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人阶级五一劳动节快乐表情

工人阶级五一劳动节快乐表情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节作为国际性的一种节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在恩格斯领导下,1889年7月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1天。
国际劳动节_现代节日解读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英文是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劳动节作为国际性的一种节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了解劳动节的重要意义,我们先要从劳动说起。

生产劳动使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在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说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

劳动中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生产工具的作用,它使人体自然器官得到延长,智慧得到发挥。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共同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就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产品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则。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金属工具,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使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为可能。随着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出现和发展,促使了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奴隶制度。在我国周代,奴隶在奴隶主驱使下进行集体耕种,奴隶只是一种劳动工具。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占有劳动者——奴隶。

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效率的提高,使农业、手工业出现分离,出现了商品交流,破坏了奴隶制的自然经济,出现了一个以土地为核心、以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为主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封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虽然有一定的商品交换,但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随着手工业工场的扩大,商品交流的日益活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工艺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出现了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

1789年,“万能蒸汽机”获得了专利权,成为工业文明到来的显著标志。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磁力产生电流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他进一步实验,设计出了最初的发电机,被后人尊称为“电气学之父”。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这些机械的发明和电气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技术改革。恩格斯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械的发明开始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工业技术的改革和组织工厂化的生产,必须有具有巨额货币财富的资本者和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只能进入生产的劳动者,于是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者(称为资产阶级或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称为工人或无产阶级)被迫出卖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为资本者生产剩余价值。

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最高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与劳动者的最低生活保障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工人阶级反资本的斗争日益激烈,争取权利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19世纪初叶在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开始出现了为争取劳动利益斗争的工会组织。

英国工人阶级从1835年开始掀起的人民“宪章运动”、1838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运动都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巨大威力,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了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了游行示威和总同盟罢工。工人阶级的正义行动,却遭到了美国当局的血腥镇压。反动当局出动大批全副武装的警察,致使数百名工人受伤,数百名工人被捕,几名工人领袖被残酷地处以绞刑。然而,美国工人阶级没有屈服,坚持斗争一个月后,终于用自己的鲜血和力量,赢得了一天八小时工作的权利。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在恩格斯领导下,1889年7月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议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举行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游行大示威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举行了全国性的罢工支援,使五四运动获得了重大胜利。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1920年的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陈独秀的指导下,几千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为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们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

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大意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步,这是其精髓所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1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五一”法定节日由放假1天改为放假3天,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五一”黄金周

2007年,中国国务院再次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五一”放假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从此,“五一”黄金周成为历史。从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