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时代命题,是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课题,也是把社会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上来的重要措施。党外代表人士分布在各行各业,联系着一大批统一战线成员和基层群众。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_海纳百川续编: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与思考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代表人士,建设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健康持续发展,决定着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时代命题,是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课题,也是把社会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上来的重要措施。

一、切实提高对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贾庆林主席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也将此项工作列为重要内容,这是中央和地方各级统战部门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外代表人士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第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作用的发挥。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独特优势,就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不同于西方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国家的执政党通常主导和独占国家权力,为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谋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其他政党作为在野党或反对党不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往往对执政党采取对立的态度和做法,使执政党的执政效果受到牵制和影响。这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我们一定要从加强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需要。

第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把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历来是我们党的重要实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胜利初期,我们党把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摆到决定力量对比、影响革命成败、事关革命事业最终成功和巩固的高度,团结了一大批著名的党外代表人士,实现了进步力量的最大团结。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放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集智引才的高度,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示范带动作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把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提高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形成了新老交替、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历史反复证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政治基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谋私利,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立党之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治国之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三,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实现各民族、各党派、各界人士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这是统一战线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统一战线永恒不变的主题。实现这一目标,人才是基础。人才数量的多少,决定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及其发挥作用的大小;人才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及其发挥作用的效果。党外代表人士分布在各行各业,联系着一大批统一战线成员和基层群众。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外代表性人士不是“一根头发”,而是“一把头发”。做好他们的工作,就能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因此,没有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不断涌现和成长,统一战线就难以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通力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我们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最大范围地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各种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努力为我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第四,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统一战线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作用进一步发挥,逐步呈现出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还不够重视;与党内干部相比,党外代表人士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完善,一些政策规定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区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选明显不足,政治上比较成熟、社会影响面比较大、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党外代表人士相对匮乏,一些领域甚至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人才断层现象,急需造就一大批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说得上话、压得住阵的代表性人士。未来两三年我们将面临换届工作任务,必须及早谋划、提前准备,下决心解决好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临时抱佛脚”、“拿帽子找人”、降格以求的现象。

二、牢牢把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则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党外干部和党内干部一样,都是党的干部、党的人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干部路线,贯彻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严格选拔任用标准和程序,确保党外干部和人才成为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总体规划和重要政策由党委研究制定,同时听取吸纳各有关方面意见建议;坚持重大问题由党委研究决定,同时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所属党派团体、所在工作单位、所联系群众的沟通联系,通过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和民主协商,增强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坚持重要决策部署,由党委统一安排,同时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推进规范有序的工作局面。

第二,坚持政治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党外代表人士队伍重点是培养,根本在使用,必须坚持育用结合,使他们学其所需,展其所用。要把教育培养作为基础关键,贯穿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全过程,积极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为安排使用做好充足的政治准备。要把作用发挥作为教育培养的条件,着眼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岗位需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培训和岗位锻炼,努力造就懂专业、会管理、善管理、会领导的复合型人才。要坚持在使用中培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岗位社会实践历练,帮助党外代表人士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第三,坚持严格要求和热情关心相兼顾的原则。这是我们党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宝贵经验。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立场和政治表现作为第一标准,综合考察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群众公认度,严格把关,确保质量。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错误思想加强沟通,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敏锐性,不轻信谣言,不跟风随风。要热情关心党外代表人士成长,对基本素质好、知名度有待提高的,可创造条件,扩大影响;对发展潜力较大、实践经验有待增强的,要提供台阶;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要积极协调解决,为他们发挥作用、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坚持统筹推进全面安排的原则。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分布领域广、具体差异大、涉及方面多、时间跨度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统筹思维谋划各个环节,以重点工作带动整体工作。要统筹考虑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和比例,形成总量适应、分类选配的梯次结构,同时着力打造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着眼当前和长远,加强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储备,重点围绕下一步换届工作的需要,加快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组织干部的培养。要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着力抓好薄弱领域,加大民族宗教界、无党派代表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培养力度。

三、进一步明确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把握发现这个前提,打牢培养这个基础,抓住使用这个关键,强化管理这个保障,确保各个步骤扎实有效,各个层面相互促进。

第一,要及时发现人才。发现是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对于党外人才的成长,不能坐等,开拓选人视野,加强与相关部门、党派组织、有关团体人才信息的交流,探索突破区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的选人方式,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推荐工作的组织性、程序性,实现人才选拔的宽领域、广覆盖。要突出选人重点,立足领域分布、专业结构、年龄层次等实际,把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作为发现代表人士的重点范围,特别是加大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的比重,保证后备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要坚持科学评价、完善各领域代表人士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单位推荐、民主评议、群众测评等方式,保证党外干部选拔的科学性。要形成科学合理的后备队伍结构,掌握不同层次的后备队伍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培养有目标、推荐有对象、安排有人选。

第二,要抓好培养锻炼。干部的成长,培养是基础,实践锻炼是关键。要始终坚持把理论政策武装放在首位,发挥好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的作用,以定期举办培训班为主要形式,组织党外代表人士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思想共识。要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切入点,继续利用到中央和东部发达地区挂职、闽宁对口扶贫、自治区新任处级以上干部到各级信访部门挂职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党外干部的推选调训工作。要围绕新农村建设,配合组织部门选送年轻党外干部到县(区)挂职锻炼,了解社情民意,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同时,还要积极推进从市县(区)选调党外干部到区直机关挂职锻炼工作,进一步拓宽基层党外干部培养渠道。要注重成长和培养的关系,对一些领域崭露头角的党外人士要及时建立联系,尽早进行培养,特别是对新的社会阶层中具有发展潜力的70后、80后的年轻才俊予以关注,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第三,要注重选拔使用。要树立“选拔使用也是培养”的观念,加强党外人才的选拔工作和使用性开发。这既是合作共事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社会影响和能力、培养代表性人物的重要环节。要充分用好现有政治资源,统筹考虑政治安排、社会安排、实职安排的功能特点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在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个方面进行安排。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才尽量安排到人大、政协,管理型的人才尽量安排到政府及其部门,专业型人才尽量分别安排到法院、检察院、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有关单位,做到人岗相称、人尽其才。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加安排职数,扩大安排部门,拓宽安排领域,逐步解决党外干部岗位交流难、实职安排缺台阶等问题。要勇于拓宽社会资源,结合党外人士的专业特点,推动有关团体和行业安排党外代表人士,为党外代表人士在不同领域施展才华、体现价值提供舞台。

第四,要强化监督管理。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既带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在个人努力的同时,加强组织培养和管理,是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现实需要。要突出管理重点,全面掌握党外代表人士的德、能、勤、绩等状况,着重考察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职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教育培养,确保党外人士健康成长。要丰富管理形式,坚持正面教育,事前监督,健全考察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探索民主评议、定期考核等各种方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体系。要明确管理责任,推动各级党委、有关部门和党外代表人士所属党派组织、所在工作单位建立考察考核制度,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管理职责。

四、扎实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第一,要积极探索规律。要从根本属性、时代特点和成长路径等方面研究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为开展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一是深刻认识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党外代表人士与一般党外人士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代表性鲜明,即政治上坚定、专业上突出、群众中认同。这种代表性是政治性、专业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政治性是根本、专业性是前提、社会性是基础。要坚持把代表性贯穿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始终,在选拔时注重代表性,培养时提升代表性,使用时发挥代表性。二是准确把握党外代表人士的时代特点。当前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已经成为党外代表人士的主力,他们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改革开放中、磨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我们要准确把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其基本特点,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认真研究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途径。要密切关注各领域崭露头角的党外代表人士,在安排使用中注意发挥专业特长,同时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发挥代表性作用。要着眼发挥导向示范作用,既要培养与党亲密合作、有较大影响、经得起风浪考验的社会活动家,又要在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方面,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团队,发挥整体带动效应。

第二,要建立体制机制。各级统战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及时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向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之中,探索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步入常态化、有序化轨道。由于统战成员的分散性、动态性,单靠统战部门自身的力量和传统的手段难以做好人员的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的协调,依托宣传、人事、教育、科技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国有企业等多个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推进中发〔2005〕5号、〔2006〕15号和自治区党委〔2006〕24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的落实,将总结的好经验尽快推广,提出的好思路尽快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发现选拔机制、培养教育机制、安排使用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发现有通畅渠道、培养有系统模式、安排有正常阶梯、管理有严格规范。

第三,要进行科学谋划。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我们工作的既定目标和方向。最近中央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自治区党委也印发了《2010~2020年全区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这两个文件对加强非中共干部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契机,把贯彻实施这两个文件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培养为主、以用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老中青结合,短中长相衔接,体现界别特色与改善结构、人才使用与人才储备相统一,实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重点、分步骤持续推进,努力为我区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外人才。

第四,要搞好督促指导。各级统战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工作进行跟踪了解。要注重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对应该配备党外干部的单位,统战部门要主动提出意见建议;对党外干部职位出现空缺的单位,统战部门要积极推荐人选。要加强督促检查,领会中央精神,明确党外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推动有关政策的落实。要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指导他们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规划,帮助他们通过学习培训、考察调研、实践锻炼等具体措施,搞好队伍建设。要注重发挥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的作用,建立经常性联系、交流、沟通平台,全面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为党外代表人士进一步锻炼提高、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摘自2010年6月21日在全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