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气候的分异是如何形成的?

气候的分异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是决定气候分异的基本依据。由于海陆分布的不同,引起了海陆间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季节的变化,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受海洋气团影响深厚的地区形成海洋性气候,受大陆气团作用明显的地区形成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大气环流、地形起伏也常造成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异。
气候分异_自然地理学

三、气候分异

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是决定气候分异的基本依据。由于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了全球的气候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具体体现在各气候带气候型的分布上。

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加热不均,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导致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沿纬度更替的趋向,即世界气候的基本规律——地带性规律,又称纬度地带性规律。由于太阳辐射造成的热力差异,地球上形成了沿纬圈分布的多个热量带,每个热量带内的温度、气压、风、降水等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热力地带性导致了各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势,即气候的纬度地带性。根据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地球表面可分成纬向的五个基本气候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习惯上又将温带划分出亚热带和亚寒带,这完全与全球的热量带一致。尽管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在每个气候带内还可划分出若干的气候型,纬向地带性规律依然清晰可见: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与极地少雨带。

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异以热量分异为基础,海陆的分异、大气环流、地形起伏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规律,使气候呈现了一定的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的特征,其中海陆分异是气候非地带性产生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海陆分布的不同,引起了海陆间气温、气压、风向、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季节的变化,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受海洋气团影响深厚的地区形成海洋性气候,受大陆气团作用明显的地区形成大陆性气候。因此,总体说来,沿海地区常形成海洋性气候,由沿海向内陆去,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但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多种多样,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尤其体现在沿岸气候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见表8-2)。

表8-2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

img102

在同一气候带内又因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大陆沿岸及大陆中部的温度、降水存在很大的差异。以降水差异最明显,降水总量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降水越来越明显地集中在夏季。降水的这种经向分异,造成了在同一气候带内出现了多种气候类型(即气候的经向分异):终年降水丰沛的地区形成湿润气候,降水不足的地区形成半湿润或半干旱气候,降水严重缺乏的地区则形成干旱气候。气候的经向地带性在高纬地区不很明显,在中低纬度表现得十分典型,导致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明显的经向更替:从沿海的森林逐渐向内陆过渡为草原、荒漠。

此外,大气环流、地形起伏也常造成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异。如在东亚和南亚地区,由于冬夏不同季节明显地受不同的季风环流的影响,出现的范围广大而独特的季风气候,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呈现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形的起伏,尤其是巨大隆起的高原山地,由于其大陆性程度特别显著,其气候与同纬度的其他地方也迥然不同,表现出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也使气候呈现出明显的非地带性。

垂直带性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基础上,由海拔高度对水热重新分配的结果。同一纬度地带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的气候差异,以及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气候差异等,都是气候非地带性规律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