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物真有认知能力吗

动物真有认知能力吗

时间:2022-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她先从“认知不是论”说起,说真正的认知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也不是对简单生活常识的掌握。道金斯博士认为:当动物在新环境下解决一个问题时,真正的认识发生了。按照这个定义,鸟类可以说是认知方面的佼佼者。导盲犬必须要有对各种新情况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这可能还算不上真正的认知,但有些动物的确非常聪明,很难说哪些行为是真正的认知,哪些不是。
动物真有认知能力吗_我们为什么不说话

玛莉安·道金斯是牛津大学的研究员,她的研究领域是动物的行为和思维,我很喜欢她给动物思维下的定义。她先从“认知不是论”说起,说真正的认知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也不是对简单生活常识的掌握。

道金斯博士认为:当动物在新环境下解决一个问题时,真正的认识发生了。

按照这个定义,鸟类可以说是认知方面的佼佼者。我最喜欢的一个鸟类试验是关于蓝松鸦的。蓝松鸦是臭名昭著的偷食者,而它们生来就知道,怎样把自己的食物藏起来,不让别的松鸦发现。

研究人员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让松鸦不得不当着其他几只松鸦的面把一些食物藏起来。他们给了松鸦一些食物和一个装满沙子的制冰盒,让它们在有旁观者的情况下把食物藏到盒子里。

接着试验人员把旁观的松鸦拿开,那些藏食物的松鸦马上把它们的食物挖出来,藏到制冰盒的其他沙孔中。显然它们知道那些旁观的松鸦一定会想方设法盗窃它们的食物,由于旁观者先前看到了它们埋藏食物的地方,于是就把食物重新藏到一个新地方。

这就是真正的认知,因为这些松鸦在新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克曾见过两只喜鹊用类似的办法对付阿红。当时阿红在啃一块骨头,而那两只喜鹊也觊觎骨头。于是它们就联合起来把阿红从骨头旁边引开,先是一只喜鹊故意诱使阿红追赶它,而另外一只则趁机飞过去大快朵颐。于是阿红就赶快跑回来追赶偷食的喜鹊,要把它赶走,这样第一只喜鹊就有机会享用骨头了。显然两只喜鹊达到让阿红顾此失彼的效果。

还有一个试验,展示了两只雄性渡鸦如何通过尔虞我诈获得食物。两只渡鸦中有一只处于支配地位,试验一开始,处于从属地位的渡鸦找到了试验人员事先藏好的多数食物,而处于支配地位的渡鸦却把它赶走,将食物据为己有。于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渡鸦开始欺骗另一只,它知道有的盒子里面没有食物,就故意朝那些空盒子飞去。支配性的渡鸦看到后也跟着飞过去,要把它赶走,这样它就可以赶快飞到那些有食物的盒子旁边尽情享用了。这种方法持续了一段时间,非常有效,直到后来处于支配地位的渡鸦不再抢夺它的食物,开始自力更生。

乌鸦也非常聪明,当对贝蒂和亚伯(两只乌鸦的名字)的研究结果出现在《科学》杂志上时,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研究人员利用它们进行试验,让它们从两根铁丝中选择一根,用来从一根管子中取出食物,两根铁丝一根是直的,另外一根是带钩的,亚伯从贝蒂那里抢走了带钩的铁丝,于是贝蒂只好使用直的。但当它意识到直的铁丝无法使用时,它就在铁丝上弯了一个钩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它利用不同的方法先后试了九次,每次使用后,它都对钩子进行改进,直到铁丝弯曲的角度恰到好处。

在此之前没人见过动物的这种行为,研究者普遍还认为人类是唯一知道如何使用工具的动物。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终于发现大猩猩也会使用工具,但实际上还没有人见过它们制造工具。它们只是从周围的环境中就地取材,把小树枝或者树叶伸到白蚁穴中把白蚁钓出来吃掉。要知道贝蒂对于铁丝及其属性一无所知,再说它也没有必要了解,这样想来这种制造工具的才能就显得更加惊人了。毕竟在自然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铁丝那样,不仅可以任意弯曲,还可以保留弯曲后的形状。

我从一个熟人那里听到过另外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这只乌鸦喜欢破坏他的房子,这让他非常烦恼。对于他的问题我深表同情,我所在的小区里也有一只乌鸦,在过去的五年里它经常撕咬我浴室天窗上的防风雨片。虽然这么长时间里,它只撕掉了大约15厘米的一小片,但它依然不屈不挠,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似乎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又像是得了强迫症。

对此我无可奈何,能做的只是从浴室里朝它扔帽子,希望能够把它吓跑,但它总是会再回来。如果这样任其下去,天窗迟早要漏雨的,但我真正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如果它把所有的防风雨片都吃掉,它会死于非命的。这种事例说明:盲目的本能会凌驾于认知之上。真想不到如此聪明的鸟儿有时竟然也如此愚蠢。

显然那个人遇到的情况和我差不多,只是他选择的武器比帽子要危险得多,他用的是枪。尽管如此,他从来也没有得手过,只要他怒从心起,进屋去拿枪的时候,乌鸦总能看出来。他在院子里干活时,这只乌鸦会对他的房子大肆破坏,但只要他停下来,进屋去拿枪时,它马上逃走。这种情况一再重复,房子的主人无可奈何,同时他也困惑不解。因为如果他进屋不是为了拿枪,乌鸦就会像没看见一样继续待在院子里;但如果他要进屋去拿枪,它马上就会逃之夭夭。

这只乌鸦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逃了呢?可能它已经发现屋主在行为上的变化。我猜测当他不堪其烦最终回屋取枪之前,已经对乌鸦怒视已久,面露杀机,这让乌鸦意识到了危险,于是提前溜之大吉。

没有人见过狗制作工具,但它们也能够解决新情况下的新问题。导盲犬必须要有对各种新情况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当然,有的导盲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其他的狗要强。有个城市的公路设计师为了节省经费,把十字路口的下斜路缘(专门为轮椅人士设置的连接人行道和街道的斜坡)由常见的八个减少到四个,设置在每个拐角处,呈对角线分布。这就给导盲犬带来了问题:它们接受训练时,学的是怎样使用八个路缘的十字路口。有的狗对这种新设计感到不知所措,它们会直接领着主人沿对角线穿过十字路口。但真正聪明的狗则会先领着主人走下对角的斜道路缘,然后再走到原来有八个路缘时路缘所在的地方,最后再穿过街道。可见有的狗在新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强的。

墨西哥城的野狗比导盲犬还要技高一筹,它们通过十字路口时结对而行,还能遵守红绿灯,也许这是它们通过观察人类学到的。

《狗的秘密生活》(The Hidden Life of Dogs)的作者伊丽莎白·马歇尔·托马斯(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发现,她的狗竟然自己意识到了十字路口的危险性。为了避免被车辆撞到,她那些可以自由行动的狗学会了在道路中间过马路,而不是在十字路口。因为这样它们就可以看见从远处驶来的所有车辆,而不用担心会有车忽然左拐或者右拐撞到自己。

在农场和牧场上,你经常会遇到许多动物偶然性地掌握某一技能的事例,它们有的学会了怎样越过栅栏,有的学会了怎样开门。这可能还算不上真正的认知,但有些动物的确非常聪明,很难说哪些行为是真正的认知,哪些不是。多数的牛和马不会想到,通过触碰门闩把门打开,即使它们已经无数次地见过人这样做,但一旦它们偶然学会了怎样把门打开,再阻止它就难了。已经学会的东西它是不会忘记的,即使通过训练也难以奏效。我姑妈的一匹马就学会了如何打开门,它会把头伸出门外,然后把门从铰链上提起来。为了阻止它,我们只好又在栅栏上安装了一个支架。如果一只动物学会了怎么把门打开,其他的动物也会通过观察和效仿,很快学会做同样的事情,这样一来就糟糕了。

动物突破栅栏是一个大问题,每年我都会接到二十来个律师打来的电话,例如有的牛从围栏里跑出来,跑到公路上,结果被车给撞了。而司机往往会控告说牧场主管理疏忽,栅栏有问题,我则不得不向律师解释,一旦牛学会怎样突破栅栏,市面上就没有什么栅栏可以约束得住它了。只有钢铁围栏足够结实,能够把它们圈起来,但要在草场周围都安上这种围栏又过于昂贵。现在牧场主使用的栅栏基本上可以起到作用,但这只是因为牛还没有意识到它们有突破栅栏的能力。

牲畜突破栅栏的行为是真正的认知吗?我们只能说有时是,有时不是。通常牛会意外地发现怎样突破栅栏,例如它会为了吃到栅栏外面的青草用力向外推,直到有一天栅栏轰然倒地,这下它就会得出结论:只要用力推,我就可以出去,想到哪里吃草就到哪里吃草。也许动物还会意外地发现突破电栅栏只不过是几秒钟的疼痛而已,我这样认为是因为,那些会突破栅栏的猪往往在接触电线之前,就开始叫唤,显然它们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有的牛是从经验教训中学习,还有的是从意外收获中学习。亚利桑那州有一头公牛可以说是突破栅栏的冠军。公牛最喜欢突破栅栏,一旦它学会方法就很难阻止,而这头牛绝对是这方面的冠军,它突破栅栏的速度比美国林业局建设得还快。它知道怎样把按照政府标准建造的、四股绞合的带刺钢丝栅栏推倒,它有过一个下午突破四道新栅栏的纪录。我见到这头牛时,它已经被关到一个特制的畜栏里,这个畜栏非常结实,它是很难突破的。

我们都很惊奇为什么这头公牛突破了这么多带刺的钢丝栅栏却没有受伤,它皮肤上连一道划痕也没有。这就是认知的功劳了,它已经认识到,怎样才能撞倒带刺钢丝栅栏而自己又不会受伤。尽管没有人看到它具体是怎样做的,但它一定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先用头把栅栏桩顶倒,然后再走过去,这样就不会受伤。可见它是非常小心的。

荷尔斯坦因牛就不同了,它们会用舌头舔舐门闩,直到把它打开,这种事情肉牛一般是想都不会去想的。但我并不认为荷尔斯坦因牛这样做是真的在解决问题,只不过是一种幸运的巧合而已。本来它们只是喜欢用舌头舔东西,后来却发现这样可以把门打开。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它们马上就成了开门方面的专家,什么样的门都难不倒它们,其中也包括市场上有滑动门闩的门。唯一能够关得住它们的是链式门闩再加上一根绳子。它们也喜欢出逃,曾有一个饲养场上的一群荷尔斯坦因牛从牛棚里逃出来,跑到办公室去舔窗玻璃,还把场长小货车上的油漆都舔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