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并在发达国家得到长足发展。可以说,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就是现代农业。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美国平均每个农场耕种的面积近4000英亩。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三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
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_2008甘肃发展报告

八、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现代农业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并在发达国家得到长足发展。可以说,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基本上就是现代农业。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逐渐摸索出三种不同的现代农业类型。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典型的国家是荷兰,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荷兰人多地狭,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堪称世界之最。由于土地十分珍贵,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依靠精耕细作,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已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从荷兰的经验看,这种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土地利用高效,生态环境良好,技术支撑有力,流通体系发达,组织体系健全,政策体系完善,主体素质较高,产品优势突出,经营收入丰厚,农产品高产、高质、高附加值,具有国际竞争力。

——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美国平均每个农场耕种的面积近4000英亩。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率。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8%,约为350万人,但这350万人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土地、劳动力适中型。这种类型的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比较典型的国家是法国。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一加”指的是为防止土地分散,国家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一减”指的是分流农民,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由国家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除此之外,法国还实行“以工养农”政策。几十年来,法国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还由国家出钱培训农民。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困扰法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尽管各个国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和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借鉴。

一是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现代农业建设至关重要。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在此期间,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日、韩等国在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由于过分剥夺而导致农业萎缩的情况,但都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实行了对农业的反哺政策,从而使农业迅速强大起来。两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共同点是:政府对农业的反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以硬件为主,重点是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装备水平、加速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等,政策导向是为扩大再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级阶段则采取硬、软件相结合,以软件为主的方针,政策导向放在结构调整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村级组织水平和农民素质等方面。可以说,没有对农业的全方位支持,日、韩农业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管农业的地位多么特殊,它总是一个产业,应该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这是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基本的经验之一。韩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村运动”也逐渐按照市场需求把农业划分为粮食、水果、蔬菜、饲养经济作物四大专业化区,这是该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荷兰的经验也极具典型意义。早在19世纪后期由于新大陆廉价谷物的大量涌进引起欧洲的大范围农业危机时,荷兰就利用这一机会大量进口廉价谷物饲料,并将其农业转化为畜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方向性转变。1962年,欧共体推行共同农业政策,进行经济分工,荷兰又借此机会重点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作物。到20世纪70年代末荷兰的养牛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荷兰的畜牧产品相对过剩。为此,政府采取了控制肉牛和奶牛生产的措施,并开拓新的市场,着重发展有新的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业。80年代初期以来,养猪业和家禽业有了较大发展,花卉的发展更加迅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牛奶生产大国,荷兰每年还要大量进口鲜牛奶,并经加工增值后出口。荷兰的农业总产值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而农业出口和外汇收入却占出口总额和外汇总额的1/4以上,荷兰的粮食供给也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粮食自给率只有30%左右,这种面向国际市场、大进大出的农业体制,使荷兰农业成为典型的高效农业,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和净创汇是世界上最高的。

三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表明,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合作的体系最完善、运作最规范、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发挥作用最大的当属日本。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日本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充分吸收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协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二战以后,其范围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销售、农村金融、农村保险等各个方面,甚至发展成为代表农民政治利益的准政治体系。韩国的农协制度系从日本借鉴过来,其运作方式与日本近似。

四是建构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本的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的农业改良普及事业和农协共同完成,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日本还于1991年对《协同农业普及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把加强推广组织建设和提高推广人员素质放在首位。政府的“地域农业改良普及中心”拥有数百个经过国家考试的专门技术员以及1万多个经过地方考试的改良普及员,与农协系统的近2万名农业指导员密切配合,构成了战后日本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体系,也是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基本保障。韩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日本基本近似,墨西哥和南非是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私人农场相结合的推广模式,荷兰则主要依靠农业、渔业及自然管理部的技术推广局下设的分布于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来完成这一工作。

五是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二战后,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农业技术现代化,也十分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都大力推行农业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其专业化形式主要有三种: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以美国为例,到1969年,美国经营一种产品为主的专业化农场已达农场总数的90%以上。据美国专家计算,仅此一项就使美国农产品大约增产40%,而成本降低50%--80%。发达国家的农业一体化、社会化是在专业化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形式有农业工商综合体和农业合作组织。1967年,法国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83%,在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和农业贷款方面,合作社分别占30%、40%和70%左右。

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并存的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充分借鉴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要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