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一些人把这种情况称为“点低”。面对“点低”会分化出四类人。有一个县级领导干部,我非常熟悉,当时因工作出了点情况,他被调离县区,安排到一个被人认为很不“显眼”的市直部门做副职。第三类是不断“上访”型。“点低”之后便一蹶不振,破罐破摔,于是渐陷绝境。
瓦伦达效应_别被“点低”压垮_不系领带的领导科学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作“瓦伦达心态”。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经常得到提拔和重用的。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当你就要伸开双臂去拥抱亲吻它的时候,它却悄然而淡漠地和你擦肩而过。而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有这种机会,那是地地道道的几十年一贯制。一些人把这种情况称为“点低”。面对“点低”会分化出四类人。

第一类是思想觉悟型。我们有一些干部只管干工作,他们认为提拔不提拔、重用不重用是组织上的事,自己从来不过问。我对这样的同志心中充满了敬意。有一个部门一把手出现空缺,组织上让一个副职来主持工作,他主持了一年,这一年主持得非常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组织上又派进来一个一把手,于是他便心甘情愿地继续去做他的副职。主持工作以来,包括派进一把手后,他一次也没找过组织,任何要求都没提过,并且积极主动地配合、支持新领导的工作。很多了解情况的人都很感动,我们做干部工作的人也十分感慨。后来组织上晋升了他的级别。我们还有一位干部,资格很老,人品也很好,又有一定的能力,一把手退二线后,大家都认为他应接一把手。后来市委对几个部门正职的产生采取了民主推荐、择优选拔的方式,结果在最后一个环节上他落选了。落选后他毫无怨言,既没要求调动工作,也没闹任何情绪,全力以赴地支持新局长的工作。他没得到提拔,但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第二类是顺其自然型。这样的人心里有弹性,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做到坚强乐观,一切照旧。他们认为这次同机遇擦肩而过了,那么下次就可能轮到自己,关键是经受住考验,如果经受不住考验,为此闹情绪、甩大鞋,那么下次机遇就不是擦肩而过了,而是遥不可及。他们还认为,人生经受这点波折不算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想不开实在是太狭隘,有很多时候顺其自然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顺其自然,不发外力,心平气和,气血两顺,这本身就是一种“大得”。

这方面我有很深的感受。1995年,我们市委换届,我被提名为新一届市纪委常委,那时我是市委组织部的干部,选举时我以一票之差落选了。当时心里很难受,觉得很没面子,情绪十分低落。落选之后我便等待分配工作,一直等了10个月。前几个月心情糟糕透了,当我找领导倾诉时,领导对我讲,你以前没在纪委工作过,大家不太了解你,落选也是正常的,不要把这样一件正常的事看得很不正常,要荣辱不惊。后来我一想也对,这根本算不了什么,这点小事就成天焦虑不安的,还能干什么事?于是心情就平静了许多。10个月后自己被调到一个县做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做组织部长两年后,县里出了一个县委副书记的空缺,当时觉得自己有可能顶上,许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可就在这时,市里派来了一位副书记。不能说快要煮熟的鸭子飞了,但可以说就要开煮的鸭子飞了。当时心情也有些波动,但这次我很快做了自我调整,我对自己说,能在现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已经说明组织上够信任自己的了,不要吃着碗里、惦着锅里,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很快自己心静如水。这也算是经受住了考验。半年之后,县委副书记又出现了空缺,这次组织选择了我。试想当初我因此而闹情绪,向组织去讨“公道”,那么,我还有机会去填补这个空缺吗?

有一个县级领导干部,我非常熟悉,当时因工作出了点情况,他被调离县区,安排到一个被人认为很不“显眼”的市直部门做副职。他离开了县区,那情景多少有些苍凉悲怆。现在干部的流向有个趋势,多数都愿意到县区去,因为县区是一个社会,舞台宽阔,锻炼人,进步快。而他却被逆向流动了,而且是一种“冷落”性的安排。但是这位同志真的做到了“秋霜不改条”,他照样勤奋地工作,在不“显眼”的岗位上干得很“显眼”,后来他又被调到另一个比较“显眼”的市直部门,他干得依旧出色。再后来他又被调回县区,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最后他担当了县区一把手,工作干得连老百姓都竖大拇指。设想一下,如果在这种转折中,他迷失了自己,顺流而下了,那么他还会有今天吗?什么叫挫折?能被战胜的挫折不叫挫折,在挫折中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了,那才叫挫折,是又挫又折。

第三类是不断“上访”型。要求组织安排。干部有要求,向组织反映,这是正常的,干部有心里话、有要求,不向组织说向谁说?但是,一些干部不是这样,他们在想起步早、进步慢,中间必定有磕绊。他们总是觉得是组织上对不住他,组织上欠了他的债,成天来找,从副部长一直找到部长、副书记、书记,简直就像要求平反和落实政策似的。有的干部则不断地向组织表白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能力、自己做出的贡献,他们中有的人对自己的估价简直是上不封顶、下在保底,似乎干个市长、省长都没多大问题。还有的干部滔滔不绝地向组织述说同时期的干部都怎么怎么样了,资历不如自己的干部又怎么怎么样了,现在就剩下他自己没提拔了,面子实在过不去,要求组织帮助他找回自己的人生。他们是要找回人生吗?他们要找回的是“落下的官程”!不仅如此,有的人还不厌其烦地到处向其他人述说自己遭遇的“横逆”,发泄对组织“不公”的不满。见到这样人,我总能想起一句名言:强者回顾坎坷一带而过,弱者叙述小挫折喋喋不休。

第四类是看破红尘型。“点低”之后便一蹶不振,破罐破摔,于是渐陷绝境。我们有很多有能力、有潜力的干部,常常就因为一次的“不如意”,一次的“没光顾”,便再也打不起精神,成为潦倒之人。这样的人令人扼腕。这种人是和事业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事业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什么叫鼠目寸光?这就叫鼠目寸光;什么叫弱不禁风?这就叫弱不禁风,是精神免疫系统低下的表现。我在本子上记过马丁·加德纳说过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人所处的绝境,很多情况下,都不是生存的绝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来,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击倒。”这样深刻的话对我们还不能有所启示吗?

有一句话叫阳光总在风雨后。步入政界,总要经受各种各样的事件和考验,哪怕你们真的受了委屈,但只要经受住了,你便会再次沐浴阳光的照射。这阳光包括机运的来临,但又不仅仅是这些。人的职位、职务可以定格,不再提升,甚至一生都得不到提升,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应该永远向上的、永远提升的、永远升华的,这就是境界。如果真的“点低”,最低也要做到两个字——我认。有一句话说得很精彩,我们来记住吧:江河走投无路时也能创造出一种奇迹——瀑布。同时,我们再来记住香港《文汇报》登过的一句话: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