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沔井钻后评价

沔井钻后评价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沔31井芳烃同位素值与簰参1井下侏罗统、夏4井上三叠统烃源岩对应组分最为接近,与其他层系相差较大,表明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岩有较好的亲缘关系。从古近系、白垩系地层水矿化度看,横向上具有与白垩系含膏泥岩直接盖层类似的变化规律,沔34井以东二者分别小于45g/L、70g/L。
沔井钻后评价_东秦岭-大别造山

沔31井位于江汉平原沔阳凹陷开先台-彭场构造带,于白垩系1652.0~1660.4m井段发现2.2m/2层的油层,试油获5t/d工业油流。

4.1.4.1 油源对比分析

沔31井原油V/Ni比低,仅为0.03,具有中国陆相原油V/Ni小于1的特点;在原油“三芴”系列对比中,海相地层原油具有明显的SF优势,一般大于40%,而沔31井白垩系原油只有17.6%,F含量为47.99%,明显高于海相原油。因此,其原油与海相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差异很大,原油来自海相烃源层的可能性不大。

沔31井原油与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M类烃源岩、沙市组、白垩系烃源岩饱和烃色谱图差异明显,沔31井原油具有低植烷优势,而后者具有明显高植烷优势;从饱和烃质谱图与各项参数值对比表明,沔31井原油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岩相似性好(图4-1-14、图4-1-15)。

图4-1-14 沔31井K原油与T3—J1烃源岩饱和烃质谱图

在常规芳香化合物中,沔31井原油具有明显的菲优势,且不含芳香甾烷和脱羟基维生素E,这一特点与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类似,而新沟咀组下段M类和沙市组的烃源岩中,不但菲优势不明显,而且含有芳香甾烷和脱羟基维生素E,与沔31井原油差异较大。将沔31井原油与烃源岩的“三芴”数据对比,沔31井原油有明显的芴优势,这与彭3井上三叠统—侏罗系泥质岩特征相似,而洪3、沔31等井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包括M、N类)、沙市组和白垩系暗色泥岩则具有明显的硫芴优势。

沔31井原油的碳同位素含量测试结果显示与可能烃源岩干酪根中的碳同位素均有一定差异,其中较侏罗系、上三叠统烃源岩中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含量值略轻,与下三叠统大冶组接近,较其他沙市组等层系要重,表明沔31井原油与上三叠统、侏罗系有较好的亲缘关系,同时不排除其来自下三叠统大冶组烃源层的可能性。沔31井白垩系原油与沔45井新沟嘴组下段原油单体烃同位素(沔45井)分析对比表明,新沟嘴组下段原油单体烃同位素值普遍小于-30.56‰,沔31井白垩系原油单体烃同位素值普遍大于-26.56‰,且二者单体烃同位素系列曲线形态不致,表明二者是来源于不同烃源层的原油。沔31井芳烃同位素值与簰参1井下侏罗统、夏4井上三叠统烃源岩对应组分最为接近,与其他层系相差较大,表明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岩有较好的亲缘关系。

图4-1-15 Pr/Ph、Pr/n C17与Ph/n C18三角图

4.1.4.2 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1.多类型油源、多输导体系形成了混源油藏

沔阳地区白垩系本身不具备生油条件。白垩系油藏的油气来源包括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烃源岩(或沙市组上段烃源岩)、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下三叠统大冶组海相烃源岩,三套烃源岩的分布对白垩系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油藏。白垩系油藏输导体系包括三类(图4-1-16):高孔渗储集体,指油气运移通道主要为白垩系砂岩储层;开先台断层(F1),即油气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层自下而上沿断层运移至白垩系圈闭中聚集成藏;高孔渗储集体+不整合面,指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层通过白垩系砂岩储层运移至白垩系顶不整合面,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到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以上三种类型中,主要以高孔渗储集体与断层两类输导体系为主,其中,油气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层通过白垩系砂岩储层运移至白垩系圈闭是白垩系油气成藏的主要输导体系类型。

2.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与油藏分布关系密切

沔31井区白垩系储层物性的好坏与其经历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有关,但主要受沉积相控制,相带展布与物源方向相关。沉积相分异导致区域上储层厚度差异和物性差异,前者影响储层的平面展布,厚度大则分布相对较广;后者影响储层渗透性的好坏。根据储层厚度、物性以及油气统计的结果,储层厚度大、物性好则油气显示相对较好。

3.油气成藏需要较好的保存条件

沔31井区白垩系油藏的区域盖层为古近系,直接盖层为白垩系含膏泥岩,厚40~100m,后者对油气保存起关键性的封闭作用。区域上白垩系直接盖层从西南向北东方向厚度呈减薄的趋势,沔34井以东,直接盖层厚度小于60m,致使封闭性能变差,表现为构造上的沔34、沔32x仅见油气显示或无油气显示;而沔34井以西,直接盖层厚度大于60m,致使封闭性能变好,表现为位于构造上的沔31、沔311x见油气显示或获工业油流。从古近系、白垩系地层水矿化度看,横向上具有与白垩系含膏泥岩直接盖层类似的变化规律,沔34井以东二者分别小于45g/L、70g/L。

图4-1-16 沔31井区白垩系油藏输导体系示意图

纵向上,油层主要集中分布在白垩系渔洋组一段,这与渔洋组一段盖层岩性好、厚度大有关:渔洋组一段盖层以膏质泥岩、泥岩为主,厚度一般为67~91m;渔洋组二段盖层则以泥岩、含砂泥岩为主,少量含膏泥岩,厚度一般为50m左右;渔洋组三段盖层则以泥岩、含砂泥岩为主,厚度一般为30m左右。

4.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是油藏形成的关键

沔31井区完成的12口白垩系探井中,三口显示井、两口干井位于沔31井区构造白垩系顶界圈闭范围内,构造范围之外的七口井均为干井,而其中在白垩系圈闭中两口干井推测是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运移至目的层段的油气未能与构造高部位的储层接触,没有油气充注所致,因此综合分析表明构造和储层的分布联合控制了成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