作为一种具有迷惑作用的语言艺术,与其他民间文学形式(如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歌谣、谚语等)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对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隐喻的、暗示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诱导人们分析、判断、推理和联想,准确的揭示出所隐事物。它和任何民族的谜语相同,由谜面、谜底组成。

(1)藏族谜语分类:藏族谜语大致可概括为两大类:①物谜。物谜是一种以人们熟悉和容易理解的事物或现象作谜底的谜语。不仅有关于宇宙天体、自然现象、动植物等方面的,还有关于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各种生活用品及工具,也有把人的各种器官包括在谜底反映出的。

自然现象方面:盖在地上一大片,早上太阳出了山,再也不见它的面。(雾)

动物类:一轮明月头上戴,穗纹花衣身上穿(黄羊)

    报晓时间准如神,晒麦场上鬼名闻。(雄鸡)

植物类:老子像虱子,儿子像罐子,长着绿辫子。(萝卜)

生产工具类:食从口里进,粪从腰里出。(推刨)

生活用具类:肚中会说话,嘴里能吞人。(牛毛帐篷)

文娱用品类:一支笔竿竿,八个洞眼眼。(笛子)

人体器官类:白衣上师前面坐,红衣弟子叩长头。(牙和舌)

②事谜。事谜是一种以人们所熟悉的某一件事情和某些自然现象作谜底的谜语。如:

生产劳动类:牛皮弓,海螺箭,木头靶(挤牛奶)

      石崖上面羊羔蹦跳,石崖下面雪花飘飘。(手磨推炒面)

日常生活类:底下海浪翻,上面雪成山,顶头五鸟旋。(拌炒面)

(2)藏族民间谜语的特点:藏族民间谜语的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别具一格。①谜面的多寡不一。一般常见的谜面语句,有2句、3句和4句式,每句字数大都相等,其中以5、6、7个音节的句式为最常见,也有少至1句的,多至5句以上的。谜面一般只表现一种谜底,也有不少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谜底的情况。如

“头顶如意宝,,腰系金玉带,,脚登鸟儿爪”(麦穗、麦叶、麦根);

“山顶树林茂密,,山腰雾气弥漫,,山麓海螺成行,,两根铁管并列,,一座佛塔巍峨,,山后神童两尊”(头发、眼睛、牙齿、鼻孔、喉结、耳朵)。

②谜底的多寡不一。一则谜语,一般都是一个谜底一个谜面。也有数个或多个谜底只有一个谜面的,像上例的“麦穗、麦叶、麦根”、“头发、眼睛、鼻孔、牙齿、喉结、耳朵”。谜面虽只有一个而谜底却有3个、6个和9个。还有不少谜语底只有一个而谜面却有两个。如:

空中边飞边唱歌,专采花儿的养料

身穿五色彩绸衣,夏秋时节忙事多

不是鸟儿有翅膀,不是猫儿有爪子

不是牦牛有抵触,不是老鼠会钻洞

两谜底都是蜜蜂,谜面却有异。

藏族民间谜语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法和诡词法,具体内容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四、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宗教信仰、婚恋嫁娶和节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一般表现在宗教信仰、岁时节会、婚恋民俗、民间音乐舞蹈等。青藏高原藏民族几乎全民信教,到藏区,第一个感受便是不同于内地的经幡飘扬、桑烟缭绕、红墙金顶寺院的浓郁宗教氛围,尤其是在晨起日落时分。

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精神文化民俗中也有不少发源于藏传佛教。如各大寺院开设学科门类齐全,晋升考试制度健全,有一整套体系化的教育制度,不仅有显宗学院,还有众多密宗学院;不仅有天文、历史、运算的时轮学院,还设有医学院、艺术(喜金刚)学院,学习医药医疗知识,绘画雕塑等工艺,还有音乐、舞蹈、历算等。它们推动了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社会组织等民俗的规模化、规范化。

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精神民俗是藏族先民在认识和利用、改造大自然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并不断积累的心理经验结果。而这种经验经过凝聚沉淀、固定,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和精神核心,经过世代传承成为藏族独特的精神民俗。

雪域精神民俗告诉我们:藏人社会的凝聚力是共同的心理习惯,是集体一致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核心精神之力量。民俗中的精神力量,首先指反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法和认识观点方面,即民间对世界、对宇宙、对未来、对人生的看法。而具体又表现在信仰对象、信仰内容、信仰方式上。它还聚焦出藏人认识和意欲利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方法,即巫术、卜卦、法术等等。雪域精神民俗还展示了佛教(藏传佛教)的认识论;雪域本土的准宗教苯教的认识论;俗民百姓客观而原始直感的认识论。正是这种认识论的指导,整个雪域就涌现出了神佛世界、人类世界、鬼蜮世界之三界的说法;有了“轮回”观念,“报应”思想;有了灵魂转世,六道轮回的意识;有了既对宇宙有辩证物质的认识,又“苦海茫茫,回头是岸”的扭曲浅显理解。为改变命运,藏民族创造捏塑了许许多多的佛、神灵,全方位的护呵辅佐众生;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有趣多样、五花八门的祭祀仪式和供奉方式,以讨取神与佛的欢心,求得荫庇,同时慰藉的心灵。诸如供长明灯,供净水,供佳肴,供鲜花;煨白桑,煨红桑,插箭,塑神佛像饰金粉,诵颂词,唱歌跳舞赛马射箭;垒白石堆、挂经幡、刻石佛石经板,绕佛塔转经转寺院,叩等身头、坠胸佛龛、系金刚结、烧香、诵六字真言、印“察察”小泥佛像;闭斋,瞻佛像、放生、法舞、排演藏戏,等等。还有各种祭祀节日、宗教节日,以及吉庆节日中均蕴含的上述内容。

精神民俗让当代人看到了藏民族价值系统的演化、变奏;看到了雪域高原审美情趣的产生、发展、变化之链条,也看到了藏民族精神生活的多侧面,多旋律,独有的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