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人民概念的多义性,使得为人民服务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为人民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顾客到商场买东西,营业员的态度极其恶劣,顾客非常生气地指着墙上“为人民服务”的牌匾说:“你们这里不是写着‘为人民服务’吗?我是人民,你就应当为我服务。”营业员也很生气地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

这则故事,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是什么?顾客说,我就是人民,为人民服务就是为我服务,这显然是用个体代替群体,是不合适的;而营业员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一个人服务,这则是强调了“人民”的整体性,而否认了其中包含的个体,同样是错误的。两者都不正确,那么该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呢?这首先需要对“人民”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准确的理解。

人民是一个多义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从量的角度看,人民相对于少数人而言,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即我们常说的“人民群众”;现代民主政治中的“民主”原则,也是指的法定多数或简单多数决定的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民是与官员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不担任公共职务的普通居民,即我们常说的“老百姓”。在平等合法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人民这个概念既具体指发生相互关系的另一方,又是指抽象意义上不特定的人即社会大众。人民概念的多义性,使得为人民服务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服务人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党群和干群关系上,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在平等合法的公民之间,每一个人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现代社会,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是目的,因为利己和个人利益是现代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人总是希望做最能使自己满意的事,因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维护和实现人的需要、愿望和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尊重人,关心人;人是手段,是因为一个人的利己目的和个人利益,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合作中才能真正实现,因而,一个人必须为他人利益的实现作出必要的努力甚至牺牲。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合作是以人的利己愿望作为基础的,但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彼此之间都是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如果利己是目的,那么利己必须以利他为手段,通过利他实现利己;如果利他是目的,那么利他必须以利己为手段,通过利己实现利他。所以,马克思指出,在现代社会,“(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 (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做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那个人而存在,而那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这个人而存在,——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4]。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团结互助”的合理性根据。

在当前我国社会条件下,每一个公民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味着人人都是权利的主体,人人又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也不管能力大小,都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通过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获取个人的正当利益,做到以义取利,义利结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对我们党和政府来说,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