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赫鲁晓夫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苏联人不喜欢他?

赫鲁晓夫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苏联人不喜欢他?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赫鲁晓夫接班后,他第一个面对的课题,就是农业改革。到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新开垦的土地收获了谷物5850万吨,超过当年全苏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从美国回来,老赫就下令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因为玉米这种植物,要求干热气候,需要一定的日照时间,都知道苏联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光照时间是挺奢侈的。要求归要求,玉米这种美帝的作物,就是不听从苏共的指令,他们在苏联的土地上,基本不结穗!这个劳民伤财的计划,再次失利。
土豆和玉米_最冷和最热的俄罗

赫鲁晓夫是个莽夫,但不算是昏君,应该说,他是个改革派的领袖,很痴心地想为苏联带来一些改良和进步。

斯大林时代,压榨农业扶持重工业,给苏联的农业造成了许多积重难返的问题。斯大林后的苏联领导人都看到,农业发展不良,粮食总是不够吃,已经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赫鲁晓夫接班后,他第一个面对的课题,就是农业改革。

以前集体农庄向国家交售农产品,几乎都是低于成本价的,让农民亏老本的买卖。赫鲁晓夫时代,对农庄的产品施行了采购制,国家当然也提高了采购价格,这项措施让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了;以前政府对农庄干预过多,播种时间、播种数量、耕种方式等都有很教条的限制,让农民手脚被束缚。改革后,政府仅仅是提出收购数量和目标,种地的细节就让农民们自己去处理了;以前为了防止农民们分散精力,迫使他们在集体农庄好好干活,政府严格限定农民发展副业,或者是自由养殖牲口。赫鲁晓夫降低了私人自留地的税额,还免掉了私人果树、私家牲口的实物税,很快,果树牛羊等就多起来了,农贸市场也繁荣活跃了。

以上这些都可以对老赫提出表扬,不过这个伙计就是不禁表扬,一说他好,他脑子就发热,脑子一发热,就能整出很多坑爹的事。

因为谷物产量上升缓慢,他就觉得应该是耕地不够。苏联这么大的国土,能没有地吗?垦荒去啊!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土地有的是,赶紧安排人过去开荒。

从1954年到1958年,这五年时间里,苏联政府投资67亿卢布开垦荒地,近十万被忽悠的志愿者到东部地区安家落户,成效斐然啊,共有4000万公顷的土地被开发出来,占苏联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到1958年,苏联农业丰收,新开垦的土地收获了谷物5850万吨,超过当年全苏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丰收是好事啊,可世事总不完美。这些垦荒区都是些鸟不生蛋的地方,运输仓储都无法配套,收割时也面临严重的人手匮乏,结果,冬季到来之前垦荒区的庄稼还有大量没有收割,另外还有大量粮食在运输途中、储存过程中损失掉。而由于粗放式的垦殖方法,垦荒区风沙侵蚀日益严重,后来几十万公顷新开垦的土地又都被破坏。

开荒不好玩就换一样吧,老赫去美国旅游了一圈,除了致力于帮美国人洗脑,他也注意观察,到底美帝为什么这么奢侈富裕。后来他得出了结论,因为这家人主要是种玉米,玉米这东西,容易种,经济效率还高,还能帮助发展畜牧业。

从美国回来,老赫就下令扩大玉米种植面积。1953年,苏联只有350万公顷玉米种植,为啥苏联人不种玉米呢?因为玉米这种植物,要求干热气候,需要一定的日照时间,都知道苏联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光照时间是挺奢侈的。

老赫一个钳工出身,不知道这里面的高深原理,他喜欢老玉米,大家都要种。他还要求,到1960年,玉米种植面积要扩大到2800万公顷。要求归要求,玉米这种美帝的作物,就是不听从苏共的指令,他们在苏联的土地上,基本不结穗!这个劳民伤财的计划,再次失利。

除了农业方面,工业领域,老赫也进行了小幅度的改革,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体制,没有触动根基的改革,其效果多半不好。也许老赫犯了不少错误,也许他的脑子温差太大,但是,他任内,苏联人,不论是工人还是农民,其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小的改善和提高。原来窒息的斯大林时代环境稍有松弛,还盖了不少廉价房子给老百姓住,实实在在还是做了不少事情。他力求给苏联一个和平的环境,觉得有战略核武器就够了,不用养这么多军队,所以搞了点裁军,直接得罪了苏联军方。所以有些评论家客观地说,苏联所有的领导人中,把国家交到下一任手里基本正常、运作良好的就是赫鲁晓夫,虽然他交出权力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