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子道德经水利万物

老子道德经水利万物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传世的版本极多,其原始版本现在已不得而知。先秦时期,《道德经》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秦汉之际才成为显学,被称为“黄老之学”的经典。历代统治者和民间部分群众都奉《道德经》为经典。现有《道德经》640多种不同文字的版本,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道德经》_阅古拾珍:大学生必读的36部国学经典

经典介绍

《道德经》,原名为《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春秋时期老子所作。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通行本《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共37章,下篇《德经》,共44章。《道德经》传世的版本极多,其原始版本现在已不得而知。但就其通行本的结构而言,马王堆帛书本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而这个本子(包括甲、乙两种)除分为《德经》《道经》之外,是不分章节的。通行本两篇81章的划分是西汉后人所为。据刘歆《七略》说,其父刘向在整理这部名著时,“定著二篇八十一章。上经三十四章,下经四十七章”。其后王弼也将之分为81章,区别为《道经》37章,《德经》44章。除了通行本这种主流划分章节的方式以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划分方式,如“严遵本”72章,“孔颖达本”64章,“吴澄本”68章等。不过,各本尽管分章不同,但章次基本没有被打破。今人学者董京泉先生认为《道德经》在篇章的编连上多有颠倒、错落之处,将通行本81章改分为84章,打乱原来章节次序,按内容重新排列,分别归属于《道论》《德论》《修身》《治国》4篇;柴晓明先生在其著作《〈道德经〉三味》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道德经》不应该分为81章,而是分为4部8篇26章,每一篇章都有独立的主题、结构和内容,各篇章之间互相呼应,承接有序。这是对《道德经》通行本文本结构重构的一种新的尝试。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句句玄机,渗透着无上的智慧。历史上对它的解读不胜枚举,修道之人以其为修身之道,尚武之人以其为兵法之书,而为政之人则以其为治国之书。它第一次提出了“道”的概念,以“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作为中心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最早的唯物主义观点就是从《道德经》里体现的。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这里的“无为”,就是听其自然的意思。老子虽然主张远离社会纷争、消极无为,但《道德经》一书的成就却是巨大的。他力图置身于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变动之外,较为冷静、清醒地观察思考时代矛盾,从哲学上做出总结,而不像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因这样,老子的哲学思想既包含丰富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较高的思辨色彩。《道德经》中包含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在哲学思维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胜一筹。

《道德经》虽是深刻的哲理著作,但也有着一定的文学性。首先,《道德经》是诗体格言式的,用韵文写成。其句式整齐,以古音读之,大致合韵,今音读来亦有诗歌之节奏韵味,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美和旋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第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等。其次,《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如对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排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顶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再者,《道德经》的语言极为精辟,有些是至理名言,甚至是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第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等。

先秦时期,《道德经》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秦汉之际才成为显学,被称为“黄老之学”的经典。汉初有位不识时务的儒生辕固生肆意贬低《道德经》,触怒了窦太后,竟命令他与野猪搏斗,辕固生险些丧命。魏晋时,道家思想活跃,形成魏晋玄学,同时促成了道教的迅速发展,老子开始被奉为道教始祖,《道德经》也成了道教经典。虽说《道德经》是道教奉行的主要经典,但是却不能与道教混为一谈。到唐代,因李唐皇族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人,老子不仅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也被钦定为上经。宋代,统治者也尊崇道教和老子,甚至禁止人们以“耳”“聃”命名,以避李耳、老聃之讳,有人曾因犯禁而被杀头。历代统治者和民间部分群众都奉《道德经》为经典。

《道德经》不仅对中国哲学、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甚至享誉国际,远涉重洋传播于世界。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曾引用《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句,引起一家出版公司以十二万美金将《道德经》一书重新翻译成英文。凭借仅仅五千余言的《道德经》,老子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全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在德国,每个企业职工人手一册《道德经》,遇到生日和婚庆,人们总要抄几句老子的话,写成条幅送人,或自己作为人生座右铭。在英国,一些青年胸前会戴着写有“水”的胸章,他们认为老子的伟大丝毫不亚于耶稣。现有《道德经》640多种不同文字的版本,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孔子与老子所代表的儒道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立而又互补的两极。两千年来,《道德经》五千言无人能够超越,是否是听了老人家无为而治的忠告,不尽可知。不过,这五千字究竟有多大魅力,倒是值得亲自吟诵一番。在老子面前,“道可道,非常道”,更多的话都是多余的,我们姑且翻开这本震撼世界的《道德经》吧!

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因其双耳长大,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与孔子同时而略早。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后人称其为“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称“老子,隐君子也”,关于老子的姓名、年龄不定,生卒年月无存。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后人将其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老子曾任周王室柱下史,掌管王室图籍。他博学多才,孔子曾到洛邑向其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五千言的《道德经》。这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精彩片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第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若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隐道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一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

延伸阅读

被称为老子著作的《道德经》,其文学上之地位似不及“中国尼采”庄子,但是它蓄藏着更为精练的俏皮智慧之精髓。据我的估价,这一本著作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灿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它不啻教人以放任自然,消极抵抗,抑且教人以守愚之为智,虚弱之为强,其言曰:“不敢为天下先。”它的理由至为简单,盖如是则不受人之注目,故不受人之攻击,因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又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尽我所知,老子是以浑浑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唯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尼采:《超越善恶》

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要将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搞要。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出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他所蕴涵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历史》

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经打乱了己与“终极实在”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照“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