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镂金剪彩显奇能

镂金剪彩显奇能

时间:2023-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李商隐有咏剪纸的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其他剪纸均为上述两种情形的结合或派生。隆德剪纸艺人虎凤英在中央电视台作剪纸表演,抓住物象特征剪出大体外轮廓,而后任意装饰,是影像和意象的结合。隆德有组织的剪纸活动始于1984年,1986年12月有46幅作品参加宁夏首届剪纸展览,占全部展出作品的32%。1994年中央电视台曾拍摄《中国农民》和《艺术掇英》专题片,宣传隆德剪纸。
镂金剪彩显奇能_文化隆德

镂金剪彩显奇能

剪纸是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叔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的技术,与剪纸同出一辙。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纳古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剪纸的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关于剪纸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唐代李商隐有咏剪纸的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杜甫《彭衙行》:“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img89

剪纸

剪纸有影像剪纸和意象剪纸两种。影像剪纸简单剪出物象,着力从侧面轮廓和形状上突出特征,构图平视,如连接的影人、纸套、串花及单形象的物体。意象剪纸,意的标志,造成形的浓缩,意的复合,造成形的双关,意的寄寓,造成形的转借。如猪的造型尖嘴、细耳、身上有花叶纹,写实与纹饰结合。其他剪纸均为上述两种情形的结合或派生。隆德剪纸艺人虎凤英在中央电视台作剪纸表演,抓住物象特征剪出大体外轮廓,而后任意装饰,是影像和意象的结合。隆德剪纸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用于装饰门窗、墙壁、彩灯、彩扎等,如窗花、墙花、棚花、烟格子、灯笼花、纸扎花、门笺等;用于摆衬装饰和点缀礼品、嫁妆、祭品、供品等,如喜花、供花、礼花、斗香花、重阳旗等;用于刺绣底样的衣饰、鞋帽、枕头,如鞋花、枕头花、幅花、围诞花、衣袖花、背带花等;用于其他工艺的辅助工序如陶瓷装饰。剪纸的体裁多选用生活气息浓厚,喜庆吉祥的内容,有飞禽走兽、衣草虫鱼、农家生活、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寓意图案等。

隆德有组织的剪纸活动始于1984年,1986年12月有46幅作品参加宁夏首届剪纸展览,占全部展出作品的32%。1994年中央电视台曾拍摄《中国农民》和《艺术掇英》专题片,宣传隆德剪纸。隆德县沙塘镇农民张炜从事剪纸40多年,作品《五十大庆》刊印成明信片全国发行。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背景就是他剪的《春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