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东部新跨越

实现东部新跨越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更加严厉的约束面前,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确实需要深刻的转变。对这一发展空间的开拓利用,一方面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同时也为调整时期的经济增长寻找增长空间和增长内容,以利于在保持一定增长状态下加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实现东部新跨越_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务

一、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对外开放程度大,科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具有继续率先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有利于壮大国家经济实力,带动全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东中西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科学发展之路。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进一步消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体制和制度。

东部地区率先加快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第一,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第三、更加注重加速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四、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第五、更加注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第六、更加注重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应更好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按客观规律办事,求真务实,把东部沿海地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长三角经济发展走出窘境的根本出路

长三角需要经历一场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这是长三角区域真正奠定可持续健康高效快速增长的基础,也是长三角区域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正确路径。

在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更加严厉的约束面前,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确实需要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从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考虑调整时期的增长空间

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目前已认识到调整的必要性,但是忧虑在调整过程中因丧失市场和出口而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滑坡。然而,增长空间还是巨大的,而且是内在的。从长三角区域的各城市发展状况分析,目前的城市繁荣仅仅是局限于中心城区,各城市的庞大郊区和农村地区仍处于发展水平非常低下的状况,如上海的广大郊区农村、江苏的苏北地区、浙江的南部山区。当我们把目标从GDP总量及速度转移到对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追求时,增长空间将被大大拓展: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城乡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商业、医疗等公共设施和产业的发展,都是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也是我国城市所面对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对这一发展空间的开拓利用,一方面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同时也为调整时期的经济增长寻找增长空间和增长内容,以利于在保持一定增长状态下加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同时,发展目标的这种转变及其实践,本身就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内容。

(二)把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模式转变为人力资本利用模式,从本质上实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其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不仅仅满足于从消耗资源到少消耗资源、从低效率到较高效率、从高污染到较少污染的转变,而是要着眼于时代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思维竞争,着眼于中国特点——充裕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着眼于发展环境——全球化的开放竞争,把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基础从消耗资源转移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对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上,即把经济增长基础主要放在对智力因素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一方面是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向着轻型化、高质量方向演变,同时也是上海及其长三角区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基础。

(三)把创新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与标志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是对增长所依赖的资源要素的变化,同时也是增长手段的变化。当增长依赖于物质资源要素的投入时,高投入就成为主要的增长手段。而当把人力资本、智力要素作为增长所依赖的资源要素时,创新就成为主要的增长手段。创新是全面的,除了依赖于人力资本而强调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服务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等,重要的还包括政府创新。只有依靠这种社会性的全面创新,各种创新的互动促进,才能真正营造创新环境,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并且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创造基础和氛围。

(四)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从经济一体化角度打造长三角整体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有机的经济体系

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总量在全国领先,但是,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长三角区域地区间的产业类同发展,地区间产业和产品恶性竞争,地区间产业发展缺乏分工协作,因此,长三角庞大的制造业总量是由相互分割的地区总量、甚至是由缺乏联系的众多企业生产量拼凑而成。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长三角地区也缺乏大企业,除了原先国家投资、计划扩张的大企业外,长三角缺少通过市场化运作及其分工协作配套而形成的大企业。因此,在长三角区域协作的大背景下,各城市应该从区域角度考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关键在于要形成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通过优势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来显示这种优势,从而通过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张产业规模和能量,并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以产业优势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和效益的,也是有竞争力的。通过以这种内涵为核心长三角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打造,将有效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并且内在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增长互动、共享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关于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思考

泛珠三角区域是位于我国南部地区珠江大流域,背靠大中华腹地,面向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广阔地带,涵盖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珠三角地区是目前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由广东、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周边的8个省区组成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这是更具潜力的大事。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构想,得到8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积极呼应,引起热烈反响。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分别举行,“9+2”地区的行政首长莅会,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入了起步阶段。在2004年7月17日闭幕的“9+2洽谈会”上,847个签约项目,2926亿签约金额,证明了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的巨大威力。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构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发展潮流,与我国扩大开放的大趋势相一致,尤其符合泛珠三角区域整合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诚如张德江同志指出的,“广东在推进珠三角、大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设想,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使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尽管泛珠三角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省区还属于经济后发地区,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但不可否认,该区域巨大的发展能量和发展潜力已逐渐显示出来。历史将证明,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该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伟大实践将开辟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泛珠三角正迎来国内其他区域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群雄并起、百舸争流的新格局。“9+2”内既有先进发达地区也有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是缩小地区差距提高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正面临着社会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换,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在科学合理的限度内加速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这一战略构想,是对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人类文明发展坐标系上方位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运用,是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和区域一体化的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的科学探索,是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运用到新的环境并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去的伟大实践。

四、环渤海经济圈

(一)环渤海经济圈回顾

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构想由来已久。1986年,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倡导下,天津联合大连、青岛等13个沿海城市(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天津市、沧州地区、惠民地区、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青岛市)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这一区域合作组织。围绕环渤海,有太多的遐想和期待:在这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等大型商贸港口和秦皇岛、黄骅两个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区、港口区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然而,20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整合却步履蹒跚,在逐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长三角、珠三角面前黯然失色。从理论上讲,构成经济区域需要两个要件,一是“龙头”,二是“腹地”。长三角的龙头毫无疑问是上海,而腹地则在苏、浙、皖甚至更远的地区;珠三角的龙头是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的香港、广州、深圳,腹地现在已经扩大到广东以外的8个省区。可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龙头”是谁?“腹地”何在?

事实上,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在现实中却演变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各自为战。北京和天津、大连、青岛已隐然成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龙头,然而,三个龙头的辐射区域却“井水不犯河水”。

(二)《泰达宣言》——区域整合的新起点

显然,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迅猛发展给环渤海地区的整合带来了压力。李勇表示,“我们如果再不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做大市场规模,与先进区域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

于是,进入2004年后,环渤海区域经济协作的步伐开始明显加快。先从廊坊共识到北京倡议,再到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环渤海经济圈政府高层关于区域合作的认识和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而可能在环渤海区域经济整合历程中写下隆重一笔的是《泰达宣言》。在3月24日召开的第三届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上,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的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怀柔区、通州区、北京开发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开发区、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等9个单位签署了旨在加强区域合作的《泰达宣言》。宣言认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为京津塘地区开辟新的战略性发展机遇。

宣言提出,在未来的3~5年,9地将以举办北京奥运会和建设滨海新区为契机,以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大交通、大港口、大项目基地等资源的优先布局为先导,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促进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朝着更加紧密型实质性方向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开始向“国家主线”迈进,将揭开环渤海区域经济整合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