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显和内隐记忆

外显和内隐记忆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者们对不同类型的记忆所作的另一个常见区分是关于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外显记忆与之前所讨论的情景记忆有许多可类比之处。与外显记忆相反,内隐记忆是指先前的经历对后来的行为、感受或想法造成了影响,但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回想起先前那些经历。两组测试的结果相反,这便意味着相应的内在过程是十分不同的,可能涉及相互独立的不同记忆机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商业广告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内隐记忆来实现目的的。
外显和内隐记忆_牛津通识读本记

研究者们对不同类型的记忆所作的另一个常见区分是关于外显和内隐记忆的。这一思路与上文所讨论的情景、语义及程序记忆框架有一些共同点。外显记忆指的是在回忆的时刻能够清楚意识到自己所回想的信息、经历或情形是什么。有的研究者也将这种记忆体验称作“回想记忆”。外显记忆与之前所讨论的情景记忆有许多可类比之处。

与外显记忆相反,内隐记忆是指先前的经历对后来的行为、感受或想法造成了影响,但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回想起先前那些经历。比如,一天早晨你在上班路上经过了一家中餐厅,到了那一天的晚些时候你可能会想出去吃顿中餐,却没有意识到这一意向是受到了早晨经历的影响。

一些针对“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而开展的研究可以说明内隐和外显记忆之间的区别。不少研究启动效应的实验运用了一种叫作“限时残词填空”的任务(例如.e_e_h_n_;翻到46页去看看你是否正确地将这个词填写完整了),对健康的个体而言,最近遇到过的单词总是能比新的单词填得更快、更有把握。神奇的是,即使人们并不能有意识地想起看过的单词,而只是使用他们的内隐记忆,他们同样能更好地完成填空任务。另一个区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补充论证来自对失忆症患者的研究。对这些病人来说,患失忆症意味着他们不能有意识地认出先前呈现给他们的词语或图片,但是,同健康的个体一样,他们同样能够更轻松地填出先前看到过的词语。这些研究提示出两种记忆过程在功能结构方面的根本不同,差异便在于是否牵涉到对先前事件的有意识回想。

进一步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拉里· 雅各比进行了一项研究,其中包括两方面的测试:“再认”(有意识地回想起学习过的信息)和“无意识回忆”(这是对知觉辨认任务的测试,例如辨认出先前曾迅速闪现的词语)。雅各比还操控了实验中目标单词的呈现方式。每个目标词将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中的某一种来呈现:1)没有上下文语境,单独出现(例如,单独显示“女孩”一词);2)同时显示目标词的反义词作为上下文语境(例如,同时显示“男孩”和“女孩”);3)受试者根据所显示的单词说出其反义词(例如,显示“男孩”,由受试者说出“女孩”)。

随后进行的外显记忆测试中,研究者将目标词和新的单词混合呈现给受试者,要求他们辨别哪些词语是他们之前接触过的(“接触过”的单词包括看到过的以及受试者自己说出的词,像上一段中所描述的那样)。而在内隐记忆测试中,目标词和一些新词一起被呈现给受试者,一次呈现一个词,每个词只出现很短的时间,受试者被要求辨别是否接触过这些词。

实验的结果如下:就外显再认而言,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成绩较差,受试者参与说出词汇的情况下成绩较好;有趣的是,在内隐知觉辨认的任务中,情形恰恰相反!两组测试的结果相反,这便意味着相应的内在过程(即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十分不同的,可能涉及相互独立的不同记忆机制。

上文描述的实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设计精巧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键区别,而仅仅依靠反思内省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相关领域内另一个精密、系统的研究范例是安德雷德等人对全身麻醉的人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被麻醉的人当时并没有意识,对于麻醉过程中呈现给他们的材料,他们依然会在后来体现出内隐记忆。有了这样的实验结果,看来很有必要建议全麻手术的医务人员特别留意自己的言论,不要随便议论麻醉中的病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商业广告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内隐记忆来实现目的的。实验显示,相对于从未看到过的广告,人们会觉得之前看过的广告更吸引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曝光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