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小知识

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小知识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这一药物有时能够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命延续到与正常人无二的程度。一剂有效的疫苗必须同时针对所有亚种病毒才能发挥效用。其次,这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人体无法自行将其彻底消灭的病毒。但这套研发程序并不适用于艾滋病疫苗,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彻底地清除这一病毒。目前,性行为以及毒品注射者共用针具是艾滋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宣传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提供恰当的保护措施是最重要的预防途径。
医学难题_安全化与国际合作形式选择——以美国的艾滋病问题援助为例(1999~200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就是艾滋病(AIDS),这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免疫缺损疾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共用被污染的针具、生育与哺乳造成的母婴间传播以及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等。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主要的攻击目标是含有CD4分子的免疫系统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而CD4分子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识别入侵者的“前哨”作用,受到破坏的免疫系统就好像失去信息与指挥中心的军队那样,既不能及时侦查出外来入侵,也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免疫活动消灭感染。在这一疾病刚为人所知时,测定患者免疫系统中T细胞的数量就是艾滋病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艾滋病并不是一种发病很急的传染性疾病,而是有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病程。人体从感染病毒到最终发展成临床艾滋病,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艾滋病病毒最初(或急性)感染阶段,许多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毒作出反应,在三周的时间内大致控制住病毒的复制。第二阶段为无症状阶段,感染者看起来是健康的,但免疫系统实际上正在被不停地侵蚀,新细胞生成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毒的破坏速度。第三阶段是临床艾滋病阶段,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已经濒于瓦解,在结核、肺炎、真菌感染、癌症等机会性疾病的攻击下失去生命。

从病毒生存与演化的角度来看,维持感染者较长的病程无疑是个“聪明的”选择。病毒的演化和其他物种没有什么两样,都是选择那些在繁殖后代和帮助后代向适于生存的地方传播方面最有效率的个体。[4]艾滋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内就会死亡。因而,以比较缓慢的方式剥削肌体、让感染者生存较长的时间,意味着它们也获得更长的存活时间,有更多的机会从一个受害者转移到另一个受害者的身上,并赢得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变化中的环境,衍生出新的变种。以自然选择的眼光看,与那些引发明显症状、急速发病并迅速致人死亡的病毒——例如埃博拉(Ebola)病毒——相比,艾滋病毒的这种策略在进化的阶梯上处于更高级的地位。反过来说,它们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也更大、更持久。

自这一新的病毒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便一直努力寻找对付它的方法。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reatment,以下简称ARV疗法)是控制艾滋病发展的有效手段,并在1996年正式推广,同时使用三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鸡尾酒疗法”。[5]这种疗法无法彻底“消灭”病毒,但可以通过遏制病毒的发展来延缓临床艾滋病阶段的来临,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目前,这一药物有时能够将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命延续到与正常人无二的程度。

但是,“鸡尾酒疗法”的缺陷也非常明显。首先,它非常复杂,对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某些药物的组合可能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而漏服其中一种又根本起不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因而,医护人员的指导在药物的使用上常常极为关键。其次,这一疗法是依据发达国家患者的普遍情况来制定的,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患者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又常常在病程已进入临床艾滋病阶段才接受治疗的现实。因而,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疗法常常“效果不佳”,许多病人在服药的头几个月内就宣告死亡。[6]最后,即便严格遵循疗法,艾滋病毒还是常常很快出现抗药性。在美国,药物投入使用仅两年,死亡率降低的速度就从70%下降到30%。[7]目前,在英国与美国,已经有20%的感染者对ARV药物出现了抗药性,泰国也大范围地出现相似的现象。[8]从现状来看,在对付艾滋病的问题上,科学研究的进步远远比不上病毒演化的速度。

更让人感到泄气的是,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够用于预防的疫苗。尽管1985年美国卫生部长玛格丽特·赫克尔(Margaret Hec Uer)夸言,艾滋病疫苗在两年内就可以上市,但事实却是,研究已开展二十多年,世界范围进行的疫苗试验超过30个,投入了高昂的研究费用,但成果寥寥,全部以失败告终。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主席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在该组织年会上说:“自80年代初以来,我们在艾滋病疫苗开发上寸步未进。”[9]

艾滋病疫苗开发的困难之处就在于这种病毒的独特之处。首先,它有很强的演化能力,已经发展出了很多亚种。一剂有效的疫苗必须同时针对所有亚种病毒才能发挥效用。其次,这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人体无法自行将其彻底消灭的病毒。一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等,尽管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但总有一部分人能够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病毒,使身体康复。疫苗研究的重要步骤就是搞清楚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机理,然后有的放矢地加强肌体的这部分功能。但这套研发程序并不适用于艾滋病疫苗,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彻底地清除这一病毒。[10]

由于不存在“神奇药丸”,艾滋病传播的控制只能依靠人的行为的改变来实现。这并不是一种能够通过水、空气随意传播的疾病。如果能够保证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在其有生之年不再传染其他人,那么这一问题就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消失。[11]尽管听起来很简单,但落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却是异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且效果还很难确定。

目前,性行为以及毒品注射者共用针具是艾滋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宣传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提供恰当的保护措施(如安全套与清洁的针具等)是最重要的预防途径。但在很长时间内,“性”的话题普遍被认为是私密的、禁忌的、不适合公开谈论的。为了开展宣传,常常需要非常规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巧。由于存在敏感性,一些预防措施常常遇到困境——有些人认为,在性工作者中分发安全套、为毒品注射者提供干净的针具是在助长不道德行为。因而,这类预防措施被接受的程度以及真正的有效性时常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宽容程度。

即便撇开开展预防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不说,这些手段是否真的能发挥作用,还要打个问号。人常常受一时、一地情绪的驱动而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即便接受了正确的信息,也不能保证行动总是理性的。提供的预防措施会被真正使用么?人们可以抵制诱惑,避免一切有风险的行为么?这些问题都很难得到解答。

此外,人的行为还受制于社会经济地位、文化风俗等外部因素,这也使得行为改变非常困难。由于艾滋病病程较长,一些身临极端困境中的人即便了解感染疾病后的前景,也还是会以身涉险。在非洲,贫困的女性出卖身体换取金钱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一点上,仅仅依靠宣传教育来改变她们的行为往往是不能奏效的。一名非洲妇女说:“慢慢死去总比现在就饿死强。10年、20年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工作并为我的孩子们建造一个家,让他们有时间长大、能够自食其力,有能力买个农场。到那时,我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忏悔我的罪过。”[12]

此外,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存在着的陈规陋俗,往往也成为艾滋病传播的原因之一。在非洲一些地区,作为传统,寡妇会像财产一样被她丈夫的兄弟继承。如果一名男子死于艾滋病,其妻子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是很高的,上述传统使得艾滋病毒往往在整个大家族中传播开来。再如,一位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母亲是不该进行哺乳的,因为她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孩子。但在非洲一些地方,如果母亲不这么做,就会受到邻居们的指责。[13]

由此可见,由于技术上的局限以及人的行为难以控制,控制艾滋病毒传播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