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

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客观地说,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两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提出过共同富裕的概念。但是,共同富裕的思想,却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下,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于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共同富裕思想,让共同富裕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实践,逐渐发展深化起来。
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_共同富裕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

客观地说,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两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提出过共同富裕的概念。但是,共同富裕的思想,却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包含着共同富裕思想。这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来自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不但能够滋生资本主义社会不能逃避的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共同富裕的一个前提即是要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

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向前推动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巨大的生产力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短时间内积聚了难以想象的空前财富。就连马克思本人也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说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并没有改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活。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为了获得收入,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可以自给自足进行生产。这恰恰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造成的直接原因。资本家为了攫取剩余价值,无情地剥夺了劳动者的生产资料,让劳动者变得无依无靠,只有去工厂里做工才能活下去。而这种让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的异化,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和分配。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与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和分配。”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所创造的财富的分配方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分配方式决定的。资本家占据着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只能提供劳动力,这决定着生产创造出的财富的分配也制约在资本家的手中。因此只要存在着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那么无产阶级劳动者就不可能从生产中获得财富,能获得的仅仅是维持生活和下次劳动所必需的那一点点消费资料,永远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标准。只要存在着私有制,那么共同富裕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当生产力不断地发展,当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大多数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而无产阶级却过着愈发贫穷的生活,当社会的两极分化愈发严重,那么资本主义社会本身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将最终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从而实现新的社会变革。这种趋势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决定的。当“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只有当消除了私有制,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形成一种新的分配方式,那个时候,才能真正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我们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的高度把公有制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发展出一套和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统一的生产方式,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具备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充满着希望和前进的动力。

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也包含共同富裕思想。首先,他提出在未来的社会,生产将会以所有人的富裕和全面发展为目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其次,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共同富裕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种空前发展的水平,社会财富极大地丰沛,才有可能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硕果,才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在保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下,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只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异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私有制带来的两极分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把社会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让全社会共同拥有。恩格斯强调:“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了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而这一切,都需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性地将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运用政治经济学加以阐述分析,为后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也向人们描述了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但是不能否认,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时代的立场,无法看见遥远的未来所发生的事情。不过他们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日后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起到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作用。于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共同富裕思想,让共同富裕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实践,逐渐发展深化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