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孕璜遗璞鸡峰长鸣

孕璜遗璞鸡峰长鸣

时间:2022-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 孕璜遗璞鸡峰长鸣山水灵秀,大者如山岳奇峰,湖光云气,茫茫林海,小者如奇石深潭,涓涓小溪,一花一草,一石一沙,大小无碍,都可做心情道场,悦目风景。从各方面分析,丢石可能是泥石流的产物。鸡峰山位于天台山主峰景区的东北方、宝鸡市区的东南方,距市区10余公里,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 014米,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宝鸡地名即源于此。宝鸡原称“陈仓”。
孕璜遗璞鸡峰长鸣_天宝物华

6 孕璜遗璞鸡峰长鸣

山水灵秀,大者如山岳奇峰,湖光云气,茫茫林海,小者如奇石深潭,涓涓小溪,一花一草,一石一沙,大小无碍,都可做心情道场,悦目风景。

在秦岭的连绵浩瀚里,除过雄伟壮阔的巨型景观,以石为景致的小景观也俯拾即是。秦岭的山石自有独到的风景,虽说处处有文章,而尤以西秦岭青峰山下钓鱼台的丢石和鸡峰山的石鸡最负盛名。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26公里的磻溪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

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

《吕氏春秋》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伐薪奉母”等传说。站在伐鱼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岭群峰峥嵘起伏,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近看,奇峰耸峙,翠柏葱绿,庙宇宏伟,水色碧透,绚丽诱人。

这里山谷呈现“V”字形,峪口两侧奇峰突兀,岩壁峭立,怪石嶙峋,古柏满山,清泉激荡,峪口内外古庙此起彼伏。源于秦岭深山的伐鱼河冲出峪口直泻渭河,水流清澈见底,一派绮丽风光。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块屹立在伐鱼河畔的奇特巨石——“丢石”。丢石,是一块庞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岗岩体,上大下小,呈碗形,丢石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裂隙。丢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四个一米见方的苍劲大字:“孕磺遗璞”。丢石高6.6米,上部直径11.2米,下部直径仅4米,伐鱼河湍湍急流擦石而过,大有一触即倒之势,然而,千百年来,它始终“稳如泰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从丢石顺水而下,河水层层下跌,浪花飞溅,向下游直泻,形成一个个深潭,犹如朵朵雪莲盛开。离丢石100米处,有一水面宽广,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边有一石英花岗岩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两道40厘米长、15厘米深的平行光滑浅槽。相传姜子牙来此隐居后,每每在此垂钓,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两道槽痕,钓鱼台即由此得名。侧方岩壁上雕凿有“钓鱼台”三个巨型篆字。

从丢石溯水而上,两岸高山对峙,河谷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过伐鱼河”之称。

钓鱼台那块独一无二的巨石从何而来?为何称为“丢石”?人们只从传说中略知一二,至今却无人对它的来龙去脉作过科学考察和论证。

一说是姜子牙从鱼腹中拣出一块石子丢在河边,而称“丢石”。

二说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驾筋斗云路过此地上空,将鞋中一粒沙子取出丢在伐鱼河畔变成。

三说是王母娘娘去西天朝圣,路过此地上空,用玉梳梳理云发时,掉下一粒沙子变成巨石,而得名“丢石”。

后人又称其为“乞子石”,丢石顶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石子,就是游人为得子,投掷上去的。

img15

丢石

神话传说毕竟不是科学事实。有人从力学角度作过计算,要把丢石推倒,足足需要有262 000公斤的推力,即需5 822人一齐用力!不论计算是否正确,这块形态独特、体积巨大、重量无比的巨石绝非特大洪水所能搬运的。

丢石是一块完整的巨大花岗岩体。石英和暗色矿物分布极其均匀,异常坚硬,既无节理,又无裂隙。在伐鱼河峪口内外的河床上,同丢石岩性构造相同的大块岩石(比丢石小得多)仅能见到6块。除丢石外,另一块较大的岩块即姜子牙垂钓时跪坐的巨石,高2米、宽4米、长4.5米,另外5块均3米见方。综观宝鸡一带许多大的峪口的石头大小情况,一般最大也就三米大小。也就是三米大小这些石头可能是当地洪水搬运的反映,超过这个限度,历史最大洪水无法搬运。6块岩石岩性与山谷两侧岩体及河床中的基岩迥然不同,与山前洪积层中的巨砾也相去甚远,说明丢石是从异地搬运来的。

伐鱼河峪口内1公里处,群山环抱,山坡陡峻,沟谷开阔,山顶部分为石英花岗岩体,岩性与丢石相同。山顶有陡峭的光滑面,地质历史上可能发生过规模较大的山崩,丢石很可能是早期的山崩巨石。

又是什么力量将如此巨大的岩石搬运到峪口外呢?第四纪冰川的搬运能力是惊人的,但这里找不到冰川活动过的任何痕迹,因此丢石是第四纪冰碛物(冰川搬运的岩石)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各方面分析,丢石可能是泥石流的产物。从地貌形态看,发生山崩的地方为泥石流形成区,丢石很可能是早期的山崩巨石,被后来的特大泥石流搬运到山外停积而成。泥石流的搬运能力仅次于冰川,它能搬运直径二三十米、重量达上千到数万吨的巨石,因而完全可以将丢石搬运到山外。

巨石停积在山外伐鱼河畔后,底部长期受河水、洪流侵蚀,其他部位长期受风吹、日晒、雨淋等外力作用剥蚀,逐渐演变成上大下小的碗形巨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对丢石作过描述,可见丢石屹立在伐鱼河畔已经非常久远了。

钓鱼台之石头是因为处于河道之中岿然不动漉漉如玉而尽得盛名,鸡峰山石头却是裸露在山峰或者山腰以醒目特立而引人眼目。

鸡峰山位于天台山主峰景区的东北方、宝鸡市区的东南方,距市区10余公里,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 014米,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称“鸡山”,宝鸡地名即源于此。

宝鸡原称“陈仓”。相传春秋时,秦文公在此狩猎,获雌鸡,后飞至山上化为石鸡,立祠祀为“陈宝”。“得雌者霸,得雄者王”,到秦穆公时果得霸业。唐至德二年(757年),陈仓山复闻神鸡啼鸣,声传10余里,皇帝以为这是瑞祥之兆,便下诏改陈仓为“宝鸡”。

鸡峰山,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远眺形似鸡冠,故名,为关中八景之一。

据《宝鸡县志》记载:“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鸣。”又载:“三峰如削,徙巅者必援铁索而上,有石鸡大如羊。”《明一统志》云:“山有三峰并峙,为一邑之冠。”

因为地处秦岭北坡,地形陡峻,构造强烈,在亿万年的风化作用下,鸡峰山上石头多怪异奇形,于是出现了诸多的形象叫法。

鸡峰山奇景甚多,历来有“三十六景”之说。

石炕:这是上山的要道,为一天然石台阶,如农家炕形,两头置有石枕,故名“石炕”。

棒槌石:站在石炕向东望去,群峰中一峰顶上屹立一高约15米,直径5米的圆柱石,很像农家妇女捶洗衣裳用的棒槌,起名“棒槌石”。棒槌石直插峰顶,周围松青竹翠。清晨日出,霞光从峰隙松间穿过,色彩迷离,景象万千。

img16

鸡峰山

乱石窖:面积约400平方米的椅子形台地。坡根处乱石磊磊,石缝间灌木丛生,藤蔓遍布,似乎有些荒凉。但这里地处向阳,紫气东来,是建造仙山琼阁的好地方。据说,早在唐朝年间,这里就有庙院存在,后因山体崩塌,乱石滚下,庙院埋没。至今庙基遗址还隐约可见。传说古戏《白蛇传》中的白娘子,早先是在这里修炼,再到商洛地区的丹凤县,最后才到四川峨眉山的金木院修炼成仙为白衣菩萨。当年此庙院的主神就是白衣菩萨。

鸡峰插云:这是经过豁口,站在南坡仰望鸡峰山的总体印象,巨大的山峰高插入云,气势磅礴,引人神往。

麦积缩影:主峰的最左侧,有一峰独秀,块块巨石相互垒叠,峰底宽阔,渐高渐窄,至顶呈尖状,如麦垛耸立,颇似天水麦积山的轮廓,故名。

玉笋排空:主峰中间部分,一柱一柱的岩石从峰顶垂下,突兀嶙峋,像一排排石笋冲向天空,苍松翠柏点缀其中,为主峰增添了万般秀色。

铜墙铁壁:主峰的右部,从底到顶,如刀削斧劈一般平整,真有壁立万仞的气势。

剑劈石:挨着黑虎桥西边,矗立的巨石裂开一窄缝,像用剑劈似的,缝宽80公分,长约4米,高约5米,称剑劈石。这是过黑虎桥的必经之处。

将军石:过了黑虎桥,在石崖边上可看到黑虎桥下约500米处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块黑色怪石,高约15米,像是给鸡峰山把守南大门的威武将军。传说,当年唐僖宗李儇逃难到鸡峰山,在黑虎桥西边的山坡上,驻守着他的御林禁军,因做饭失火,把坡上茅草引燃,熊熊烈火把满山的石头烧成了黑的。包括将军石在内,山上的石头到现在还是黑的。

神鞭奇峰:在神仙洞口,向北望去,不远处有一拔地而起的石峰,三面凌空,风光无限,人称铁鞭石,亦叫霸王置鞭石。铁鞭石南边,有石阶可攀。攀上铁鞭石,顶部面积仅二三平方米,凿有圆柱形石窝,石窝中插着一个百十斤重的黑虎铁鞭。

石鸡:鸡峰山南天门外有一笔直悬崖,山崖极为险峻。装有铁索,攀缘而上为一台地,上有高低不同的三座峰壁,最高的叫“元始天顶”,便是史传“神鸡”栖息地。此处原有石鸡一对,体大如羊。《宝鸡县志》载“陈仓山有石鸡大如羊”。因旷日久远,原鸡已不复存。后清朝道光年间铸造铁鸡一对,一雌一雄,雌低雄高,高约二尺。造型精巧,神态逼真。鸡体铸有“道光二十九年”楷字,是鸡峰山的标志和善男信女的崇拜之物。围绕“铁鸡”曾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在“铁鸡”脖子系一根红绳子,又解一根带回家系在自家鸡窝上,这样,鸡就会不生百病,连日下蛋不止。还有将鸡头扳向哪一方,那一方就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飞来石:站在金鸡报晓景点四顾眺望有一巨石,上镌刻有汉隶“飞来石”三字。巨石高约4米,为不规则圆柱,四围约18米,此石四面无靠,与石底座也不是一体,人们传说是天外飞来之石。

蘑菇石:相距飞来石约50米,有一巨石,高约5米,直径2米,状如蘑菇,与周围古树、丛草相映成趣。四周山坡滋生野生蘑菇。蘑菇石可称得上是蘑菇王。

神龟探海:位于蘑菇石约60米处,有一巨石,形似龟背,凌空而悬,下为茫茫云海。远远望去,似只巨龟浮游于海上。

回心石(鹰愁崖):游完南峰,要上东峰,必经回心石。回心石巨石凌空,挡住上山的去路,上有铁索垂吊下来,抓住铁索,竭尽全力,便可登上“回心石”。

唐王石床:由三清宫向左拐,就是唐王睡觉的地方,有石床、石枕,石床北高南低,上有石崖突出,日不晒,雨不淋,10多平方米大,旁有四季常青的乔松和铁姜木林,南风、北风都能从此处吹过,实为安逸休闲的好地方。

img17

鸡峰山舍身崖

唐王棋盘:南天门前有一飞岩,三面悬空,上有一石刻棋盘,大如乒乓球台面,楚河汉界分明,棋盘上放置着已失落不全的棋子,传说这是唐王下棋的地方。

除了上面所说的景点外,还有雷神峰、双联石塔、蟠龙石、西峰(又叫药王山)、南峰(又叫拜香台)、东峰(又叫混元顶)、东西石堡子。东堡子的山峰分别为望子峰、排岔峰、铧尖峰等。神池除了灵官神池外,还有雷神池(在雷峰峰顶)、观音神池、黑虎神池等。

千石万石,都是构造破坏和风化联合作用下的结果。强大的剪切应力,断陷的巨大张应力,来自各个方向,在西秦岭北支这里尤为突出。北坡寒冷的气候环境下物理风化作用也特别盛行,在突兀的山岩上,就冰劈刀削般制造了奇形。最后是风化残积,孤零零给我们留下了极具个性的、可以充满想象的诸如“石鸡”之类。

文化是中国文化里特有的文化形式,把自然与人文杂糅相容在一起,这里蕴藏着许多科学的秘密,大者直接在山野阐发语义,小者进入百姓家园窃窃私语,石头最核心的语境就是沉寂坚韧,耐得严酷,不改性灵。

而象形取义的石文化就意象翩跹,无所不包了。

钓鱼台的璜石以补天的材质遗落人间,必然如璞玉一般,假以岁月,如琢如磨,在人间重辉,自是指日可待。姜太公于此隐居直钓,“宁愿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石头的执著与人格的神似妙然天成,直钓大义,“学成文武事,货与帝王家”,成功的范例在独特的地域里演示,不可不谓神奇而自然。

公元前1072年到公元前1062年,姜子牙隐居垂钓长达10年而遇周文王访贤,距今已有3 100多年,丢石还在孕育,代代不乏来者。

而鸡峰山象形取义,石鸡虽已去,遍野卵如斯,奇石怪岩,为文化注入了经久的魅力。

“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道德经》的名句可以撒在青峰山下鸡峰山上,任人神思,任人发挥,贵贱高低,大小美丑,一任说道,这正是自然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