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

马克思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而,考察马克思对于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对于理解其对商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对于货币的拜物教性质,马克思在第二章《交换过程》的最后,有一段总结性的话。于是马克思总结道:“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二、马克思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资本产生的必要前提、资本的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因而,在《资本论》的整个逻辑体系中,货币就具有了承上(商品)启下(资本)的重要意义。从而,考察马克思对于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对于理解其对商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

(一)与商品相比,货币具有更加耀眼的拜物教性质

对于货币的拜物教性质,马克思在第二章《交换过程》的最后,有一段总结性的话。他首先概述了自己在前面的叙述中对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分析:“我们已经看到,在x量商品A=y量商品B这个最简单的价值表现中,就已经存在一种假象,好像表现另一物的价值量的物不通过这种关系就具有自己的等价形式,好像这种形式是天然的社会属性。”[26]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商品在其等价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拜物教性质:实际上,一种商品的价值量,是在交换关系中,用另一商品的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的;这“另一商品”就是处于“等价形式”上的物;这个“物”只是通过这种交换关系才具有了其“等价形式”,也就是,“等价形式”是“物”在交换关系中所获得的“社会形式”;但是,商品的价值表现造就了这样一种“假象”——好像物作为物天然地就具有其“等价形式”;于是,“物”便具有了神秘的性质,即拜物教性质。

接下来,马克思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进行分析:“当一般等价形式同一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即结晶为货币形式的时候,这种假象就完全形成了。”[27]作为商品的等价形式的“完成形式”,货币(形式)使在等价形式上就表现出来的“假象”得以完成——物作为物天然地就具有其“等价形式”,发展为“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似乎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28]也就是,一种“特殊的物”作为物天然地就具有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属性”,天然地就是“货币”。因而,马克思说:“在货币形式上,中介运动在它本身的结果中消失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商品没有出什么力就发现一个在它们之外、与它们并存的商品体是它们的现成的价值形态。这些物,即金和银,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29]

从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是经过了一系列“中介运动”的;但是,在“中介运动”的“结果”,即货币形式中,“中介运动”本身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因为,“中介运动”的“消失”,更能迷惑人们眼睛的“假象”出现了:金和银作为“物”天然地就是“货币”。马克思把金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货币形式”表现为它们作为“物”天然地具有的“属性”这样一种状况称为“货币的魔术”。[30]马克思的上述分析表明:货币形式是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必然的发展产物。于是马克思总结道:“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31]

上述考察表明,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拜物教性质是对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深化”。可以说,商品形式已经对“真相”进行了“遮蔽”,货币形式则在此基础上加了一层新的“掩体”。这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中所说的:“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它们揭示出来。”[32]

(二)对货币的发生学考察:货币的拜物教性质揭秘

因为“中介运动”的“消失”,货币所带来的假象才比“最简单的价值表现中就已存在的假象”更能迷惑人们的眼睛,所以,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揭示,必须“还原”上述“中介运动”。进行这一“还原”的过程,就是在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33]而这也就是在考察“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34]对货币进行了这样的发生学考察之后,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35]

对于“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几个问题:一、“为什么”——为何会必然有某种特殊商品从商品交换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二、“怎样”——该商品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而成为货币的?三、“通过什么”——为何是该商品而不是其他商品成为货币?它凭借的是自身的什么特性?下面,我们对这几个问题依次进行考察。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章,马克思指出,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包含于其中的私人劳动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同另一商品进行交换这样一种“迂回”的办法,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才能在事实上证实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36]对于“交换”之于商品的重要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的开头部分,又进行了重申:因为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所以,一方面,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实现以前,必须先作为价值来实现;另一方面,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但是,这种劳动对别人是否有用,它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到证明。[37]

虽然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希望,别人的每个商品都是他的商品的特殊等价物,从而他的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但是,一切商品所有者都这样做,所以,没有一种商品是一般等价物。[38]在这种情形下,在直接的产品交换(即物—物交换)中,交换肯定是遇到了诸多困难(问题)的。不过,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随着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自发地产生了商品生产者都愿与之交换的“第三个商品”。这“第三个商品”由于成为其他各种商品的等价物,就直接取得一般的或社会的等价形式。而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这“第三个商品”就只是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或者说结晶为货币形式。它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而后,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39]

在此,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下面一段话对货币的产生过程进行初步的总结:“只有社会的行动才能使一个特定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个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种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个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独特的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40]

对货币产生过程的上述考察表明:货币的产生根源于商品所包含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商品的交换过程会遇到诸多困难;随着交换的发展,困难会加剧;这一困难,会自发地推动货币形式的产生。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对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写下的下面一段话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货币是商品中包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以及商品中同样包含的特殊的私人劳动和一般的社会的劳动的矛盾发展的结果。”[41]

对于货币的起源,不少学者是从物物交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一说明,是必要的,但是,是不充分的——我们还需明确:货币是商品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的劳动只是当作抽象的劳动的矛盾[42])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内在矛盾”导致了一种商品从商品中分化出来,固定地充当价值、一般社会劳动、抽象劳动的化身,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

从商品交换所遇到的“外部困难”来理解货币的产生,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已经达至的理论高度。[43]而对于这种“外部困难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进行了批判:“经济学家惯于从扩展了的物物交换所遇到的外部困难中去寻求货币的起源,却忘记了这些困难是从交换价值的发展,因而是从作为一般劳动的社会劳动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44]

上面,我们考察了货币“为什么”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问题。其实,这同时也触及了某种特殊商品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而成为货币的这一问题。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论述,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梳理如下:

起初,商品交换是以直接的产品交换即物物交换的形式,在一个原始共同体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在共同体内部,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从这时起,(一部分)物满足直接需要的效用和(另一部分)物用于交换的效用的分离固定下来了。[45]

随着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作为其他各种商品的等价物的“第三个商品”出现了。最初,这“第三个商品”是交替地、暂时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的。但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它固定在了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它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而后,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贵金属——金和银身上。[46]

那么,金银“凭什么”能排挤掉其他材料而成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呢?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中,马克思指出:金银因其“均质”和“能够随意分割”的自然属性而适合于担当货币的职能。[47]而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有一个命名为“金银和其他金属的比较”的专门部分来说明金银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地质性质之于充当货币的优越性。[48]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货币天然是金银。但是,金银天然并不是货币。[49]金银作为两种矿物,早已存在;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赋予这两种矿物的“特殊的价值形式”。[50]

基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对于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整理成一个如下的表格:

表2 马克思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

img3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2]所以,当我们说“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时,我们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绝不是在给“商品”下定义。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0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51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劳动的二重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二重性”,而商品的二因素(二重性)是一种“历史地获得的二重性”;前者不能充足地说明后者,对后者的透彻说明须借助拜物教批判理论。详细阐述,请参见本书第六章第二节。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05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74页。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90页。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90页。

[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100页。对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的详细辨析,请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一节。

[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1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

[2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4—95页。

[2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96页。

[2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6—97页。

[2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107页。

[2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3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3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此句的德文原文为:Das Rätsel des Geldfetischs ist daher nur das sichtbar gewordne,die Augen blendende Rätsel des Warenfetischs.笔者认为,应译为:货币物神的谜就是商品物神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3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3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3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35]与此相关的部分的德文原文是:Die Schwierigkeit liegt nicht darin zu begreifen,daβGeld Ware,sondern w ie,warum,wodurch Ware Geld ist.经恩格斯亲自审定的英译本的相应表述为:The difficulty lies,not in comprehending thatmoney is a commodity,but in discovering how,why,and by whatmeans a commodity becomes money.笔者认为,若把“通过什么”改译为“凭什么”,表达的意思会更为明确。

[3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3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05页。

[3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3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108页。

[4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106页。

[4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0页。

[42]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5页。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马克思说:“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4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0—21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页。

[4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4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108页。

[4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109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5—130页。

[4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5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