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新乡村休闲产业模式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新乡村休闲产业模式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1999年4月30日颁布《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历经多年的发展,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休闲林场、休闲渔业、教育农园等几种类型。台湾休闲农业同时还注重休闲农业规划和检查评证、企业的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等。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新乡村休闲产业模式_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

什么是休闲农业呢?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新动能。为此,农业部发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明,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精准脱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美丽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看看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到20世纪中后期,许多发达国家的乡村观光农业发展,形成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新产业,乡村旅游进入观光休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规划建设农场、庄园,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多种休闲项目,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务农学校、 自然学习班、培训班等,从而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乡村旅游的先河。乡村旅游由单纯郊游增加了休闲娱乐的活动。乡村旅游不再是单纯的田园景色的观赏,以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取而代之,旅游活动以观光为主,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并相应地产生了乡村旅游专业从业人员。乡村旅游也从农业和旅游业中独立出来,并且找到了旅游业和农业共同发展、相互结合的交会点,标志着乡村旅游新型产业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大,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性质向休闲、度假、操作、体验、教育、环保等多功能扩展,乡村旅游的功能贯穿到“生产、生活、生态”中,出现了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的休闲农场、度假农庄、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等。到90年代,乡村文化旅游兴起,成为乡村旅游最主要的内涵。许多国家又推出了乡村文化旅游,包括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农舍建筑、节庆活动等,乡村旅游的文化层次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日本的“都市农场”,韩国的“观光农园”和“周末农场”,德国的“度假农庄”“市民农园”,新西兰的“牧场之旅”“花园花展旅游”等。

再看看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台湾休闲农业萌芽期从1965年成立第一家观光农园开始。20世纪80年代初,台北市政府率先在木栅推行“观光茶园”计划,标志着政府部门正式开始辅导休闲农业。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又着力推行“农业+旅游业”性质的休闲农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景象,主要有乡村花园、农家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牧场以及市民农园、教育农园等几种类型。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1999年4月30日颁布《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据调查,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公布之前,台湾休闲农场只有35个,1999年以后,新设立休闲农场584个;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1102个;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的休闲农场已经有2500多个, 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截止到2009年2月,台湾已有2629个合法民宿。历经多年的发展,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休闲林场、休闲渔业、教育农园等几种类型。著名的有:清境农场(南投县仁爱乡,760多公顷);清境小瑞士花园(南投县仁爱乡,约3.88公顷);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新社庄园(台中大坑风景区,整个庄园拥有相当广大的绿地山林,相当于37个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园);香格里拉休闲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的山麓农场园区,总面积55公顷);飞牛牧场(苗栗县通霄镇南和里,经营面积120公顷);大坑休闲农场(台南新化镇);南元休闲农场(台南市六甲);拥有主题特色的“妖怪村”(南投溪头山区);台中县东势镇东新里(东势林场,面积200余公顷);溪南春休闲度假渔村(台南县七股乡溪南村);台一教育休闲农场(南投县埔里镇)。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措施是:

(1)建立法律法规,保证有序发展。台湾有关部门为保证休闲农业有序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制定修订相关的一系列休闲农业法律法规,20世纪90年代初由“农委会”颁布《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观光局”出台了检查评证许可,对休闲农业开创开办实行验证许可制度。2001年又出台了“国民旅游卡”消费政策,设立国民休闲消费特约店,鼓励和支持把政府公务活动安排到休闲观光农业点,同时把公务员的年休假制度与到休闲观光农业消费结合起来,促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政策还规定把休闲农场作为中小学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有计划地安排中小学生到休闲农场学习和体验生活。

(2)管理机构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大。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台湾于1998年成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台湾休闲农业由“农委会”主管,“观光局”和“经建会”协同管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处,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及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休闲农业管理和辅导体系。经“农委会”核准的休闲农场,在经营上享受优惠政策,并由“农委会”拨出专项经费。

(3)注重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的作用。为了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台湾于1998年成立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协会制订出各种辅导策略及执行方案,协助辅导从事休闲农业管理及服务人员,提升经营企业的服务品质、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推动整合营销等,同时肩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对整个休闲农业产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台湾休闲农业同时还注重休闲农业规划和检查评证、企业的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等。

我们看到国外和台湾乡村旅游均建立在产业化、规模化的休闲农业基础上。乡村旅游一定是在农业产业提升和农业经营组织的指导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农业和乡村旅游有着密切关系。农业生产不仅维持了农民的生存,而且这种生产方式造就了农村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千百年来在传统农业文化的模式下形成了乡村文化和农民的传统道德思想和乡风民俗。因此,农业不仅是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也是乡村文化的物质基础。但是,显而易见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不足以支撑起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的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初期,农家乐仅仅是乡村旅游的初级模式。因为它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既不能靠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做大规模经营,也不能通过小农耕作方式形成农业种植—农产品商品化—休闲服务的全产业链,实现经营性收入。例如,湖北省英山县大别山区的孔坊乡新铺村,原来山区农民小块土地经营没有效益,后来通过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方式,集约乡村山林、土地资源数万亩,创建生态农业神峰山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休闲产业,种植云雾茶、有机稻米、果蔬、香菇木耳、灵芝、山野菜等,养殖山鸡、黑禧猪、羊。仅绿色农产品每年就有1亿多元收入,万亩山林散养鸡的禽蛋一项的销售达到800多万元。每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成为大别山区的休闲生态农业典范。这在小农经济模式下是绝对实现不了的。

实践证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乡村旅游从农家乐向乡村休闲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创新,正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支撑,以合作社为平台,通过集成创新,最终形成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产业化经营和行业协调“五位一体”,农户、合作社、企业共赢,是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创新乡村休闲产业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的成功模式。海南省三亚亚龙湾“玫瑰谷”和“兰花世界”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先看三亚市亚龙湾“玫瑰谷”。上海兰德公司是一家大型现代农业企业。从1997年开始在上海从事玫瑰鲜切花种植与销售,主要经营华东六省一市鲜切花的市场,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2006年进入海南三亚试种热带玫瑰,成功种植出海南岛第一批玫瑰鲜切花,结束了海南岛没有玫瑰鲜切花的历史。玫瑰谷一期开发种植1000亩玫瑰鲜切花。三亚始终将休闲农业产业构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其中包括:新型产业示范基地,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现代都市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热带玫瑰花繁育基地,龙头企业带领农户致富的示范基地,低碳、节能、环保示范基地,花卉科研示范基地、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等生产性项目。同时以玫瑰谷的鲜切花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进行生产,在三亚市的4个镇发展了10个农民玫瑰花专业合作社,带动了480户农户进行种植业升级换代,在三亚初步形成了玫瑰鲜切花产业。生产的玫瑰花由公司收购后分类包装,直接销往上海等大城市,且供不应求。农民原来种植水稻每亩一年收益不到1000元,现在一个家庭的收入都超过5万元,是以前的5倍。合作社在公司的带动下,种植玫瑰每亩每年都有2万元以上的纯收入。玫瑰谷现在已经发展为占地面积2755亩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一体,以“玫瑰之约,浪漫三亚”为主题,以农田、水库、山林的原生态为主体,以五彩缤纷的玫瑰花为载体,集玫瑰种植、玫瑰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亚洲规模最大的玫瑰谷。玫瑰谷景区2014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9.25万人次,旅游收入462.5万元,安排当地农民就业288人。习总书记视察玫瑰谷景区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并对玫瑰产业园区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玫瑰产业给予充分肯定。

三亚市另一个现代农业企业“兰花世界”也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的发展模式,组建、带动三亚市兰花合作社15个,兰花种植农户约2000人,种植兰花面积350亩,每年每亩可实现收入4万元以上。并且带动三亚及海口、琼中、乐东保亭、儋州等地近千户农民种植热带兰花1000多亩。“兰花世界”也已经成为海南著名的旅游景区。2013年景区接待游客22.8万人次,旅游收入1128万元,安排当地农民在景区就业130人。

总结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的休闲农业产业成熟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

(1)形成产业经济效益并可供休闲观赏的花卉种植产业。例如,三亚市玫瑰谷、兰花世界,北京市密云区种植薰衣草的紫色庄园,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牡丹种植园。

(2)具有经济效益并吸引游客休闲采摘的果蔬种植产业。例如,北京市大兴区以梨、桃、西瓜、桑葚、葡萄为特色的“绿海甜园”乡村旅游,北京市平谷区以赏桃花、采大桃为主的大桃种植业,以葡萄种植闻名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3)草原牧业和草原旅游。例如,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诺干宝力格噶村、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的“牧人之家”,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牧场,甘肃山丹军马场。

(4)竹木苗木种植产业。例如,浙江安吉县高家堂村,山林面积8456亩,生态环境良好,竹类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毛竹林4639亩,年产毛竹20余万支。竹海支撑了乡村旅游发展。2005年人均GDP值3.03万元,人均收入8729元。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依托以苗木为主的绿色产业打造了“蜡梅之乡”品牌。

(5)高效现代农业。例如,山东省寿光市“菜博会”,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

(6)海洋渔业和河湖渔业养殖。例如,海南三亚市“疍家乐”,山东省长岛“渔家乐”,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的查干湖“冬捕节”。

(7)依托林业的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例如,吉林省汪清县兰家大峡谷森林公园,集安市林下参种植基地。

(8)竹编、草编、柳编等工艺品生产。例如,甘肃平凉市乡村草编,山东省潍坊乡村柳编,江西赣州乡村竹编。

(9)其他特种种植养殖业。例如,额尔古纳使鹿部落驯鹿养殖,湖南省新宁县高山牧场梅花鹿养殖,云南省西双版纳、畹町的孔雀养殖,安徽毫州、河南许昌的中药材种植业。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创建,形成了很好的典型示范和品牌带动效应,有力地提升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全国已经有1万多个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150多万家农家乐。直接从业的农民近400万,年接待游客4亿人次,年实现旅游收入3200多亿元。其中农民从中直接获益约1200亿元。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产业人员790万,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亮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