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

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取得长效结果的体现。
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_修史资政育人研究. 2015 年卷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1.历史背景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2.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3.主要内容

(1)经济建设方面: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三是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五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执行结果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13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及时引领新常态,保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健康运行。

5.重要意义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取得长效结果的体现。“十二五”时期,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