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十二五时期萧山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十二五时期萧山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区共投资7亿元,先后建成并开放建筑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萧山剧院改造工程、区体育中心改造工程、区少体校和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中心改建工程,这些设施规模基本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已经成为萧山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和亮点。“十二五”以来,全区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和机构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受到群众欢迎。
工作基础_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与理论探索

一、“十二五”时期萧山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以来,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率先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扎实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不断缩小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队伍不断优化,创建氛围浓郁,整体推进有力,精品亮点纷呈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总排名中,位列全省90个农村人口占60%以上县(市、区)的第四名。具体表现为:

(一)构建覆盖城乡、网络健全的设施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萧山区坚持统筹规划、均衡配置、功能优先、适度超前的原则,扎实推进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便民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区“村落30分钟”“社区15分钟”文化圈已基本建成,为群众活动提供了基本公共文化空间。

1.区级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区共投资7亿元,先后建成并开放建筑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萧山剧院改造工程、区体育中心改造工程、区少体校和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中心改建工程,这些设施规模基本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2.镇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十二五”末,全区各镇街均已建成符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的文化广播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指标均符合文化部颁发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其中瓜沥、衙前、义桥、河上、新塘等五个镇、街,近年又总投资近7亿元建设高档次的文化中心,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

3.村级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全区所有行政村(社区)均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村村有健身苑(点)。全区还建成村级文化礼堂55个,中心村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文体设施的优化集聚、升级进档。投资1500万元,建设农家书屋,实现了区内书屋全覆盖,更好地满足了农村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4.“智慧文化”网络基本建成。经过几年努力,萧山文化网、萧山文化馆网、萧山图书馆网、萧山博物馆网、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网、萧山非遗网、萧山非遗数据库,以及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开启了萧山区“智慧文化”的大门。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三贴近”原则,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1.节庆文化特色鲜明。每年一届的“萧山区文化艺术节”“跨湖桥文化节”“钱江观潮节”和春节元宵系列文化活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成为我区文化活动的主打品牌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盛宴;未成年人读书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做到年年有主题、届届出新招,也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常规动作。

2.文化下乡深入开展。扎实推进送图书、送电影、送演出、送展览讲座和“你点我送”文化下乡活动,仅在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里,就送出图书132000余册,每年送电影6818场;区绍剧艺术中心每年下基层演出100场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3.“周末剧场”好戏连台。“周末剧场”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整合基本文艺资源,自编自演,是政府搭台、全民参与的草根舞台,广接地气,深受欢迎。已经成为萧山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和亮点。

4.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组建完成萧山区公共图书馆连锁服务体系——“4341”工程。全区建有镇街支馆26家,村(社区)分馆572家,企业分馆19家,流通点65个。全区还实行区域内图书通借通还,推动了“书香萧山”的建设。开设多年的“湘湖讲堂”和“湘湖书院”,常年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助推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区文化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5.流动文化穿村走巷。区文化馆2015年5月购置了流动舞台车,结合文化馆专业干部“六个一”活动,已为偏远农村送去9场文艺演出;区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常年坚持“送书下乡”,把精神食粮送到农民群众手中。多年来,流动图书车年下乡次数在50次以上。

6.“文化走亲”已成常态。“十二五”期间,我们先后赴普陀、长兴、绍兴等10余个兄弟县(市)开展“文化走亲”;萧山绍剧、农民书画协会、楼塔细十番等还应邀赴台湾参加笔会或演出;跨湖桥遗址展览亮相沪上,展示了萧山文化的不凡魅力;各镇街也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镇街间的文化走亲活动,实现了“周周有演出,场场出精彩”。

(三)构建服务均等、运行有效的产品供给体系

1.免费开放全面覆盖。“十二五”以来,全区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和机构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受到群众欢迎。2014年,萧山图书馆图书借阅量为217万册次,接待读者212万人次,各分支馆图书借阅量为47.33万册次,接待读者10.34万人次;全区各镇街(场)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部建成开放;数字图书馆访客达207万人次;区文化馆举办文艺辅导、文艺展览、文艺演出、文化研讨等群众文化活动670次,参与者达百万余人次;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常年下基层演出100场次以上;镇街(场)文化广播站设施完备,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图书分馆等阵地正常开放。

2.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重心下沉、服务下移,开展“千场文化活动下乡”“公共图书馆连锁服务”“湘湖大讲堂”“2131电影下乡”“送书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春节元宵系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未成年人读书节、中小学生艺术节、全民健身日等群众文化活动年年有主题、届届出新招,成为百姓的文化盛宴。“萧然清风”廉政文艺巡回演出,用歌舞、小品等节目深刻表现了党政清廉、干部勤廉、社会崇廉的社会主题。“周末剧场”立足基层,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激情干事,追梦圆梦”的工作氛围,群众参与度高,活动有人气,社会效益明显。镇级“文化走亲”实现优质文艺演出共享,年活动百场以上。

3.围绕中心助推发展。围绕“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打造了一批以反映全社会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如“文化下乡话治水”“群众歌咏唱治水”“摄影比赛拍治水”“图片巡回展治水”“文化礼堂讲治水”“农民讲书说治水”“图书下乡为治水”等。演绎对绿水青山渴望之情的现代剧《一江好水·幸福来》,受到群众欢迎和省、市、区领导充分肯定。围绕国庆、建党、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重大节庆主题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提高全民的道德素养。

4.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全区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讲好萧山故事,弘扬萧山精神,创作出一批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优秀文化产品。大型音画诗《一江好水·幸福来》、音乐剧《@葛云飞》、广场舞《钱江盐歌》、村歌《尖山下·我的家》、绍剧《火种》《壮心不已》《新香罗带》《忠烈千秋》《烽火湘师路》《抛梁歌》《湘湖情》、小品《防不胜防》等56件作品分别在全国、省、市比赛中摘金夺银,丰富了全区文艺舞台。

5.地方节庆形成品牌效应。连续举办了十三届的“萧山区文化艺术节”和连续举办了六届的“跨湖桥文化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经成为我区文化活动的主打品牌;每年一届的“钱江观潮节”“萧山杨梅节”“三江美食节”“渔浦文化节”和春节元宵系列文化活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已经成为群众的文化盛宴;镇街(场)文化活动形成“一镇一品”,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或全民运动会,常年开展文艺活动,实现“周周有演出、场场出精品”。

6.文献信息服务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萧山图书馆年新增藏书7万册,现总藏书量达268.8万册。全区公共图书馆连锁体系不断深化,年图书流通量超过260万册次,读者到馆率达222万余人次;数字图书馆点击量达207万余人次,各项指标均居全省领先水平。

7.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坚持以尊重、包容、关爱之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在公共文化场馆建筑设计上,设置无障碍通道、残疾人专用洗手间、爱心专座和电梯,方便老年人及残疾人参与活动;在公共文化活动上,每年举办大量适合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各类活动。

(四)构建机制创新,保障有力的运行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区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先后推出了诸多有利于健康运行的保障体系和改革举措,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了动力。

1.制定区级保障标准。2013年底,我区承担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研究试点单位的任务,完成了“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研究”课题;同时作为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单位,分类试点、分步实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作。制定出台萧山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5—2020年),明确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作为区级公共文化政府保障责任及底线。此外,联合质检部门制定并发布《乡镇公共文化动态评估规范》,成为全国第一个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标准。

2.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按照深化文体改革的要求,萧山绍剧团改制为区绍剧艺术中心后,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大胆改革内部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充满发展活力。

3.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构理事会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治权,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萧山文化馆、萧山图书馆理事会,吸纳各界代表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强化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了社会效益最大化。

4.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区相继出台了《萧山区品牌文化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等10余个政策文件,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起到了引领作用。区级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均由企业赞助或冠名。仅2013、2014两年,我区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累计达8750万元。同时,社会力量投资文体场馆建设初具规模,至目前,全区有各类民办博物馆6家,艺术馆(美术馆)24家,体育场馆70余家。群众文化活动社会参与度空前高涨,全区有1179支业余文艺表演团队,成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常年活跃在公共文化服务第一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

5.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萧山图书馆采用“政企合作,共建共享”模式,在全区19家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图书分馆,在65家中型企业建立了图书流通点,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看书难的问题;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目前全区已有90所中小学校的运动场地定时向社会免费开放。

6.开展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根据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社会功能以及运行模式的新特性,我们还进行了内部机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区文化馆在内部实行部室(中心)主任竞争上岗遴选,通过公开报名、集中演说、群众评议、择优任用、公示名单、签约聘用等程序,全程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部室主任。工作人员则采取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充分保障部室(中心)主任履职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专业干部岗位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制定和实施包括决策、执行、考核等内容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7.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萧山文化网、萧山文化馆网、萧山图书馆网、萧山博物馆网、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特别是基于B/S架构开发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实时填报数据,信息网络平台共享,对全省各地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8.政府保障不断加强。一是制度设计。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出台了《萧山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顶层设计。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关于建立萧山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格局,形成工作合力,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三是财政保障。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公益性文化活动所需经费均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逐年递增。四是队伍建设。全区目前共有专职文化工作者近千人,各类文艺团队779支,行政村(社区)全部配备了宣传文化员,通过农村宣传文化员队伍建设,一方面有效弥补基层文化人员编制不足的缺口,切实增强农村文化发展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实现文化重心下移、服务下移、资源下移,让各项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五是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初具规模。由区财政安排资金,采取招投标方式,每年向社会力量购买文艺演出100场,其中地方剧种40场,综艺节目60场,既繁荣了文艺舞台,又培育了演艺市场。

(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们本着“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强化管理”的方针,投入资金,对全区的重点文物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进一步加大考古发掘力度,抢救性发掘柴岭山商周土墩墓遗址群,出土文物900余件,该项目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合湘湖三期建设工程,抢救发掘湖山村和老虎洞遗址94座古墓葬,出土文物405件,不同程度上填补了我区文物考古工作空白。全面推进文物普查、保护修缮、考古发掘等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区13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31处不可移动文物基本得到有效保护。实施萧山区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朱凤标故居、白龙寺等40个文保项目的保护修缮工程,对北海塘、商周窑址、汉代砖室墓等进行抢救性发掘,推进省级文保科技项目“跨湖桥遗址环境综合保护技术检测课题”。

我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扎实推进全区非遗保护工作,五年间全区有84个项目入选各级“非遗”名录,其中国遗3个,省遗10个,市遗16个。流经萧山的浙东运河参与申遗成功,最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上“龙灯胜会”成功入选国遗;萧山区非遗网和非遗数据库已基本建成;萧山区非遗名录和传承人名录编制完成;非遗传承人保护“八个一”政策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国遗丛书《楼塔细十番》《翻九楼》已经出版;2015年8月国遗项目《楼塔细十番》进京参加汇演,获金奖一等奖。

(六)强化文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十二五”期间,我区不断优化文化单位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能,不断完善监管考核机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子,多方发现、挖掘和引进人才。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们深化文化系统“效能亮剑”活动,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文化队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开展系统专业干部“六个一活动”,激发全体文化人的工作热情,努力锻炼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效能。注重对镇(街)和村(社区)两级文化干部和文化管理员、辅导员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年年开展对各类文化、体育人才的培训指导;我们还加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增加了社会体育三级指导员580名;积极组建城厢、市北、临浦、瓜沥、义蓬5个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中队,为文化市场的不断净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还把物色、选拔基层文化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除了选派50名文化干部赴京培训外,还把文化队伍建设渗透到每个村、社区,累计发展了6000余人的文体辅导员队伍;我们还开办了全日制的六年中专学历绍剧艺术培训班,招录新生27名,为进一步传承、发掘我区文艺国粹——绍剧奠定了基础。

二、“十二五”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十二五”时期,我区通过制定系列文化政策,积极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城区“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各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主要指标和综合排名跃居全省前列。但对照国家及省市要求和其他先进地区,特别是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亟须解决。

(一)发展水平不均衡

当前区级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三个层次:一是以城区四个街道为主的主城区为代表的较高水平、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居民能享受较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二是以瓜沥镇、临浦镇等副城区为代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完善,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中心城区仍有差距;三是楼塔、进化等南片镇街的广大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水平差距更大,普遍存在基础差、设施落后等问题。除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差异之外,也存在人群服务的一定不均等。萧山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近年中西部地区大量务工人员涌入萧山。2014年末,萧山区户籍人口125.54万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有108.48万,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远未达到户籍人口的水平。

(二)文化发展意识有待提高

萧山区经济实力一直名列全省乃至全国的前茅,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存在“只要经济上去了,其他事情都可以解决”的片面认识,导致基层政府片面追求G D P的增长,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文化发展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大量实践证明:文化发展意识决定了文化工作的发展程度,如萧山周边的余杭、柯桥、诸暨、海宁等县市区已在2013年成功创建成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而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的鄞州区已经成功创建成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三)保障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仍显不足

2014年萧山区人均G D P达到22516美元,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 D P超过5000美元时,社会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急剧增加,但近年萧山区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与其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地位不相称。分析省文化厅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公共文化文博事业费投入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重近年是下滑的:2010年为1.46%,全省排名第30位,余杭区为2.36%,全省排名第11位;2011年萧山区为1.38%、全省排名第37位,余杭区为2.57%,全省排名第7位;2012年萧山为1.40%,全省排名第45位,余杭区为2.55%,全省排名第13位。同时,各镇街之间由于财力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水平也存在差距。

(四)社会化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缺少市场竞争机制,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2015年5月国务院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与培育社会化公共文化服务力量相结合,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要求。在购买公共文化活动方面,部分镇街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认识也有待提高。我区拟抓紧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和目录清单,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投入多元化。

(五)基层队伍问题较突出

全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总体处在人才少、专业弱、年龄结构老化等不合理的状态。基层文化人才总量缺、综合素质较低,“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现象比较普遍。目前村(社区)全部配备了专职宣传文化员,但其待遇问题十分突出。现状是市区镇三级财政分别补贴3000元,每人全年收入9000元,导致队伍不稳定,使得专职宣传文化员“专”不起来。此外,工作人员的招录方式也有待改进,目前采用的普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方式,使不少热爱文化事业、又有专业特长的人难以入围。

(六)各级领导层面的文化自觉急需强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强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然而,从现有工作状态看,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有不少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里,好多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局面,有的甚至连政策明确规定的事项也往往因此种因素而难以落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