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河驿边看长城

新河驿边看长城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沿国道312线西行,过永昌,达山丹绣花庙——新河驿一带,会看到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新河驿座落于明长城下,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为了保护文物、开发资源,山丹县于1993年开辟了新河驿长城游览区,并于1998年建成了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在山丹新河长城博物馆公路边的就是“敌台”。烽火台的历史要早于长城。
新河驿边看长城_悦读甘州·畅游

新河驿边看长城

沿国道312线西行,过永昌,达山丹绣花庙——新河驿一带,会看到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312国道从中穿过,丝路之行的游客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在长城口停一下,观赏长城、拍照留念。

这里的长城分两类:一为汉长城,也叫塞垣,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二千多年。全长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台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另一类为明长城,又叫边墙,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走向、长度都和汉长城相同。汉长城居外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且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实属罕见。在旷野之上,看一段段长城满目风尘,从岁月深处走过来,你尽可遥想当年,群雄争战,狼烟遍野,烽火连天,这里是多么辽阔的一片古战场啊。

新河驿座落于明长城下,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曾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50年)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总面积4900平方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围墙保留完好。站内尚有一口干涸了四百多年的驿井。一面铁铸的门,上面的字清晰可辨,吱呀推开这门时,仿佛不经意推开了一段历史,在空荡荡的大院内,思绪凝固了一般。

千百年来,物换星移,风化日蚀,长城及其烽燧台虽已失去旧时宏伟壮观面目,然而从这婉蜒曲折的残垣遗址中,仍可想像当年的雄姿。

img13

丝绸古道

为了保护文物、开发资源,山丹县于1993年开辟了新河驿长城游览区,并于1998年建成了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陈列馆座落于312国道与汉、明长城交叉路口,展出了汉、明两代长城的图片资料、关隘要塞及长城脚下出土的各类文物数百件,多为丝绸古道独有的稀世珍品。对长城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进去了解更多的有关长城的信息。

img14

明长城

长城烽燧台:绵延于河西大地的长城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突出于墙面且较高大的“墩”,一般人常误以为是烽火台,其实那叫“马面”或“敌台”,平时可方便守望,战时便于射击敌人。在山丹新河长城博物馆公路边的就是“敌台”。而烽火台则多孤立在长城沿线附近的山包、丘阜或四周视野开阔的地面上,大都是用石块砌成的平台,它是我国古代以烽燧报警的军事防御设施。烽火台的历史要早于长城。烽火报警传递消息是古人发明的一种原始通讯“工具”,当发现异族犯边,立即燃起烽火,烽燧之间逐次传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敌情传递给广大军民,以便做好战斗准备。

烽火台报警,一般是白天燃狼烟,黑夜点火。白天燃烟称作“燧”;黑夜点火,称作“烽”。据说用狼粪烧成的烟又旺又直,可使远处容易发现,所以烽火台也有叫“狼烟台”的。诸如“狼烟遍地”,“烽火连天”这类形容战争的成语,也是由狼烟台、烽火派生出来的。为了报告清楚入侵之敌的人数,人们还规定了举放燃烟的次数。如明代打仗制定了举放烟火同时鸣炮的制度。燃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人数一百人左右,燃两烟鸣两炮,表示来敌人数五百人左右;来敌在一千人以上燃三烟鸣三炮,来敌五千人以上燃四烟鸣四炮,来敌万人以上则燃五烟鸣五炮。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这个方法一直沿用了数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